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研究背景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实践过程,所有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地指引学生参加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强调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学生离不开音乐实践。“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因此,引导学生将学习纳入一种以认知内化为基础的实践活动的轨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体验,是学生优化学习,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二、课题研究方向
音乐课堂教学作为创造性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学生是通过课堂去学习知识,教师则是通过课堂教学去传播知识。因此,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去实践学生创造,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其次,在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制定以下目标进行创造实践。
1.基础性:创造性教学面对全体学生,因此,教学目标应符合基础教育的要求,让学生从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从大自然的声音出发,创造最原始、真实的作品。
2.差异性:教师在创造性教学当中,要认识到学生知识、经验的不同,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给学生信心和鼓励,满足其情感精神的要求。
3.开放性:教师在创造性教学当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任其飞翔,包括座位摆放,小组交流等。
三、课题参与人员
课题主持人:李桂芳,教龄23年,小教高级音乐教师,任教于二连浩特市逸夫小学;
组员:耿美丽,小教高级,小学音乐,现任教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实验小学;
组员:李秀,小教高级,小学音乐,任教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四小学;
组员:杨爱军,教龄21年,小教高级音乐教师,现任教于二连浩特市逸夫小学。
四、课题研究思路与目标过程
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情景,培養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的过程。这是新课标对音乐创造的定义。我针对课标精神,从欣赏、歌唱、演奏、创作、舞蹈等模块开始一系列研究,并思考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方案,有计划、有实操、有评价系统开展创造课题研究。
(一)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
1.收集音乐创造性课题的有关资料及指导文献、理论。
2. 探讨音乐创造性课题在课堂、课外开展方式。
3. 有计划地组织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2016年4月---2016年12月)
1. 个案研究。
2. 在个案研究的同时研究课题的评价方案。
3. 做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2017年1月---2017年2月)
1. 推广学习和实验中期报告,并进行反思和完善。
2. 各方面进行总结、反思、撰写论文。
3. 做结题报告。
五、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1.具体研究情况
(一)“玩耍”教学法
我们认为有趣的音乐教学是在“玩耍”中进行的,学生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词汇:活动、唱歌、演奏、玩耍。不要求学生进行很完美的模仿,而是要求老师与学生在一起活动,在玩耍中进行创造性活动,用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正如奥尔夫的教育方法是一种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学生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
在创作实践活动中,学生相互适应、配合和协调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够把自己融合到音乐中去,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使孩子们能够以自然、最原始的方式进行音乐世界的一切领域的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共同交流的欢愉。
(二)“你动、我动、舞起来”创造
达尔克罗兹所创设的体态律动发展到今天,已被老师们广泛应用到音乐课堂,同时更被舞蹈老师青睐。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作,表现与他们听到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听到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舞蹈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困难有三:一是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二是克服学生在学习跳舞过程中的羞涩感;三是场地问题。因此小学生的舞蹈课怎样才能上好,使他们在聆听音乐节奏与韵律的同时,也能随音乐跳出优美的舞蹈是我在音乐教学中解决的问题了。老师在教会学生基本动作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创编出一个个具有民族风格的欢快而又独特的舞蹈。
六、课题研究成果
1.教学案例
歌唱综合课《青春舞曲》
欣赏课《欢乐颂》
七、课题研究反思
在音乐创造课题的实施中,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评价手段,通过评价,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创造学习和评价的水平。我们的评价从以前的强调等级考试转向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的评价方式。通过创造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也更关注对学生创造过程的评价,强調评价的多元化,并注意积极调动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实践过程,所有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地指引学生参加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强调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学生离不开音乐实践。“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因此,引导学生将学习纳入一种以认知内化为基础的实践活动的轨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体验,是学生优化学习,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二、课题研究方向
音乐课堂教学作为创造性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学生是通过课堂去学习知识,教师则是通过课堂教学去传播知识。因此,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去实践学生创造,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其次,在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制定以下目标进行创造实践。
1.基础性:创造性教学面对全体学生,因此,教学目标应符合基础教育的要求,让学生从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从大自然的声音出发,创造最原始、真实的作品。
2.差异性:教师在创造性教学当中,要认识到学生知识、经验的不同,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给学生信心和鼓励,满足其情感精神的要求。
3.开放性:教师在创造性教学当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任其飞翔,包括座位摆放,小组交流等。
三、课题参与人员
课题主持人:李桂芳,教龄23年,小教高级音乐教师,任教于二连浩特市逸夫小学;
组员:耿美丽,小教高级,小学音乐,现任教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实验小学;
组员:李秀,小教高级,小学音乐,任教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四小学;
组员:杨爱军,教龄21年,小教高级音乐教师,现任教于二连浩特市逸夫小学。
四、课题研究思路与目标过程
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情景,培養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的过程。这是新课标对音乐创造的定义。我针对课标精神,从欣赏、歌唱、演奏、创作、舞蹈等模块开始一系列研究,并思考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方案,有计划、有实操、有评价系统开展创造课题研究。
(一)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
1.收集音乐创造性课题的有关资料及指导文献、理论。
2. 探讨音乐创造性课题在课堂、课外开展方式。
3. 有计划地组织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2016年4月---2016年12月)
1. 个案研究。
2. 在个案研究的同时研究课题的评价方案。
3. 做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2017年1月---2017年2月)
1. 推广学习和实验中期报告,并进行反思和完善。
2. 各方面进行总结、反思、撰写论文。
3. 做结题报告。
五、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1.具体研究情况
(一)“玩耍”教学法
我们认为有趣的音乐教学是在“玩耍”中进行的,学生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词汇:活动、唱歌、演奏、玩耍。不要求学生进行很完美的模仿,而是要求老师与学生在一起活动,在玩耍中进行创造性活动,用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正如奥尔夫的教育方法是一种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学生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
在创作实践活动中,学生相互适应、配合和协调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够把自己融合到音乐中去,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使孩子们能够以自然、最原始的方式进行音乐世界的一切领域的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共同交流的欢愉。
(二)“你动、我动、舞起来”创造
达尔克罗兹所创设的体态律动发展到今天,已被老师们广泛应用到音乐课堂,同时更被舞蹈老师青睐。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作,表现与他们听到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听到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舞蹈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困难有三:一是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二是克服学生在学习跳舞过程中的羞涩感;三是场地问题。因此小学生的舞蹈课怎样才能上好,使他们在聆听音乐节奏与韵律的同时,也能随音乐跳出优美的舞蹈是我在音乐教学中解决的问题了。老师在教会学生基本动作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创编出一个个具有民族风格的欢快而又独特的舞蹈。
六、课题研究成果
1.教学案例
歌唱综合课《青春舞曲》
欣赏课《欢乐颂》
七、课题研究反思
在音乐创造课题的实施中,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评价手段,通过评价,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创造学习和评价的水平。我们的评价从以前的强调等级考试转向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的评价方式。通过创造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也更关注对学生创造过程的评价,强調评价的多元化,并注意积极调动学生间的相互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