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同义词大词典》是近年来出版的一部大型同义词词典。文章从汉语中同义词的界定入手,分析《同义词大词典》如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厘清众多汉语同义词的细微差异。
关键词 《同义词大词典》 同义词 近义词 辨析
有人认为,意义完全相同的“同义词”是没有的,这种看法不无偏颇处。只能说真正的“同义词”较少而已。如《现代汉语词典》在词条中标有“也作”、“也说”或者“同”的一类词,大致就属于该词条的同义词了。说“大致”,是因为有些“也说”并不一定如此,往往只顾及了“同”而忘却了“异”,其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古汉语中的“互文,,或“互训”也应该属于同义词的范畴,只不过这种情况常常造成词义理解上的困惑,有时没能解决问题,反而掩盖了“同义词”的差异性,模糊了字词典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
一般所说的“同义词”的词义应该大致相同或相近,因此有人用“近义词”而不用“同义词”,就是这个缘故。无论书面语还是口语,常常会出现在相同或者相近似的语汇中,人为地选择或取舍的情况。如我们现在常说的“普通语言学”,在开初,方光焘先生就一直称为“一般语言学”,而且坚持了多年不变,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也有不少词汇在使用中(包括吸纳外来词的过程中),含义和用法产生了分化,出现了理解上的差异,导致有人选取了这种而有人选择了另一种。犹如在两三个同义词之间出现了竞争,结果是其中的某个被舍弃。或者是虽然并存,而词义和用法出现了分化。如朱德熙先生主张用“语素”,而今天的人们,尤其语言学界,大多使用“词素”而不用“语素”,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对“同义词”的辨析和研究十分重要,人们太需要一部《同义词大词典》了。
“不论做哪种学问,总不外乎‘摆事实,讲道理,六个字。”这是吕叔湘先生在“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的。“事实”就是客观存在,语言材料就是“事实”。语言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语言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谁也离不开它。“同义词”就是无数语言材料“事实”中的一类。“事实”自可以“摆”出来,可“道理”该如何“讲”法呢?
由程荣女士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同义词大词典》(以下简称《同义词典》,引文页码即为该词典页码)就是同义词领域里“摆事实,讲道理”的力作。作为工具书的词典,应该是这一学术领域所有成果的全面反映和总结,而语词类的工具书则更应在语言实践中发挥某种指导作用。这部《同义词典》正是在掌握了大量语言材料,即“事实”之后,从中梳理出同义词组,对它们之间意义上的近似,修辞色彩(书中多称作“语体色彩”)的差异,语法意义上的区别,使用对象的不同以及所适用的语境的不一等等,均做了不同程度的辨析与总结,这就叫做“讲道理”了。就拿“徘徊”一词来讲,《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辞海》的释义为“来回地行走”。其他语词类工具书大多如此,总言之,都没有任何其他的修饰或限制语,也即是说没有对这个词的附加意义的说明。读者或许会发问:是指迈开正步来回地走,就像巡哨那样呢?还是消闲性质的来回漫步,慢慢地踱方步呢?像这种修辞色彩及附加意义上的表述,在我们平素经常翻检的汉语词典里似乎很难得到体现。这部《同义词典》在“徘徊”与“逡巡”、“踯躅”组成的同义词的辨析中说:“徘徊侧重于指来回地走,有慢慢踱的意味。”又“徘徊多用于书面语”。(见666页)
这是对“徘徊”一词语体及附加意义的最简明的阐释,相比较于其他汉语词典单纯地以词为单位的释义,可以说做了恰如其分的补充,读来一点也不感到多余。多年以前,曾有研攻同义词的学人(张志毅1980)提出过,应以词义为主要的辨析对象,而不应以词本身为辨析的单位。愚以为所说很中肯。因为词本身的概念意义比较容易掌握,到了相权量而作为同义词的时候,其间的诸多差异,往往会隐蔽在它们的附加意义之后,让人感到似是而非,一时把捉不定,难于抉择。
