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10多年,语文课程教学也面临新的挑战和视野。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有四: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该是这一理念的支撑条件。
而要构建开放又具活力的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使用好教材和课堂所呈现的学习资源的同时,在生活实践中积极挖掘、拓展、融合各种学习资源,为语文课程引进“活水”,应该是确保语文学习更具鲜活魅力和广阔空间的关键因素。
一、拓展教材与课堂,综合利用、开发校内显性和隐性语文课程资源
校园是学生的第二个家,现代校园处处有语文课程资源,在利用教材和课堂进行语文学习之外,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的各种语文学习资源,包括显性资源、隐性资源和活动生成的资源。
1.显性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小学低、中、高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为5万、40万和100万。这个目标只靠学生个人课外书籍是很完成的,而学校藏书丰富的图书室、班级的图书角便是学生进行提高阅读总量和阅读交流的好途径,同时也可适当结合网络媒介,通过阅读拓展、资料查找、专题阅读等方式,以开拓精神视野,丰富知识体系。
2.隐性资源:现代学校往往充满人文气息,因此,应重视校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解读,发挥校园人文教育功能,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宣传媒介,如展览室、纪念馆、宣传栏、校标、三风一训等进行语文专题实践活动,借此激发积极情感,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情怀”。
3.活动资源:校园广播站、小记者站、文学社以及实验室、劳动基地等设备设施也是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好场所,学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各类文体活动时,全面实践语文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活动便会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语文第二课堂。
二、走出教材与课堂,让家庭、社会与自然成为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充分利用丰富的家庭资源、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如家庭生活、自然风光、社区文化活动、风俗传统活动,可扩展语文学习领域,使语文学习更具开放性与包容性。
1.积极参与家庭生活,当好家庭小主人。生活在现代家庭的孩子更需要从小培养家庭观念,通过探访家族长辈、了解家族历史、记录家庭故事等,既强化了亲情关系,又能培养语文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2.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根据语文综合学习的需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观社区场所、采访社区老人、调研社区发展、参与社区服务等,可帮助孩子了解、融入社区文化,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家乡人文情怀。
3.走进大自然,擦亮语文学习的“双眼”。鼓励和组织学生用眼去发现、用耳去聆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领悟大自然的美,实现“人文与自然”的和协统一。更可尝试着引进作文“写生”教学理念,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的广阔天地中去体验,再引导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抒发对美的赞叹与感悟。
三、丰富教材和课堂,在“节日文化”活动中增强民族与人文情怀
各种特定节日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是教材和课堂的最好补充,其人文典故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也是不可多得的语文课程资源。
1.利用国家现代节日进行爱国和道德教育。现代节日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历史,如利用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建军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现代节日,举行各种实践性、文体性、宣传性活动,既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又能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2.重视民俗传统节日,进行文化传统熏陶。在各种现代教育问题逐渐凸显的今天,“传统教育”尤为迫切。我们应好好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通过讲节日故事、说人文精神、开展传统活动,弘扬传统思想,留住民族的“根”和“魂”。
3.组织各类富有“人文”特色的校园文体活动,延伸语文课堂。如艺术节、童话节、读书周、吟诵节、烹饪节、科技节等,并让学生参与协助或自主组织,而在参与过程当中其策划能力、思考能力、编排能力、交流能力等的提高,都将成为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四、实践教材和课堂,在生活运用中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使语文课程充满“再生”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只有当语文在生活中有“用文之地”,语文课程才会充满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1.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可结合语文教材中的“畅所欲言”“笔下生花”以及“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各种语文实践机会,包括采访、考察、办手抄报、班报校刊采编、校园演讲会、故事会、辩论会等多种形式,并学习独立策划和组织简单的校园文化活动。
2.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语文、发现语文。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解决问题,借此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如写书信、便条、广告语;搜集、撰写春联;提倡多讲普通话,鼓励本地和外地学生双向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3.在少先隊及文学社团中锻炼、提高语文能力。现代学校大多有各类少先队自主管理小组以及小记者站、文学社等社团组织,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既可以锻炼、提高语文能力,也能从小培养良好的沟通和管理能力。
总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如何“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便成为新一轮课程实践与改革的重点。只有充分“盘活”校内外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让语文教学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与实践中拓展语文课程体系,才能真正落实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实现“大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李淑彩,王国庆.让语文实践活动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J].作文教学研究,2011(06).
