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的情人节,我在中关村礼堂做讲座。我讲到激情深处,一个男生羞涩地走上台,送给我一朵玫瑰。
同学们热烈地鼓掌。这给寂寞的我带来春风般的温暖。我说:“这是我第一次收到学生的玫瑰,这珍贵的第一次,却来自一个男生!我更希望是一个女孩……”学生们哄堂大笑,我又接着开讲。笑声中,那个身材单薄、面色苍白的瘦削男生姓甚名谁,也就无从理会了。
这朵情人节的玫瑰,在我眼前飘动了很久,在我心里散发着持久的馨香。但那个男生是谁,后来去了哪里,他的命运如何,我却无从想象。就像急流里的一朵浪花,他在我眼前匆匆打了一个旋涡,又匆匆地流向人生的远方,奔往命运的大海,直到命运把他再次带到我面前。
1999年夏天,美国签证的旺季,我开设了“美国签证哲学辅导班”,报名者甚众。有几个班几乎达到二百人,主要是那些已被拒签或即将被拒的同学。每年的这个时候,美国签证处窗口总是冤魂遍地,黑云密布;新东方咨询处则灌满学生对签证官的深仇大恨。
面对这种情况,我虽然总想尽一切办法给这些被拒的同学鼓励、打气、调解、指导,但不免被他们的低落或愤怒情绪搞得非常沮丧,感到很累。一次,在课堂上,一个男生站起来向我提问,真让我感到心力衰竭,走投无路。这个男生长着一张苍白而瘦削的脸,脸上布满杀气——或者说,布满一脸刚刚被人谋杀的怨气和怒气。
他去美国读MBA的签证申请刚刚被拒,他反复告诉我被拒签是冤枉的。我告诉他,所有拒签都是不公平的。他说他的拒签最不公平,明明他有足够的钱,签证官还是以资金不足和移民倾向拒签!
我向他阐述了我的观点:他不是因为金钱不足被拒,而是因为没有表明自己优秀的背景而被拒。他却生硬地说不同意我的观点,和我辩驳起来。占用了如此多的时间,其他学生烦躁起来,一时间底下发出阵阵嘘声。
我说:“下课和你单独谈吧,现在我要照顾大家的需求。”课后,这个学生走到我面前,说:“徐老师,你不认识我了吗?情人节时我给你送过玫瑰呢!”
我立即记起他来,为我的健忘脸红。我说:“抱歉,我不记得你了。从你的表情,我看到的全是刺,无法把你和那朵玫瑰联系起来啊!”
那天和他谈话,他完全被他自己的逻辑弄得走火入魔,不断按他的思路来反问我折磨我,根本不听我的。这使我很恼怒:既然你来寻求帮助,就得听我的。听我的,就是签证!但他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在这每天都有上百个学生需要我帮助的签证高峰期,根本不可能让一个学生咨询三四次,与我对谈十小时!我觉得这个家伙太不像话了,虽然我始终强颜欢笑。
我知道他的偏执完全是因为奋斗到了最后关头的疯狂。我愤怒于他占有我的时间,心里还是充满对他的喜爱。他确实是个优秀的学生。我说:“假如实在拿不到签证,你还不如不去这个学校,明年去哈佛!你完全有资格去哈佛。”
听到“哈佛”两个字,他的眼皮跳了一下,好像根本无法相信自己能去哈佛。我说:“那么多聪明人和傻瓜都去了哈佛,哪里就多你一个少你一个!”