又如“牵强附会”和“穿凿附会”这两条成语,一般成语词典都会收录。如解释“牵强附会”说:“把不相干的事物勉强地凑合在一起;把不能相比的事物拿来勉强相比。”而解释“穿凿附会”说:“指生拉硬扯地解释,把没有某种意义的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不难看出,二者应属同义词范畴。因为释义的用语虽不一致,但仔细体味,意义十分相近。但毕竟是两条成语,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如何取舍?无论哪一部成语词典都不会将这类情况引入同义词的范畴,做附加意义的辨析或说明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词目中并非不收成语,而恰恰就没有收录这两条。不过却都收录了“附会”、“穿凿”、“牵强”三个双音节词条,而且在这三个词的释义之后,不约而同地都举了语例,即“牵强附会”和“穿凿附会”,可见二者之间的相近程度,也说明这两条成语的使用频率不低。《同义词典》收录了这两条成语,现将《同义词典》对“牵强附会一穿凿附会”的辨析引录于下:
在“把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事物扯在一起,说成有关系”的意义上构成同义关系。二者的语义侧重点、语法功能和语体色彩有别。“牵强附会”侧重于指把不相干的事物强拉到一起,含生拉硬扯的意味,如“文中引用的术语完全是望文生义和牵强附会来的”;“穿凿附会”侧重于指曲解其意,强求其通,含力图自圆其说的意味,如“有些作者史料不够,掺入了自己的推演,穿凿附会”。“牵强附会”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穿凿附会”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牵强附会”可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穿凿附会”多用于书面语。
首先能本着常见常用的成语容易引起一般读者的误用的事实,人选这两条成语就已属于别具只眼了。《同义词典》在对这一对同义成语的具体辨析中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是中肯的,对于读者,尤其是语文教学领域的青年读者是大有裨益的。
再举两条《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收录的成语“妙手回春”与“着手成春”为例。《现代汉语词典》释“妙手回春”为“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也说着手成春。”释“着手成春”则为“妙手回春”。无庸置疑,这是将两个成语处理为“全同”,无丝毫附加意义的区别了。《辞海》在“着手成春”条目的释义之后,特为加上了“与‘妙手回春’意近”一句,这样的处理相比较而言,似乎比《现代汉语词典》稍觉平允一些。清代钱泳《履园丛话》中一位名叫史鸣鹤的画师擅画梅,他笔下的梅花“千枝万蕊,着手成春,大小幅俱臻绝妙”。所谓“着手”者,下手或云动手也。这就不仅仅指医道高明,犹云一动手就能出现生机,出现妙境。强调或云侧重于立马或迅速见到效果。这一附加意义实与“妙手回春”有语体色彩上的差异。《同义词典》在这里加深并补足了两条成语的异同点,强调了“在称赞医生医术高明的意义上构成同义关系”,即是说,仅在这一点上是同义的,而“二者的语义侧重点有别”,并强调了“着手成春”所侧重的是“起效迅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少年学生,常常为区分“发奋”、“发 愤”、“奋发”等等而颇费脑子。因为那个时期要经常表决心、写誓词,写作“奋发有为的驯服工具”是否合适?是用“发愤”还是“发奋”呢?那时没有工具书可资参考,后来陆续有了一些语文辞书,也还是没能厘清多少。当代青少年假若还像那个时期,写那样的“八股”,恐怕仍然会不知所措。《同义词典》收录了“发奋一发愤”、“发奋一奋发”、“发愤一奋发”三组,现将三组同义词的辨析逢录于下:
发奋-发愤
在“鼓舞精神,奋发努力”的意义上构成同义关系。二者的语义侧重点和语义轻重有别。“发奋”侧重于指振作起来,在积极的行动中体现出自我意志,具有为实现某一既定目标而坚持不懈的意味,语义较轻;“发愤”侧重于指因不满于现状而努力,下决心,立大志,求发展,感情色彩强烈,语义较重。二者在“自觉不满足而奋力追求”意义上构成严格的同义关系,没有什么区别,这时使用“发愤”较多。
发奋-奋发
