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袭黑衣只身背对读者,面向空阔而辽远的巴丹吉林沙漠静静伫立;斜后方,有一串或浅或深的脚印;稍远处,似乎有一圈微弱的日光在沙漠边缘或隐或现……
这是席慕蓉《我给记忆命名》一书中最后的一张黑白照片。拍摄者有意凸显了自然风貌的雄浑,展示出景致的寂寥与诗意:席慕蓉经过多少时日的回乡之旅,才能够在原乡的沙漠中心迎风伫立。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辗转流离,最终抵达原乡的席慕蓉,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寂寥、决然、无法言喻的背影。
还乡之旅
《我给记忆命名》是席慕蓉的一本日记与散文合集,书写时间横跨半个世纪,涉及诗歌创作、还乡之旅、家族历史。她说:“有些事物如果再不记下来,恐怕从此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1949年秋天,出生于重庆的蒙古族姑娘席慕蓉,随家人南下香港,并在那里度过了清苦而安稳的童年。5年后,举家迁至台湾,她开始习画,并创作诗歌和散文。
1989年8月1日,台湾解除了公教人员不得赴大陆的禁令。8月底,席慕蓉怀揣着无限的乡愁与热望,回到祖辈栖居的蒙古原乡。到达大草原的那天晚上,当初识的亲人都已睡去时,她在万籁俱寂的星空下忍不住号啕大哭。
这一趟还乡之旅,成为她人生和写作的分水岭,此后的每一年她都会多次回到蒙古高原,从大兴安岭到锡林郭勒,从乌兰巴托到克什克腾,翻越山川、草原、戈壁、大漠,去探访和记录游牧民族的生活,寻找潜藏于自身血脉里的历史文化基因。
她的写作主题和风格亦随之变化,从原来以抒发个人爱情、乡愁与人生为主题,进行温柔、细腻、浪漫、多情的诗歌创作,转向了以散文为主,探索游牧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
同为蒙古人的叶嘉莹,与席慕蓉相识近20载,除了同族情谊,她们之间更有着诗人灵性的契合相通。
席慕蓉曾两次陪同叶嘉莹寻觅原乡。2002年秋天,席慕蓉与叶嘉莹来到了吉林省梨树县,去寻找叶嘉莹的部族——叶赫那拉起源的叶赫河流。2005年,叶嘉莹81岁高龄时,二人又结伴来到了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巴尔虎草原,还登上了北魏拓跋鲜卑先祖所居石室嘎仙洞。叶嘉莹成为百年来家族里第一个回到蒙古原乡的人,一路上她神采奕奕,诗兴大发,几乎每到一处都要口占绝句一首,其中一首“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令席慕蓉久久难以忘怀。
引路人
席慕蓉中学时代,一次,她的堂哥带她去逛植物园。出来的时候,堂哥问她要不要买本书,于是,他们就在路边买了本余光中的诗集《蓝色的羽毛》。为此,外界说余光中先生是她的诗歌启蒙,但席慕蓉予以否认:“我很敬佩余先生,我们也常常合作朗诵诗歌,他对我很好,但我在买那本诗集之前就已经写了两三年了,我只是余先生的一个读者而已。”
真正开启席慕蓉写诗之路的,是痖弦。当时,痖弦一直担任《联合报》副刊的主编,席慕蓉投稿到《联合报》,痖弦常刊登她的诗,还带着同事到席慕蓉家看她作画,鼓励她。
那时候的席慕蓉还年轻,一下子给痖弦寄了30多首诗。“我对他说,我不是要投稿,只是想请他帮忙看看哪首好,哪首不好。他就真的用铅笔帮我在每首诗上画勾,再寄回给我,有的画一个勾,有的画两个或三个,有的不画,我就明白了那是他的评价。”席慕蓉说。
痖弦曾说过的一句话,也让席慕蓉受用终生,因为那时候她的诗集受到的关注比较多,很多刊物都向她约稿,还让她附上插画。痖弦特地找到她说:“你不要沦落成一个‘写稿妹’,有些要求你要懂得拒绝,好好地写自己的,不要谁让你写你都写。”
可以说,是余光中的作品让席慕蓉开始注意读现代诗,痖弦把她带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直到现在,席慕蓉还会把创作的英雄叙事长诗寄给痖弦,请他帮忙提意见。“我原本是一个外行,进入所谓的文学界,我是蛮有自卑感的,我不是学者,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只是个闯入者,幸好有好的老师和朋友。”回忆起痖弦对于自己的启迪,席慕蓉感慨地说。
远离企图心
