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语言运用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又是现代人类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的手段,还是提高英语水平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往往将“读”放在四大技能之首,把阅读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对于不少的中学生,特别是一些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阅读理解是他们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应试教育又使许多学生忽略了英语阅读,对英语阅读越来越不感兴趣,严重制约了他们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作为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综合改革的推进,新的事物、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能更直接、迅速地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新知识、新问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目标是符合社会需要的。然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决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浅尝辄止,既要持之以恒,又要精益求精。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谈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学习语言是个认知到理解到运用的过程,那么阅读理解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部分,而且中考阅读理解也不是一两天就能速成,而是对长期积累语言知识综合能力的测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比如,在初一下半学期时,我带进教室几本外研社版的书虫系列课外读物,这些都是适合于初一学生所读的寓言故事、童话以及趣味性小故事,如《Robinson Crusoe》,《The elephant man》等,看着五颜六色的书皮,诱人的漫画和极具吸引力的名字,学生立刻两人一本的读起来,着实入迷。有时还可在活动课上让每位学生读一段,最后发展到故事讲完,每个学生说一句话,进行接故事游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了阅读兴趣做前阵,也逐渐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课外读物从初一过渡到初二初三,个别同学甚至能读高一的故事读物,也可把阅读理解从故事性读物转到科普性、知识性,从短到长,从易到难的递进,等到了初三,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的进步是不可估量的。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迅速找到答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包括:快速尋找文章的主旨句,把握文章的中心大意;根据文章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谋篇布局;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词义和代词的指代;通过分析文章的用词,推断作者对待事物的态度。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在文章的开端或文章的结束出现,所以,读懂文章的第一句和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理解整篇文章关系重大。读文章时,要求学生不要平均分配时间,要集中精力把主旨句找出来并理解它的含义,其它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其他的内容都是为说明主旨句服务的。文章的段落层次通常表明了作者从几个方面去说明主旨句。文章的第一段通常为主旨句段落,最后一段通常为总结段落,其他的段落都是说明主旨句的。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对提高学生回答细节问题的速度大有帮助。细节题一般是按照文章的顺序逐步提出的,前面的细节题一般到文章的第一、二段去寻找答案,后面的细节题一般到后面的段落去寻找答案。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答案,节省时间,提高准确性。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可以通过上下文的内容去猜测。可根据单词在句中的成分猜测单词的词性,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测单词的褒贬性,进而猜测单词的大意。作者对待说写事件或人物的态度,可通过作者在文章中的用词进行推断。如果作者用的都是褒义词,说明作者赞成,反之,就是反对,如用的都是中性词,说明作者持中立态度。
三、怎样进行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
阅读理解是人们对书面信息进行认知且已构建深层理解的过程。刘齐宣指出:书面篇章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言心理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获得语言能够发挥社会功能所依赖的共同经验的基本途径。所以,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时要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教師要选择词意典型 、词汇量合理、内容贴近生活、富于时代气息的材料进行阅读训练。
第二,根据文章内容的特点规定自下而上的阅读程序或自上而下的阅读程序。
第三,让学生进行独立试读,学生能够独立理解的材料尽量避免讲解。
第四,必要时利用图画、幻灯、录像、教学挂图等呈现篇章意义。
第五,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有必要解释时,应由相关的简单结构启发对复杂结构的理解,而不是直接向学生作结构分析。
第六,对于超过词形频率范围的个别词仅仅做知识理解要求。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时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如何使外语教学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又促使教学理论的飞跃,是摆在我们外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英语教学的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力,并用它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综合改革的推进,新的事物、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能更直接、迅速地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新知识、新问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目标是符合社会需要的。然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决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浅尝辄止,既要持之以恒,又要精益求精。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谈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学习语言是个认知到理解到运用的过程,那么阅读理解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部分,而且中考阅读理解也不是一两天就能速成,而是对长期积累语言知识综合能力的测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比如,在初一下半学期时,我带进教室几本外研社版的书虫系列课外读物,这些都是适合于初一学生所读的寓言故事、童话以及趣味性小故事,如《Robinson Crusoe》,《The elephant man》等,看着五颜六色的书皮,诱人的漫画和极具吸引力的名字,学生立刻两人一本的读起来,着实入迷。有时还可在活动课上让每位学生读一段,最后发展到故事讲完,每个学生说一句话,进行接故事游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了阅读兴趣做前阵,也逐渐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课外读物从初一过渡到初二初三,个别同学甚至能读高一的故事读物,也可把阅读理解从故事性读物转到科普性、知识性,从短到长,从易到难的递进,等到了初三,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的进步是不可估量的。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迅速找到答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包括:快速尋找文章的主旨句,把握文章的中心大意;根据文章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谋篇布局;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词义和代词的指代;通过分析文章的用词,推断作者对待事物的态度。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在文章的开端或文章的结束出现,所以,读懂文章的第一句和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理解整篇文章关系重大。读文章时,要求学生不要平均分配时间,要集中精力把主旨句找出来并理解它的含义,其它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其他的内容都是为说明主旨句服务的。文章的段落层次通常表明了作者从几个方面去说明主旨句。文章的第一段通常为主旨句段落,最后一段通常为总结段落,其他的段落都是说明主旨句的。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对提高学生回答细节问题的速度大有帮助。细节题一般是按照文章的顺序逐步提出的,前面的细节题一般到文章的第一、二段去寻找答案,后面的细节题一般到后面的段落去寻找答案。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答案,节省时间,提高准确性。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可以通过上下文的内容去猜测。可根据单词在句中的成分猜测单词的词性,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测单词的褒贬性,进而猜测单词的大意。作者对待说写事件或人物的态度,可通过作者在文章中的用词进行推断。如果作者用的都是褒义词,说明作者赞成,反之,就是反对,如用的都是中性词,说明作者持中立态度。
三、怎样进行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
阅读理解是人们对书面信息进行认知且已构建深层理解的过程。刘齐宣指出:书面篇章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言心理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获得语言能够发挥社会功能所依赖的共同经验的基本途径。所以,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时要遵守以下原则:
第一,教師要选择词意典型 、词汇量合理、内容贴近生活、富于时代气息的材料进行阅读训练。
第二,根据文章内容的特点规定自下而上的阅读程序或自上而下的阅读程序。
第三,让学生进行独立试读,学生能够独立理解的材料尽量避免讲解。
第四,必要时利用图画、幻灯、录像、教学挂图等呈现篇章意义。
第五,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有必要解释时,应由相关的简单结构启发对复杂结构的理解,而不是直接向学生作结构分析。
第六,对于超过词形频率范围的个别词仅仅做知识理解要求。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时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如何使外语教学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又促使教学理论的飞跃,是摆在我们外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英语教学的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教学能力,并用它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