在“鼓舞精神,努力奋斗”的意义上构成同义关系。二者语义侧重点、语义轻重、搭配对象有别。“发奋”侧重于指坚持不懈的过程,具有动态性,语义较重,与其他词语搭配比较自由;“奋发”侧重于指精神振作、情绪高涨的精神状态,语义较轻,常和“向上”“进取”“有为”等搭配使用,形成比较固定的格式。
发愤-奋发
在“努力奋斗”的意义上构成同义关系。二者语义侧重点和搭配对象有别。“发愤”侧重于指由不满于现状而努力,与其他词语搭配比较自由;“奋发”侧重于指精神振作、情绪高涨的精神状态,原因不定,一般仅和“向上”“进取”“有为”等几个有限的词语搭配使用。(见206-207页)
三组辨析文字,可说提纲挈领,简明扼要,读后给人以“顿悟”的感觉。不拘是搭配对象以及语义的重轻、色彩的强弱均交代得十分具体,从语词的方方面面把道理讲明白了。这对于当今的青少年读者来说,犹如添加了一根手杖或工具,大可不必再为“发奋”还是“发愤”抑或“奋发”而艰难犹疑了。像这类音读相同(或相近)的同义词,广泛应用于日常社会生活中,使用的频率也很高,无论书面语还是口语,随时随处都能碰到,在同义词的领域占有相当比重。尤其是现在使用电脑,无论从事文秘工作还是新闻出版工作以及各种与写作相关的工作,大家都习惯于敲键盘输入。只要是以汉语拼音为手段输入汉字的,在遇到“辨”与“辩”,如辨白与辩白、辨正与辩正、辨证与辩证、明辨与明辩等;“丰”之与“风”,如丰采与风采、丰韵与风韵、丰姿与风姿等;“会”之与“汇”,如汇报与会报、汇合与会合、汇集与会集、汇聚与会聚、汇演与会演等;“连”之与“联”,如连贯与联贯、连结与联结、连接与联接、连绵与联绵、连袂与联袂、连翩与联翩等。还有创口与疮口、匆促与匆猝、烦琐与繁琐、接受与接收、凌乱与零乱、摩擦与磨擦、脉脉与默默、拳曲与蜷曲、身分与身份、委曲与委屈、以往与已往,以及成语的留连忘返与流连忘返、默默无闻与没没无闻等等时很容易产生疑惑,不知该选择哪个词才正确。其中有些是原本异写关系的异形词分化而成了两个词,成为了同义关系;也有些是在使用中可以互换位置的,说明它们是“全同”或者是附加意义的差异很小。但情况往往十分复杂,不是三两句话就可以梳理清楚的。同音读的这一类,无疑是同义词辨析中的难点。我们不要求全面照顾,疏而不漏地把每一组同音异形的同义词搜罗净尽,全数纳入,摆事实讲道理。但对于社会语言生活中误读误用、使用频率较高,始终不改的却不可以放过。借此机会,拿“标识”一“标志”为例摆一摆,讲一讲,因为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哪一部同义词典对此认真做过详尽的比较分析。
“标识”与“标志”属于音义全同,附加意义细微,最容易出问题的同义词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指导交通的诸多图示可以称作“标识”,所有食品包装上的某种表示“安全”、“绿色”的图案可以称作“标识”,各种物资或货物都离不开这类“标识”。还有电视广告的画面音在介绍产品时也提请大家注意防伪“标识”等等,足见其覆盖面之广。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电视传媒人常常将这“标识”读作“biaoshi”,这一误读,说明他们不认识这个“识zhi”字。也许有人会建议:统一字形吧,一律写做“标志”,或者“统读”吧,规定将“标识”读作“biaoshi”,有何不可!这事可没那么简单,因为严格说来,“识shi”与“识zhi”两字并非是一字异读,它们就如“长chang”与“长zhang”两字一样,应当看作是字形全同的两个字。(一般来说,凡学过古汉语知识的人,不会不同意这个说法。)杨树达先生尝就“识”字做过专门的论述,并依主次先后将“识”字分为三个义项,即第一是记识(zhi),即标识的识(zhi),认识(shi)次之,最后才是知识之识。并强调“当以记识(zhi)为本义”。也就是说,“识”字原本就是指的标记。《释名·释言语》:“识,帜也。”所以在某些地方,也有人写作“标帜”,那得看语境对象而定了,在社会语言的“事实”中是经常写作“标识”的,《醒世恒言》里有一篇“卖油郎独占花魁”,说卖油郎流落临安,为寻找失散多年的父亲,每日挑着油担上街卖油:
把盛油的桶儿,一面大大写个“秦”字,一面写“汴梁”二字,将油桶
做个标识,使人一览而知。
这类情况多不胜举,我们能擅作主张将之径改换为“标志”吗?“标识——标志”这对同义词在语言交流中,发生的因对词义误解而被误读的“事实”,就足以说明这类音读全同(或近似)的词汇辨析的复杂和困难程度。仅就对此类同义词的辨析来看,《同义词典》表现的优异,更胜于其他同类辞书,可谓知难而上,独有千秋,做出了不俗的成绩。下面兹举《同义词典》中同音读的这类同义词的附加义数种如下,以窥豹之一斑:
