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电力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加强,我们已经清醒的认识到,电力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还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工程施工成本的高低,最终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社会的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某变电站建设工程中的工序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变电站 建设工程 质量控制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电力工程质量是在施工工序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只有保证施工工序质量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本文以某变电站为例,将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所以必须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一、工序质量控制的概念
工序质量控制(Process Quality Control)也称为工序控制,是指工序满足设计、制造要求的实现程度。它是现代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人、机、料、法、测、环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综合影响在方向、大小、强度上不一致,自然导致工序质量水平的不同,即工序满足制造要求的程度不同。从而,工序运动的输出结果——产品质量,必然产生优劣差异,最终导致企业质量信誉与质量效益的差异。因此,为了保证工序质量水平沿着人们的期望方向发展,处于人们期望的范围内,就必须对5M1E即操作者(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工艺方法(Method)、测试手段(Measure)和环境条件(Environment)等质量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从它们的交互影响的复杂机理中发现其规律,掌握其动态,衰减与抑制其对质量的不利作用,维持与强化其对质量的有利作用,这些活动的全体就称为工序控制。
工序控制的对象是工序的异常波动,工序控制的功能是为分析工序状态,维持工序状态稳定受控,为调整工序等提供质量信息。概括地说,工序控制就是通过监视与控制活动,保持工序状态经常处于期望水平的活动。其控制过程实际上是统计推断的过程,就是从工序随机取样,通过样本的质量特性值分布参数:x(均值),pn(不良品数),c(不合格品数)等等的状态来推断工序运动状态,检查出异常现象,进而实施改进的过程,如图1所示。
二、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电力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为此,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尔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由此可见,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
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较广,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一工程项目,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构件或分项、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响质量关键的某一环节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
三、变电站工程建设项目的工序质量控制分析
变电站工程建设项目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1.对生产条件的控制。即对以上所述的5M1E等六大影响因素进行控制。也就是要求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部门提供并保持合乎标准的条件,同时要求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者对规定的操作规程都必须严格执行,从而达到工序优化的目的。
以某变电站设备、材料交接、保管及开箱为例,设备材料到达现场后,一定要有专人负责接管,就近卸车,放置在场地平实可靠的地方,防潮设备,元件应有防雨、风、日晒的措施。对到达现在的设备、元件、材料记录、标示的型号、规格、数量应一一与施工图核对并对其外观认真检查。材料必须有材质证明并经核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设备开箱时,应再一次核对实物规格、型号、数量,对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说明书、合格证(产品试验报告)应与产品装箱清单、设计施工图一一对照清点。作好设备、材料交接及开箱记录,及时反馈交接,开箱后,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解决处理。
2.对关键工序的控制。关键工序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水平,因此对关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尤其重要。实际生产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工序都设立质量监控点,质量监控点往往建立在形成产品主要特征和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工序上。对关键工序,除控制生产条件外,还要随时掌握工序质量变化趋势,采取各种措施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仍以某变电站为例,变电站工程包括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控制室、变压器室等四个部分的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在变电站的施工工序中,主变压器的安装施工是工程项目的主要部分,结合主变压器施工实际,经项目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后确定该系统安装流程图如图2所示。
