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开展工作困难、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发挥不平衡等问题。因此,要促进我国农业技术的创新,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意识、培育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本领以及增加农业科研投资,改革和完善农业科研体制。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思考;建议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
1.1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法规
与农业技术推广有关的法规,主要是1993年颁布实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法》。此外,《农业法》等其他有关法律,也有若干相关的条款。《农业技术推广法》界定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范围、推广人员的资历要求和保障措施。根据该法,农业技术推广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当具有中等以上有关专业学历,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主持的专业考核培训,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该法还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农业法》中与农业技术推广有关的主要是关于农业投入方面的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对农业的总投入中包括了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
1.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客观必然性
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农产品短缺和人民温饱、实现农业历史性跨越,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因是在计划经济和农产品长期短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体单一(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传导机制单调(行政干预)、内容狭窄(增产技术),特别是推广目标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状长期存在,与当前农技推广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很不适应,客观上要求创新。
(1)创新农技推广体系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开始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包括农技推广体系在内的各个方面必须全方位与国际惯例接轨,才能应对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
(2)创新农技推广体系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新形势下农技推广体系的当务之急就是创新服务理念,要把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人为本、自下而上、参与式的推广新理念。
(3)创新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农产品供求关系结束了过去长期有效供给不足的历史,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自给有余,出现了农产品的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要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服务链,充实服务内容,创新服务目标。
(4)创新农技推广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因此,农技推广体系必须改革创新才能为全面农村小康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5)创新农技推广体系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必然要求。作为减轻农民负担、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的一项重大举措,农村税费改革正在全国农村稳步推进,与之相配套的基层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势在必行。而农技推广机构是基层事业单位的主要构成,改革在所难免,这必然催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
1.3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农业科研经费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以动员的农业人员的数量和农业科研的手段和规模,所以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构成了一个国家农业科研能力的基础和科研能力提高的保障。而我国广大贫困地区的农业科研投入增长缓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同时,从农业科研人员人均经费拥有额这一指标来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且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研人员人均经费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越拉越大之趋势。此外,中国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比例在国家比较中也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科技投入强度是指一个国家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占该国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它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农业科研体系被支持的程度,也反映了农业科研与其他经济活动相比在资源配置中的竞争力,因而也是影响农业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中国目前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非但达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数的1/10,而且也达不到30个最低收入国家的简单平均数。
1.4现行农业科研体制不利于技术创新
中国的农业科研体制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有两点:首先,是行政手段型的集权制。科研管理的集权特点,使管理层次混乱、职责不分、政研不分、科研管理手段行政化,致力于对科研活动全过程的行政干预,主要依靠会议、文件、报表和指标等行政方式来组织农业科研工作,使得农业科研系统的运行表现为分配型运行和执行型运行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科研机构通过层层划拨的指令性计划指标获得人、财、物的结合;另一方面又根据高一层次的行政指导开展科研工作,农业科研机构变成了行政附属物。第二,我国传统农业科研体制是封闭型的条块分割体系。首先表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行业行政部门都有自己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科研项目多头下达,领导管理关系混乱,科研要素无法合理流动;其次,科研机构都形成体系,“小而全、大而全”的格局使整体农业科研体系形成板块结构,既缺乏分工协作机制,又难以使科研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布局;再次,农业科研机构的垂直领导,使农业科研推广和生产相互脱节,科研决策和科研活动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2改进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几点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为农业科技进步创造有利的服务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增长职能主要是推动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在技术进步行为上,由过去的农业技术选择的决策者向为农户的技术选择服务转变,以诱导农民的技术选择。
(2)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意识,增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信心。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有着一种强烈的致富愿望,但对靠什么致富却存在着种种认识上的误区。一般只知道经商发财,而对科技致富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农民进行科技兴农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增强农民对农业科技进步追求的愿望和靠科技致富的意识,使他们从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心态中解放出来,改变旧的观念,树立起治愚、治贫、科技致富的新观点。
