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十七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西北贫困地区各级党政组织,大力兴办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出现过一些曲折,使西北贫困地区的教育在曲折中前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进行了多种尝试和努力,突现了其在西北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一)艰苦的办学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变了民国时期,省立学校经费由省筹拨,各县教育经费除国民政府及省款略有补助外,主要由地方自筹。中小学由国家包下来,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国家统一筹措、统一分配。20世纪50年代初,学生不缴学杂费,1956年开始只收少量杂费。
虽然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但由于人口众多,经济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自然条件差,办学条件依然十分艰苦。
据杨汉斌老师回忆,学校经费十分困难。例如,一小学将学校里打碾小麦后所剩的麦衣卖给当地卫生院作建筑材料(和泥用),所得收入还不够买一个篮球。
当时老师备课、批改作业,学生上晚自习,均用清油灯照明。1955年以后逐渐改用煤油灯。至六十年代初期又改用有玻璃灯罩的煤油灯,光亮程度顿见好转。为减少耗油,往往一盏油灯四人共用。
(二)无私奉献,艰苦创业
虽然条件艰苦,生活清贫,但广大教师和学生却勤勉自砺,怡然陶然。
当时,涌现了许多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例如:蒙世侠老师扎根山大沟深的回民地区(大寨雷神庙)办学21年。大寨雷神庙距公路有30多华里的山路,由于缺碘,当地居民常得大脖子病,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由于多年扎根人烟稀少的山区农村,他已不习惯于外面繁华世界的生活。一次,他得了病,儿子用架子车拉他去看病,正好碰见教育局长,局长让蒙老师坐他的车去看病,他死活不坐。但是,在二十多年的山区办学中,蒙世侠老师却亲自打扫教室、修理桌凳、组织动员学生入学。由于学生家距雷神庙回民小学很远,为保障学生安全,他每天一早翻山越岭,一村一村去接学生,下午放学后又一村一村去送学生。蒙老师的辛劳,换来了家长的信任,学生的增多,学校的发展。
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广大教师从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帮助,生活上体贴。1953年,中小学教师一律享受国家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优秀教育工作者得到表彰奖励。例如:平凉历届政协和人大,都有一定数量的教师代表参加。教师地位逐步提高,改变了旧社会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的状况,改变了“家有一斗粮,不当娃娃王”的社会习俗。
平凉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全部中小学教师,继续从事教育工作,政府将教会小学和私立学校教师全部纳入国家编制,从社会上吸收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加入教师队伍,招聘民办教师,每年分配一定数量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中师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又从津、沪招来一批支援西北建设的知识青年,经过培训,充实教师队伍。
解放初期,教师的经济待遇沿用国民党时的薪金粮制。1952年起,教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病假期间生活待遇。1953年,女教师享受产假待遇。1954年起教职工享受福利费待遇。1956年1月起实行教职工退休退职制度。l956年工资改革以后,根据教师的工作岗位和学历制订了工资类别(教育行政级、教师级)和级别(中教级、小教级)及工资额,中、小学各分10级,逐人评定,但在同等学历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均低于行政人员。
坚持两条腿走路,大力兴办耕读小学
农村耕读小学的出现是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它是农村教育事业的需要,特别是农村落后地区低年级学生接受教育的需要。
1962年,甘肃省教育厅对小学的设置布局进行调整,要求每个公社设一所公办完全小学和一所初级小学,并提倡生产队开办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1964年后称为耕读小学)。此后,至1965年,各学校试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整顿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走上正规,同时贯彻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既办全日制小学,又办半日制耕读小学。采取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在本村、本队、就近、就地大力创办耕读学校,动员因家庭拖累而不能入学的学龄儿童和失学儿童进耕读小学。允许迟来早退,允许带弟妹,有全日制、间日制和早晚班等多种形式。1963年,平凉地区共有小学1137所,其中民办小学(实为集体办)490所,初级小学989所,到1965年,全区小学增至3366所。
在创办耕读小学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例如:大秦公社三树湾大队民办初小女教师罗桂兰,20世纪60年代初期,毅然到偏僻山区的纯回民村三树湾创办耕读小学。自己动手,寻找校舍,修补门窗,砌建泥台,用自己的钱购置教学用具和课本,挨门挨户动员学生入学,专程向老师求教,学习教学业务,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喜爱和信任。1964年这所白手起家的学校被树为省、地耕读教育先进单位。
