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些希腊人!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这样一群人,是因为他们身处西方历史的原点,因此更体现了一种本然的生存方式。
  阿瑞斯泰德是一位资产与资质均为中等的阿提卡小农,同时也是随时接受国家征召的重装步兵成员,他在农忙的时候或许不会披星戴月地跑到城内的半月形剧场去观赏埃斯库罗斯们的悲剧并选出优胜者,或莅临陪审法庭参与决定他人的命运,但每月三次的公民大会却是他必须在场的。如果有人在最后一次大会上提出,他有理由怀疑某位现役将军有推翻现政体的图谋,因此他提议加开一次特别会议来表决实施“贝壳放逐法”并获通过,则他还要第四次不远几十里地赶往这里的会场。
  “贝壳放逐法”规定,一个人的名字若被六千人同时写在贝壳上,他就要被流放外邦十年。作为政治生活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现身,希腊的民主高贵而脆弱。这样的政治不是私人利益搏杀的战场或经济的后花园,税收、就业和财政分配不能成为它的主题。希腊人在政治生活中获得的不是均衡的利益,而是个体生命与国家这个普遍性的协调一致。进入政治空间的希腊人只能作为公民,而不是带有私欲的个人,他们在进入这个空间之前,必须将他们的家族身份和对于家族的忠诚摒弃在空间之外。根据克里斯提尼的法令,在政治场合提及父亲的名字即是违法。希腊人对于家/国之分有着超乎寻常的执著。政治不能进入内室,家庭的身体性交往也不可以被政治示众。家庭处在黑暗中才有尊严,政治公开时才有合法性。
  今天的我们倾向于以家的形象想象国家,把国家想象成一架巨型的家务管理机构。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无论是否基于被统治者的承认,在希腊人看来,都意味着政治的沦陷。
  公民大会期间,一个接一个像阿瑞斯泰德这样从田间或作坊里走出来的人在讲坛上就战争与祭祀、粮食安全、公民权等议题侃侃而谈。这批连名字都写不太好的公民具有这样的从政素质,其实也不奇怪。权力在使用的时候才成为权力,从政的素质在从政的时候自动培养出来。发言人的权利受神的保护,尽可以畅所欲言,而不必担心被突然闯进来的什么人带走。
  暴力不能进入政治空间,是因为这个空间只能由语言来建立。即便到帝国时代,罗马将士凯旋回城时,也必须将武器解除在城门外。对外用武器说话,对内用语言说话。而且,对内用语言说话的权利正是建立在对外用武器说话的义务之上。希腊的公民首先是战士,然后才是别的什么。因此,作为政治空间的城邦并非客观中立的,而是内外有别的。无边界的政治空间,比如“万国来朝”的“天下”意识,对于希腊人是无从想象的:无边界的,即无规定性的空间怎么可能是有序的和善的?城邦时代缘于边界纠纷的战争如此之多,但在数以千百计的城邦之间却不曾发生相互兼并的事情。这些旨在为政治空间划界的战争本质上都是政治性的,因而是超功利甚至反功利的。面对这种现象,对希腊政治一知半解的施密特只能将边界本身神秘化:围绕它的是超越“经济、道德、审美”的绝对敌我关系;敌人之所以是敌人,并不需要情景性的仇恨,仅仅根据“在空间内/外”这一格式而被注定。
  受同伴们的怂恿,阿瑞斯泰德也跑到讲坛上讲了一通,大意是说,在他前来会场的路上,曾被公民苏格拉底扯住衣袖追问“美德是什么”。他觉得这种全称概念的定义问题当然有探讨的必要,但不应在快开会时才被扯住了谈。他本想就此切入有关哲学在城邦的位置的讨论,但苦于事先没有对此进行通透的思考,阿瑞斯泰德的讲演竟然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他提议通过一纸法令,在公民大会开始前的十分钟内禁止苏格拉底强拽公民进行他的辩证法。这种针对个人的提案当然通不过,不过它所反映的民众对苏格拉底辩证法的普遍不安最终导致了苏格拉底在陪审法庭上成为被告。
  正是陪审法庭上苏格拉底与雅典人民的那场生死对话,成就了柏拉图的Apologia(《申辩篇》)。Apologia,就其“道歉”的词义,意味着哲学家对于城邦成了问题;就其“辩护”的词义,则意味着城邦对于哲学家也成了问题。以哲学为一方,以神学—政治为另一方的永恒紧张迫使柏拉图不得不把哲学置于“隐微”的位置上。哲学家可以在自家院子里仰望星空,但一旦进入城邦,则只能以普通公民的面目说话,以不触犯民众的普遍信仰为底线。
