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哲理散文《像山那样思考》在现实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出现许多教学“误区”。本文从东西方文学文本特色、传统文本解读局限、教学的精神追求等角度来分析这篇文章所应当注重的问题,以及在教学中的反思和感悟。
关键词:文本解读;文本灵魂;精神追求
《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生态伦理学家也是著名作家利奥波德的代表作,环保主义者将它奉为“绿色圣经”,对其顶礼膜拜,可见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将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剖析教材、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探询“误读”此文的原因。
一、传统的解读方式对本文是一种“解构”, 严重伤害了文本意义的呈现
《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篇由英语直接翻译过来的文章,所以读者初次阅读,会明显感觉理解起来有一种陌生感和不适应。究其原因,是由它背后所体现出来的西方文化的特点造成的,尤其是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英语国家的思维习惯和写作方式。与中国传统的写作方式相比,欧洲国家的写作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创作模式和创作追求,比如他们喜欢用大量的长句子,进行严丝合缝的推理论证,喜欢在叙事中加入大量的心理活动或者议论性的文字,喜欢用倒叙或者插叙等;与此相比,中国文学喜欢简洁明了,喜欢行文的顺畅显达,尤其是对“总—分—总”的模式有种固执的偏好。
这种文本创作上的民族性习惯和偏好在《像山那样思考》里面就有着很好的体现,比如文章刚开始就以“一声深沉的狼嚎”这样思想性哲理性极强的语句引起,接着就用倒叙的手法简单记事,然后用大量的长句子展开鸿篇大论的推理,将文章引向深入。面对这样一篇文章,习惯了“先讲一个故事,然后再由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样一种模式的中国读者,不免感到难以下手,因为我们长时间养成的阅读方式显然难以把握这样的文本。尤其是中学语文课堂上已经形成的那一个解读文本的固定套路,更是在本文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对于《像山那样思考》来说,传统的文本解读方式对本文非但达不到有效解读,反而是一种“解构”,严重伤害了文本真意的表达与呈现。
二、文本解读的庸俗化,难以触及本文的灵魂
由于局限于用传统的教学“套子”去“套”这篇文章,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主要段落大意,然后总结全文主旨,那么我们很可能将本文归纳为这样一个结构:“课文借对猎杀郊狼所带来的生态危机,阐释了狼嗥中所蕴含的生命内涵和生态意义。人类不能为谋求自身利益而去肆意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将本文仅仅定性为一篇号召人们要“保护环境”“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倡议书”,而忽略了其丰厚的哲学意蕴和闪烁着的智慧光芒。
这种结论的出现,正是传统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因为我们倾向于把所有的文章用寥寥数语总结起来,然后让学生背诵记忆,考试当中,把这些“定论”照搬到试卷上,所有的教參都将文本简化为笔记,接下来教学过程就陷入“老师讲笔记,学生抄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完就忘记”的恶性循环过程,形成“庸俗化”的解读文本的方式和习惯。
如何避免对本文解读的“庸俗化”呢?很简单,教师要对本文做一番深入的研究。《像山那样思考》作为生态主义者所尊奉的“绿色圣经”,它里面必然会有指点人类迷津的“神圣哲理”或者是“上帝的声音”存在。而这个“声音”就是20世纪中叶(本文创作之时)开始流行的哲学思想——“反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哲学思潮是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而反人类中心主义则跳出“人”的视角,用一种全新的观点看待问题,它认为:“这颗行星为我们展现了人类生存的现实轨迹,生态科学使我们理解了人与动物、植物、土地、水之间的密切联系。使我们逐渐看到我们既不是独立也不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而是生活在系统之中的。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是‘环境’为人类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像山那样思考》正是引领这种哲学思潮的标志性著作,而非简单意义上的环保宣传品。
三、拘泥于文本,没有拓展延伸的讲述等于无效讲授
《像山那样思考》作为一篇优秀的哲理散文,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文本本身的解读和讲授,而没有及时地向课外延伸的话,即使准备地再充分,讲解再精彩,对本文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缺憾。
在人类哲学的层面上,《像山那样思考》主要是指一种跳出“人类中心论”的思想藩篱,站在更宽广、更恒久的立场上,平等看待一切生物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恰恰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跳出“自我中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分析问题、考虑问题,也就是我们提倡的“换位思考”。这种“换位思考”,不仅拉近了文章与学生的距离,更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文学之所以是“人学”,因为它总是以彰显人性的美和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必然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感化,必然要在文本教学内外向学生传达那些人类社会所共同推崇的道德原则和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与善的境界。惟其如此,才是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之道。
