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阅教材,所有的精读课文都有朗读课文的要求,读是必不可缺少的,富于语文味的课堂,即以文为依托,以读为媒介,读中含情,读中融情,读中诱情,读中有语感,读中有语文味。
不过,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有些一线教师对这一规律的把握有偏差,某些课堂教学从过去的“讲风很盛”,转向今天的“读风很盛”。这种“读”是不求甚解的读,是所谓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是缺乏欣赏、评价的读。这种“读”同样有害于语文教学。不少老师惧于指出学生不正确的理解及读法,“你读得不错,他读得不错,大家都读得不错”随处可见。其实这就是新出现的一种误区。
那么,老师在课堂上该如何做呢?我有如下建议:
一、保证朗读的时间
如今的课堂虽然似乎花了很多时间,其实呢,仔细一看,很多时候读书只是蜻蜒点水一略而过。还有些时候读书只是作为过度环节,并不深入,学生也只是盲目地读了又读。所以,我建议语文课上不妨拿出五分之二的时间来读。如果是语言凝练、优美的散文诗、诗词、散文等,时间可适当延长。其实,有些课文,学生通过熟读自己可以理解,无须教师去仔细分析。
在指导学习《二泉映月》时,我采用初读一细读一熟读,用以读代讲的方法。①初读:让学生自由读,要求不加字,不掉字,不读破词。②细读:能边看图边读,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③熟读:抓住重点,读中释疑,明白阿炳对生活的豁达乐观的态度。
读要抓住重点,这一课就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为重点,指导学生读。
首先找出描写优美景色的句子,读课文后,用“——”线画出文中描写景色优美的句子。接着,指导学生读好优美景色的句子,读中感悟美。如①“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而来。”这句打比方方法形象地写出琴声的优美,把静写活,极具美感。读这句时,我先设疑:你觉得二炳的琴声优美吗,他为什么能弹出这么美的琴声昵?学生只有通过认真读,品味词句,才能找出答案。②“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这句采用配乐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二炳已经融人大自然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整节课,主要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通、熟读、读好使内容的理解和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释疑,在读中感悟。明白了二炳为什么那么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教学中,“导”是前提,“读”是途径,“悟”是关键。
二、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虽然朗读感悟是学习语文的必由之路,但是朗读得到位与否,感悟理解是否深刻,还需要人生阅历,经验的积累。常言道:时代的不幸往往结出文学的奇葩;一生失意之事,一世得意之诗。而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往往对语文作品的感悟、理解流于肤浅,缺乏深度。因此,在朗读时,经常读不到位。这时教师就要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给予点拔、指导、甚至范读。其中教师的范读不可忽视,学生是最乐于模仿自己的老师的。因此教师要在“读”上下功夫。
除了教师范读之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各种优势。如:教学古诗《鹅》一课,教学时,教师一边播放音乐并出示投影片,一边生动描述“在碧绿的湖水中,一只大白鹅从远处慢慢地来了,红色的脚掌轻轻地拨着绿波,边游边唱着欢快的歌……”学生看着听着,深深为画景诗情所激动,不约而同地跟着录音朗读起来,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外形、颜色、姿态,通过品析“白毛、红掌、青波、浮、拨”等词语来感受美好的形象。
三、精髓点练,锤炼有声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文以读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不仅善于读,则气至功伟。”叶老的话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就要引导他们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注意读出不同的停顿时间和语气。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指导学生认识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并学习和掌握不同语气的读法。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出重音,读出不同角色的语调和语速,还要帮助他们尽量克服断读、误读、落读的毛病。
四、激励朗读的语言
马克吐温曾有这样的感慨:“靠一句优美的赞扬,我能活上一个月。”从他话可推知在学生朗读时给予适当的激励是多么地重要。但激励的话也不能像“你读得不错,他读得不错,大家读得都不错。”这样机械匮乏。而用新鲜活泼、生动自然、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我们来看看特级教师孙建峰在上《最大的麦穗》这一课时,是怎样用多种多样的激励语言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
“教师想倾听你们美好的读书声,要注意把苏格拉底的感情读出来,谁愿意展示自己”——这是对全班学生普遍的激励。
“你把苏格拉底的话读得铿锵有力,看来你是严肃派的苏格拉底。”(笑声)——这是对一位粗犷健壮的男生的激励。
“你的朗读使我们联想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两句诗。看来你是温柔派的苏格拉底。”(同学们发出爽朗的笑声)——这是对一位文静的女生的激励。
在这个例子中,孙老师的激励性语言自然贴切,鲜活生动,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使学生们掌握了朗读课文的方法。
五、朗读形式多样合理
现在的课堂读书花样不少,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男女读、按角色读等等。事实上,这些读法收效多少呢?谁也没统计过。特级教师支玉恒说,“读书要用心灵,用心灵倾听作者,一边轻轻地读,一边用心听听作者想对你说什么,然后,用你的声音传递你的感悟。”由此看来课堂上的读书花样,并不是为了烘托气氛而是更好地理解。所以我们在使用不同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合理。不能只求形式而不讲实效。而其中的齐读更要慎用,齐读虽然造成的气氛不小,但是效果是甚微的。
六、朗读背诵相结合
学生对名文能做到熟练或背诵。将有助于朗读能力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同样,朗读的训练也离不开背诵,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熟读,直到能背,让规范的、优秀的课文中语言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教师除在课堂内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外,还要在课后做一些辅导工作。譬如,给学生选一些好书,并告诉他们:精彩的地方要读出来,通过读从而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对朗读的兴趣。