席慕蓉曾在诗集《在黑暗的河流上》序言中说,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一无所求,“从来不必以写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所以可以离企图心很远。”这与她在画画上的态度截然不同。
企图心,席慕蓉这样定义——“就是当你看到别人画得好的时候,你会嫉妒。”曾经,只要看到别人画得很好,她就什么都不想干了,立马回家去画画;看到别人画得不好,就有点儿暗自得意。但她知道,这对一个艺术家来讲,是很糟糕的东西。后来,席慕蓉读到一个心理学家的分析,说创作者的嫉妒心是一定会有的,但嫉妒不是要去害别人,而是去思考他怎么比我好,我为什么不能做到那样,这种情绪其实是健康的。此后,她才一点点释然了。
对诗歌,席慕蓉就没有这种企图心,当读到一首好诗,她会恨不得跟所有朋友分享。
一次,内蒙古诗人宝音贺希格陪席慕蓉过中秋。席慕蓉表示,她很喜欢《四季》这首诗,宝音贺希格就打开手机给她听一位专业朗诵者的朗读。在倾听的过程中,她发现“是美的”用汉文来表现过于平白,就想借用那位朗诵者的蒙文原文朗诵。“你看,我是多么乐于跟别人分享好诗,我发现人家写得比我好,那才是最大的快乐。”席慕蓉说。
如今,年过八旬的席慕蓉依旧神采奕奕,才思敏捷,情感和精力饱满充沛,只是听力大不如前。但她觉得,现在正是创作的高峰期。
席慕蓉说:“我当然珍惜年轻的时候写下的诗篇,不过,我到现在才明白,过往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此刻,此刻正是一个创作上全新的起点。所谓高峰,不是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是我自身察觉的热度。”是的,就是这样一种追求的热度,让席慕蓉全心全意在追求她想要写的英雄叙事诗。从2010年夏天写出第一首《英雄噶尔丹》开始,到现在都没停止。
曾有人问她:“会不会为年老而悲伤?”席慕蓉的回答,令所有人神往:“我的每个关节都觉得悲伤,可是我的理解力觉得愉悦。文学是让我心向往之的,讨论文学也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这份向往,源于故鄉大地给我的力量。”
这是席慕蓉《我给记忆命名》一书中最后的一张黑白照片。拍摄者有意凸显了自然风貌的雄浑,展示出景致的寂寥与诗意:席慕蓉经过多少时日的回乡之旅,才能够在原乡的沙漠中心迎风伫立。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辗转流离,最终抵达原乡的席慕蓉,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寂寥、决然、无法言喻的背影。
还乡之旅
《我给记忆命名》是席慕蓉的一本日记与散文合集,书写时间横跨半个世纪,涉及诗歌创作、还乡之旅、家族历史。她说:“有些事物如果再不记下来,恐怕从此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1949年秋天,出生于重庆的蒙古族姑娘席慕蓉,随家人南下香港,并在那里度过了清苦而安稳的童年。5年后,举家迁至台湾,她开始习画,并创作诗歌和散文。
1989年8月1日,台湾解除了公教人员不得赴大陆的禁令。8月底,席慕蓉怀揣着无限的乡愁与热望,回到祖辈栖居的蒙古原乡。到达大草原的那天晚上,当初识的亲人都已睡去时,她在万籁俱寂的星空下忍不住号啕大哭。
这一趟还乡之旅,成为她人生和写作的分水岭,此后的每一年她都会多次回到蒙古高原,从大兴安岭到锡林郭勒,从乌兰巴托到克什克腾,翻越山川、草原、戈壁、大漠,去探访和记录游牧民族的生活,寻找潜藏于自身血脉里的历史文化基因。
她的写作主题和风格亦随之变化,从原来以抒发个人爱情、乡愁与人生为主题,进行温柔、细腻、浪漫、多情的诗歌创作,转向了以散文为主,探索游牧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
同为蒙古人的叶嘉莹,与席慕蓉相识近20载,除了同族情谊,她们之间更有着诗人灵性的契合相通。
