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绚丽多彩的图画能直接形象地作用于儿童的感官,符合低段学生思维的特点,深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因而,“图文结合”成了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但不论是利用插图、简笔画或多媒体课件,都只是一种单项的形象输入过程,缺乏交流和表达,而低年级的孩子们是多么希望表达!而他们喜欢的表达方式就是画画。因此,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春晓》、《村居》;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咏柳》《春日》这四首古诗时,我都设计了“画一画”这个环节,(因北方春天来得晚,为了有好的效果我將这几课留到了五月中旬,在草地,绿树都已长出的季节讲授的)让学生拿起画笔画出阅读后的感受。细细品味这四首古诗,是诗文,更是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如何将这些画面展开,使学生品足味,悟足情,达到诗与景、情与文的交融?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的:
关键词:画笔;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1
一、给学生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情绪
诗,源之于景,只有面对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并让自己的身心陶然期间,才会感悟自然的神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当时当地的环境,把学生带出教室,引导他们在小河边、柳树下、草地中品读、体悟,让诗的教学回归于自然,实现自然环境下的多因素碰撞和融合。
二、给学生一个自主品味的空间,用画展现阅读感悟的过程
古诗的教学是以悟情、品读为主,针对这四首诗的特点,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去自主、合作地品味。
(一)营造品味氛围。如:教学《咏柳》一诗时,在教室内,我用多媒体设计这样一个片段: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展现这样一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借助美的形象,营造氛围,使学生充分获得美的享受,这时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操场前的河边、柳树下,去感受柳树的美。
(二)把握品味的基点。让学生或坐在草地上,或依柳树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的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初步感悟诗的韵味。
(三)进行自主品读感悟。如:教学《村居》一诗时,带领学生们来到草地上,拿出风筝放一放,嬉戏片刻。再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与学生进行交流,作者写出了我们儿童生活的乐趣,你喜欢这首诗吗?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心情如何?说一说。望着眼前的美景,迎着和煦的微风,嘴中吟着古诗,一副“春景”跃于眼前。
(四)在交流、合作中进行互补性感悟,然后,再让他们根据画面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又是一个把感悟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在自主合作中进行整合性品味。如:教学《春日》时,给学生配乐朗读,让学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展开合理的想象。诗人看到如此美的景色,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让学生一起朗读,读出高兴的心情。熟读成诵,体会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以及赏春的快乐。进而完成诗歌教学特有的多因素交融的目的。
(六)最后将心中的美景用画笔展现出来,还可以配上文字或诗句。在教学《咏柳》一诗时,当学生坐在柳树下欣赏着柳树的婀娜多姿时,学生边欣赏边读诗句诗意也就很快理解了,这时让学生用画笔画出:柳树抽出软软的、柔柔的枝条,上面吐出了几片嫩黄色的新叶,像一颗颗小瓜子。一根根柳条垂下来,就像一根根绿色的绸带……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把古诗文的学习与学生审美体验的提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画完后进行展示、说说你的画、大家共同赏画更让他们由画之美,自然地体味到诗之美。这种诗画结合的样式,既是学生心血的结晶,也是学生全面素质的答卷,
三、给学生一副完整的画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这四首古诗,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所描述的多位春景的柔美、儿童的天真给与景致的和谐,是诗,更是一幅幅奇妙的画卷,我们完全有必要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将诗意分别进行描绘,然后鼓励学生将四首诗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但“把画笔带进课堂”并不是单纯的将画画与语文放在一起,更不能把语文课变成美术课,而是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不要求人人都用彩笔描绘,也可用语言描绘。最后,要在学习本单元最后的“展示台”中把学生的作品展现出来(可以是画,也可以是文章),这样,学生课后又会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作品”“润色”,作业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变为一种充满乐趣和情趣的事情,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诗的感悟,而且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的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大大提高。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进行合理的编排。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来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王霞,女,出生于1973年3月,小学教师。从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喜欢教书,寓教于乐,尊重、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营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展现课堂的无穷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信任。教学格言: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
关键词:画笔;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1
一、给学生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情绪
诗,源之于景,只有面对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并让自己的身心陶然期间,才会感悟自然的神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当时当地的环境,把学生带出教室,引导他们在小河边、柳树下、草地中品读、体悟,让诗的教学回归于自然,实现自然环境下的多因素碰撞和融合。
二、给学生一个自主品味的空间,用画展现阅读感悟的过程
古诗的教学是以悟情、品读为主,针对这四首诗的特点,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去自主、合作地品味。
(一)营造品味氛围。如:教学《咏柳》一诗时,在教室内,我用多媒体设计这样一个片段: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展现这样一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借助美的形象,营造氛围,使学生充分获得美的享受,这时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操场前的河边、柳树下,去感受柳树的美。
(二)把握品味的基点。让学生或坐在草地上,或依柳树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的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初步感悟诗的韵味。
(三)进行自主品读感悟。如:教学《村居》一诗时,带领学生们来到草地上,拿出风筝放一放,嬉戏片刻。再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与学生进行交流,作者写出了我们儿童生活的乐趣,你喜欢这首诗吗?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心情如何?说一说。望着眼前的美景,迎着和煦的微风,嘴中吟着古诗,一副“春景”跃于眼前。
(四)在交流、合作中进行互补性感悟,然后,再让他们根据画面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又是一个把感悟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在自主合作中进行整合性品味。如:教学《春日》时,给学生配乐朗读,让学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展开合理的想象。诗人看到如此美的景色,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让学生一起朗读,读出高兴的心情。熟读成诵,体会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以及赏春的快乐。进而完成诗歌教学特有的多因素交融的目的。
(六)最后将心中的美景用画笔展现出来,还可以配上文字或诗句。在教学《咏柳》一诗时,当学生坐在柳树下欣赏着柳树的婀娜多姿时,学生边欣赏边读诗句诗意也就很快理解了,这时让学生用画笔画出:柳树抽出软软的、柔柔的枝条,上面吐出了几片嫩黄色的新叶,像一颗颗小瓜子。一根根柳条垂下来,就像一根根绿色的绸带……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把古诗文的学习与学生审美体验的提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画完后进行展示、说说你的画、大家共同赏画更让他们由画之美,自然地体味到诗之美。这种诗画结合的样式,既是学生心血的结晶,也是学生全面素质的答卷,
三、给学生一副完整的画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这四首古诗,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所描述的多位春景的柔美、儿童的天真给与景致的和谐,是诗,更是一幅幅奇妙的画卷,我们完全有必要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将诗意分别进行描绘,然后鼓励学生将四首诗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但“把画笔带进课堂”并不是单纯的将画画与语文放在一起,更不能把语文课变成美术课,而是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不要求人人都用彩笔描绘,也可用语言描绘。最后,要在学习本单元最后的“展示台”中把学生的作品展现出来(可以是画,也可以是文章),这样,学生课后又会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作品”“润色”,作业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变为一种充满乐趣和情趣的事情,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诗的感悟,而且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的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大大提高。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进行合理的编排。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来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王霞,女,出生于1973年3月,小学教师。从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喜欢教书,寓教于乐,尊重、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营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展现课堂的无穷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信任。教学格言: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