充分发挥民办教师的重要作用
(一)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1949年新中国诞生,为扫除“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国家鼎立发展教育。由于财力不足及其它因素制约,国家采取了集体办学、以民教民的“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于是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并随着发展逐渐挑起农村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的大梁。
(二)民办教师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一直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主体。民办教师安贫乐教,艰辛奉献,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农村人口多,适龄儿童多,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大头,而师范教育又不能满足农村师资的需求,尤其在老、少、边、穷农村地区正规师资的来源更加困难。因此,在农村教师中民办教师占有很大的比例,成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
例如:回族教师赫虎明。1966年白庙公社和大队决定赫虎明任张庄生产队民办教师,但这个村学一没校舍,二没桌凳,加之当时当地回民群众对学习文化知识认识模糊,入学的学生少,困难重重。他欣然接受任务,四处奔忙,白手起家,与生产队商议,校址设在张庄地处沟沿的崖边上,只有两个破窑洞,窑门口只有3米宽,14米长的狭窄小院,院边就是悬崖,到校还要下一个60度的陡坡。由于师生无一张桌凳,他便亲自动手,用土坯砌了20多个土台台,高的当课桌,低的当凳子,用水泥在窑洞后墙上砌了一个小黑板,招收了31名学生,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秋冬季怕土台冰冷,他发动学生每人找一块羊皮、兔皮或麻袋片垫上坚持上课。他还将自己家中的木板拿到学校让学生当桌子用,将家中仅有的2张羊皮拿来让学生坐,为此,他爱人对他很有意见。
为了提高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他采取上好课吸引学生,走访群众,宣传动员发动学生。他把家庭的一切置之度外,终于取得了群众的信任,纷纷送子女上学,经过多方努力,学生由31名增加到64名,巩固率达到95%以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带的班级,全乡每次统考都名列前茅,多次受到上级奖励。直到1984年,上级拨款,他亲自筹划选料,吃住工棚,建立了新学校,改变了山村的办学条件,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民办教师问题对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反思。民办教师为振兴中国教育事业而义无反顾默默奉献的高尚形象、为支撑中国基础教育大厦而含辛茹苦的悲壮音容,将永远嵌刻在中华民族前进复兴的里程碑上。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长期以来民办教师队伍生存的艰难,管理上的紊乱,农村办学条件的极端简陋,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取这些教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建设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创新教学形式,采取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在同一教室里编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时内完成与单式班同样多的教学任务,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文革”前的西北偏远农村小学,特别是许多乡镇的村学基本上都是一人一校,均采用复式教学法。
在一人一校的村学中,一个老师身兼数职,既是老师,也是校长,同时也是打里照外的工友;语文、算术、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哪出戏都得自己一个人来唱。最棘手的是课堂教学,一个屋檐下,坐着几个年级的学生。同一节课,有的上语文,有的学算术,每个学生都得有事干,每个教学环节都得精心设计,弄不好,按下葫芦浮起瓢,不是你干扰了我,便是我吸引了你。
西北偏远地区的一人一校农村小学教师,大都教学时间长,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又多为本地人,这使得他们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结合当地实际,提高、改进复式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复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一)使用“小助手”,培养“小老师”。在复式班教学中,同时教两个或几个年级,教师对一个年级进行直接教学,对其它年级进行间接教学,这就需要小助手对间接教学年级进行一些简单的、无声的直接辅导或作业布置以解决教师不便分身的困难。培养和使用小助手,不仅是搞好复式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尖子学生的良好机会。要充分发挥小助手在复式教学中的作用,选拔是前提,培养是关键,使用是目的。同时,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人人争当“小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不断进取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动静搭配,互相衔接。复式教学过程呈现交替性。当教师为某一年级进行直接教学时(简称“动”),其余年级必须进行自动作业(简称“静”),同时在整堂课上,“动”与“静”在不断地进行着交替。各年级直接教学的轮换次数,既不能一静到底,也不能交替频繁。低年级每节课应该“两动”或是“多见面”。高年级应该“一动”,最多不超过“两动”为宜。
