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实施普九,两基建设,两免一补,对农村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可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语文是学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始终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必须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才能发挥其基础学科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
国家实施普九,两基建设,两免一补,对农村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可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语文是学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始终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必须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才能发挥其基础学科的作用。
1近十年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只注重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而忽视了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力量的任务
每一届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仍然要留在农村。然而,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单一的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书本知识,缺乏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更有少数学生没有扎根农村,建设家乡的打算。
这种教育背离农村实际,与社会需要脱节,使農村中学语文教学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如果升不上学,则所学知识在农村无甚大用,而有用的又学得少或没有学。就对本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应用文”写作测试调查,取样统计数据表明了如下几点:
(1)学生因缺少练习,未能掌握已学过的某些应用文的写法,如一般书信、介绍信、证明信等。
(2)能写介绍信、合同书、说明书、电报、广播稿等8种应用文的学生均不超过被调查人数的10%,其中会写合同书的只有5%。
(3)会写演讲稿、广播稿的人数占8%,会写调查报告的只占3%。
(4)能识、会写“农村实用杂字”的,能写毛笔字的只有5%。
通过以上调查说明,农村语文教学脱离农村实际需要。不少农村初中对应用文的教学很不重视。
2适应新农村建设改进语文教学
现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迅速,使“语文”更有了用武之地。如何使语文教学适应新农村的需要?我认为,根本出路就在于接通农村生活这个源头,在改革第一课堂的同时,注意丰富第二课堂,促进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2.1适应农村需要,加强应用文教学。应用文体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作用。
农村中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要参加新农村建设,对他们来说,会写各类应用文就是一种实用本领。
(1)从发展农村经济现实来说,要让学生学会写合同、广告词、请示报告,产品说明书、发票、契约等。
(2)从民俗礼仪来说,应让学生掌握请柬、祝辞、题词、讣告、悼词、碑文?
(3)从参与行政管理来说,学生要能写会议记录、计划、总结等。
(4)从宣传与民事活动来说,要能写通讯报道、演唱材料、广播稿等。
(5)从普法方面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增强了,知法、执法、护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要能写起诉写、答辩状等。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结合农村的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才能提高语文的实用价值。教师可组织学生调查专业户和重点户,让学生了解某些产品的制作过程,然后再要求他们进行练习试写有关应用文。在指导学生写应用文时,最好能借助实例,着重使学生领会每种应用文的性质、作用,学会每种应用文的格式,掌握习惯用语、术语或专名词,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真正掌握,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为止。
2.2选择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文章,作为补充教材或乡土教材。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初中的培养目标,加快教材改革步伐。选择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文章作为教材,以填补统编教材的不足,使学生学有所用,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2.3结合农村社会调查,进行写作训练指导。调查前,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的基本要求。
2.3.1说,是调查时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调查中应让学生着重把握以下环节:(1)提问(向对方提出要了解的问题);(2)引问(被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可能偏离主题,怎样引导他回到正题来);(3)层递(怎样使提出的问题层层深入地围绕主题发展下去);(4)趣味(采访时注意语言的趣味性、生动性,使双方都进入角色)。
2.3.2听,着重于“听记”方法的指导。应让学生把握以下几个环节:(1)抓住契机。有的内容很重要,而说话者常作简述,这时就应指导学生抓住时机,让对方进行深入的表达。(2)以点带面。即由一点想到与此相关的“面”,从而纵观全局。(3)提纲挈领。对被采访对象的言论进行过滤,分析、归纳、综合,再作记录。
2.3.3读,着重于写作鉴赏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写的时候心中有一个“参照物”。
2.3.4写,这是写调查报告重要环节。先讲写作方法,进而“导写”勾划写作系列线,确立专题,划分小组→观察与采访笔记→调查报告→通讯或特写→议论杂感→“采珠”,搜集生动形象、丰富简明的群众口语,借鉴运用→谈整个写作过程。
这种写作训练在课堂内是无法进行直接有效训练的,应借双休日及放假让学生搜集作文素材,要他们在家人或村送投?
