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学校教育;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5—0103—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根本、最深厚的自信。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就是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随着以文化复兴主推民族复兴方针的确立,以文化支撑国家民族强盛思想的引领,我们越来越深切地体验到“文化成为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与流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千年的文化积淀构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庞大体系,包含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等核心要义,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映成辉。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孔子孟子提出的修齐治平、忠勇仁义,也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激越拼搏,更有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耻而后勇、反思批判的传统、海纳百川的传统,我们还有以井冈山、长征、延安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文化,还有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天眼启动……所彰显出的创新文化。这正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
二、课程为媒,厚植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恰恰就在于它可以不断被阐释,并在不断的阐释中增值,使文化传承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教育是民族传承的基本载体,是精神培育与文化承袭的主渠道和重要工具,学校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心和知识系统,主要承担着知识传播的功能,而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能够系统地感知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从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特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建立适合的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地、积极地将习得的优秀文化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当前,各地各学校所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从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学唱京剧、陇剧、秦腔,到乞巧节、剪纸、箱包;从踏访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到开展研学旅行;从课堂内外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等等,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感知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了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三、将文化融入课程,做有温度的教育
“育人性是课程文化最本质的东西”,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学习中,融合于课堂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对在学生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学生文化自信十分重要。文化自信包含着对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熟悉与热爱,也包含着对传统文化创造性的弘扬与发展,将传统引导到现代。
没有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就没有课程规格的深化和持续发展,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来展开。培养目标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文化培育和课程建设的聚合点,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做有温度的教育,用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人生,需要进一步厘定优秀文化因子,坚定文化自信的观念,用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姿态去审视、去构建课程,这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觉、自为的必然选择和基本旨归。
四、系统设计,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人民教育出版社刘启迪编审研究认为,文化不一定表现为课程,但课程实施的深处一定是文化的。课程文化是对人类优秀文化的一种加工和改造。其加工旨在采用适合青少年学习与接受的方式,其改造旨在守正创新,即对古代的进行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对国外的进行本土化的转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个春风化雨式的文化浸润过程,要让孩子慢慢地懂得并喜爱中国文化,将来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要科学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的内在教育价值,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活动设计,如渗透到国家课程教学中,开发地方综合课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统一或可选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等;要积极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凸显地方化和校本化;要科学确定课程定位课程,合理选择课程内容,要强调“中华”“优秀”两个限定,这是文化自信的着力点;要着力解决文化的习得结果评估问题,逐步实现以评价引导传统文化的教学改革。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资助课题《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美育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及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Y041)
編辑:张 昀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5—0103—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根本、最深厚的自信。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就是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随着以文化复兴主推民族复兴方针的确立,以文化支撑国家民族强盛思想的引领,我们越来越深切地体验到“文化成为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与流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千年的文化积淀构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庞大体系,包含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内圣外王”的人格修养等核心要义,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映成辉。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孔子孟子提出的修齐治平、忠勇仁义,也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激越拼搏,更有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耻而后勇、反思批判的传统、海纳百川的传统,我们还有以井冈山、长征、延安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文化,还有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天眼启动……所彰显出的创新文化。这正是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
二、课程为媒,厚植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恰恰就在于它可以不断被阐释,并在不断的阐释中增值,使文化传承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教育是民族传承的基本载体,是精神培育与文化承袭的主渠道和重要工具,学校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心和知识系统,主要承担着知识传播的功能,而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能够系统地感知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从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特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建立适合的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地、积极地将习得的优秀文化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当前,各地各学校所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从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学唱京剧、陇剧、秦腔,到乞巧节、剪纸、箱包;从踏访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到开展研学旅行;从课堂内外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等等,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感知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了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三、将文化融入课程,做有温度的教育
“育人性是课程文化最本质的东西”,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学习中,融合于课堂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对在学生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学生文化自信十分重要。文化自信包含着对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熟悉与热爱,也包含着对传统文化创造性的弘扬与发展,将传统引导到现代。
没有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就没有课程规格的深化和持续发展,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来展开。培养目标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文化培育和课程建设的聚合点,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做有温度的教育,用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人生,需要进一步厘定优秀文化因子,坚定文化自信的观念,用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姿态去审视、去构建课程,这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觉、自为的必然选择和基本旨归。
四、系统设计,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人民教育出版社刘启迪编审研究认为,文化不一定表现为课程,但课程实施的深处一定是文化的。课程文化是对人类优秀文化的一种加工和改造。其加工旨在采用适合青少年学习与接受的方式,其改造旨在守正创新,即对古代的进行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对国外的进行本土化的转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个春风化雨式的文化浸润过程,要让孩子慢慢地懂得并喜爱中国文化,将来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要科学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的内在教育价值,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活动设计,如渗透到国家课程教学中,开发地方综合课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统一或可选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等;要积极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凸显地方化和校本化;要科学确定课程定位课程,合理选择课程内容,要强调“中华”“优秀”两个限定,这是文化自信的着力点;要着力解决文化的习得结果评估问题,逐步实现以评价引导传统文化的教学改革。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资助课题《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美育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及实施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Y041)
編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