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我国对昆曲的保护与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昆曲为点,多角度地阐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深层次地剖析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难点,高水平地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及机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I207.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154-02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昆曲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昆曲的保护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戏剧的重视,更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独特个性的发展。然而新时期的昆曲正逐步失去生命力,无法与变化的文化环境相适应,缺乏时代性和环境适应性。
因此,加强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必须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增强其适应力,通过创新实现其功能的转化与发展,使其成为创造性的文化资源,同时融入现代文化体系之中,成为现代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灌注新的生命力,从根本上有效保护这个古老的戏曲剧种。
二、昆曲发展存在的問题
戏剧艺术珍品“昆曲”,从清中叶后开始衰落,追踪其主要原因在于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难以争得观众,演出次数骤减,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1.从内部因素来看。(1)昆曲人才匮乏。第一,从业人员待遇低,年轻人缺乏热情。第二,戏曲院校学费高昂,远超出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偏远农村家庭的预算,且时间成本高,回报率低。第三,编剧人才缺乏,难以担负创作重任。(2)传统剧目流失。在辉煌时期,昆曲剧目纷繁,精品迭出。清末昆曲衰落,但上演剧目仍有800余。解放前折子戏有400余。解放后折子戏近200余。改革开放后折子戏近百首。目前青年演员上演的剧目仅达十余出。由此可见,传统剧目流失速度极快。(3)缺乏演出剧场。目前,全国现存的7个昆曲院团缺乏理想的昆曲演出剧场,多数剧场实行承包经营,租金昂贵。由于昆曲市场小,演出成本高收益低,因此各院团采取减少演出次数来维护经营,最终造成缺乏观众的恶性循环。
2.从外部因素来看。(1)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传统戏剧昆曲的传承与发展造成冲击。在经济现代化的时代,物质文明渗透,娱乐方式多元化,人类的生活观念和认知态度产生重大改变,这使得传统戏剧的生存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其中昆曲赖以生存的环境迅速萎缩,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到破坏,其实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2)管理制度不健全,保护意识不强,保护经费缺乏,宣传力度缺乏。第一,非遗的保护工作具有长期性,不仅需要相关工作部门的配合,还需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目标及标准等,但目前整个工作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体制改革。第二,政府缺乏重视,群众缺乏了解;责任主体执著于名利,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企业经营者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总之,政府、社会各群体缺乏保护非遗的意识。第三,昆曲的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历史、地理、人文等书籍,需要先进的器材(如音像器材、数据库等),需要进行调查、考证、申报、管理等工作,在人力、物力方面耗资大、耗时长。因此非遗的保护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第四,昆曲宣传力度弱,缺乏新闻、互联网等媒体的大力支持,尚未建立展示昆曲的广阔平台,尚未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并积极参与保护的社会氛围。(3)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昆曲的冷淡与漠然。传统文化的断层,导致广大民众对昆曲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缺少认同感。
三、保护与开发昆曲的对策及机制
1.制订昆曲保护规划。对昆曲的保护,必须全盘考虑,确立目标和方针,制订远景规划,细化每年各项工作任务,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以便有效地指导保护工作的开展。
2.制定相关政策,健全保护制度。一方面,随着昆曲列入世界非遗名列,各级政府愈加重视对昆曲的保护,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如苏州市颁布《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明确提出要坚持昆曲的原真性特色等。另一方面,政府将非遗的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建立定期通报、专家咨询、舆论监督机制,推进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进程。
3.健全组织结构,发挥政府职能,构建合理机制,监督政府角色。明确政府角色,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性,需要依靠相应的组织结构。一方面建立新机构或重新改革原机构,明确各部门间的职能;另一方面广泛吸纳专业人才,建立专业咨询机构,争取学术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此外,对于政府权限的模糊性,需要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的反馈和问责机制,将政府行为透明化、公开化,有助于更好地落实政府的保护职能。