我们列举某些关键作业施工工艺如下:
(1)芯部检查。芯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所用螺栓应紧固,并有防松措施;绝缘螺栓应无损坏,防松绑扎完好;②铁芯检查,铁芯检查主要包括铁芯应无变形,铁轭与夹件间的绝缘垫良好及铁芯应无多点接地;③绕组检查;④引出线绝缘包扎牢固,无破损,拧弯现象;⑤引出线绝缘距离应合格,固定牢靠,其固定支架应紧固;⑥引出线的裸露部分应无毛刺或尖角,其焊接应良好,引出线与套管的连接应牢固,接线正确;⑦检查强管路与下轭绝缘接口部位的密封情况;⑧检查各部位应无油泥、水滴和金属屑末等杂物。
(2)高压套管CT安装。高压套管CT安装主要包括CT安装和高压套管安装。其中①CT安装时应先完成CT的试验,CT出线端子板应绝缘良好,其接线螺栓和固定件的垫块应紧固,端子板应密封良好,无渗油现象,CT安装过程中应防止皮垫移位,法兰螺栓应均匀紧固,且CT铭牌位置面向油箱外侧;②高压套管安装时应先检查瓷套表面无裂缝、伤痕、套管,法兰颈部及均压球内壁清擦干净,充油套管无渗油现象,油位指示正常,高压套管穿缆的应力锥应进入套管的均压罩内,牵引引线的拉力不宜过大,防止损坏引线根部绝缘电缆不允许有拧动,打圈现象。其引出端头与套管顶部接线柱连接处应擦拭干净,接触紧密,套管顶部接构的密封垫应安装正确,密封良好,连接引线时,不应使顶部结构松扣,充油套管的油标应面向外侧,套管末屏应接地良好。
(3)油枕安装。胶囊在安装前必须检漏,安装时应沿其长度方向与油枕的长轴保持平行,不得扭偏,胶囊的密封必须良好,呼吸应通畅。隔膜袋很容易出现假油位,安装前应先给隔膜袋充油,并不断地揉搓,使其中的气体从上部排出,直至油位表的起始位置,如无变化,则可以吊装;吊装油枕时,应时油管与变压器有2%-4%的升高坡度。
(4)变压器抽真空。变压器抽真空的主要施工工艺为:①施工人员必须将真空下不能承受机械力的附件与油箱隔离,如散热器,油枕等;②抽真空时应分步进行,首次抽0.04Mpa时停止,观察1h,若无变化,则继续进行。第二次抽到0.06Mpa,再观察1h,如不变,再抽到0.l0lMpa,保持24h,真空应保持在0.l01Mpa;③抽真空时应在变压器四周设4-8处观察点,以便随时观测箱壁变形量,其油箱最大允许变形不超过壁厚的2倍。
(5)真空注油。由变压器下部注入,注油速度为100L/mm,注油至距油箱顶大约200mm处,此时破真空,瓦斯及净油器阀门打开,补油,使油从油枕上方溢出为止,变压器各处排气,放油至当时温度油位。
3.对计量和测试条件的控制。计量测试条件关系到质量数据的准备性,必须加以严格控制,要规定严格的检定制度,编制周期送检计划,计量器具应有明显的合格标志,超期未检定或检定不合格者应挂禁用牌。
4.对不良品的控制。不良品的控制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而不能由检验部门负责。质量管理部门除负责对不良品进行管理之外,还应掌握质量信息,以便进行预防性控制,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四、结束语
在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电力工程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变电站建设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电力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设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参 考 文 献
1、李吉江.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06,(118).
2、于献忠,质量专业理论与务实,[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王淑君.生产过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关键词] 变电站 建设工程 质量控制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电力工程质量是在施工工序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只有保证施工工序质量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本文以某变电站为例,将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所以必须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一、工序质量控制的概念
工序质量控制(Process Quality Control)也称为工序控制,是指工序满足设计、制造要求的实现程度。它是现代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人、机、料、法、测、环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综合影响在方向、大小、强度上不一致,自然导致工序质量水平的不同,即工序满足制造要求的程度不同。从而,工序运动的输出结果——产品质量,必然产生优劣差异,最终导致企业质量信誉与质量效益的差异。因此,为了保证工序质量水平沿着人们的期望方向发展,处于人们期望的范围内,就必须对5M1E即操作者(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工艺方法(Method)、测试手段(Measure)和环境条件(Environment)等质量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从它们的交互影响的复杂机理中发现其规律,掌握其动态,衰减与抑制其对质量的不利作用,维持与强化其对质量的有利作用,这些活动的全体就称为工序控制。
工序控制的对象是工序的异常波动,工序控制的功能是为分析工序状态,维持工序状态稳定受控,为调整工序等提供质量信息。概括地说,工序控制就是通过监视与控制活动,保持工序状态经常处于期望水平的活动。其控制过程实际上是统计推断的过程,就是从工序随机取样,通过样本的质量特性值分布参数:x(均值),pn(不良品数),c(不合格品数)等等的状态来推断工序运动状态,检查出异常现象,进而实施改进的过程,如图1所示。
二、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电力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为此,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尔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由此可见,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