2.4结合生活进行适应农村特点的语言交际训练。当前,农村文化站(室)大多已经建立,需要大批文艺节目创作和表演人才;村广播室也需要采编人员和播音人员。所以,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辅导也是必要的。
可确定专题,进行有效的训练。联系农村的实际设立专题:(1)当前农民的心理;(2)当前农民对知识的探索;(3)当前农民对未来的展望和畅想;(4)当前农民的思想动向、农村难点和热点问题等。
可采用下列形式进行训练:(1)复述;(2)讲述故事、事件;(3)发表议论;(4)交谈;(5)即席讲话;(6)演讲;(7)讨论;(8)辩论;(9)说明事物;(10)口头报告。
2.5扭转忽视写字教学的倾向,开设书法课;加强书法训练与小学衔接,迅速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书写能力,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2.6组织“采风”及民间文学的搜集活动,着重培养学生听和记的能力。
2.7补充“农村实用杂字”的教学。对“农村实用杂字”教学,我国古代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今天完全照搬有其弊端。但是杂字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可以有选择地用来进行教学试验。
3以革新语文教学控辍保学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日趋严重,犹如新变异的病毒很难控制,多样教学、变样教学,让语文教学更易于融入学生的生活,而不是学生去适应教学。让学生乐知、喜学的知识在语文课堂中寻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语文热情,从而带动起其他各科的兴趣。
近年国家对教育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国家对教育重视给广大农村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也必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更多实用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
国家实施普九,两基建设,两免一补,对农村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可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语文是学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始终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必须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才能发挥其基础学科的作用。
1近十年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只注重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而忽视了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力量的任务
每一届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仍然要留在农村。然而,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单一的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书本知识,缺乏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更有少数学生没有扎根农村,建设家乡的打算。
这种教育背离农村实际,与社会需要脱节,使農村中学语文教学走入了一条死胡同。如果升不上学,则所学知识在农村无甚大用,而有用的又学得少或没有学。就对本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应用文”写作测试调查,取样统计数据表明了如下几点:
(1)学生因缺少练习,未能掌握已学过的某些应用文的写法,如一般书信、介绍信、证明信等。
(2)能写介绍信、合同书、说明书、电报、广播稿等8种应用文的学生均不超过被调查人数的10%,其中会写合同书的只有5%。
(3)会写演讲稿、广播稿的人数占8%,会写调查报告的只占3%。
(4)能识、会写“农村实用杂字”的,能写毛笔字的只有5%。
通过以上调查说明,农村语文教学脱离农村实际需要。不少农村初中对应用文的教学很不重视。
2适应新农村建设改进语文教学
现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迅速,使“语文”更有了用武之地。如何使语文教学适应新农村的需要?我认为,根本出路就在于接通农村生活这个源头,在改革第一课堂的同时,注意丰富第二课堂,促进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2.1适应农村需要,加强应用文教学。应用文体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作用。
农村中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要参加新农村建设,对他们来说,会写各类应用文就是一种实用本领。
(1)从发展农村经济现实来说,要让学生学会写合同、广告词、请示报告,产品说明书、发票、契约等。
(2)从民俗礼仪来说,应让学生掌握请柬、祝辞、题词、讣告、悼词、碑文?
(3)从参与行政管理来说,学生要能写会议记录、计划、总结等。
(4)从宣传与民事活动来说,要能写通讯报道、演唱材料、广播稿等。
(5)从普法方面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增强了,知法、执法、护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要能写起诉写、答辩状等。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结合农村的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才能提高语文的实用价值。教师可组织学生调查专业户和重点户,让学生了解某些产品的制作过程,然后再要求他们进行练习试写有关应用文。在指导学生写应用文时,最好能借助实例,着重使学生领会每种应用文的性质、作用,学会每种应用文的格式,掌握习惯用语、术语或专名词,并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真正掌握,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为止。
2.2选择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文章,作为补充教材或乡土教材。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初中的培养目标,加快教材改革步伐。选择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文章作为教材,以填补统编教材的不足,使学生学有所用,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2.3结合农村社会调查,进行写作训练指导。调查前,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的基本要求。
2.3.1说,是调查时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调查中应让学生着重把握以下环节:(1)提问(向对方提出要了解的问题);(2)引问(被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可能偏离主题,怎样引导他回到正题来);(3)层递(怎样使提出的问题层层深入地围绕主题发展下去);(4)趣味(采访时注意语言的趣味性、生动性,使双方都进入角色)。
2.3.2听,着重于“听记”方法的指导。应让学生把握以下几个环节:(1)抓住契机。有的内容很重要,而说话者常作简述,这时就应指导学生抓住时机,让对方进行深入的表达。(2)以点带面。即由一点想到与此相关的“面”,从而纵观全局。(3)提纲挈领。对被采访对象的言论进行过滤,分析、归纳、综合,再作记录。
2.3.3读,着重于写作鉴赏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写的时候心中有一个“参照物”。
2.3.4写,这是写调查报告重要环节。先讲写作方法,进而“导写”勾划写作系列线,确立专题,划分小组→观察与采访笔记→调查报告→通讯或特写→议论杂感→“采珠”,搜集生动形象、丰富简明的群众口语,借鉴运用→谈整个写作过程。
这种写作训练在课堂内是无法进行直接有效训练的,应借双休日及放假让学生搜集作文素材,要他们在家人或村送投?
2.4结合生活进行适应农村特点的语言交际训练。当前,农村文化站(室)大多已经建立,需要大批文艺节目创作和表演人才;村广播室也需要采编人员和播音人员。所以,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辅导也是必要的。
可确定专题,进行有效的训练。联系农村的实际设立专题:(1)当前农民的心理;(2)当前农民对知识的探索;(3)当前农民对未来的展望和畅想;(4)当前农民的思想动向、农村难点和热点问题等。
可采用下列形式进行训练:(1)复述;(2)讲述故事、事件;(3)发表议论;(4)交谈;(5)即席讲话;(6)演讲;(7)讨论;(8)辩论;(9)说明事物;(10)口头报告。
2.5扭转忽视写字教学的倾向,开设书法课;加强书法训练与小学衔接,迅速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书写能力,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2.6组织“采风”及民间文学的搜集活动,着重培养学生听和记的能力。
2.7补充“农村实用杂字”的教学。对“农村实用杂字”教学,我国古代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今天完全照搬有其弊端。但是杂字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可以有选择地用来进行教学试验。
3以革新语文教学控辍保学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日趋严重,犹如新变异的病毒很难控制,多样教学、变样教学,让语文教学更易于融入学生的生活,而不是学生去适应教学。让学生乐知、喜学的知识在语文课堂中寻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语文热情,从而带动起其他各科的兴趣。
近年国家对教育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国家对教育重视给广大农村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也必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更多实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