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与精神的感召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n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哲理散文《像山那样思考》在现实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出现许多教学“误区”。本文从东西方文学文本特色、传统文本解读局限、教学的精神追求等角度来分析这篇文章所应当注重的问题,以及在教学中的反思和感悟。
   关键词:文本解读;文本灵魂;精神追求
   《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生态伦理学家也是著名作家利奥波德的代表作,环保主义者将它奉为“绿色圣经”,对其顶礼膜拜,可见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将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剖析教材、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探询“误读”此文的原因。
   一、传统的解读方式对本文是一种“解构”, 严重伤害了文本意义的呈现
   《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篇由英语直接翻译过来的文章,所以读者初次阅读,会明显感觉理解起来有一种陌生感和不适应。究其原因,是由它背后所体现出来的西方文化的特点造成的,尤其是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英语国家的思维习惯和写作方式。与中国传统的写作方式相比,欧洲国家的写作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创作模式和创作追求,比如他们喜欢用大量的长句子,进行严丝合缝的推理论证,喜欢在叙事中加入大量的心理活动或者议论性的文字,喜欢用倒叙或者插叙等;与此相比,中国文学喜欢简洁明了,喜欢行文的顺畅显达,尤其是对“总—分—总”的模式有种固执的偏好。
   这种文本创作上的民族性习惯和偏好在《像山那样思考》里面就有着很好的体现,比如文章刚开始就以“一声深沉的狼嚎”这样思想性哲理性极强的语句引起,接着就用倒叙的手法简单记事,然后用大量的长句子展开鸿篇大论的推理,将文章引向深入。面对这样一篇文章,习惯了“先讲一个故事,然后再由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样一种模式的中国读者,不免感到难以下手,因为我们长时间养成的阅读方式显然难以把握这样的文本。尤其是中学语文课堂上已经形成的那一个解读文本的固定套路,更是在本文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对于《像山那样思考》来说,传统的文本解读方式对本文非但达不到有效解读,反而是一种“解构”,严重伤害了文本真意的表达与呈现。
   二、文本解读的庸俗化,难以触及本文的灵魂
   由于局限于用传统的教学“套子”去“套”这篇文章,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主要段落大意,然后总结全文主旨,那么我们很可能将本文归纳为这样一个结构:“课文借对猎杀郊狼所带来的生态危机,阐释了狼嗥中所蕴含的生命内涵和生态意义。人类不能为谋求自身利益而去肆意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将本文仅仅定性为一篇号召人们要“保护环境”“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倡议书”,而忽略了其丰厚的哲学意蕴和闪烁着的智慧光芒。
   这种结论的出现,正是传统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因为我们倾向于把所有的文章用寥寥数语总结起来,然后让学生背诵记忆,考试当中,把这些“定论”照搬到试卷上,所有的教參都将文本简化为笔记,接下来教学过程就陷入“老师讲笔记,学生抄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完就忘记”的恶性循环过程,形成“庸俗化”的解读文本的方式和习惯。
   如何避免对本文解读的“庸俗化”呢?很简单,教师要对本文做一番深入的研究。《像山那样思考》作为生态主义者所尊奉的“绿色圣经”,它里面必然会有指点人类迷津的“神圣哲理”或者是“上帝的声音”存在。而这个“声音”就是20世纪中叶(本文创作之时)开始流行的哲学思想——“反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哲学思潮是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而反人类中心主义则跳出“人”的视角,用一种全新的观点看待问题,它认为:“这颗行星为我们展现了人类生存的现实轨迹,生态科学使我们理解了人与动物、植物、土地、水之间的密切联系。使我们逐渐看到我们既不是独立也不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而是生活在系统之中的。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是‘环境’为人类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像山那样思考》正是引领这种哲学思潮的标志性著作,而非简单意义上的环保宣传品。
   三、拘泥于文本,没有拓展延伸的讲述等于无效讲授
   《像山那样思考》作为一篇优秀的哲理散文,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文本本身的解读和讲授,而没有及时地向课外延伸的话,即使准备地再充分,讲解再精彩,对本文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缺憾。
   在人类哲学的层面上,《像山那样思考》主要是指一种跳出“人类中心论”的思想藩篱,站在更宽广、更恒久的立场上,平等看待一切生物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恰恰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跳出“自我中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分析问题、考虑问题,也就是我们提倡的“换位思考”。这种“换位思考”,不仅拉近了文章与学生的距离,更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文学之所以是“人学”,因为它总是以彰显人性的美和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必然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感化,必然要在文本教学内外向学生传达那些人类社会所共同推崇的道德原则和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与善的境界。惟其如此,才是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之道。
其他文献
从教至今已经有二十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得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无比圣洁的情境。课堂内外醇醇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教师要有爱   身为一名教师,我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十几年的
期刊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对数字图书馆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图书馆;二是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个信息服务机构,该机构应该包括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所有类型的图书馆资料。基于这种理解,对“数字图书馆”的一个宽泛的描述是“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满足了分布式面向对象的信息检索需要”。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
期刊
摘 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创造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观念。在此虛拟空间里,网民频繁地交流,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在高职语文教育中,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相当明显。对于这种全新的语言现象,既让人兴奋,又让人担忧,但无论何种态度,均表明这种全新的语言形式开始被人们所关注。笔者对高职语文教育中遇到的网络语言影响学生的现象,产生了探究网络语言的想法,通过社会语言学知识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为高职
期刊
摘 要:青岛,虽然仅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有着浓郁个性特色的城市文化。本文通过对青岛的历史、移民文化的特征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进行分析,揭示了青岛多元化城市文化风格的由来,提出了对青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建设,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青岛;文化;多元化;个性特色   一、青岛的发展历史   《胶澳志》中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山岩耸秀,林木蓊清”
期刊
摘 要:教师被认为是高压力职业,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尤其大。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她们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幼教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缓解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应对措施   目前,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国内一些对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多
期刊
学校的教育特色能够体现出学校多样化办学的宗旨,能够超越以往的标准化教育。当前教育处于一个深化改革的宏观背景中,努力塑造学校的教育特色,能够帮助学校提高教育的品味,提升办学的质量,使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得到促进。   一、学校特色教育概述   学校特色教育指的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形成一种独特的,与教育规律相符合的,而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办学模式。它是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制约校企合作的多个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口号,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的校企合作道路,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各个职业学校都在寻求多种校企合作方式,积极探
期刊
写作能力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突出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高考写作所占的分值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成了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笔者以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为突破口,寻求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途径。   英语写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思维、组织、表达。首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文化,尤其是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了英语恭维语的规律及规约及其深层的原因,对跨文化交际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恭维语;跨文化交际;差异   恭维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及最常见的言语行为。人们在运用恭维语时,总会有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恭维语在实施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谈话双方的社会地位、称赞的内容或对象等差异,其实就是文化差异的反映。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与英语语言国
期刊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中各个成员的信仰、观念、风俗、行为和社会习惯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靠,不可分割。我们学习英语,如果只停留在纯粹的书本知识上,不去了解西方文化,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了解西方文化,对于学习英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民族习俗与英语学习   民族习俗主要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由民族风俗和习惯所形成的文化。中西方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体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