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5月苍梧县石桥镇中心校成立了《农村小学教师评价研究》这一课题,并召开了课题开题会,邀请了梧州市教科所的茹茗江书记和梁影教研员等专家到会指导,我认真聆听了课题团队和专家的热烈讨论,也认真拜读相关教师的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文章。我深深感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给予了课改新的动力与活力,冷静思考,还是觉得有些营养不良现象。
两年来,我们通过对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发现了孩子们在文本诵读中出现大量唱读的问题,课堂上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能体现了,“读”占鳌头了。但课堂孩子发言声小,积极踊跃不够,孩子“绿色语言”少,就是孩子说话不是囿于教师的要求中,就是揣摸教师的心理,发自内心的少了些,闪烁童心童趣的语言更少了,师生思想碰撞闪出的火花少了。究其原因,下面,就如何让孩子们在有效评价的教学中学习,谈谈看法。
一、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课堂评价语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作业、演示、表现等做出的评价。如果说教育是在塑造,培育生命,是在唤醒和点燃生命,那么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就是唤醒和点燃生命的火种,而其中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更富有有效性。
语文教师,特别是低年段课堂教师,如果切实有效地运用有效的评价语言,这将不仅有利天学生从小做到扎实有效地学习运用语言知识,提高言语表述能力,更能让他们从小在语文课堂里激起学习的兴趣,收获知识,获取愉悦,也更能增强学生一份发自内心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执著。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可以阻碍学生和发展。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教学理念,是在追求高效的课堂,我们要特别重视利用有效评价打造幸福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生命体现的课堂。
二、农村小学课堂中教师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
1.我们的课堂上,改变了传统的“对”“否”的评价方式,但充斥着“你真棒!”“你真聪明!”“棒!棒!棒!”“掌声鼓励!”之类的评价语,这类评价语不是说不能要,关键是用多了,时间长了单调泛味了,其激励功能可想而知了,有位名人说:“在课堂上批评学生要虚情假义,表扬学生要真心实意。”课文不同,学生不同,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评价,使课堂评价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
2.评价标准整体划一
学生是各具特色,互不相同的。课标中说:“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就要求评价标准在统一的同时,更应该突出个性化和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自己成长的土壤,积极做最好的自己。而追求“标准答案”忽视独特体验的做法是要杜绝的。
3.对评价目的的理解有误区
先看《葡萄沟》教学片断
师:葡萄的种类、颜色这么多,我们该怀着怎样的心情读?
生A:激动。
生B:兴奋、惊喜。
师:这两位同学都说得好。谁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下?
(生C、生D有声有色地读完后)
师:大家评价一下。
生E:他读错了两个字,另一个落了一个字。
师:谁能比他俩读得好?(部分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把手举得老高。生C生D低下了头。)
记得课改初期,县教研室的一位专家在一次讲座中说:“在教学中,评价是‘泵’,通过一轮评价让学生获得向上的动力,这叫促进发展性评价。有的教师把评价看作了“筛子”想通过评价分出个“对、错、饱、秕’’,这是不对的.”课改弱化了评价的甄别和选择功能,强化了评价的激励,促进发展性功能,片段中的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的鉴别,而不是鉴定。学生通过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获得向前的动力了吗?
4.评价中教师对语文知识把握不准。
请看案例。
一次生字教学中。
师: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田字格中写出“他”、“家”两个生字,看谁写得好。
生A:(写“他”在田字格占位左右一样大,不规范)
生B:(写“家”把关键笔“ ”写斜,造成字似从倒下)
师:大家说他们俩写得好吗?评价一下。
生C:写得有点不好看。
生D:他把“家”写爬下了。
生:对!你们说得对,写得不好,大家看书上怎样写的再练习写两个。
一次造句训练中。
师:谁用“雄伟”造句。
生:雄伟壮丽。
师:(疑惑了一下)你这个句子短了点。(的食指拇指做鸭嘴状)再长一点就好了(食指拇指做八字状)
前一个片段中,从师生活动来看,教师没有告诉“他”左窄右宽的规律,“家”的关键笔起笔落笔写在竖中线上,学生写字知识欠缺了。
第二個片段,教师语言随意性大,句子能按长短分吗?低年级学生,不讲语法,但可以示范造句,让学生模仿。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过程可以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按照固定的教学过程前进,不考虑学生的学情、课堂环境的变化,那么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本人认为,在课堂中,随着师生互动生成的不断推进,教师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机调整教学过程,增减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过程。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灵活的互动策略能激发学生生成精彩资源,这些生成性资源又会促使教师生成出新的教学过程或更高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及适合当时情境的教学方法。在动态生成的课堂里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者、生成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认为把对教师行为的评价和对学生行为的评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一级指标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 徐世贵.《新时期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存在的误区》,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3] 文喆.《课堂教学的本質与好课评价问题(之三)》,《人民教育》2000年第7期
