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不得龋齿就不能吃糖?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ngib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能够早早地把细菌扼杀在摇篮里,消灭牙菌斑,就不会有龋齿和牙髓病的出现。如果牙釉质在细菌的作用下开始出现缺损,由于牙釉质不可再生,不经治疗的情况下,细菌一定会继续深入直到攻陷牙髓。所以预防龋齿和早期积极治疗就尤为重要。
  现在我们可以好好聊一聊公认的龋病发生的“四联因素”。龋齿的出现取决于食物、细菌、宿主、时间这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食物
  由于刷牙没有刷干净,食物残渣会残留在牙齿表面,尤其会残留在牙齿表面有沟沟坎坎的地方,这些地方就是龋齿的高发地带。食物残渣中最容易被细菌分解产酸的就是糖,或者叫碳水化合物。不仅孩子喜欢吃糖,导致龋齿的细菌也喜欢糖。这些细菌最喜欢分解葡萄糖,一方面把葡萄糖消化给自己提供营养;另一方面葡萄糖被分解产生酸。牙釉质是不耐酸的,食物残渣越多,糖越多,细菌的粮食就越多。细菌吃了粮食产生的排泄物就是酸,这些排泄物最终导致了牙釉质的龋坏。
  细菌
  致龋菌最牛的地方就在于它们可以消化糖类产酸并且本身耐酸,而口腔中其他细菌有些是害怕酸的。产酸菌和不产酸菌就开始打架,哪方胜利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我们是否认真刷牙。刷牙就革了一次所有细菌的命,产酸菌受到压制没法强大起来,口腔pH(酸碱度)维持恒定,龋齿就不会有进展;如果我们不刷牙,并且仍然不断进食甜食,产酸菌就会越来越强大,把不产酸菌都干掉,这样满口都会是产酸菌,它们都是不刷牙的胜利者,最终导致了龋齿的产生。所以从口腔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一颗牙得了龋齿,在没有得到治疗的情况下,其他牙齿也暴露在龋病致病菌(产酸菌)的控制下,容易发生新的龋齿。
  宿主
  宿主是指我们每个个体,宿主的因素体现在我们自身抗龋能力的差异。这时候就有人谈起自己“天赋异禀”,每天不认真刷牙但是牙齿仍然特别好。一般人可不要学习有“天赋”的人,因为你如果属于那种对于龋病毫无抵抗力的人,就算有一次不认真刷牙,都会显著增加患龋齿的风险。这时候你可千万不能相信少数人不刷牙也不得龋齿的说法。举个例子,抽烟容易导致肺癌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你非要举一个例子说谁天天抽烟还活成了百岁老人,这能证明公认的事实是错的吗?不能!个体差异产生的个别案例不能成为你不爱护身体的借口,不刷牙会导致龋齿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儿童来说,涂氟和窝沟封闭都是改变宿主抗龋能力的办法。窝沟封闭可以把牙齿表面容易残留食物残渣的沟沟坎坎全部清洁干净并且封闭住,相当于重新建立了一个不易残留食物残渣的光滑咬合面。氟化物和牙齿结合可以显著改善牙齿的抗酸能力,牙齿抗酸能力的提升也是宿主变强大的重要方法。
  时间
  龋齿的发展要經过漫长的过程,我今天喝醋了、我今天吃柠檬了、我今天喝可乐了……这些一天发生的事情都不至于让龋齿形成,日积月累才给了细菌足够的机会“水滴石穿”。
  所以是不是不能吃糖?并不是。而是吃完糖要认真刷牙,彻底清洁把糖清理干净,革细菌的命,不要让糖接触牙齿的时间太长,这样就可以尽量地预防龋齿。
  我们再讲讲小孩子如何科学吃糖。每次吃糖之后,如果不刷牙,口腔内的致龋菌就开始活跃,分解糖产生酸腐蚀牙齿,口腔内pH开始下降,但是唾液作为一种非常棒的缓冲液,可以逐渐提升口腔pH,在半小时内最终回到正常酸碱度,而牙釉质只有在低pH的酸性条件下才能被腐蚀。因此每一餐后口腔都会经历pH的先降后升,延长进食间隔时间可以有效减少牙釉质暴露于酸性环境的时间。但如果三餐之间增加很多零食,那么进食后pH还没有升起来就再次降下去,牙釉质暴露于酸性环境的时间增加,就会增加患龋齿的风险。所以预防龋齿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吃零食的次数!
