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地区有位“国学大师”王财贵,他在岛内混得并不如意,但在大陆倡导的国学教育却颇受一些年轻父母的追捧,他宣称要培养“贯通中西的圣贤”,即让儿童在与现代知识完全隔绝的情况下,反复背诵古代典籍。这种“国学教育”的效果究竟如何尚不得而知,但不久后有媒体便指其“利用国学招牌发财”,引得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一时间踌躇不前。但这似乎也没有绊住王大师前进的脚步——传来的最新消息是,王财贵宣布要斥资12亿办一个“万人书院”。
要知道,真正的圣贤孔子也才号称有3000学生,其中能算得上“成才”的,只有72人。在这72人中,能够在历史上留名或者在《论语》中和孔子聊上几句的,更是少之又少。那么,王财贵的“万人书院”,能出几个圣贤?当然,和“万人”比起来,另一个数字“12亿”更为触目惊心,这也许从一个侧面可以显示出,在当下的中国,确实存在一个对国学教育的庞大需求。
在孔子的时代,人们对知识如饥似渴,但是却没有什么“国学”的概念。古人说“国学”这个词时,更多是指“治国的学问”,只有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文明的浸入,“西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才意识到,“中国自己的学问”也是需要保存、研究并发扬光大的。1906年8月,章太炎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成立了“国学振起社”,从这个名字我们也可以看出,“国学”这个概念,在章太炎那里怀有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焦虑感:在打败过中国的日本,要振兴国学,是多么复杂的感受。
章太炎的学生中,鲁迅是最著名的一个。鲁迅的国学根底当然很好,他从日本回来,在教育部上班,又读了十年古籍。但是后来报纸要他为青年人开书目的时候,他却说出“我以为应该不读或少读中国书”这样的话来。鲁迅的看法,透出深刻的矛盾,他自己从传统文化那里受惠很多,却知道对一个国家来说,眼下最重要的并不是专注于学习国学,而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能够与全世界对话。
从鲁迅之后,人们对待国学的态度就分为两极:既有反对国学的“国际派”,又有摇旗呐喊的追捧者。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开始建立现代教育制度,此后,不管是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时期,所采用的都是庞杂的现代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生要掌握与世界同步的科学知识,“国学”一词所涵盖的内容,被分解到语文和历史中——这种教育明显并不以培养“圣贤”为目标,而是要培养大量适应现代社会的公民。另一方面,特别是当下社会,各种类型的学习班、读经班层出不穷,极端的甚至将国学作为培养孩子的主要教育方式。
在这种背景下,国学不免会成为少数人运作的商业手段,这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事情。这说明,“国学”虽然不可能再成为教育的绝对核心,但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当初章太炎面对的问题,如今已经换了一个方向:在成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后,如何能更“中国”呢?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已经足够融入世界,在大量青年都拥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后,重新检视国学与传统文化,就显得非常必要。
要知道,真正的圣贤孔子也才号称有3000学生,其中能算得上“成才”的,只有72人。在这72人中,能够在历史上留名或者在《论语》中和孔子聊上几句的,更是少之又少。那么,王财贵的“万人书院”,能出几个圣贤?当然,和“万人”比起来,另一个数字“12亿”更为触目惊心,这也许从一个侧面可以显示出,在当下的中国,确实存在一个对国学教育的庞大需求。
在孔子的时代,人们对知识如饥似渴,但是却没有什么“国学”的概念。古人说“国学”这个词时,更多是指“治国的学问”,只有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文明的浸入,“西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才意识到,“中国自己的学问”也是需要保存、研究并发扬光大的。1906年8月,章太炎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成立了“国学振起社”,从这个名字我们也可以看出,“国学”这个概念,在章太炎那里怀有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焦虑感:在打败过中国的日本,要振兴国学,是多么复杂的感受。
章太炎的学生中,鲁迅是最著名的一个。鲁迅的国学根底当然很好,他从日本回来,在教育部上班,又读了十年古籍。但是后来报纸要他为青年人开书目的时候,他却说出“我以为应该不读或少读中国书”这样的话来。鲁迅的看法,透出深刻的矛盾,他自己从传统文化那里受惠很多,却知道对一个国家来说,眼下最重要的并不是专注于学习国学,而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能够与全世界对话。
从鲁迅之后,人们对待国学的态度就分为两极:既有反对国学的“国际派”,又有摇旗呐喊的追捧者。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开始建立现代教育制度,此后,不管是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时期,所采用的都是庞杂的现代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生要掌握与世界同步的科学知识,“国学”一词所涵盖的内容,被分解到语文和历史中——这种教育明显并不以培养“圣贤”为目标,而是要培养大量适应现代社会的公民。另一方面,特别是当下社会,各种类型的学习班、读经班层出不穷,极端的甚至将国学作为培养孩子的主要教育方式。
在这种背景下,国学不免会成为少数人运作的商业手段,这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事情。这说明,“国学”虽然不可能再成为教育的绝对核心,但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当初章太炎面对的问题,如今已经换了一个方向:在成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后,如何能更“中国”呢?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已经足够融入世界,在大量青年都拥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后,重新检视国学与传统文化,就显得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