不过,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有些一线教师对这一规律的把握有偏差,某些课堂教学从过去的“讲风很盛”,转向今天的“读风很盛”。这种“读”是不求甚解的读,是所谓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是缺乏欣赏、评价的读。这种“读”同样有害于语文教学。不少老师惧于指出学生不正确的理解及读法,“你读得不错,他读得不错,大家都读得不错”随处可见。其实这就是新出现的一种误区。
那么,老师在课堂上该如何做呢?我有如下建议:
一、保证朗读的时间
如今的课堂虽然似乎花了很多时间,其实呢,仔细一看,很多时候读书只是蜻蜒点水一略而过。还有些时候读书只是作为过度环节,并不深入,学生也只是盲目地读了又读。所以,我建议语文课上不妨拿出五分之二的时间来读。如果是语言凝练、优美的散文诗、诗词、散文等,时间可适当延长。其实,有些课文,学生通过熟读自己可以理解,无须教师去仔细分析。
在指导学习《二泉映月》时,我采用初读一细读一熟读,用以读代讲的方法。①初读:让学生自由读,要求不加字,不掉字,不读破词。②细读:能边看图边读,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③熟读:抓住重点,读中释疑,明白阿炳对生活的豁达乐观的态度。
读要抓住重点,这一课就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为重点,指导学生读。
首先找出描写优美景色的句子,读课文后,用“——”线画出文中描写景色优美的句子。接着,指导学生读好优美景色的句子,读中感悟美。如①“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而来。”这句打比方方法形象地写出琴声的优美,把静写活,极具美感。读这句时,我先设疑:你觉得二炳的琴声优美吗,他为什么能弹出这么美的琴声昵?学生只有通过认真读,品味词句,才能找出答案。②“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这句采用配乐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二炳已经融人大自然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整节课,主要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通、熟读、读好使内容的理解和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释疑,在读中感悟。明白了二炳为什么那么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教学中,“导”是前提,“读”是途径,“悟”是关键。
二、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虽然朗读感悟是学习语文的必由之路,但是朗读得到位与否,感悟理解是否深刻,还需要人生阅历,经验的积累。常言道:时代的不幸往往结出文学的奇葩;一生失意之事,一世得意之诗。而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往往对语文作品的感悟、理解流于肤浅,缺乏深度。因此,在朗读时,经常读不到位。这时教师就要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给予点拔、指导、甚至范读。其中教师的范读不可忽视,学生是最乐于模仿自己的老师的。因此教师要在“读”上下功夫。
除了教师范读之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各种优势。如:教学古诗《鹅》一课,教学时,教师一边播放音乐并出示投影片,一边生动描述“在碧绿的湖水中,一只大白鹅从远处慢慢地来了,红色的脚掌轻轻地拨着绿波,边游边唱着欢快的歌……”学生看着听着,深深为画景诗情所激动,不约而同地跟着录音朗读起来,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外形、颜色、姿态,通过品析“白毛、红掌、青波、浮、拨”等词语来感受美好的形象。
三、精髓点练,锤炼有声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文以读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不仅善于读,则气至功伟。”叶老的话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就要引导他们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注意读出不同的停顿时间和语气。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指导学生认识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并学习和掌握不同语气的读法。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出重音,读出不同角色的语调和语速,还要帮助他们尽量克服断读、误读、落读的毛病。
四、激励朗读的语言
马克吐温曾有这样的感慨:“靠一句优美的赞扬,我能活上一个月。”从他话可推知在学生朗读时给予适当的激励是多么地重要。但激励的话也不能像“你读得不错,他读得不错,大家读得都不错。”这样机械匮乏。而用新鲜活泼、生动自然、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我们来看看特级教师孙建峰在上《最大的麦穗》这一课时,是怎样用多种多样的激励语言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
“教师想倾听你们美好的读书声,要注意把苏格拉底的感情读出来,谁愿意展示自己”——这是对全班学生普遍的激励。
“你把苏格拉底的话读得铿锵有力,看来你是严肃派的苏格拉底。”(笑声)——这是对一位粗犷健壮的男生的激励。
“你的朗读使我们联想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两句诗。看来你是温柔派的苏格拉底。”(同学们发出爽朗的笑声)——这是对一位文静的女生的激励。
在这个例子中,孙老师的激励性语言自然贴切,鲜活生动,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使学生们掌握了朗读课文的方法。
五、朗读形式多样合理
现在的课堂读书花样不少,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男女读、按角色读等等。事实上,这些读法收效多少呢?谁也没统计过。特级教师支玉恒说,“读书要用心灵,用心灵倾听作者,一边轻轻地读,一边用心听听作者想对你说什么,然后,用你的声音传递你的感悟。”由此看来课堂上的读书花样,并不是为了烘托气氛而是更好地理解。所以我们在使用不同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合理。不能只求形式而不讲实效。而其中的齐读更要慎用,齐读虽然造成的气氛不小,但是效果是甚微的。
六、朗读背诵相结合
学生对名文能做到熟练或背诵。将有助于朗读能力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同样,朗读的训练也离不开背诵,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熟读,直到能背,让规范的、优秀的课文中语言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教师除在课堂内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外,还要在课后做一些辅导工作。譬如,给学生选一些好书,并告诉他们:精彩的地方要读出来,通过读从而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对朗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