席慕蓉曾两次陪同叶嘉莹寻觅原乡。2002年秋天,席慕蓉与叶嘉莹来到了吉林省梨树县,去寻找叶嘉莹的部族——叶赫那拉起源的叶赫河流。2005年,叶嘉莹81岁高龄时,二人又结伴来到了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巴尔虎草原,还登上了北魏拓跋鲜卑先祖所居石室嘎仙洞。叶嘉莹成为百年来家族里第一个回到蒙古原乡的人,一路上她神采奕奕,诗兴大发,几乎每到一处都要口占绝句一首,其中一首“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令席慕蓉久久难以忘怀。
引路人
席慕蓉中学时代,一次,她的堂哥带她去逛植物园。出来的时候,堂哥问她要不要买本书,于是,他们就在路边买了本余光中的诗集《蓝色的羽毛》。为此,外界说余光中先生是她的诗歌启蒙,但席慕蓉予以否认:“我很敬佩余先生,我们也常常合作朗诵诗歌,他对我很好,但我在买那本诗集之前就已经写了两三年了,我只是余先生的一个读者而已。”
真正开启席慕蓉写诗之路的,是痖弦。当时,痖弦一直担任《联合报》副刊的主编,席慕蓉投稿到《联合报》,痖弦常刊登她的诗,还带着同事到席慕蓉家看她作画,鼓励她。
那时候的席慕蓉还年轻,一下子给痖弦寄了30多首诗。“我对他说,我不是要投稿,只是想请他帮忙看看哪首好,哪首不好。他就真的用铅笔帮我在每首诗上画勾,再寄回给我,有的画一个勾,有的画两个或三个,有的不画,我就明白了那是他的评价。”席慕蓉说。
痖弦曾说过的一句话,也让席慕蓉受用终生,因为那时候她的诗集受到的关注比较多,很多刊物都向她约稿,还让她附上插画。痖弦特地找到她说:“你不要沦落成一个‘写稿妹’,有些要求你要懂得拒绝,好好地写自己的,不要谁让你写你都写。”
可以说,是余光中的作品让席慕蓉开始注意读现代诗,痖弦把她带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直到现在,席慕蓉还会把创作的英雄叙事长诗寄给痖弦,请他帮忙提意见。“我原本是一个外行,进入所谓的文学界,我是蛮有自卑感的,我不是学者,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只是个闯入者,幸好有好的老师和朋友。”回忆起痖弦对于自己的启迪,席慕蓉感慨地说。
远离企图心
席慕蓉曾在诗集《在黑暗的河流上》序言中说,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一无所求,“从来不必以写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所以可以离企图心很远。”这与她在画画上的态度截然不同。
企图心,席慕蓉这样定义——“就是当你看到别人画得好的时候,你会嫉妒。”曾经,只要看到别人画得很好,她就什么都不想干了,立马回家去画画;看到别人画得不好,就有点儿暗自得意。但她知道,这对一个艺术家来讲,是很糟糕的东西。后来,席慕蓉读到一个心理学家的分析,说创作者的嫉妒心是一定会有的,但嫉妒不是要去害别人,而是去思考他怎么比我好,我为什么不能做到那样,这种情绪其实是健康的。此后,她才一点点释然了。
对诗歌,席慕蓉就没有这种企图心,当读到一首好诗,她会恨不得跟所有朋友分享。
一次,内蒙古诗人宝音贺希格陪席慕蓉过中秋。席慕蓉表示,她很喜欢《四季》这首诗,宝音贺希格就打开手机给她听一位专业朗诵者的朗读。在倾听的过程中,她发现“是美的”用汉文来表现过于平白,就想借用那位朗诵者的蒙文原文朗诵。“你看,我是多么乐于跟别人分享好诗,我发现人家写得比我好,那才是最大的快乐。”席慕蓉说。
如今,年过八旬的席慕蓉依旧神采奕奕,才思敏捷,情感和精力饱满充沛,只是听力大不如前。但她觉得,现在正是创作的高峰期。
席慕蓉说:“我当然珍惜年轻的时候写下的诗篇,不过,我到现在才明白,过往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此刻,此刻正是一个创作上全新的起点。所谓高峰,不是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是我自身察觉的热度。”是的,就是这样一种追求的热度,让席慕蓉全心全意在追求她想要写的英雄叙事诗。从2010年夏天写出第一首《英雄噶尔丹》开始,到现在都没停止。
曾有人问她:“会不会为年老而悲伤?”席慕蓉的回答,令所有人神往:“我的每个关节都觉得悲伤,可是我的理解力觉得愉悦。文学是让我心向往之的,讨论文学也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这份向往,源于故鄉大地给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