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上升数学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t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是一种借助于学生直观的手段完成数学思考的过程,通过比较,学生易于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知识的内涵和本质。本文仅从几个例子对比较的作用加以说明。
  一、比较能促进概念内涵的深化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一大特点是将各知识领域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编写在各册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限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因素,在初级阶段,只提出初步感知,多建立表象以加强认知的教学目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升,教材会逐步解释知识的本质规律。如在认识分数时,早在三年级就尝试由生活经验引领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存在,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认识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或许考虑到学生认知基础不牢靠,教材并没有紧接着安排分数意义的教学,而是在学生认识了小数、小数单位以及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之后,再让学生来学习分数意义。在分数意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几次分数的产生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分数产生过程中的“相同”与“不同”,通过“平均分”、分成的份数做分母,表示出的份数做分子等几个相同,学生会建立对分数意义的整体感知,深化认识分数的内涵。而所分物体的“不同”,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不同的“被分物体”归结为统一的单位“1”来进行整合,学生在比较中会对分数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认识不再建立在表象上,而是上升到本质上,在这一认知“跳跃”上“比较”的确功不可没。
  二、比较能揭示规律本质的区别
  在教学中,比较也通常用来揭示规律本质的区别,帮助学生厘清相同系统下的不同概念。比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的过程中,笔者就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提升对不同条件下替换的概念的认知。
  1.教学从头脑风暴导入
  ①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同样的杯子,正好都倒满。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②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同样的杯子,正好都倒满。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③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7个杯子,正好都倒满。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通过7个杯子并不相同激发矛盾,学生对怎样的7个杯子产生好奇,从而出示例图。
  例图中的杯子1个大6个小,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要给出两种杯子之间关系的条件。补充条件一:小杯容量是大杯子的1/3。补充条件二:大杯比小杯多装160毫升。
  (解题过程略)
  2.通过比较,深化认识
  师:两种替换有什么异同?
  生1:都采用了替换的策略。
  生2:第一次替换过程总量不变,第二次替换过程总量发生了变化。
  生3:总是将一种杯子替换成另一种。
  师:大家说得真好,那么我们在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1:要注意总量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生2:要注意单位。
  生3:注意要进行检验。
  师小结:替换的策略要注意比较替换的两者间的关系是倍数关系还是差数关系,思考替换的前后总量是不是有了变化,解题完成后要注意检验。
  ……
  在案例中,解决问题所采用的策略都进行了替换,但是两种替换的具体形式不同。在教学中,教者抓住了“变”与“不变”,让学生经过比较而发现在替换过程中的不同,让学生在比较中认清两种不同关系的替换其本质上的区别。这样的比较环节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三、比较能促成解题方法的优化
  比较的方法在解题方法的优化上也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在教学《探索周期排列的规律》时,我们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1.探索盆花的排列规律
  师:盆花从左起,是按一蓝一红两盆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呢?你能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交流过程略)。学生一共应用了画图法、列举法、单双数法和计算法共4种方法。
  接着教师请学生尝试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决下面遇到的问题。
  2.研究彩灯
  师:照上面那样排下去,从左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第18盏彩灯呢?(解决交流过程略)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
  生1:我用了计算的方法,因为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生2:单双数的方法不好用了。
  ……
  案例中学生在对盆花的排列规律研究中用了多种解题方法,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题,而是让学生经过下一环节的计算,再引导他们比较几种解题方法。学生在尝试解决第二种排列规律的问题时,自主选择了方法,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下面的比较会更有说服力。“比较”的过程就是方法优化的过程。
  总之,比较作为一种高级的教学活动,对于数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多用比较,善用比较,活用比较,在比较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责编 袁 妮)
其他文献
<正>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运动要经历两个飞跃,一个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一个是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长期以来,我们对后一个飞跃缺乏深入、全面、细致的探讨。本文将从实现第二个飞跃的角度,着重探讨价值理性认识的含义、存在根据、任务及其思维特点等问题。
<正> 一、唯物史观之“物”指何而言? 对于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但要准确地回答,也不那么容易。有人认为,历史乃人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把社会历史看作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这就是说,人即物,唯物史观之“物”指人而言。这一答案,貌似有理,实际不然。因为它并没有揭示出社会历史现象内部心物关系谁决定谁的问题。
<正> 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现象和经济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所以在社会主义经济中,除了有为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起作用外,还存在计划经济规律和商品经济规律。它们构成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共同支配着社会主义经济活动.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想象力是创造的前奏,是智慧的翅膀,是开启思维的钥匙。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借助生活实际,充分挖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跃的
“旋转”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图形的变换”的内容。教材先通过例3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是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为例4教学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做准备。针对以上内容,我先后进行了两次教学,收获颇丰。  第一次教学:  首先,我出示钟表图。由于钟面上是一根指针(即一条线段)在旋转,再加上学生对钟面上
<正> 王瑞明教授写的《〈岳阳楼记〉的历史考察》一文(见《求索》1986年第3期),引用了不少史料,试图证明这样几个新奇的论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与历史有很大的出入,是‘粉饰太平”;滕子京是个“贪官”,范仲淹不仅“一再为他开脱罪责”,袒护他“逍遥法外”,还“对犯有贪污之罪的滕子京深表同情”,有“是非不明”之嫌。我们认为,王文的“历史考察”是片面的,因而其结论也是不能成立的。这里,我们也从“历史考察”提出质疑,与王先生商榷,并求教于文史学界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