“国事——国是”的辨析说:二者的语义侧重点、风格色彩和语体色彩有别。“国事”侧重于指国家大事,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用;“国是”侧重于指国家大计,有郑重、严肃的色彩,一般用于书面语。如“发表国是宣言,提出积极的政治主张”中的“国是”不宜换用“国事”。(334页)
“衍变——演变”的辨析说:“衍变”有衍生出或生发出的意味,“演变”有历时较久的意味。(994页)
“反应——反映”的辨析说:二者的语义侧重点和语法功能有别。“反应”侧重于指对外界刺激做出应对,一般是被动的,不能带宾语;“反映”侧重于指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客观事物的实质,一般是主动的、自觉的,可以带宾语。在“向上级或有关单位申诉意见、报告情况”的意义上,“反映”和“反应”不是同义词,更不应混淆。(220页)
“收集——搜集”中说:“收集”强调收拢、收纳,一般是有组织的行为,规模比“搜集”大。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人;“搜集”常用于不易得到的东西,可用于具体的物品,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如情报、意见、想法等。(833页)
“以至——以致”中说,“以致”侧重于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形成某种结果,常是形成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出现的结果;“以至”侧 重于指由于程度深而形成某种结果,结果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1006页)
只须对照一下其他语词类工具书,就会发现《同义词典》对这些平素在语汇运用中很容易弄混淆的同音读的同义词组的辨析,不但浅近通俗,且都精审透辟。若没有广泛搜求、积累大量的语汇材料,并从中反复琢磨提炼,是很难讲出这些道理来的。可见《同义词典》的主编程荣女士所说的,编纂者们经历了“近十年的艰难历程”,当非虚文浮词。
不妨再挑拣部分差异细微而使用频率较高的同义词组,不附录辨析文字而只胪列词目于后,以供读者在需要时参考检索,如:斥责——叱责(116页)、伺候——侍候(150页)、分辨——分辩(234页)、肤浅——浮浅(254页)、雇用——雇佣(314页)、会合——汇合(388页)、累次——屡次(536页)、留传——流传(567页)、慢吞吞——慢腾腾(591页)、曼延——蔓延(589页)、权力——权利(759页)、收罗——搜罗(834页)、休息——休憩(977页)、胭红——嫣红(991页)、依赖——倚赖(1004页)、依仗——倚仗(1004页)、犹豫——犹疑(1019页)、有如——犹如(1020页)、争执——争持(1055页)、支使——指使(1061页)、指责——指摘(1067页)、制订——制定(1068页)、中止——终止(1071页)、终生——终身(1073页)、忠心——衷心(1072页)、注目——瞩目(1079页)、妆饰——装饰(1083页)、自咎——自疚(1094页)、自愿——志愿(1095页)等等。还有因颠倒词序而构成同义关系的,如“代替——替代”(172页)、齐整——整齐(708页)、阻拦——拦阻(1099页)等等,都属此类难点同义词组。
虽是挑拣,但一览便知《同义词典》对平素在语言交流中很容易混淆的同音读的同义词群的辨析的文字功力着实深厚,又的确能让读者于要言不烦之中获得启迪、顿悟,这对于学习、研究汉语词汇学,以及深入探讨普通话的书面和口语语汇的发展形成的人都是大有必要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曾读到邢公畹先生为《同义词研究》一书所写的序文,但一直没有见到那本书,如今连刊载邢先生序文的是哪份刊物也不复记忆了!再远一点则是80年代初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的《简明同义词典》,有吕叔湘先生冠之以序的那一部,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几十年来有关“同义词”的研究文章,数量当不在少数,不烦赘列,应当说都是同义词这一学术园地里的砖瓦工作,功不可没。更远一点追溯,愚以为高庆赐先生LIOJ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当是最早有关同义词研究的专著,是书为上海新知识出版社于1957年刊出。将近一个“甲子”的光阴就这样过去了,一瞥之余,数十年社会语言生活的演变,“同义词”领域的实践与积累,无疑有着很大的进步,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这部《同义词大词典》是最好的证明。