两年来,我们通过对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发现了孩子们在文本诵读中出现大量唱读的问题,课堂上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能体现了,“读”占鳌头了。但课堂孩子发言声小,积极踊跃不够,孩子“绿色语言”少,就是孩子说话不是囿于教师的要求中,就是揣摸教师的心理,发自内心的少了些,闪烁童心童趣的语言更少了,师生思想碰撞闪出的火花少了。究其原因,下面,就如何让孩子们在有效评价的教学中学习,谈谈看法。
一、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课堂评价语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作业、演示、表现等做出的评价。如果说教育是在塑造,培育生命,是在唤醒和点燃生命,那么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就是唤醒和点燃生命的火种,而其中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更富有有效性。
语文教师,特别是低年段课堂教师,如果切实有效地运用有效的评价语言,这将不仅有利天学生从小做到扎实有效地学习运用语言知识,提高言语表述能力,更能让他们从小在语文课堂里激起学习的兴趣,收获知识,获取愉悦,也更能增强学生一份发自内心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执著。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可以阻碍学生和发展。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教学理念,是在追求高效的课堂,我们要特别重视利用有效评价打造幸福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生命体现的课堂。
二、农村小学课堂中教师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
1.我们的课堂上,改变了传统的“对”“否”的评价方式,但充斥着“你真棒!”“你真聪明!”“棒!棒!棒!”“掌声鼓励!”之类的评价语,这类评价语不是说不能要,关键是用多了,时间长了单调泛味了,其激励功能可想而知了,有位名人说:“在课堂上批评学生要虚情假义,表扬学生要真心实意。”课文不同,学生不同,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评价,使课堂评价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
2.评价标准整体划一
学生是各具特色,互不相同的。课标中说:“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就要求评价标准在统一的同时,更应该突出个性化和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自己成长的土壤,积极做最好的自己。而追求“标准答案”忽视独特体验的做法是要杜绝的。
3.对评价目的的理解有误区
先看《葡萄沟》教学片断
师:葡萄的种类、颜色这么多,我们该怀着怎样的心情读?
生A:激动。
生B:兴奋、惊喜。
师:这两位同学都说得好。谁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下?
(生C、生D有声有色地读完后)
师:大家评价一下。
生E:他读错了两个字,另一个落了一个字。
师:谁能比他俩读得好?(部分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把手举得老高。生C生D低下了头。)
记得课改初期,县教研室的一位专家在一次讲座中说:“在教学中,评价是‘泵’,通过一轮评价让学生获得向上的动力,这叫促进发展性评价。有的教师把评价看作了“筛子”想通过评价分出个“对、错、饱、秕’’,这是不对的.”课改弱化了评价的甄别和选择功能,强化了评价的激励,促进发展性功能,片段中的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的鉴别,而不是鉴定。学生通过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获得向前的动力了吗?
4.评价中教师对语文知识把握不准。
请看案例。
一次生字教学中。
师: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田字格中写出“他”、“家”两个生字,看谁写得好。
生A:(写“他”在田字格占位左右一样大,不规范)
生B:(写“家”把关键笔“ ”写斜,造成字似从倒下)
师:大家说他们俩写得好吗?评价一下。
生C:写得有点不好看。
生D:他把“家”写爬下了。
生:对!你们说得对,写得不好,大家看书上怎样写的再练习写两个。
一次造句训练中。
师:谁用“雄伟”造句。
生:雄伟壮丽。
师:(疑惑了一下)你这个句子短了点。(的食指拇指做鸭嘴状)再长一点就好了(食指拇指做八字状)
前一个片段中,从师生活动来看,教师没有告诉“他”左窄右宽的规律,“家”的关键笔起笔落笔写在竖中线上,学生写字知识欠缺了。
第二個片段,教师语言随意性大,句子能按长短分吗?低年级学生,不讲语法,但可以示范造句,让学生模仿。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过程可以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按照固定的教学过程前进,不考虑学生的学情、课堂环境的变化,那么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本人认为,在课堂中,随着师生互动生成的不断推进,教师应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机调整教学过程,增减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过程。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灵活的互动策略能激发学生生成精彩资源,这些生成性资源又会促使教师生成出新的教学过程或更高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及适合当时情境的教学方法。在动态生成的课堂里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者、生成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认为把对教师行为的评价和对学生行为的评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一级指标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 徐世贵.《新时期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存在的误区》,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3] 文喆.《课堂教学的本質与好课评价问题(之三)》,《人民教育》200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