4.走产业化道路,塑造品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昆曲内容制作旅游商品(如制作纪念邮册等),开展昆曲文化节,总之通过各种途径来推进产业化道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并发扬光大,可使之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行使更大的社会责任。
5.争取资金、技术、社会的支持,培养社会民众对传统戏剧的认同感。努力争取专项资金,加大对昆曲艺术的扶持力度,为昆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并力争使昆曲院团的基础设施、剧目的继承与发掘、表演艺术的传承、从业人员待遇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善。
6.培养出类拔萃的昆曲人才,挖掘传统戏剧,注入新的活力。第一,提高传承人的物质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鼓励师带徒传授技艺;不断强化大师级人物的培养,促成昆曲文化大师团队;对保护昆曲艺术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给予奖励;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文化传承人,确保昆曲表演艺术薪火相传。第二,推动昆曲艺术走进校园,整合教育资源,充实昆曲的教育师资力量,广泛培养文化传承人。为使昆曲能长久地得到保护,代代相承,应以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文化业务单位和各昆曲院所为龙头,广电、旅游、教育等相关单位通力协作,整理出版昆曲艺术的研究成果,利用报刊、电台、网站等公共传媒形式向广大学生介绍宣传,在中小学校增设其教学内容,在高校、职业院校开设相关课程。第三,借助现代社区平台,充分发挥社区的有效功能,以便宣传昆曲的基本知识等内容。第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和保存昆曲艺术家优秀剧目的声像资料。在昆曲的建设上,一方面对优秀传统剧目继承,另一方面加强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并不断丰富昆曲剧目。
7.增强参与性,扩大体验空间。将昆曲与现在的旅游活动相结合是发展昆曲的一种有效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它由民众创造、使用和传承,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和活态文化,民间性决定了其强烈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因此,保护昆曲需要对昆曲的内容进行创新,增加互动性。
参考文献:
[1]中国网-网上中国.昆曲现状及对策[EB/OL].
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3-12/10/content_
5458715.htm[2003-12-09].
[2]周蒋浒.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3]刘金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以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09.
[4]李季箴.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精神与艺术骨骼——关于中国传统戏剧的再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47(2):103-107.
[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www.ihchina.cn/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I207.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154-02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昆曲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昆曲的保护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戏剧的重视,更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独特个性的发展。然而新时期的昆曲正逐步失去生命力,无法与变化的文化环境相适应,缺乏时代性和环境适应性。
因此,加强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必须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增强其适应力,通过创新实现其功能的转化与发展,使其成为创造性的文化资源,同时融入现代文化体系之中,成为现代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灌注新的生命力,从根本上有效保护这个古老的戏曲剧种。
二、昆曲发展存在的問题
戏剧艺术珍品“昆曲”,从清中叶后开始衰落,追踪其主要原因在于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难以争得观众,演出次数骤减,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1.从内部因素来看。(1)昆曲人才匮乏。第一,从业人员待遇低,年轻人缺乏热情。第二,戏曲院校学费高昂,远超出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偏远农村家庭的预算,且时间成本高,回报率低。第三,编剧人才缺乏,难以担负创作重任。(2)传统剧目流失。在辉煌时期,昆曲剧目纷繁,精品迭出。清末昆曲衰落,但上演剧目仍有800余。解放前折子戏有400余。解放后折子戏近200余。改革开放后折子戏近百首。目前青年演员上演的剧目仅达十余出。由此可见,传统剧目流失速度极快。(3)缺乏演出剧场。目前,全国现存的7个昆曲院团缺乏理想的昆曲演出剧场,多数剧场实行承包经营,租金昂贵。由于昆曲市场小,演出成本高收益低,因此各院团采取减少演出次数来维护经营,最终造成缺乏观众的恶性循环。