(责任编辑 王慧敏)
关键词 《同义词大词典》 同义词 近义词 辨析
有人认为,意义完全相同的“同义词”是没有的,这种看法不无偏颇处。只能说真正的“同义词”较少而已。如《现代汉语词典》在词条中标有“也作”、“也说”或者“同”的一类词,大致就属于该词条的同义词了。说“大致”,是因为有些“也说”并不一定如此,往往只顾及了“同”而忘却了“异”,其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古汉语中的“互文,,或“互训”也应该属于同义词的范畴,只不过这种情况常常造成词义理解上的困惑,有时没能解决问题,反而掩盖了“同义词”的差异性,模糊了字词典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
一般所说的“同义词”的词义应该大致相同或相近,因此有人用“近义词”而不用“同义词”,就是这个缘故。无论书面语还是口语,常常会出现在相同或者相近似的语汇中,人为地选择或取舍的情况。如我们现在常说的“普通语言学”,在开初,方光焘先生就一直称为“一般语言学”,而且坚持了多年不变,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也有不少词汇在使用中(包括吸纳外来词的过程中),含义和用法产生了分化,出现了理解上的差异,导致有人选取了这种而有人选择了另一种。犹如在两三个同义词之间出现了竞争,结果是其中的某个被舍弃。或者是虽然并存,而词义和用法出现了分化。如朱德熙先生主张用“语素”,而今天的人们,尤其语言学界,大多使用“词素”而不用“语素”,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对“同义词”的辨析和研究十分重要,人们太需要一部《同义词大词典》了。
“不论做哪种学问,总不外乎‘摆事实,讲道理,六个字。”这是吕叔湘先生在“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的。“事实”就是客观存在,语言材料就是“事实”。语言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语言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谁也离不开它。“同义词”就是无数语言材料“事实”中的一类。“事实”自可以“摆”出来,可“道理”该如何“讲”法呢?
由程荣女士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同义词大词典》(以下简称《同义词典》,引文页码即为该词典页码)就是同义词领域里“摆事实,讲道理”的力作。作为工具书的词典,应该是这一学术领域所有成果的全面反映和总结,而语词类的工具书则更应在语言实践中发挥某种指导作用。这部《同义词典》正是在掌握了大量语言材料,即“事实”之后,从中梳理出同义词组,对它们之间意义上的近似,修辞色彩(书中多称作“语体色彩”)的差异,语法意义上的区别,使用对象的不同以及所适用的语境的不一等等,均做了不同程度的辨析与总结,这就叫做“讲道理”了。就拿“徘徊”一词来讲,《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辞海》的释义为“来回地行走”。其他语词类工具书大多如此,总言之,都没有任何其他的修饰或限制语,也即是说没有对这个词的附加意义的说明。读者或许会发问:是指迈开正步来回地走,就像巡哨那样呢?还是消闲性质的来回漫步,慢慢地踱方步呢?像这种修辞色彩及附加意义上的表述,在我们平素经常翻检的汉语词典里似乎很难得到体现。这部《同义词典》在“徘徊”与“逡巡”、“踯躅”组成的同义词的辨析中说:“徘徊侧重于指来回地走,有慢慢踱的意味。”又“徘徊多用于书面语”。(见666页)
这是对“徘徊”一词语体及附加意义的最简明的阐释,相比较于其他汉语词典单纯地以词为单位的释义,可以说做了恰如其分的补充,读来一点也不感到多余。多年以前,曾有研攻同义词的学人(张志毅1980)提出过,应以词义为主要的辨析对象,而不应以词本身为辨析的单位。愚以为所说很中肯。因为词本身的概念意义比较容易掌握,到了相权量而作为同义词的时候,其间的诸多差异,往往会隐蔽在它们的附加意义之后,让人感到似是而非,一时把捉不定,难于抉择。