(3)培育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本领,增强农民采用先进科技的能力。实践证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高低与其采用科学技术的愿望和能力存在着强有力的正相关关系。农民本身文化程度的高低、科技知识的多少、经营管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联到他们愿不愿意采用科学技术、能不能够采用科学技术,从而影响到农村科技的推广和创新。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主要障碍,往往是由于他们的文化科技水平过低所致。为此,国家必须大力加强对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强他们接受和采用科学技术的内在动力。目前,除了国家重视普及文化教育事业、杜绝新文盲的产生、继续扫除文盲和半文盲、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外,在贫困地区还要认真地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要从贫困地区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根据农村的不同情况和农民不同层次的需要,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科学技术培训。同时还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贫困地区农民对科学技术的心理反应特点,针对不同对象,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宣传诱导,耐心、友好地与其沟通,从而增强其接受和采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4)增加农业科研投资,改革和完善农业科研体制,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往,贫困地区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由多种不利因素造成的。其中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等环境条件较差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必须深化改革,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当前,根据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增加农业科研投资。首先,应明确政府在农业科研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并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对农业科研投资拨款比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成为农业科研投资主体,并在宏观上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充分地组织和调控,是纠正市场失败、保证和维持农业科研活动最优水平的必然选择。其次,应改革农业科研资金筹集机制、积极开拓多种资金渠道,丰富农业科研资金投入来源。单一的政府投资往往难以适应农业科研发展需要,有必要开拓其他多种筹资渠道。目前重点要做的是制订有利的税收和价格政策,鼓励当地企业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投资,实现“公司 基地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机构的转变,从而把农业科研机构也融进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体系中;同时,应加快改革和完善农业科研体制,增强活力。要理顺农业科研体制中职责权力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的条块关系,改变目前多头领导和平行管理的局面,形成一个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农业科研宏观调控体系。要加快构建一个有效的动力机制,即要建立农业科研发展的社会需求动力机制。要强化农业科研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对农业科研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其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要在组织结构上努力形成农业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布局,促进科研活动中完善的分工协作格局的形成,使农业科研体系成为开放有序的系统,即以“全国成体系、地方有特色”的原则为指导,构建国家和地方两级分工明确的科研体系格局,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任务分流、协调高效的农业科研社会化网络结构,从而尽快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以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创新。
3参考文献
[1] 杜青林.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政府支农资金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R],2003.
[3] 焦安南,费洪平,李敏.21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4] 朱希刚.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J].农业技术经济,2000(4):21-24.
[5] 刘颖,杨彦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03(11):40-44.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思考;建议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
1.1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法规
与农业技术推广有关的法规,主要是1993年颁布实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法》。此外,《农业法》等其他有关法律,也有若干相关的条款。《农业技术推广法》界定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范围、推广人员的资历要求和保障措施。根据该法,农业技术推广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当具有中等以上有关专业学历,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主持的专业考核培训,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该法还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农业法》中与农业技术推广有关的主要是关于农业投入方面的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对农业的总投入中包括了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
1.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客观必然性
我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农产品短缺和人民温饱、实现农业历史性跨越,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因是在计划经济和农产品长期短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体单一(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传导机制单调(行政干预)、内容狭窄(增产技术),特别是推广目标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状长期存在,与当前农技推广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很不适应,客观上要求创新。
(1)创新农技推广体系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开始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包括农技推广体系在内的各个方面必须全方位与国际惯例接轨,才能应对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
(2)创新农技推广体系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新形势下农技推广体系的当务之急就是创新服务理念,要把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人为本、自下而上、参与式的推广新理念。
(3)创新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农产品供求关系结束了过去长期有效供给不足的历史,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自给有余,出现了农产品的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要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服务链,充实服务内容,创新服务目标。
(4)创新农技推广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因此,农技推广体系必须改革创新才能为全面农村小康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5)创新农技推广体系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必然要求。作为减轻农民负担、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的一项重大举措,农村税费改革正在全国农村稳步推进,与之相配套的基层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势在必行。而农技推广机构是基层事业单位的主要构成,改革在所难免,这必然催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
