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发挥化学学科的实验优势
初中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总是带着好奇心和神秘感步入化学世界,他们憧憬未来、渴求知识,希望发现自然界的奥秘。教师应把握时机,利用学生这股激情,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例如,在初中化学的第一堂课上可以设计“火龙写字”的小魔术。用火柴点燃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白纸,火焰沿着一定的痕迹蔓延,最后烧出了“我爱化学”的字样。学生大为惊奇:为什么纸张没有全部燃烧起来?还可以做“清水变牛奶”的小魔术:往一杯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清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然后告诉学生这些魔术中包含着化学知识,只要认真学习,就会了解其中的奥秘。另外,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对某些演示实验作适当的改进,采用学生参与的带有趣味性的表演形式进行实验教学。例如,进行检验氨性质的演示实验教学。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两个学生来表演。甲学生用棉花球蘸取浓盐酸润湿一只集气瓶的内壁,在瓶口盖上玻璃片;乙学生用棉花球蘸取浓氨水润湿另一只集气瓶的内壁,在瓶口盖上玻璃片。然后,甲、乙两个学生走上讲台面对全班学生迅速将这两只集气瓶带着玻璃片口对口迭置起来。甲学生抽去玻璃片,让大家观察到瓶内冒起袅袅白烟,接着将两瓶一起倒转两下,瓶内充满白烟。这时,乙学生用两手将这两个集气瓶竖着拿起来,上面的那只手保持抓住上面那只集气瓶,而下面的那只手小心松开下面的那只集气瓶,大家看到这只瓶子不会掉下。最后,他用两手掰开瓶日,白烟向瓶外弥漫。实验后,教师要求处于兴奋状态的学生独立思考,再相互讨论。
二、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在教学中还需及时地巩固学生的兴趣。可根据各章节的特点,利用化学实验、问题情境、视听媒体、小故事、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和身边的化学现象等,使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始终不减。例如,在讲锡的性质时,可以向学生讲两个小故事。一是在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用于取暖的煤油漏掉了。天气十分寒冷,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是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在严寒中莫名其妙地化成了灰。二是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的只是像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又如,在教学生锈的原理时,让学生用沙纸擦亮三段铁棒,一段放在干燥的空气中,一段放到水中湿润后马上拿出来摆在空气中,一段放在水中浸泡。过二、三分钟后,从水中拿出来的铁棒已明显发生化学变化而生锈了。随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原因,直到得出正确结论。再如,让学生到校园周围结合所学化学知识进行观察调查,写调查报告(可到图书室、网上查找资料。采访专家学者等)。有的学生在调查报告中写道:中午,我发现学校饭堂的水沟里有很多饭菜。我们知道,这些食物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变化,不断腐烂变质,产生CO2、SO2、氮的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不但污染了水源、空气,加剧环境的温室效应,而且严重地浪费了粮食……通过社会调查,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讲究教师的授课艺术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有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同样,学生学习知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为了顺利完成这个过程,在不违背科学性和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讲课时,可适当使用艺术性的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思维。
例如,以氯化钠分子的形成为例讲授离子键时,教师可形象地进行描述: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力量很薄弱;而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力量很强大,它只差一个电子就达到外层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当它们两者相遇时。双方便发生了争夺电子的战斗,力量强大的氯原子将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俘虏”了。结果,钠原子变成了钠离子,带正电荷;而氯原子变成了氯离子,带负电荷,双方靠静电作用结合形成稳定的氯化钠分子。像这种由两个活泼性相差很大的原子通过争夺电子的方式形成的化学键就是离子键。与此不同,由活泼性相当或相同的原子互相通过“和平谈判”(共用电子对)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化学键叫共价键(可让学生试用拟人方法描述氯化氢分子的形成),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知识。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其他的做法,只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可以积极尝试。
初中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总是带着好奇心和神秘感步入化学世界,他们憧憬未来、渴求知识,希望发现自然界的奥秘。教师应把握时机,利用学生这股激情,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例如,在初中化学的第一堂课上可以设计“火龙写字”的小魔术。用火柴点燃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白纸,火焰沿着一定的痕迹蔓延,最后烧出了“我爱化学”的字样。学生大为惊奇:为什么纸张没有全部燃烧起来?还可以做“清水变牛奶”的小魔术:往一杯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清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然后告诉学生这些魔术中包含着化学知识,只要认真学习,就会了解其中的奥秘。另外,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对某些演示实验作适当的改进,采用学生参与的带有趣味性的表演形式进行实验教学。例如,进行检验氨性质的演示实验教学。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两个学生来表演。甲学生用棉花球蘸取浓盐酸润湿一只集气瓶的内壁,在瓶口盖上玻璃片;乙学生用棉花球蘸取浓氨水润湿另一只集气瓶的内壁,在瓶口盖上玻璃片。然后,甲、乙两个学生走上讲台面对全班学生迅速将这两只集气瓶带着玻璃片口对口迭置起来。甲学生抽去玻璃片,让大家观察到瓶内冒起袅袅白烟,接着将两瓶一起倒转两下,瓶内充满白烟。这时,乙学生用两手将这两个集气瓶竖着拿起来,上面的那只手保持抓住上面那只集气瓶,而下面的那只手小心松开下面的那只集气瓶,大家看到这只瓶子不会掉下。最后,他用两手掰开瓶日,白烟向瓶外弥漫。实验后,教师要求处于兴奋状态的学生独立思考,再相互讨论。
二、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在教学中还需及时地巩固学生的兴趣。可根据各章节的特点,利用化学实验、问题情境、视听媒体、小故事、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和身边的化学现象等,使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始终不减。例如,在讲锡的性质时,可以向学生讲两个小故事。一是在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用于取暖的煤油漏掉了。天气十分寒冷,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是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在严寒中莫名其妙地化成了灰。二是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的只是像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又如,在教学生锈的原理时,让学生用沙纸擦亮三段铁棒,一段放在干燥的空气中,一段放到水中湿润后马上拿出来摆在空气中,一段放在水中浸泡。过二、三分钟后,从水中拿出来的铁棒已明显发生化学变化而生锈了。随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原因,直到得出正确结论。再如,让学生到校园周围结合所学化学知识进行观察调查,写调查报告(可到图书室、网上查找资料。采访专家学者等)。有的学生在调查报告中写道:中午,我发现学校饭堂的水沟里有很多饭菜。我们知道,这些食物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变化,不断腐烂变质,产生CO2、SO2、氮的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不但污染了水源、空气,加剧环境的温室效应,而且严重地浪费了粮食……通过社会调查,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讲究教师的授课艺术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有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同样,学生学习知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为了顺利完成这个过程,在不违背科学性和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讲课时,可适当使用艺术性的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思维。
例如,以氯化钠分子的形成为例讲授离子键时,教师可形象地进行描述: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力量很薄弱;而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力量很强大,它只差一个电子就达到外层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当它们两者相遇时。双方便发生了争夺电子的战斗,力量强大的氯原子将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俘虏”了。结果,钠原子变成了钠离子,带正电荷;而氯原子变成了氯离子,带负电荷,双方靠静电作用结合形成稳定的氯化钠分子。像这种由两个活泼性相差很大的原子通过争夺电子的方式形成的化学键就是离子键。与此不同,由活泼性相当或相同的原子互相通过“和平谈判”(共用电子对)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化学键叫共价键(可让学生试用拟人方法描述氯化氢分子的形成),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知识。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其他的做法,只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可以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