  柏拉图在阿瑞斯泰德们停止思考的地方开始思考。不过,至少当时的阿瑞斯泰德并不是真的要把苏格拉底怎么样,他在会后还邀请苏格拉底到体操馆继续“美德”问题的讨论。在做出艰难的体操动作的同时进行艰难的哲学讨论,这种身心同时锻炼的方式是典型希腊式的。阿瑞斯泰德不能认同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说法,“因为有的人把知识用于作恶或为自己的恶行辩护,即便他们背诵得出美德的定义”。
  苏格拉底的回答是,美德是礼遇自己的方式,一个对美与善有着深刻感知的人,怎么可能不去做呢?这种“言行的和谐”是当然之理,因而是无法证明,也无须证明的。不出于美德目的的知识占有,一如不正当的财富占有,除了腐化自己之外,没有更多的意义。“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对美德的先在性。不知其危险而做,这不叫勇敢,因为事后往往后怕;不知其善而为,也难说是真的善,因为没有良善的动机。我们之所以说神界无道德,因为对这些‘不死者’而言,没有什么是真正危险的;我们之所以否认自然界有为善(或为恶)的可能,因为它即使客观上做了有利于你的事,也是无意的,你不必因此而感激它,正如你不必因为它的无情而谴责它一样。”
  他们接着谈到了知识的边界。阿瑞斯泰德注意到希腊悲剧的一个重要母题,凡是自认为掌握了命运秘密的人,最终必然成为命运的牺牲品。悲剧的经典推动力正是主人公从神谶里得知自己的可怖命运,然后在逃脱命运的挣扎中一步步走进了命运的陷阱。命运真正嘲弄的,正是俄狄浦斯这种连人的存在之谜(斯芬克斯之谜)都能破解的自以为知的智者。“那么,苏格拉底,你作为被德尔菲神谶钦定的‘最有智慧的希腊人’,你担心会遭受命运的嘲弄吗?”
  “啊,可爱的阿瑞斯泰德,这可不是一个适合饿着肚子讨论的问题啊。”阿瑞斯泰德这才注意到,暮色已为卫城上的帕特农神庙披上了晚装。不过,好在阿瑞斯泰德所在的选区要轮值作为主席团主持下一月的公民大会及五百人会议,而他又被抽签选入,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与苏格拉底把讨论的问题展开,因为到时整个一月他都将吃住在城里。这还意味着,他极有可能抽签当选其中某天的城邦首脑。如他所愿,已做过一次城邦首脑的苏格拉底给了他祝福,并邀他同去参加柏拉图家的宴会。阿瑞斯泰德谢绝了,他曾在奥林匹亚的掷铁饼项目中负于柏拉图,并且一直觉得柏拉图完美得令人难以面对:他是一流的诗人、运动员和政治家,又是超一流的哲人和音乐家,他在指挥作战和亲自作战上都负有盛名。在阿瑞斯泰德看来,这样的人已经不是在模仿神,他简直就是神了,而这是要遭神妒的。因此,即便为了证明柏拉图不是神,他也必须被打败。
其他文献
自从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什么是货币就一直是被不断争论的问题。学习经济学的人无不熟知这句话:“货币就是那些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东西。”但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看,这句话毫无信息量。因为政府要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弄清楚经济运行中到底有多少货币是首要条件,所以终归要对什么是货币、经济中有多少货币说个明白。  金融体系虽然日益丰富完善,包含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信用形式、市场组织,但占据中心的始终是中央
早期书法史著作,有西晋卫恒《四体书势序》、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两种。  《四体书势序》以书体为本位。所述“四体”依次是古文、篆书、隶书、草书,每种书体的论述皆由记事的序文、赞颂的铭辞组成。每篇序文记述该书体的源流,著名书家及其传承,书家轶事,兼有比较的评论。四篇序文连贯起来,就是一卷上古至西晋的书法简史。  《采古来能书人名》则以书家为本位。按朝代先后条列历代名家,记叙书家的籍贯、朝代、官职
古代罗马以城邦国家之身成就广袤帝国之体,任何一个古代城邦都难望其项背。就对他国的控制力而言,能与罗马相提并论的首推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但雅典帝国势力所及之地远逊于罗马,不久之后又毁于伯罗奔尼撒战争。也曾有古代王国领土广阔且统治长久,却远不及罗马这般规模,罗马无论从帝国的疆域范围还是延续时间上都在古代世界首屈一指。  公元前二世纪下半叶,在希腊史家波里比阿洋洋洒洒写下四十卷《通史》之时,罗马凭借过人