2.从外部因素来看。(1)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传统戏剧昆曲的传承与发展造成冲击。在经济现代化的时代,物质文明渗透,娱乐方式多元化,人类的生活观念和认知态度产生重大改变,这使得传统戏剧的生存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其中昆曲赖以生存的环境迅速萎缩,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到破坏,其实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2)管理制度不健全,保护意识不强,保护经费缺乏,宣传力度缺乏。第一,非遗的保护工作具有长期性,不仅需要相关工作部门的配合,还需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目标及标准等,但目前整个工作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体制改革。第二,政府缺乏重视,群众缺乏了解;责任主体执著于名利,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企业经营者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总之,政府、社会各群体缺乏保护非遗的意识。第三,昆曲的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历史、地理、人文等书籍,需要先进的器材(如音像器材、数据库等),需要进行调查、考证、申报、管理等工作,在人力、物力方面耗资大、耗时长。因此非遗的保护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第四,昆曲宣传力度弱,缺乏新闻、互联网等媒体的大力支持,尚未建立展示昆曲的广阔平台,尚未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并积极参与保护的社会氛围。(3)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昆曲的冷淡与漠然。传统文化的断层,导致广大民众对昆曲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缺少认同感。
三、保护与开发昆曲的对策及机制
1.制订昆曲保护规划。对昆曲的保护,必须全盘考虑,确立目标和方针,制订远景规划,细化每年各项工作任务,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以便有效地指导保护工作的开展。
2.制定相关政策,健全保护制度。一方面,随着昆曲列入世界非遗名列,各级政府愈加重视对昆曲的保护,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如苏州市颁布《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明确提出要坚持昆曲的原真性特色等。另一方面,政府将非遗的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建立定期通报、专家咨询、舆论监督机制,推进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进程。
3.健全组织结构,发挥政府职能,构建合理机制,监督政府角色。明确政府角色,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性,需要依靠相应的组织结构。一方面建立新机构或重新改革原机构,明确各部门间的职能;另一方面广泛吸纳专业人才,建立专业咨询机构,争取学术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此外,对于政府权限的模糊性,需要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的反馈和问责机制,将政府行为透明化、公开化,有助于更好地落实政府的保护职能。
4.走产业化道路,塑造品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昆曲内容制作旅游商品(如制作纪念邮册等),开展昆曲文化节,总之通过各种途径来推进产业化道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并发扬光大,可使之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行使更大的社会责任。
5.争取资金、技术、社会的支持,培养社会民众对传统戏剧的认同感。努力争取专项资金,加大对昆曲艺术的扶持力度,为昆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并力争使昆曲院团的基础设施、剧目的继承与发掘、表演艺术的传承、从业人员待遇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善。
6.培养出类拔萃的昆曲人才,挖掘传统戏剧,注入新的活力。第一,提高传承人的物质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鼓励师带徒传授技艺;不断强化大师级人物的培养,促成昆曲文化大师团队;对保护昆曲艺术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给予奖励;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文化传承人,确保昆曲表演艺术薪火相传。第二,推动昆曲艺术走进校园,整合教育资源,充实昆曲的教育师资力量,广泛培养文化传承人。为使昆曲能长久地得到保护,代代相承,应以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文化业务单位和各昆曲院所为龙头,广电、旅游、教育等相关单位通力协作,整理出版昆曲艺术的研究成果,利用报刊、电台、网站等公共传媒形式向广大学生介绍宣传,在中小学校增设其教学内容,在高校、职业院校开设相关课程。第三,借助现代社区平台,充分发挥社区的有效功能,以便宣传昆曲的基本知识等内容。第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和保存昆曲艺术家优秀剧目的声像资料。在昆曲的建设上,一方面对优秀传统剧目继承,另一方面加强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并不断丰富昆曲剧目。
7.增强参与性,扩大体验空间。将昆曲与现在的旅游活动相结合是发展昆曲的一种有效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它由民众创造、使用和传承,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和活态文化,民间性决定了其强烈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因此,保护昆曲需要对昆曲的内容进行创新,增加互动性。
参考文献:
[1]中国网-网上中国.昆曲现状及对策[EB/OL].
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3-12/10/content_
5458715.htm[2003-12-09].
[2]周蒋浒.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3]刘金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以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09.
[4]李季箴.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精神与艺术骨骼——关于中国传统戏剧的再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47(2):103-107.
[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www.ih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