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与平面垂直”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113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转型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对此《上海教育》800期进行了大讨论,事实上课堂范式已从“知识的课堂”、“能力的课堂”转向“创新的课堂”“生命的课堂”,从注重传承知识的演绎与推理、能力的获取与展示到关注师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命价值的转型,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堂正进行着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静悄悄的革命.应市教研室的要求,我于2011.9.22开设了一节示范课,希望能对诠释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将教学出发点和着力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作一些尝试.
  一、教材分析
  面面垂直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苏教版)第一章第§1.2.4中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本段内容拟用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属于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二面角的概念与度量及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在立体几何的空间位置关系中,垂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另一个是平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主要方法是: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实际教学时拟从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感知并理解“面面垂直”.
  二、学情分析
  垂直关系,学生之前已经研究过“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已能初步运用垂直证明的基本方法解决问题,在知识上已有所储备.作为美术专业学生,他们在空间上的感知能力相对比较强,但是数学领悟力不是很到位,因此教学设计时尝试以实例引入,强化基本概念的辨识与训练,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定理、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基础是每节课授课的起点,而教学目标则是教学的终点,研究起点和终点的落差及达成措施便成为教学思考的重点.
  三、设计理念
  与以往的立体几何教学要求相比,本模块在几何推理证明方面的教学要求大大降低了,削弱了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定理证明,减少了定理的数量,删去了大量的几何证明题,淡化了几何证明的技巧.因此教学中注重突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等探索研究几何的过程.涉及的数学思想主要有:(1)数形结合思想;(2)符号化与形式化的思想;(3)化归思想等.涉及的一般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分析、综合、抽象等.
  设计意图: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活动的过程,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认识数学实现意义建构.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
  2.理解和掌握直二面角的概念;
  3.会求二面角的大小;
  4.理解和掌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及求法.面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如何度量二面角的大小;理解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借助对图片(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与地球黄道平面的交角)、实例(汽车上坡时坡度不同的影响)的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出二面角的定义.提出问题“如何度量二面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不是简单抛出概念,而是通过提供资源给学生观察,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二)师生互动,建构数学
  1.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自由发言,通过回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思考、类比,得出二面角的度量方法——构造二面角的平面角,用平面角的大小表示二面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学生活动在这段内容教学设计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在观察比较中形成感知、归纳提炼中升华思维,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借助几何软件cabri 3D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归纳、提炼,让学生经历了真实的数学学习全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应用现成的数学规则去操作数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Eotaxin-1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鼻息肉组织60例(4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和20例真菌球性鼻窦炎合并息肉)和鼻中隔偏曲矫正
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中、美两国的肿瘤流行病学统计报告均估计,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新发病例数高居第一位,死亡病例数位居第二(中国居第六位
目的(1)研究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 LS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2)观察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病因及鉴别诊断。方法(1)对18例脂质沉积
摘要: 在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压强一直是重点、难点,作为一名从事一线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师,总结出一套巧学规律及经典例题与解析,希望能对广大中学生有所帮助.文章通过列举例题、例题解法分析等方面,充分解释了怎么学习初中物理压强.  关键词:压力;解析;规律  一、巧记三大规律  (一)固体传递压力  1.一般:先求压力:F=G ,再求压强:p=F/S.  2.特殊: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柱体放在水平面上,
直线方程从代数角度而言是函数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也是学习解析几何的基础.与直线方程有关的最值问题是一种常见题型, 它是直线方程与代数知识的有机综合,体现了用数解形的数学思想.  求直线中的最值问题方法:  1.配方法 —— 针对二次函数.  2.不等式法 ——针对和(积)定的函数.  3.数形结合法 ——先作出函数的图象,再利用函数图象的特征解题  4.判别式法——针对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一
摘要:物理概念、公式、规律的繁多,决定了习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思维.面对众多的物理习题,应当对学生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解题思维;培养  一、疏通整合,培养直觉思维  物理直觉思维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基本上不借助于逻辑推理,更多地是根据已有知识感觉做出的一种猜想、领悟的思维.合理物理猜想,能加快解题的速度,让人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在物理教学
摘要:许多中学生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往往含糊不清.本文通过举例,详细分析了有关对动能定理的理解不易分清的三种表述,帮助中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模型去理解和应用动能定理.  关键词:动能定理;表述  动能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规律,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中学生在理解动能定理时,容易出现下面三种不易分清的表述.第一种表述:“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第二种表述:“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