又如“牵强附会”和“穿凿附会”这两条成语,一般成语词典都会收录。如解释“牵强附会”说:“把不相干的事物勉强地凑合在一起;把不能相比的事物拿来勉强相比。”而解释“穿凿附会”说:“指生拉硬扯地解释,把没有某种意义的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不难看出,二者应属同义词范畴。因为释义的用语虽不一致,但仔细体味,意义十分相近。但毕竟是两条成语,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如何取舍?无论哪一部成语词典都不会将这类情况引入同义词的范畴,做附加意义的辨析或说明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词目中并非不收成语,而恰恰就没有收录这两条。不过却都收录了“附会”、“穿凿”、“牵强”三个双音节词条,而且在这三个词的释义之后,不约而同地都举了语例,即“牵强附会”和“穿凿附会”,可见二者之间的相近程度,也说明这两条成语的使用频率不低。《同义词典》收录了这两条成语,现将《同义词典》对“牵强附会一穿凿附会”的辨析引录于下:
在“把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事物扯在一起,说成有关系”的意义上构成同义关系。二者的语义侧重点、语法功能和语体色彩有别。“牵强附会”侧重于指把不相干的事物强拉到一起,含生拉硬扯的意味,如“文中引用的术语完全是望文生义和牵强附会来的”;“穿凿附会”侧重于指曲解其意,强求其通,含力图自圆其说的意味,如“有些作者史料不够,掺入了自己的推演,穿凿附会”。“牵强附会”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穿凿附会”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牵强附会”可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穿凿附会”多用于书面语。
首先能本着常见常用的成语容易引起一般读者的误用的事实,人选这两条成语就已属于别具只眼了。《同义词典》在对这一对同义成语的具体辨析中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是中肯的,对于读者,尤其是语文教学领域的青年读者是大有裨益的。
再举两条《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收录的成语“妙手回春”与“着手成春”为例。《现代汉语词典》释“妙手回春”为“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也说着手成春。”释“着手成春”则为“妙手回春”。无庸置疑,这是将两个成语处理为“全同”,无丝毫附加意义的区别了。《辞海》在“着手成春”条目的释义之后,特为加上了“与‘妙手回春’意近”一句,这样的处理相比较而言,似乎比《现代汉语词典》稍觉平允一些。清代钱泳《履园丛话》中一位名叫史鸣鹤的画师擅画梅,他笔下的梅花“千枝万蕊,着手成春,大小幅俱臻绝妙”。所谓“着手”者,下手或云动手也。这就不仅仅指医道高明,犹云一动手就能出现生机,出现妙境。强调或云侧重于立马或迅速见到效果。这一附加意义实与“妙手回春”有语体色彩上的差异。《同义词典》在这里加深并补足了两条成语的异同点,强调了“在称赞医生医术高明的意义上构成同义关系”,即是说,仅在这一点上是同义的,而“二者的语义侧重点有别”,并强调了“着手成春”所侧重的是“起效迅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少年学生,常常为区分“发奋”、“发 愤”、“奋发”等等而颇费脑子。因为那个时期要经常表决心、写誓词,写作“奋发有为的驯服工具”是否合适?是用“发愤”还是“发奋”呢?那时没有工具书可资参考,后来陆续有了一些语文辞书,也还是没能厘清多少。当代青少年假若还像那个时期,写那样的“八股”,恐怕仍然会不知所措。《同义词典》收录了“发奋一发愤”、“发奋一奋发”、“发愤一奋发”三组,现将三组同义词的辨析逢录于下:
发奋-发愤
在“鼓舞精神,奋发努力”的意义上构成同义关系。二者的语义侧重点和语义轻重有别。“发奋”侧重于指振作起来,在积极的行动中体现出自我意志,具有为实现某一既定目标而坚持不懈的意味,语义较轻;“发愤”侧重于指因不满于现状而努力,下决心,立大志,求发展,感情色彩强烈,语义较重。二者在“自觉不满足而奋力追求”意义上构成严格的同义关系,没有什么区别,这时使用“发愤”较多。
发奋-奋发
在“鼓舞精神,努力奋斗”的意义上构成同义关系。二者语义侧重点、语义轻重、搭配对象有别。“发奋”侧重于指坚持不懈的过程,具有动态性,语义较重,与其他词语搭配比较自由;“奋发”侧重于指精神振作、情绪高涨的精神状态,语义较轻,常和“向上”“进取”“有为”等搭配使用,形成比较固定的格式。
发愤-奋发