(三)分层设计练习,有效防治“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在教学中,为了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自动作业应分层设计,注意一定的坡度和弹性,并分类提出具体要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以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
复式教学在我国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一是因为复式教学的存在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据了解,在山区农村,目前实行复式教学的小学还占相当比例。由于经济上和习惯上的原因,寄宿制学校一时难以在农村普及。在这些地方,复式教学有其生命力。二是因为复式教学的存在是由其自身的合理性决定的。复式教学不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教学方法的代名词,它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复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重视利用基础教育资源,推进工农业余教育发展
解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工农业余教育。农村各地大力兴办农民业余教育,民校、夜校遍地林立。当时,业余教育贯彻“坚持经常,细水长流”的方针和“农闲多学,大忙放假,忙后复课”的原则。各完小附设扫盲班、文化班,统一安排时间。职工业余学校每年安排40周,每周学习4至6小时。平凉市教材采用甘肃省编《冬学文化课本》和《冬学政治教材》。农民业余教育主要开设语文、算术(含珠算)两门课程。教师来源的基本原则是“以民教民,兼职为主”。教师报酬,厂矿单位任教的教员,单位给以适当补贴或奖励;农村任教的,大队、生产队适当记工。以此掀起了全民教育之风。
通过对建国十七年西北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经验与特色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
(一)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好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
(二)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传统。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坚持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
(三)复式教学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民办教师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尤其在西北贫困地区应当继续发扬民办教师安贫乐教、艰辛奉献的精神。
(五)“志不强者智不达”2,教育是一种希望,家长苦供、学生苦读、老师苦教的“三苦”精神对在西北贫困地区发展教育至关重要。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一)艰苦的办学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变了民国时期,省立学校经费由省筹拨,各县教育经费除国民政府及省款略有补助外,主要由地方自筹。中小学由国家包下来,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国家统一筹措、统一分配。20世纪50年代初,学生不缴学杂费,1956年开始只收少量杂费。
虽然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但由于人口众多,经济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自然条件差,办学条件依然十分艰苦。
据杨汉斌老师回忆,学校经费十分困难。例如,一小学将学校里打碾小麦后所剩的麦衣卖给当地卫生院作建筑材料(和泥用),所得收入还不够买一个篮球。
当时老师备课、批改作业,学生上晚自习,均用清油灯照明。1955年以后逐渐改用煤油灯。至六十年代初期又改用有玻璃灯罩的煤油灯,光亮程度顿见好转。为减少耗油,往往一盏油灯四人共用。
(二)无私奉献,艰苦创业
虽然条件艰苦,生活清贫,但广大教师和学生却勤勉自砺,怡然陶然。
当时,涌现了许多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例如:蒙世侠老师扎根山大沟深的回民地区(大寨雷神庙)办学21年。大寨雷神庙距公路有30多华里的山路,由于缺碘,当地居民常得大脖子病,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由于多年扎根人烟稀少的山区农村,他已不习惯于外面繁华世界的生活。一次,他得了病,儿子用架子车拉他去看病,正好碰见教育局长,局长让蒙老师坐他的车去看病,他死活不坐。但是,在二十多年的山区办学中,蒙世侠老师却亲自打扫教室、修理桌凳、组织动员学生入学。由于学生家距雷神庙回民小学很远,为保障学生安全,他每天一早翻山越岭,一村一村去接学生,下午放学后又一村一村去送学生。蒙老师的辛劳,换来了家长的信任,学生的增多,学校的发展。
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广大教师从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帮助,生活上体贴。1953年,中小学教师一律享受国家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优秀教育工作者得到表彰奖励。例如:平凉历届政协和人大,都有一定数量的教师代表参加。教师地位逐步提高,改变了旧社会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的状况,改变了“家有一斗粮,不当娃娃王”的社会习俗。