  (摘自清华大学出版社《一口好牙:把口腔医生带回家》)
其他文献
想进入伊拉克,对于很多向往中东之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为人们大多不知道如何获得准入证。在我的认知里,伊拉克就是一个一直在打仗的国家,北部的ISIS(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势力也非常猖狂,首都巴格达更不知道是怎样的情况。为了能够走进巴格达,我多次请求使领馆的帮助,得到的答复都是“NO”。因为伊拉克不是一个旅游国家,想去那里旅游确实存在危险。据说当地的华人工程师都签了“生死契约”,也就是说在伊
期刊
钟扬(1964—2017),复旦大学教授、博导,在植物学、生物信息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他曾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他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  初到研究
期刊
山是如何成为山的呢?  现在我们所见的山,起先的形态其实并不是山。即便是高大巍峨的崇山峻岭,在过去也仅仅是平坦的土地。那么,山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山的成因可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火的形成,地壳喷出的高温熔岩经冷却凝固后不断堆积,便形成了火山。日本最著名的富士山就是火山。富士山是由3次火山大爆发喷出的熔岩堆积而成的。  另一种就是地表经过褶皱运动挤压形成的山。举例来说,当我们水平地拿起一块垫
期刊
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兄受奸人陷害而亡,徒剩其一人,从楚国向吴国千里逃亡。在楚吴两国交界,一个无名的渔夫,在伍子胥彷徨无助时,忽然出现在浩浩荡荡的江上,摇着船来渡他过江。这个渔夫的形象,后来成为一个特殊的“渡人者”典型。而这些不求回报的无名者,深深地根植于这片大地之上,成为中华历史传统中的一部分。  伍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这里再也不会那样
期刊
“创业者”,在大众的想象中,是峭壁上的勇敢攀登者,是暴风雨中的坚毅独行者,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然而,美国著名小企业咨询专家迈克尔·伯格发现,现实中的大部分创业者都比想象的要狼狈很多——攀登者变成了恐高症,昂扬的斗志昙花一现。即便“幸存”下来,大多也是苦苦挣扎。成功的创业者宛如城市夜空中的星光,亮眼,却稀疏。  失败者因何失败?成功者为何成功?如果你胸中正燃烧着创业之火,那么你有必要先冷静地思考一下这
期刊
没想到,我刚到日本九州的屋久岛就被带去了澡堂。  民宿的女主人开车载了我去,其实只要5分钟车程。沿途依旧是阴沉大海,她像是为此抱歉似的:“今天屋久岛的海,怎么也说不上是好看啊。”她出生在屋久岛,大学时出岛念书,随后工作,只过了7年便回到岛上,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和丈夫一起经营着只有4个房间的小小民宿。  “会泡温泉吗?”她问我。  “别担心,我常去,规矩都知道。”  “屋久岛的温泉稍微有点不一
期刊
同为亚洲国家,中、日、韩三国有着许多共同点,但在精神气质上却明显不同,尤其是在国家观、人生观上,可以说差异很大。  从地理来讲,日本是一个岛国,韩国是半岛国家,跟中国地理条件不一样。由于地理、历史、社会条件不同,中国、日本、韩国的儒学形成各自的个性和特色。以汉字为基础、以汉文的典籍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文化很早就传播到东亚邻邦。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的传统不同,精神气质不一样等造成
期刊
生活处于正轨的人们知道他们需要做些什么来赚钱,获得大学学位,赢得上级表扬,获得成就感,为自己和家人创造大量机会。这些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激发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积极性。但是,社会中仍有些人未能获得有效的激励,因为他们无法获得条件性奖赏。  一些学生接受的糟糕的学校教育,对一些公民的歧视偏见,以及对这些力量所产生的一种防御性的冷漠,都是导致社会未能激励某些人(也许是1/4的人口)的因
期刊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叫作穷不学穷不尽,富不学富不长。换言之,学习是非常的重要,我们以前学习的观念是“活到老学到老”,但21世纪变成“只有学到老,才能活到老”。  反观今天社会中的许多人,就拿身边许多大学生来说,过着一种十分安逸、舒适的生活。每天上课、吃饭睡觉、打游戏、谈恋爱,这种生活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后果不言而喻。  我们应该给自己的人生定一个什么样的位?准确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就拿读书来看,它的
期刊
当代中国不仅仅是历史中国的延续。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确实经历了,而且仍正经历着,“数千年未见之变局”。许多中国知识人由此遭遇了一个“认识论危机”,对中国制度文化传统完全失去了信心,有了认同的危机,全盘西化是他们真诚的判断和主张。但就在这片绝望之地,更有几代志士仁人和无数普通行动者凭着最原始的求生本能,以殊死的行动,而不只是反思,才令古老的中国重生,并正在崛起。中国经历了又一次自我重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