在“努力奋斗”的意义上构成同义关系。二者语义侧重点和搭配对象有别。“发愤”侧重于指由不满于现状而努力,与其他词语搭配比较自由;“奋发”侧重于指精神振作、情绪高涨的精神状态,原因不定,一般仅和“向上”“进取”“有为”等几个有限的词语搭配使用。(见206-207页)
三组辨析文字,可说提纲挈领,简明扼要,读后给人以“顿悟”的感觉。不拘是搭配对象以及语义的重轻、色彩的强弱均交代得十分具体,从语词的方方面面把道理讲明白了。这对于当今的青少年读者来说,犹如添加了一根手杖或工具,大可不必再为“发奋”还是“发愤”抑或“奋发”而艰难犹疑了。像这类音读相同(或相近)的同义词,广泛应用于日常社会生活中,使用的频率也很高,无论书面语还是口语,随时随处都能碰到,在同义词的领域占有相当比重。尤其是现在使用电脑,无论从事文秘工作还是新闻出版工作以及各种与写作相关的工作,大家都习惯于敲键盘输入。只要是以汉语拼音为手段输入汉字的,在遇到“辨”与“辩”,如辨白与辩白、辨正与辩正、辨证与辩证、明辨与明辩等;“丰”之与“风”,如丰采与风采、丰韵与风韵、丰姿与风姿等;“会”之与“汇”,如汇报与会报、汇合与会合、汇集与会集、汇聚与会聚、汇演与会演等;“连”之与“联”,如连贯与联贯、连结与联结、连接与联接、连绵与联绵、连袂与联袂、连翩与联翩等。还有创口与疮口、匆促与匆猝、烦琐与繁琐、接受与接收、凌乱与零乱、摩擦与磨擦、脉脉与默默、拳曲与蜷曲、身分与身份、委曲与委屈、以往与已往,以及成语的留连忘返与流连忘返、默默无闻与没没无闻等等时很容易产生疑惑,不知该选择哪个词才正确。其中有些是原本异写关系的异形词分化而成了两个词,成为了同义关系;也有些是在使用中可以互换位置的,说明它们是“全同”或者是附加意义的差异很小。但情况往往十分复杂,不是三两句话就可以梳理清楚的。同音读的这一类,无疑是同义词辨析中的难点。我们不要求全面照顾,疏而不漏地把每一组同音异形的同义词搜罗净尽,全数纳入,摆事实讲道理。但对于社会语言生活中误读误用、使用频率较高,始终不改的却不可以放过。借此机会,拿“标识”一“标志”为例摆一摆,讲一讲,因为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哪一部同义词典对此认真做过详尽的比较分析。
“标识”与“标志”属于音义全同,附加意义细微,最容易出问题的同义词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指导交通的诸多图示可以称作“标识”,所有食品包装上的某种表示“安全”、“绿色”的图案可以称作“标识”,各种物资或货物都离不开这类“标识”。还有电视广告的画面音在介绍产品时也提请大家注意防伪“标识”等等,足见其覆盖面之广。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电视传媒人常常将这“标识”读作“biaoshi”,这一误读,说明他们不认识这个“识zhi”字。也许有人会建议:统一字形吧,一律写做“标志”,或者“统读”吧,规定将“标识”读作“biaoshi”,有何不可!这事可没那么简单,因为严格说来,“识shi”与“识zhi”两字并非是一字异读,它们就如“长chang”与“长zhang”两字一样,应当看作是字形全同的两个字。(一般来说,凡学过古汉语知识的人,不会不同意这个说法。)杨树达先生尝就“识”字做过专门的论述,并依主次先后将“识”字分为三个义项,即第一是记识(zhi),即标识的识(zhi),认识(shi)次之,最后才是知识之识。并强调“当以记识(zhi)为本义”。也就是说,“识”字原本就是指的标记。《释名·释言语》:“识,帜也。”所以在某些地方,也有人写作“标帜”,那得看语境对象而定了,在社会语言的“事实”中是经常写作“标识”的,《醒世恒言》里有一篇“卖油郎独占花魁”,说卖油郎流落临安,为寻找失散多年的父亲,每日挑着油担上街卖油:
把盛油的桶儿,一面大大写个“秦”字,一面写“汴梁”二字,将油桶
做个标识,使人一览而知。
这类情况多不胜举,我们能擅作主张将之径改换为“标志”吗?“标识——标志”这对同义词在语言交流中,发生的因对词义误解而被误读的“事实”,就足以说明这类音读全同(或近似)的词汇辨析的复杂和困难程度。仅就对此类同义词的辨析来看,《同义词典》表现的优异,更胜于其他同类辞书,可谓知难而上,独有千秋,做出了不俗的成绩。下面兹举《同义词典》中同音读的这类同义词的附加义数种如下,以窥豹之一斑:
“国事——国是”的辨析说:二者的语义侧重点、风格色彩和语体色彩有别。“国事”侧重于指国家大事,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用;“国是”侧重于指国家大计,有郑重、严肃的色彩,一般用于书面语。如“发表国是宣言,提出积极的政治主张”中的“国是”不宜换用“国事”。(334页)