“考上哈佛的都是人吧?”“是。”“你是人吗?”“是。”“你也可以去哈佛。”这好像是王强老师的一个说法,是他为了激励学生时常常使用的一种江湖逻辑。对于以自谦闻名的中国学生来说,这样的逻辑无疑是一剂自信的强心针,曾经激励和驱动无数学员到达过他们根本不敢想象的地方。最后,我鼓励他还是先用这所学校的录取去签证,拿到签证之后,如果决定不去,再把那张可恶的签证一点点撕掉,以解拒签之恨。
他拿到了签证,并没有听我的,实施复仇计划,而是经过和我深刻研讨之后,去了美国实践美国梦。
三年后,在北京街头,他叫我的名字,我虽然能够认出他来,却只是“啊、啊”了半天,叫不出他的名字。
这时,他已从美国那所商学院毕业,在华尔街工作一年之后,被美国公司派回中国。中国一家大型国有金融公司要和国际接轨,与这家美国华尔街的主流公司合资成立一家投资银行机构,他被双方一致认定为最佳总裁人选,前几天刚刚回北京履新,正踌躇满志。
他脸上再也看不到三年前的冬天为留学奋斗而拒过情人节的伶仃孤独,更看不到三年前夏天为签证而钻进牛角尖的疯狂暴戾。他的脸上,有的只是在美国留学生活积淀的成熟与沉静,有的只是迈向锦绣前程的豪情与自信。
从蛰伏在新东方一个幽暗教室里的艰难的奋斗者,到世界顶尖投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士;从一个在竞争洪流里苦苦寻找事业彼岸的追梦人,到梦想实现登上奋斗高台的成功青年,他在我眼里无比性感迷人。
2003年6月10日,我从温哥华回国探亲。当时,非典的恐慌虽已过去,但加拿大航空公司偏偏取消了所有直飞中国的班机,回国必须从日本东京转机,需要在东京机场等待四五个小时。我注定要在等候转机时再次遇见这个家伙!
他是去美国谈业务回来的,虽然非典席卷全世界,但他和他的公司一点也没有停步,正在大踏步发展中。他兴奋地告诉我最近两个月来公司的发展情况。我对他的业务一点兴趣也没有,对他的成功却依然感到好奇。
我突发奇想,想问问他现在去美国签证是否有麻烦。但我立即对自己的职业小心眼感到可笑。这样的人,世界已经属于他。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上,他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全球化了的人!小小寰球,他不会再因签证而碰壁。大千世界,也不会再有什么能够阻止他实现自己的理想。
(摘自《仙人指路》陜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图/傅树清)
同学们热烈地鼓掌。这给寂寞的我带来春风般的温暖。我说:“这是我第一次收到学生的玫瑰,这珍贵的第一次,却来自一个男生!我更希望是一个女孩……”学生们哄堂大笑,我又接着开讲。笑声中,那个身材单薄、面色苍白的瘦削男生姓甚名谁,也就无从理会了。
这朵情人节的玫瑰,在我眼前飘动了很久,在我心里散发着持久的馨香。但那个男生是谁,后来去了哪里,他的命运如何,我却无从想象。就像急流里的一朵浪花,他在我眼前匆匆打了一个旋涡,又匆匆地流向人生的远方,奔往命运的大海,直到命运把他再次带到我面前。
1999年夏天,美国签证的旺季,我开设了“美国签证哲学辅导班”,报名者甚众。有几个班几乎达到二百人,主要是那些已被拒签或即将被拒的同学。每年的这个时候,美国签证处窗口总是冤魂遍地,黑云密布;新东方咨询处则灌满学生对签证官的深仇大恨。
面对这种情况,我虽然总想尽一切办法给这些被拒的同学鼓励、打气、调解、指导,但不免被他们的低落或愤怒情绪搞得非常沮丧,感到很累。一次,在课堂上,一个男生站起来向我提问,真让我感到心力衰竭,走投无路。这个男生长着一张苍白而瘦削的脸,脸上布满杀气——或者说,布满一脸刚刚被人谋杀的怨气和怒气。
他去美国读MBA的签证申请刚刚被拒,他反复告诉我被拒签是冤枉的。我告诉他,所有拒签都是不公平的。他说他的拒签最不公平,明明他有足够的钱,签证官还是以资金不足和移民倾向拒签!