关键词:文本解读;文本灵魂;精神追求
《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生态伦理学家也是著名作家利奥波德的代表作,环保主义者将它奉为“绿色圣经”,对其顶礼膜拜,可见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将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剖析教材、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探询“误读”此文的原因。
一、传统的解读方式对本文是一种“解构”, 严重伤害了文本意义的呈现
《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篇由英语直接翻译过来的文章,所以读者初次阅读,会明显感觉理解起来有一种陌生感和不适应。究其原因,是由它背后所体现出来的西方文化的特点造成的,尤其是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英语国家的思维习惯和写作方式。与中国传统的写作方式相比,欧洲国家的写作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创作模式和创作追求,比如他们喜欢用大量的长句子,进行严丝合缝的推理论证,喜欢在叙事中加入大量的心理活动或者议论性的文字,喜欢用倒叙或者插叙等;与此相比,中国文学喜欢简洁明了,喜欢行文的顺畅显达,尤其是对“总—分—总”的模式有种固执的偏好。
这种文本创作上的民族性习惯和偏好在《像山那样思考》里面就有着很好的体现,比如文章刚开始就以“一声深沉的狼嚎”这样思想性哲理性极强的语句引起,接着就用倒叙的手法简单记事,然后用大量的长句子展开鸿篇大论的推理,将文章引向深入。面对这样一篇文章,习惯了“先讲一个故事,然后再由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样一种模式的中国读者,不免感到难以下手,因为我们长时间养成的阅读方式显然难以把握这样的文本。尤其是中学语文课堂上已经形成的那一个解读文本的固定套路,更是在本文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对于《像山那样思考》来说,传统的文本解读方式对本文非但达不到有效解读,反而是一种“解构”,严重伤害了文本真意的表达与呈现。
二、文本解读的庸俗化,难以触及本文的灵魂
由于局限于用传统的教学“套子”去“套”这篇文章,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主要段落大意,然后总结全文主旨,那么我们很可能将本文归纳为这样一个结构:“课文借对猎杀郊狼所带来的生态危机,阐释了狼嗥中所蕴含的生命内涵和生态意义。人类不能为谋求自身利益而去肆意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将本文仅仅定性为一篇号召人们要“保护环境”“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倡议书”,而忽略了其丰厚的哲学意蕴和闪烁着的智慧光芒。
这种结论的出现,正是传统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因为我们倾向于把所有的文章用寥寥数语总结起来,然后让学生背诵记忆,考试当中,把这些“定论”照搬到试卷上,所有的教參都将文本简化为笔记,接下来教学过程就陷入“老师讲笔记,学生抄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完就忘记”的恶性循环过程,形成“庸俗化”的解读文本的方式和习惯。
如何避免对本文解读的“庸俗化”呢?很简单,教师要对本文做一番深入的研究。《像山那样思考》作为生态主义者所尊奉的“绿色圣经”,它里面必然会有指点人类迷津的“神圣哲理”或者是“上帝的声音”存在。而这个“声音”就是20世纪中叶(本文创作之时)开始流行的哲学思想——“反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哲学思潮是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而反人类中心主义则跳出“人”的视角,用一种全新的观点看待问题,它认为:“这颗行星为我们展现了人类生存的现实轨迹,生态科学使我们理解了人与动物、植物、土地、水之间的密切联系。使我们逐渐看到我们既不是独立也不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而是生活在系统之中的。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是‘环境’为人类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像山那样思考》正是引领这种哲学思潮的标志性著作,而非简单意义上的环保宣传品。
三、拘泥于文本,没有拓展延伸的讲述等于无效讲授
《像山那样思考》作为一篇优秀的哲理散文,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文本本身的解读和讲授,而没有及时地向课外延伸的话,即使准备地再充分,讲解再精彩,对本文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缺憾。
在人类哲学的层面上,《像山那样思考》主要是指一种跳出“人类中心论”的思想藩篱,站在更宽广、更恒久的立场上,平等看待一切生物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恰恰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跳出“自我中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分析问题、考虑问题,也就是我们提倡的“换位思考”。这种“换位思考”,不仅拉近了文章与学生的距离,更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文学之所以是“人学”,因为它总是以彰显人性的美和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必然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感化,必然要在文本教学内外向学生传达那些人类社会所共同推崇的道德原则和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与善的境界。惟其如此,才是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