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较广,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一工程项目,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构件或分项、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响质量关键的某一环节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
三、变电站工程建设项目的工序质量控制分析
变电站工程建设项目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1.对生产条件的控制。即对以上所述的5M1E等六大影响因素进行控制。也就是要求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部门提供并保持合乎标准的条件,同时要求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者对规定的操作规程都必须严格执行,从而达到工序优化的目的。
以某变电站设备、材料交接、保管及开箱为例,设备材料到达现场后,一定要有专人负责接管,就近卸车,放置在场地平实可靠的地方,防潮设备,元件应有防雨、风、日晒的措施。对到达现在的设备、元件、材料记录、标示的型号、规格、数量应一一与施工图核对并对其外观认真检查。材料必须有材质证明并经核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设备开箱时,应再一次核对实物规格、型号、数量,对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说明书、合格证(产品试验报告)应与产品装箱清单、设计施工图一一对照清点。作好设备、材料交接及开箱记录,及时反馈交接,开箱后,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解决处理。
2.对关键工序的控制。关键工序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水平,因此对关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尤其重要。实际生产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工序都设立质量监控点,质量监控点往往建立在形成产品主要特征和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工序上。对关键工序,除控制生产条件外,还要随时掌握工序质量变化趋势,采取各种措施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仍以某变电站为例,变电站工程包括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控制室、变压器室等四个部分的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在变电站的施工工序中,主变压器的安装施工是工程项目的主要部分,结合主变压器施工实际,经项目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后确定该系统安装流程图如图2所示。
我们列举某些关键作业施工工艺如下:
(1)芯部检查。芯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所用螺栓应紧固,并有防松措施;绝缘螺栓应无损坏,防松绑扎完好;②铁芯检查,铁芯检查主要包括铁芯应无变形,铁轭与夹件间的绝缘垫良好及铁芯应无多点接地;③绕组检查;④引出线绝缘包扎牢固,无破损,拧弯现象;⑤引出线绝缘距离应合格,固定牢靠,其固定支架应紧固;⑥引出线的裸露部分应无毛刺或尖角,其焊接应良好,引出线与套管的连接应牢固,接线正确;⑦检查强管路与下轭绝缘接口部位的密封情况;⑧检查各部位应无油泥、水滴和金属屑末等杂物。
(2)高压套管CT安装。高压套管CT安装主要包括CT安装和高压套管安装。其中①CT安装时应先完成CT的试验,CT出线端子板应绝缘良好,其接线螺栓和固定件的垫块应紧固,端子板应密封良好,无渗油现象,CT安装过程中应防止皮垫移位,法兰螺栓应均匀紧固,且CT铭牌位置面向油箱外侧;②高压套管安装时应先检查瓷套表面无裂缝、伤痕、套管,法兰颈部及均压球内壁清擦干净,充油套管无渗油现象,油位指示正常,高压套管穿缆的应力锥应进入套管的均压罩内,牵引引线的拉力不宜过大,防止损坏引线根部绝缘电缆不允许有拧动,打圈现象。其引出端头与套管顶部接线柱连接处应擦拭干净,接触紧密,套管顶部接构的密封垫应安装正确,密封良好,连接引线时,不应使顶部结构松扣,充油套管的油标应面向外侧,套管末屏应接地良好。
(3)油枕安装。胶囊在安装前必须检漏,安装时应沿其长度方向与油枕的长轴保持平行,不得扭偏,胶囊的密封必须良好,呼吸应通畅。隔膜袋很容易出现假油位,安装前应先给隔膜袋充油,并不断地揉搓,使其中的气体从上部排出,直至油位表的起始位置,如无变化,则可以吊装;吊装油枕时,应时油管与变压器有2%-4%的升高坡度。
(4)变压器抽真空。变压器抽真空的主要施工工艺为:①施工人员必须将真空下不能承受机械力的附件与油箱隔离,如散热器,油枕等;②抽真空时应分步进行,首次抽0.04Mpa时停止,观察1h,若无变化,则继续进行。第二次抽到0.06Mpa,再观察1h,如不变,再抽到0.l0lMpa,保持24h,真空应保持在0.l01Mpa;③抽真空时应在变压器四周设4-8处观察点,以便随时观测箱壁变形量,其油箱最大允许变形不超过壁厚的2倍。
(5)真空注油。由变压器下部注入,注油速度为100L/mm,注油至距油箱顶大约200mm处,此时破真空,瓦斯及净油器阀门打开,补油,使油从油枕上方溢出为止,变压器各处排气,放油至当时温度油位。
3.对计量和测试条件的控制。计量测试条件关系到质量数据的准备性,必须加以严格控制,要规定严格的检定制度,编制周期送检计划,计量器具应有明显的合格标志,超期未检定或检定不合格者应挂禁用牌。
4.对不良品的控制。不良品的控制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而不能由检验部门负责。质量管理部门除负责对不良品进行管理之外,还应掌握质量信息,以便进行预防性控制,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四、结束语
在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电力工程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变电站建设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电力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设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
参 考 文 献
1、李吉江.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06,(118).
2、于献忠,质量专业理论与务实,[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王淑君.生产过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