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契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特点,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而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学生具备正确的观念。因此,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是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下面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应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一、普及数学历史,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新人教版教科书在设计上,很多单元、知识内容都搭配了阅读资料“你知道吗?”,介绍了中国在数学领域中的成就。教师应利用这一部分的资料,为学生普及我国古代在数学研究上获得的成就,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对自己的民族更有自豪感。
  二、合理运用数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好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数学资源,有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优化资源的过程中,让道德教育内化于个体的思想道德。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时,课始,通过文中的一组主题图——购买文具、乘船买票、买报纸、存零钱等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和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同时认识到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应该爱护和珍惜人民币。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回家给父母及亲朋好友传递这一信息,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时,通过一天、一秒、一分能做多少事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在学习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时,教师可以根据相关习题,渗透交通规则;再有利用课本上各个单元的插图,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热爱劳动等等,这些德育教育,都是老师在教学、学生在接受时潜移默化的。
  三、在數学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道德教育渗透不仅限于课堂,还要结合课外知识,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一些课外活动,如动手操作、社会调查等渗透教育,使学生从中接受教育。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乘法估算时,课后可以让学生调查一碗饭大约用多少颗米煮成的,再让学生估计自己家一顿饭要煮多少粒米。俗话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既能让学生巩固新知识,也能让学生体会到了粮食的珍贵,进而使学生明白要懂得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数学调查活动,让学生自行分组,到附近的社区进行每家每户每月的耗电量是多少,然后把大家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不同类型的统计图,最后进行比较、总结。在调查过程中,一来可以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中用电量是多少,二来可以让学生产生思考。通过此次调查,学生不仅很好的掌握了统计知识,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渗透“为地球熄灯一小时”、节电减能等方面的知识。
  四、善于与生活现实联系,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生活是学生认识社会的起点,数学也是一个高度相关的学科。 我们经常说:“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小学生而言,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就是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多思考,从中领悟到德育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与现实生活联系,摄取相关的道德教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在学习“量的单位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设计情境,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从而渗透他们市场的诚信意识、公平教育意识。在“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渗透学生植树节节日,渗透学生要爱护树木、植树保护环境等。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连接生活中发生的令人兴奋的事件来引导主题,以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外部信息,并可以从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起到激励作用。
  五、教师以身作则,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子师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一个人首先自立,才能立人,首先正己,才能正人;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师应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说明教师应该充分意识自己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应以身作则。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当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如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自己的“言”。“言”对学生有耳濡目染的作用,所以应该用规范语,讲文明话。在言话中应注意语气和抑扬顿挫,这样既能树立榜样,又树立了威信。又如在日常习惯中,注意自己的“行”。“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时,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努力做到最好,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事情,教师也应该先坚决不做。所以教师只要做到以身作则,就是对学生进行最好的品德教育。
  六、结合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提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也就表明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主要是通过日常练习慢慢形成的。例如,在上课时,教师应教导学生学会认真听课、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在做练习题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认真审题,学会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完成计算后,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写清楚、写规范,并在题目中整齐、完整地写出数字,算术符号和小数点的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从现实出发,有效把握学生思维脉搏,动员心灵、培养思想,并改善整体素质。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形势以及具体要求呈现出巨大的变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仍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學方法,缺乏对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良好把握,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滞后于时代发展要求,引发诸多教学困境,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新时期小学语文普遍存在的教学困境,并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积极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困境的解决方法。  一、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困境  1.教学理念和教
期刊
新课改中“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课程改革从形式上的变化转变为实质上的变化。可是课程改革怎样才能发生实质上的变化呢?那就从课程标准的四个方面出发:教育理念由“知识本位”到“育人为本”转变;课程目标由“双基”到“四基”转变;内容方法由“结果性”到“结果性”加“过程性”转变;评价指标由“一维”到“三维”的转变。既然要改革,我们就要付出行动。在改革的行动中,数学学科素养应如何落位呢?那么,以下就对核心素
期刊
关键词:初中 活力课堂 做法  “活力课堂”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基本理念,它要求课堂要基于教育的生命意识,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连接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创设出新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的活力发展。笔者从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出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初中数学以“问题”为切入点创建“活力课堂”的几点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课堂“问”起来  
期刊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使得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数学教育,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生活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让这些孩子尽可能的多学一点数学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摆在数学老师面前最棘手的问题。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工作实践作了认真地思考与总结,
期刊
“高效、兴趣”的教学模式,就是力求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愉快学习,不断发展。在这个模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前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途径,让每名同学体验成功是目的。通过教师引导启发、设置情景,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热情参与,是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从兴趣入手
期刊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获得或接近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调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兴趣能推动学习自觉“参与”“加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兴趣越浓厚,“参加”的程度就越深入,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就越强烈。  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引发学习动机为目标,教师要灵活地利用多种方式手段,巧
期刊
语文是名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 ,它能涵盖理论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
期刊
一、用兴趣去吸引学生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学习上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小学数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学
期刊
数学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工具,如何让学生在限有的课堂时间里能够掌握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成为众多教师讨论的重点。特别是农村小学,很多学校没有先进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作为一个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自己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从狭义来说,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
期刊
何谓“品读”?我认为,“品读”就是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重点之处进行反复推敲,对文本的重要语段潜心鉴赏,对文本细节之处品词析句。应该如何品读?在中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注重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使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一、抓住文眼,品读体会  “文眼”,顾名思义就是指“文章的眼睛”。一篇文章,总有一个主旨。文章的主旨,是通过词语、句子表达出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