我的这部传记《思想的力量》能在上海出版,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对我而言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在作者眼里,每一位读者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要,但是,中国读者在我心中(我还要加一句:在我的感情世界里),占有一个很特殊的位置。  这一特殊位置最初是因为我的个人经历而慢慢形成的。一九八五年,我非常荣幸地应邀参加了在长江巴山轮上举行的国际会议。在那次会议上,中国的经济学同行邀请了七位国外经济学家谈谈对中国经济改革
文化唯物主义(cultural materialism)    “文化唯物主义”是英国当代著名文化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在《文化与社会》(Culture and Society,1958)、《漫长的革命》(The Long Revolution,1961)、《马克思主义与文学》(Marxism and Literature,1977
余英时先生为《顾颉刚日记》作序,结果言发而不可遏,由序而成书——《未尽的才情》。书名并不新特,都是寻常的词。“才情”,他们那一代人是知道这个词的所指的,而且也是见识过才情的,接遇过富才情之士的。初见书名而未详其实的人,或许很容易把“才情”这个词在一个泛指的意义上来理解,但实际情形是,“才情”在这里是两种内容:才与情。作者彰顾颉刚之才,力述其与胡适、傅斯年等师友的交游;表顾颉刚之情,则独述其与谭慕愚
《台静农散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的《编后记》谈及编辑之“缘起”,略云:得洪素丽女士主编的《一九八四年台湾散文选》(台北前卫版),即为第一篇台老先生的《有关西山逸士二三事》所深深吸引,“诵读再三,回味无穷”。就此锐意穷搜台老居台四十年间的作品,而成就此编。“今世的落叶”得以归根故土,老先生当无任欣慰。  此编收入《龙坡杂文》全集及散见台、港报刊的散文小品,凡四十五篇,篇末均以括号注明“原载……”。
美国思想家巴特勒(Judith Bulter)在一次访谈中,将如今新自由主义社会的政治 —伦理问题之一概括为 “责任化 ”(responsibilization):  “我们在新自由主义的各种形式中看到,随着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崩坏,个体 ‘责任 ’的观念越来越被加强;这也就是说,道德领域正在收编、转换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这段學理化的表述,放在当今的中国语境下,可以被翻译成一个流行语:可怜之人必
城市化过程中,当发展被简化为空间的扩张时,不可避免地失去尺度,把人的日常也带入无度:超出人舒适度的通勤已经警示问题,城市本身却仍旧需要继续通过纵横的延展来维持发展动力,一座座巨型但空洞的现代城市膨胀、变成机器,与产业兴衰生死与共;空间和人都被物化,居住变成一种获得使用权的消费,人在城市的生活围绕着“工作一债务”为中心,继而甚至被异化;这种失去自我的都市生活被预制在一种固定的、缺乏生机的格子中,人享
最近,三联书店出版了《冯友兰作品精选》一套共七本,即《贞元六书》和《南渡集》。前六本书是代表冯友兰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后一本也是了解冯友兰哲学的必读之书。重读之后,有一点新的体会,就是冯先生很关注情感问题。那么,他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理智的了解与情感的满足  读冯先生的著作,能发现其中贯穿着一条基本精神,即理性主义精神。这也是《贞元六书》之所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建立一种新的现代的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