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阶段开展美术的教学时组建兴趣小组,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使小组的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美术活动,并组织小组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主题讲座、美术实践和布置展览等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能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发挥自身的特长,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对于艺术修养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初中美术中采用兴趣小组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和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兴趣小组;初中美术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20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育工作者除了注重学生基础的课程的教学外,也逐渐加强了对学生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美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为目标的学科,教师在进行美术的教学时采用兴趣小组的进行教学,小组成员之间以探讨为主,教师以适当的点拨来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美术教学的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美术兴趣小组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美术小组的组建是帮助学生组建一个小的群体,小组内的成员在一起进行美术的学习创作时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创作,进而形成良好的创作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能积极的关注他人,发现他人身上的艺术美和表现美,进而实现自身的创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小组成员创作作品的过程是学生实现目标和追求艺术美的过程。每一次的美术创作都凝聚了学丰富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表达的能力,而且在小组成员的激励下每个学生能通过积极学习美术,养成细致耐心的学习习惯,养成注意观察和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习惯,同时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情操,奠定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础,同时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美术兴趣小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借助美术兴趣小组,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美术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提升学生欣赏美为目标的艺术类学科,与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美术的课程对于学生的视觉要求较高,需要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眼睛、头脑及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的教学时采用兴趣小组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并为学生进行内容的拓展,帮助小组成员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兴趣小组的划分,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书法等各个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组合。在进行素面课程中教学时。对于素描组的学生而言首先要理解明暗及表现方法,教师让小组中的成员进行合作来理解教学的知识。其中“投影”的内容学习,教师让小组中的成员借助手电筒、投影仪将光源投射在某一结构体上,产生了受光面与背光面,帮助学生理解光源的进行时受到结构体的阻隔,会在另一个结构体上产生投影。并让学生理解背光面称为阴,而投射在另一结构体上产生的投影称为影,即为物体的阴影。让学生在小组内后进行实验,进行投影的明暗变化,同时借助不同的结构面材质来感受。促使学生在写生练习中能有深刻的体会后能进行良好的创作,同时教师借助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进行相关作品的欣赏,并发表的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激发创作的灵感。在不同的小组中实现小组内部文化的共享与提升,促使优秀的观点、良好的艺术创作通过有效的交流来发扬光大,借助小组的模式促使学生多方面共同开发和能力培养,一举两得。
(二)借助美术兴趣小组,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在黑板上进行要点的讲解,学生进行观摩后就各自进行练习,学生完全照搬教师的绘画模式,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进而失去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改变教学的策略,借助美术兴趣小组进行实践活动,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还能使学生进行创作灵感的采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借助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增长见识,开拓眼界。例如:《美术是个大家庭》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参观美术博物馆,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特征和功能,感觉美术的门类众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课堂的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把李可染的山水画与印象派风景画并置,让学生找出表现技法上的不同。对学生讲述李可染对“山水”二字的含义的理解:使学生明白画家在画画时是把思想感情与山水实景相糅合,包含着对国土家园的热爱,在构图上常利用“三远法”展现山川的壮丽、宏伟的气势。而西画中的风景大多是从一个角度去观察、描述的结果。欣赏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提供话题,引导兴趣小组的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不仅仅了解不同类别艺术作品的特征,还要了解作品的功能。教师借助丰富的体验活动,对于美术的学习有了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兴趣小组成员的交流,提高了对绘画的认识,能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品味,对今后美术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借助美术兴趣小组,发挥学生榜样作用
对于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美术有着极高的兴趣,有着良好的艺术追求。由于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差异,学生的绘画风格及绘画技能各不相同,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这些差异,审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结合学生的天赋、爱好及特长等,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不同形式的绘画活动,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氛围中进行高效的学习。例如:在兴趣小组中,教师鼓励一些有专长的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作品获奖作品在小组中作为泛画,让其他的学生进行观摩欣赏,并讲解绘画创作的思路,颜色的采用,临摹的技巧等与他人分享,为其他兴趣小组的学生树立榜样,并以此来带动兴趣小组的其他学生的学习,并给予指导和提高。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兴趣小组的其他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听取他们的想法及建议,促使他们高效的吸收与掌握特长生的绘画技能。采用这种形式对兴趣小组的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范围的提升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进行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时,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并积极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优化了学习的过程,实现美术教学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浅谈如何优化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231-232.