1.3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农业科研经费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以动员的农业人员的数量和农业科研的手段和规模,所以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构成了一个国家农业科研能力的基础和科研能力提高的保障。而我国广大贫困地区的农业科研投入增长缓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同时,从农业科研人员人均经费拥有额这一指标来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且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研人员人均经费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越拉越大之趋势。此外,中国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比例在国家比较中也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科技投入强度是指一个国家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占该国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它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农业科研体系被支持的程度,也反映了农业科研与其他经济活动相比在资源配置中的竞争力,因而也是影响农业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中国目前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非但达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数的1/10,而且也达不到30个最低收入国家的简单平均数。
1.4现行农业科研体制不利于技术创新
中国的农业科研体制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有两点:首先,是行政手段型的集权制。科研管理的集权特点,使管理层次混乱、职责不分、政研不分、科研管理手段行政化,致力于对科研活动全过程的行政干预,主要依靠会议、文件、报表和指标等行政方式来组织农业科研工作,使得农业科研系统的运行表现为分配型运行和执行型运行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科研机构通过层层划拨的指令性计划指标获得人、财、物的结合;另一方面又根据高一层次的行政指导开展科研工作,农业科研机构变成了行政附属物。第二,我国传统农业科研体制是封闭型的条块分割体系。首先表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行业行政部门都有自己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科研项目多头下达,领导管理关系混乱,科研要素无法合理流动;其次,科研机构都形成体系,“小而全、大而全”的格局使整体农业科研体系形成板块结构,既缺乏分工协作机制,又难以使科研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布局;再次,农业科研机构的垂直领导,使农业科研推广和生产相互脱节,科研决策和科研活动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2改进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几点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为农业科技进步创造有利的服务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增长职能主要是推动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在技术进步行为上,由过去的农业技术选择的决策者向为农户的技术选择服务转变,以诱导农民的技术选择。
(2)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意识,增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信心。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有着一种强烈的致富愿望,但对靠什么致富却存在着种种认识上的误区。一般只知道经商发财,而对科技致富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农民进行科技兴农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增强农民对农业科技进步追求的愿望和靠科技致富的意识,使他们从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心态中解放出来,改变旧的观念,树立起治愚、治贫、科技致富的新观点。
(3)培育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本领,增强农民采用先进科技的能力。实践证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高低与其采用科学技术的愿望和能力存在着强有力的正相关关系。农民本身文化程度的高低、科技知识的多少、经营管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联到他们愿不愿意采用科学技术、能不能够采用科学技术,从而影响到农村科技的推广和创新。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主要障碍,往往是由于他们的文化科技水平过低所致。为此,国家必须大力加强对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强他们接受和采用科学技术的内在动力。目前,除了国家重视普及文化教育事业、杜绝新文盲的产生、继续扫除文盲和半文盲、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外,在贫困地区还要认真地开展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要从贫困地区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根据农村的不同情况和农民不同层次的需要,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科学技术培训。同时还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贫困地区农民对科学技术的心理反应特点,针对不同对象,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宣传诱导,耐心、友好地与其沟通,从而增强其接受和采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4)增加农业科研投资,改革和完善农业科研体制,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往,贫困地区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由多种不利因素造成的。其中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等环境条件较差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必须深化改革,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当前,根据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增加农业科研投资。首先,应明确政府在农业科研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并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对农业科研投资拨款比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成为农业科研投资主体,并在宏观上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充分地组织和调控,是纠正市场失败、保证和维持农业科研活动最优水平的必然选择。其次,应改革农业科研资金筹集机制、积极开拓多种资金渠道,丰富农业科研资金投入来源。单一的政府投资往往难以适应农业科研发展需要,有必要开拓其他多种筹资渠道。目前重点要做的是制订有利的税收和价格政策,鼓励当地企业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投资,实现“公司 基地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机构的转变,从而把农业科研机构也融进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体系中;同时,应加快改革和完善农业科研体制,增强活力。要理顺农业科研体制中职责权力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的条块关系,改变目前多头领导和平行管理的局面,形成一个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农业科研宏观调控体系。要加快构建一个有效的动力机制,即要建立农业科研发展的社会需求动力机制。要强化农业科研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对农业科研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其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要在组织结构上努力形成农业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布局,促进科研活动中完善的分工协作格局的形成,使农业科研体系成为开放有序的系统,即以“全国成体系、地方有特色”的原则为指导,构建国家和地方两级分工明确的科研体系格局,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任务分流、协调高效的农业科研社会化网络结构,从而尽快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以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创新。
3参考文献
[1] 杜青林.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政府支农资金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R],2003.
[3] 焦安南,费洪平,李敏.21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4] 朱希刚.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J].农业技术经济,2000(4):21-24.
[5] 刘颖,杨彦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03(1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