“衍变——演变”的辨析说:“衍变”有衍生出或生发出的意味,“演变”有历时较久的意味。(994页)
“反应——反映”的辨析说:二者的语义侧重点和语法功能有别。“反应”侧重于指对外界刺激做出应对,一般是被动的,不能带宾语;“反映”侧重于指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客观事物的实质,一般是主动的、自觉的,可以带宾语。在“向上级或有关单位申诉意见、报告情况”的意义上,“反映”和“反应”不是同义词,更不应混淆。(220页)
“收集——搜集”中说:“收集”强调收拢、收纳,一般是有组织的行为,规模比“搜集”大。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人;“搜集”常用于不易得到的东西,可用于具体的物品,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如情报、意见、想法等。(833页)
“以至——以致”中说,“以致”侧重于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形成某种结果,常是形成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出现的结果;“以至”侧 重于指由于程度深而形成某种结果,结果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1006页)
只须对照一下其他语词类工具书,就会发现《同义词典》对这些平素在语汇运用中很容易弄混淆的同音读的同义词组的辨析,不但浅近通俗,且都精审透辟。若没有广泛搜求、积累大量的语汇材料,并从中反复琢磨提炼,是很难讲出这些道理来的。可见《同义词典》的主编程荣女士所说的,编纂者们经历了“近十年的艰难历程”,当非虚文浮词。
不妨再挑拣部分差异细微而使用频率较高的同义词组,不附录辨析文字而只胪列词目于后,以供读者在需要时参考检索,如:斥责——叱责(116页)、伺候——侍候(150页)、分辨——分辩(234页)、肤浅——浮浅(254页)、雇用——雇佣(314页)、会合——汇合(388页)、累次——屡次(536页)、留传——流传(567页)、慢吞吞——慢腾腾(591页)、曼延——蔓延(589页)、权力——权利(759页)、收罗——搜罗(834页)、休息——休憩(977页)、胭红——嫣红(991页)、依赖——倚赖(1004页)、依仗——倚仗(1004页)、犹豫——犹疑(1019页)、有如——犹如(1020页)、争执——争持(1055页)、支使——指使(1061页)、指责——指摘(1067页)、制订——制定(1068页)、中止——终止(1071页)、终生——终身(1073页)、忠心——衷心(1072页)、注目——瞩目(1079页)、妆饰——装饰(1083页)、自咎——自疚(1094页)、自愿——志愿(1095页)等等。还有因颠倒词序而构成同义关系的,如“代替——替代”(172页)、齐整——整齐(708页)、阻拦——拦阻(1099页)等等,都属此类难点同义词组。
虽是挑拣,但一览便知《同义词典》对平素在语言交流中很容易混淆的同音读的同义词群的辨析的文字功力着实深厚,又的确能让读者于要言不烦之中获得启迪、顿悟,这对于学习、研究汉语词汇学,以及深入探讨普通话的书面和口语语汇的发展形成的人都是大有必要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曾读到邢公畹先生为《同义词研究》一书所写的序文,但一直没有见到那本书,如今连刊载邢先生序文的是哪份刊物也不复记忆了!再远一点则是80年代初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的《简明同义词典》,有吕叔湘先生冠之以序的那一部,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几十年来有关“同义词”的研究文章,数量当不在少数,不烦赘列,应当说都是同义词这一学术园地里的砖瓦工作,功不可没。更远一点追溯,愚以为高庆赐先生LIOJ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当是最早有关同义词研究的专著,是书为上海新知识出版社于1957年刊出。将近一个“甲子”的光阴就这样过去了,一瞥之余,数十年社会语言生活的演变,“同义词”领域的实践与积累,无疑有着很大的进步,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这部《同义词大词典》是最好的证明。
(责任编辑 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