平凉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全部中小学教师,继续从事教育工作,政府将教会小学和私立学校教师全部纳入国家编制,从社会上吸收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加入教师队伍,招聘民办教师,每年分配一定数量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中师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又从津、沪招来一批支援西北建设的知识青年,经过培训,充实教师队伍。
解放初期,教师的经济待遇沿用国民党时的薪金粮制。1952年起,教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病假期间生活待遇。1953年,女教师享受产假待遇。1954年起教职工享受福利费待遇。1956年1月起实行教职工退休退职制度。l956年工资改革以后,根据教师的工作岗位和学历制订了工资类别(教育行政级、教师级)和级别(中教级、小教级)及工资额,中、小学各分10级,逐人评定,但在同等学历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均低于行政人员。
坚持两条腿走路,大力兴办耕读小学
农村耕读小学的出现是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它是农村教育事业的需要,特别是农村落后地区低年级学生接受教育的需要。
1962年,甘肃省教育厅对小学的设置布局进行调整,要求每个公社设一所公办完全小学和一所初级小学,并提倡生产队开办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1964年后称为耕读小学)。此后,至1965年,各学校试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整顿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走上正规,同时贯彻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既办全日制小学,又办半日制耕读小学。采取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在本村、本队、就近、就地大力创办耕读学校,动员因家庭拖累而不能入学的学龄儿童和失学儿童进耕读小学。允许迟来早退,允许带弟妹,有全日制、间日制和早晚班等多种形式。1963年,平凉地区共有小学1137所,其中民办小学(实为集体办)490所,初级小学989所,到1965年,全区小学增至3366所。
在创办耕读小学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例如:大秦公社三树湾大队民办初小女教师罗桂兰,20世纪60年代初期,毅然到偏僻山区的纯回民村三树湾创办耕读小学。自己动手,寻找校舍,修补门窗,砌建泥台,用自己的钱购置教学用具和课本,挨门挨户动员学生入学,专程向老师求教,学习教学业务,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喜爱和信任。1964年这所白手起家的学校被树为省、地耕读教育先进单位。
充分发挥民办教师的重要作用
(一)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1949年新中国诞生,为扫除“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国家鼎立发展教育。由于财力不足及其它因素制约,国家采取了集体办学、以民教民的“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于是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并随着发展逐渐挑起农村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的大梁。
(二)民办教师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一直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主体。民办教师安贫乐教,艰辛奉献,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农村人口多,适龄儿童多,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大头,而师范教育又不能满足农村师资的需求,尤其在老、少、边、穷农村地区正规师资的来源更加困难。因此,在农村教师中民办教师占有很大的比例,成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
例如:回族教师赫虎明。1966年白庙公社和大队决定赫虎明任张庄生产队民办教师,但这个村学一没校舍,二没桌凳,加之当时当地回民群众对学习文化知识认识模糊,入学的学生少,困难重重。他欣然接受任务,四处奔忙,白手起家,与生产队商议,校址设在张庄地处沟沿的崖边上,只有两个破窑洞,窑门口只有3米宽,14米长的狭窄小院,院边就是悬崖,到校还要下一个60度的陡坡。由于师生无一张桌凳,他便亲自动手,用土坯砌了20多个土台台,高的当课桌,低的当凳子,用水泥在窑洞后墙上砌了一个小黑板,招收了31名学生,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秋冬季怕土台冰冷,他发动学生每人找一块羊皮、兔皮或麻袋片垫上坚持上课。他还将自己家中的木板拿到学校让学生当桌子用,将家中仅有的2张羊皮拿来让学生坐,为此,他爱人对他很有意见。
为了提高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他采取上好课吸引学生,走访群众,宣传动员发动学生。他把家庭的一切置之度外,终于取得了群众的信任,纷纷送子女上学,经过多方努力,学生由31名增加到64名,巩固率达到95%以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带的班级,全乡每次统考都名列前茅,多次受到上级奖励。直到1984年,上级拨款,他亲自筹划选料,吃住工棚,建立了新学校,改变了山村的办学条件,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民办教师问题对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反思。民办教师为振兴中国教育事业而义无反顾默默奉献的高尚形象、为支撑中国基础教育大厦而含辛茹苦的悲壮音容,将永远嵌刻在中华民族前进复兴的里程碑上。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长期以来民办教师队伍生存的艰难,管理上的紊乱,农村办学条件的极端简陋,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取这些教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建设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创新教学形式,采取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在同一教室里编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时内完成与单式班同样多的教学任务,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文革”前的西北偏远农村小学,特别是许多乡镇的村学基本上都是一人一校,均采用复式教学法。
