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而言,小学教育阶段非常重要,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又至关重要,它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最核心的心理因素,是整个智力活动的中枢,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小学阶段应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在教学中要从不同的层面去开发。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最核心的心理因素,是整个智力活动的中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积极的思维,就不能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营造宽松的思维环境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原则,要求教学中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要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就必须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如在教学“10的分解”时,我让学生拿出学具,先自己试着去分,然后同桌或前后相互交流,很快学生就掌握了不同的分解方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没有压抑、束缚的感觉,感想、敢说、敢做,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妙引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1.以旧引新,诱导思维
思维总是从已知到未知,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获得新知识。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和连续性,知识结构很严谨,有些知识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唤起学生有关的知识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去获取新的知识。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让学生回忆已学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动手拼拼、剪剪图形,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内在联系,学生很快就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要使学生在课堂中经常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教师必须设法触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思维的前提,是获取知识的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巧设疑问,创设悬念,力争让学生活跃起来。如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时,我拿出圆锥和圆柱容器(等底等高)各一个,并对学生说:“我用这个圆锥装满水往这个圆柱中倒,这样倒三次,刚好就能把圆柱装满,你们信吗?”学生听后面面相觑,表情不一。教师开始操作,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给圆锥容器里倒满水再倒进圆柱容器里,刚好三次圆柱容器就装满了,学生感到很惊讶,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让他们拿出自己的圆锥和圆柱(随意做的)容器,动手实验,结果却不一样。于是学生更加好奇,急于知道其中的奥妙。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出本节所学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情趣高涨,对所学的知识印象也就很深。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有了疑问和惊奇,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运用谜语、儿歌、讲故事等形式,通过叙事,补充一些知识,使学生因此而感到惊奇,产生悬念,唤起求知的欲望,启迪思维。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途径开发学生思维
1.运用直观手段,启发学生思维
根据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直观手段,放手让学生想、练、議、动手摆摆、拼拼,操作演示,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去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定律、定义、性质,理解概念的含义,搞清楚公式的来龙去脉。
2.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
人的语言表达的过程就是思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如果语言发展受阻,就会减缓思维的活动,影响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也应重视学生读、说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去读题,说出思维过程,哪怕是一道计算题也应该让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这样坚持做下去,就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巧设提问,激发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盲目的乱提问,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艺术性,富有启发性。首先要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提问,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都能答上。其次,要不断变换提问的角度,引导学生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并从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第三,巧设激励性提问。对于同一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获取各种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精心设计练习,培养灵活思维
1.练习设计要有目的性
根据知识相近、相似的特点设计对比练习,发现异同;新旧知识容易混淆,可进行题组练习,加强比较;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为了突破难点可设计针对性练习;根据学生容易出错的不会逐字逐句理解的弱点,设计一些在关键词句上似是而非的题目,让他们做尝试性练习,然后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多像思维,培养他们的甄别能力。
2.变式练习,培养灵活思维
变式练习只是形式上的变换,而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课堂上有计划的安排一定数量的变式练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灵活思维。
3.一题多解,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设计练习时,教师可有意设计一些能用多种方法解答的练习题让学生分析解答,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对于学生创造性的解题思路教师应及时给予激励和表扬。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自主、充分、和谐的发展,让学生越学越会学,越学越聪明。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途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成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最核心的心理因素,是整个智力活动的中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积极的思维,就不能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营造宽松的思维环境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原则,要求教学中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要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就必须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如在教学“10的分解”时,我让学生拿出学具,先自己试着去分,然后同桌或前后相互交流,很快学生就掌握了不同的分解方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没有压抑、束缚的感觉,感想、敢说、敢做,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妙引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1.以旧引新,诱导思维
思维总是从已知到未知,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获得新知识。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和连续性,知识结构很严谨,有些知识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唤起学生有关的知识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去获取新的知识。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让学生回忆已学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动手拼拼、剪剪图形,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内在联系,学生很快就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要使学生在课堂中经常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教师必须设法触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思维的前提,是获取知识的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巧设疑问,创设悬念,力争让学生活跃起来。如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时,我拿出圆锥和圆柱容器(等底等高)各一个,并对学生说:“我用这个圆锥装满水往这个圆柱中倒,这样倒三次,刚好就能把圆柱装满,你们信吗?”学生听后面面相觑,表情不一。教师开始操作,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给圆锥容器里倒满水再倒进圆柱容器里,刚好三次圆柱容器就装满了,学生感到很惊讶,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让他们拿出自己的圆锥和圆柱(随意做的)容器,动手实验,结果却不一样。于是学生更加好奇,急于知道其中的奥妙。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出本节所学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情趣高涨,对所学的知识印象也就很深。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有了疑问和惊奇,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运用谜语、儿歌、讲故事等形式,通过叙事,补充一些知识,使学生因此而感到惊奇,产生悬念,唤起求知的欲望,启迪思维。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途径开发学生思维
1.运用直观手段,启发学生思维
根据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直观手段,放手让学生想、练、議、动手摆摆、拼拼,操作演示,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去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定律、定义、性质,理解概念的含义,搞清楚公式的来龙去脉。
2.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
人的语言表达的过程就是思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如果语言发展受阻,就会减缓思维的活动,影响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也应重视学生读、说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去读题,说出思维过程,哪怕是一道计算题也应该让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这样坚持做下去,就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巧设提问,激发思维
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盲目的乱提问,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艺术性,富有启发性。首先要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提问,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都能答上。其次,要不断变换提问的角度,引导学生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并从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第三,巧设激励性提问。对于同一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获取各种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精心设计练习,培养灵活思维
1.练习设计要有目的性
根据知识相近、相似的特点设计对比练习,发现异同;新旧知识容易混淆,可进行题组练习,加强比较;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为了突破难点可设计针对性练习;根据学生容易出错的不会逐字逐句理解的弱点,设计一些在关键词句上似是而非的题目,让他们做尝试性练习,然后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多像思维,培养他们的甄别能力。
2.变式练习,培养灵活思维
变式练习只是形式上的变换,而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课堂上有计划的安排一定数量的变式练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灵活思维。
3.一题多解,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设计练习时,教师可有意设计一些能用多种方法解答的练习题让学生分析解答,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对于学生创造性的解题思路教师应及时给予激励和表扬。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自主、充分、和谐的发展,让学生越学越会学,越学越聪明。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途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