编辑 温雪莲
而要构建开放又具活力的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使用好教材和课堂所呈现的学习资源的同时,在生活实践中积极挖掘、拓展、融合各种学习资源,为语文课程引进“活水”,应该是确保语文学习更具鲜活魅力和广阔空间的关键因素。
一、拓展教材与课堂,综合利用、开发校内显性和隐性语文课程资源
校园是学生的第二个家,现代校园处处有语文课程资源,在利用教材和课堂进行语文学习之外,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的各种语文学习资源,包括显性资源、隐性资源和活动生成的资源。
1.显性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小学低、中、高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为5万、40万和100万。这个目标只靠学生个人课外书籍是很完成的,而学校藏书丰富的图书室、班级的图书角便是学生进行提高阅读总量和阅读交流的好途径,同时也可适当结合网络媒介,通过阅读拓展、资料查找、专题阅读等方式,以开拓精神视野,丰富知识体系。
2.隐性资源:现代学校往往充满人文气息,因此,应重视校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解读,发挥校园人文教育功能,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宣传媒介,如展览室、纪念馆、宣传栏、校标、三风一训等进行语文专题实践活动,借此激发积极情感,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情怀”。
3.活动资源:校园广播站、小记者站、文学社以及实验室、劳动基地等设备设施也是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好场所,学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各类文体活动时,全面实践语文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活动便会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语文第二课堂。
二、走出教材与课堂,让家庭、社会与自然成为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充分利用丰富的家庭资源、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如家庭生活、自然风光、社区文化活动、风俗传统活动,可扩展语文学习领域,使语文学习更具开放性与包容性。
1.积极参与家庭生活,当好家庭小主人。生活在现代家庭的孩子更需要从小培养家庭观念,通过探访家族长辈、了解家族历史、记录家庭故事等,既强化了亲情关系,又能培养语文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2.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根据语文综合学习的需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观社区场所、采访社区老人、调研社区发展、参与社区服务等,可帮助孩子了解、融入社区文化,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家乡人文情怀。
3.走进大自然,擦亮语文学习的“双眼”。鼓励和组织学生用眼去发现、用耳去聆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领悟大自然的美,实现“人文与自然”的和协统一。更可尝试着引进作文“写生”教学理念,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的广阔天地中去体验,再引导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抒发对美的赞叹与感悟。
三、丰富教材和课堂,在“节日文化”活动中增强民族与人文情怀
各种特定节日本身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是教材和课堂的最好补充,其人文典故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也是不可多得的语文课程资源。
1.利用国家现代节日进行爱国和道德教育。现代节日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历史,如利用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建军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现代节日,举行各种实践性、文体性、宣传性活动,既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又能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2.重视民俗传统节日,进行文化传统熏陶。在各种现代教育问题逐渐凸显的今天,“传统教育”尤为迫切。我们应好好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通过讲节日故事、说人文精神、开展传统活动,弘扬传统思想,留住民族的“根”和“魂”。
3.组织各类富有“人文”特色的校园文体活动,延伸语文课堂。如艺术节、童话节、读书周、吟诵节、烹饪节、科技节等,并让学生参与协助或自主组织,而在参与过程当中其策划能力、思考能力、编排能力、交流能力等的提高,都将成为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四、实践教材和课堂,在生活运用中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使语文课程充满“再生”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只有当语文在生活中有“用文之地”,语文课程才会充满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1.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可结合语文教材中的“畅所欲言”“笔下生花”以及“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各种语文实践机会,包括采访、考察、办手抄报、班报校刊采编、校园演讲会、故事会、辩论会等多种形式,并学习独立策划和组织简单的校园文化活动。
2.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语文、发现语文。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解决问题,借此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如写书信、便条、广告语;搜集、撰写春联;提倡多讲普通话,鼓励本地和外地学生双向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3.在少先隊及文学社团中锻炼、提高语文能力。现代学校大多有各类少先队自主管理小组以及小记者站、文学社等社团组织,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既可以锻炼、提高语文能力,也能从小培养良好的沟通和管理能力。
总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如何“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便成为新一轮课程实践与改革的重点。只有充分“盘活”校内外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让语文教学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与实践中拓展语文课程体系,才能真正落实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实现“大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李淑彩,王国庆.让语文实践活动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J].作文教学研究,2011(06).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