在一人一校的村学中,一个老师身兼数职,既是老师,也是校长,同时也是打里照外的工友;语文、算术、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哪出戏都得自己一个人来唱。最棘手的是课堂教学,一个屋檐下,坐着几个年级的学生。同一节课,有的上语文,有的学算术,每个学生都得有事干,每个教学环节都得精心设计,弄不好,按下葫芦浮起瓢,不是你干扰了我,便是我吸引了你。
西北偏远地区的一人一校农村小学教师,大都教学时间长,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又多为本地人,这使得他们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结合当地实际,提高、改进复式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复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一)使用“小助手”,培养“小老师”。在复式班教学中,同时教两个或几个年级,教师对一个年级进行直接教学,对其它年级进行间接教学,这就需要小助手对间接教学年级进行一些简单的、无声的直接辅导或作业布置以解决教师不便分身的困难。培养和使用小助手,不仅是搞好复式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尖子学生的良好机会。要充分发挥小助手在复式教学中的作用,选拔是前提,培养是关键,使用是目的。同时,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人人争当“小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不断进取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动静搭配,互相衔接。复式教学过程呈现交替性。当教师为某一年级进行直接教学时(简称“动”),其余年级必须进行自动作业(简称“静”),同时在整堂课上,“动”与“静”在不断地进行着交替。各年级直接教学的轮换次数,既不能一静到底,也不能交替频繁。低年级每节课应该“两动”或是“多见面”。高年级应该“一动”,最多不超过“两动”为宜。
(三)分层设计练习,有效防治“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在教学中,为了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自动作业应分层设计,注意一定的坡度和弹性,并分类提出具体要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以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
复式教学在我国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一是因为复式教学的存在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据了解,在山区农村,目前实行复式教学的小学还占相当比例。由于经济上和习惯上的原因,寄宿制学校一时难以在农村普及。在这些地方,复式教学有其生命力。二是因为复式教学的存在是由其自身的合理性决定的。复式教学不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教学方法的代名词,它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复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重视利用基础教育资源,推进工农业余教育发展
解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工农业余教育。农村各地大力兴办农民业余教育,民校、夜校遍地林立。当时,业余教育贯彻“坚持经常,细水长流”的方针和“农闲多学,大忙放假,忙后复课”的原则。各完小附设扫盲班、文化班,统一安排时间。职工业余学校每年安排40周,每周学习4至6小时。平凉市教材采用甘肃省编《冬学文化课本》和《冬学政治教材》。农民业余教育主要开设语文、算术(含珠算)两门课程。教师来源的基本原则是“以民教民,兼职为主”。教师报酬,厂矿单位任教的教员,单位给以适当补贴或奖励;农村任教的,大队、生产队适当记工。以此掀起了全民教育之风。
通过对建国十七年西北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经验与特色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
(一)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好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
(二)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传统。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坚持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
(三)复式教学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民办教师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尤其在西北贫困地区应当继续发扬民办教师安贫乐教、艰辛奉献的精神。
(五)“志不强者智不达”2,教育是一种希望,家长苦供、学生苦读、老师苦教的“三苦”精神对在西北贫困地区发展教育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