我向他阐述了我的观点:他不是因为金钱不足被拒,而是因为没有表明自己优秀的背景而被拒。他却生硬地说不同意我的观点,和我辩驳起来。占用了如此多的时间,其他学生烦躁起来,一时间底下发出阵阵嘘声。
我说:“下课和你单独谈吧,现在我要照顾大家的需求。”课后,这个学生走到我面前,说:“徐老师,你不认识我了吗?情人节时我给你送过玫瑰呢!”
我立即记起他来,为我的健忘脸红。我说:“抱歉,我不记得你了。从你的表情,我看到的全是刺,无法把你和那朵玫瑰联系起来啊!”
那天和他谈话,他完全被他自己的逻辑弄得走火入魔,不断按他的思路来反问我折磨我,根本不听我的。这使我很恼怒:既然你来寻求帮助,就得听我的。听我的,就是签证!但他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在这每天都有上百个学生需要我帮助的签证高峰期,根本不可能让一个学生咨询三四次,与我对谈十小时!我觉得这个家伙太不像话了,虽然我始终强颜欢笑。
我知道他的偏执完全是因为奋斗到了最后关头的疯狂。我愤怒于他占有我的时间,心里还是充满对他的喜爱。他确实是个优秀的学生。我说:“假如实在拿不到签证,你还不如不去这个学校,明年去哈佛!你完全有资格去哈佛。”
听到“哈佛”两个字,他的眼皮跳了一下,好像根本无法相信自己能去哈佛。我说:“那么多聪明人和傻瓜都去了哈佛,哪里就多你一个少你一个!”
“考上哈佛的都是人吧?”“是。”“你是人吗?”“是。”“你也可以去哈佛。”这好像是王强老师的一个说法,是他为了激励学生时常常使用的一种江湖逻辑。对于以自谦闻名的中国学生来说,这样的逻辑无疑是一剂自信的强心针,曾经激励和驱动无数学员到达过他们根本不敢想象的地方。最后,我鼓励他还是先用这所学校的录取去签证,拿到签证之后,如果决定不去,再把那张可恶的签证一点点撕掉,以解拒签之恨。
他拿到了签证,并没有听我的,实施复仇计划,而是经过和我深刻研讨之后,去了美国实践美国梦。
三年后,在北京街头,他叫我的名字,我虽然能够认出他来,却只是“啊、啊”了半天,叫不出他的名字。
这时,他已从美国那所商学院毕业,在华尔街工作一年之后,被美国公司派回中国。中国一家大型国有金融公司要和国际接轨,与这家美国华尔街的主流公司合资成立一家投资银行机构,他被双方一致认定为最佳总裁人选,前几天刚刚回北京履新,正踌躇满志。
他脸上再也看不到三年前的冬天为留学奋斗而拒过情人节的伶仃孤独,更看不到三年前夏天为签证而钻进牛角尖的疯狂暴戾。他的脸上,有的只是在美国留学生活积淀的成熟与沉静,有的只是迈向锦绣前程的豪情与自信。
从蛰伏在新东方一个幽暗教室里的艰难的奋斗者,到世界顶尖投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士;从一个在竞争洪流里苦苦寻找事业彼岸的追梦人,到梦想实现登上奋斗高台的成功青年,他在我眼里无比性感迷人。
2003年6月10日,我从温哥华回国探亲。当时,非典的恐慌虽已过去,但加拿大航空公司偏偏取消了所有直飞中国的班机,回国必须从日本东京转机,需要在东京机场等待四五个小时。我注定要在等候转机时再次遇见这个家伙!
他是去美国谈业务回来的,虽然非典席卷全世界,但他和他的公司一点也没有停步,正在大踏步发展中。他兴奋地告诉我最近两个月来公司的发展情况。我对他的业务一点兴趣也没有,对他的成功却依然感到好奇。
我突发奇想,想问问他现在去美国签证是否有麻烦。但我立即对自己的职业小心眼感到可笑。这样的人,世界已经属于他。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上,他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全球化了的人!小小寰球,他不会再因签证而碰壁。大千世界,也不会再有什么能够阻止他实现自己的理想。
(摘自《仙人指路》陜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图/傅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