[2]王彪.论美术兴趣小组在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199-200.
关键词:美术兴趣小组;初中美术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20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育工作者除了注重学生基础的课程的教学外,也逐渐加强了对学生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美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为目标的学科,教师在进行美术的教学时采用兴趣小组的进行教学,小组成员之间以探讨为主,教师以适当的点拨来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美术教学的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美术兴趣小组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美术小组的组建是帮助学生组建一个小的群体,小组内的成员在一起进行美术的学习创作时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创作,进而形成良好的创作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能积极的关注他人,发现他人身上的艺术美和表现美,进而实现自身的创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小组成员创作作品的过程是学生实现目标和追求艺术美的过程。每一次的美术创作都凝聚了学丰富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表达的能力,而且在小组成员的激励下每个学生能通过积极学习美术,养成细致耐心的学习习惯,养成注意观察和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习惯,同时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情操,奠定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础,同时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美术兴趣小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借助美术兴趣小组,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美术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提升学生欣赏美为目标的艺术类学科,与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美术的课程对于学生的视觉要求较高,需要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眼睛、头脑及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的教学时采用兴趣小组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并为学生进行内容的拓展,帮助小组成员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兴趣小组的划分,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书法等各个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组合。在进行素面课程中教学时。对于素描组的学生而言首先要理解明暗及表现方法,教师让小组中的成员进行合作来理解教学的知识。其中“投影”的内容学习,教师让小组中的成员借助手电筒、投影仪将光源投射在某一结构体上,产生了受光面与背光面,帮助学生理解光源的进行时受到结构体的阻隔,会在另一个结构体上产生投影。并让学生理解背光面称为阴,而投射在另一结构体上产生的投影称为影,即为物体的阴影。让学生在小组内后进行实验,进行投影的明暗变化,同时借助不同的结构面材质来感受。促使学生在写生练习中能有深刻的体会后能进行良好的创作,同时教师借助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进行相关作品的欣赏,并发表的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激发创作的灵感。在不同的小组中实现小组内部文化的共享与提升,促使优秀的观点、良好的艺术创作通过有效的交流来发扬光大,借助小组的模式促使学生多方面共同开发和能力培养,一举两得。
(二)借助美术兴趣小组,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在黑板上进行要点的讲解,学生进行观摩后就各自进行练习,学生完全照搬教师的绘画模式,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进而失去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改变教学的策略,借助美术兴趣小组进行实践活动,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还能使学生进行创作灵感的采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借助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增长见识,开拓眼界。例如:《美术是个大家庭》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参观美术博物馆,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特征和功能,感觉美术的门类众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课堂的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把李可染的山水画与印象派风景画并置,让学生找出表现技法上的不同。对学生讲述李可染对“山水”二字的含义的理解:使学生明白画家在画画时是把思想感情与山水实景相糅合,包含着对国土家园的热爱,在构图上常利用“三远法”展现山川的壮丽、宏伟的气势。而西画中的风景大多是从一个角度去观察、描述的结果。欣赏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提供话题,引导兴趣小组的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不仅仅了解不同类别艺术作品的特征,还要了解作品的功能。教师借助丰富的体验活动,对于美术的学习有了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兴趣小组成员的交流,提高了对绘画的认识,能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品味,对今后美术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借助美术兴趣小组,发挥学生榜样作用
对于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美术有着极高的兴趣,有着良好的艺术追求。由于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差异,学生的绘画风格及绘画技能各不相同,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这些差异,审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结合学生的天赋、爱好及特长等,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不同形式的绘画活动,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氛围中进行高效的学习。例如:在兴趣小组中,教师鼓励一些有专长的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作品获奖作品在小组中作为泛画,让其他的学生进行观摩欣赏,并讲解绘画创作的思路,颜色的采用,临摹的技巧等与他人分享,为其他兴趣小组的学生树立榜样,并以此来带动兴趣小组的其他学生的学习,并给予指导和提高。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兴趣小组的其他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听取他们的想法及建议,促使他们高效的吸收与掌握特长生的绘画技能。采用这种形式对兴趣小组的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范围的提升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进行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时,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并积极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优化了学习的过程,实现美术教学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浅谈如何优化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231-232.
[2]王彪.论美术兴趣小组在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