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性分类指导,特别是在小学低段基于核心素养来开展有效性习作教学,由字生词,拓展思维,丰富积累,再巧借教材范本,让学生从仿写句子开始,慢慢过渡到写话,鼓励学生海量阅读,积累素材,从而达到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习作分类;低段习作;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2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7-0037-02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关键词——语言、审美、思维、文化,都可以在语文习作中得到确证与落实。
小学阶段习作训练能使学生从小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并通过习作分类指导与系统性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实现能写简单的纪实习作和想象习作的目标,切实达到语文学科素养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而目前小学生习作教学还处于较为零散、无序的状态,因此,对学生习作进行系统的分类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统编版语文教材三至六年级的每一册中都安排了一个习作单元,通过范文示例,侧重落实某一种具体的写作能力。整个教材编写的线索都指向系统性的习作练习实践,意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从低段的字词句到中段的段落再到高段的篇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分类习作指导。那么,小学低段习作作为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尤为重要。
一、字词教学,由浅入深
(一)生字组词,拓宽思维
字词教学是小学低段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写话的一个落脚点。中国的文字有很多种类,如象形字、会意字等。“天地人”是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堂识字课,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汉字,开启了学生小学阶段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第一扇窗户。比如,“天”是一个会意字,通过给在人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天”组词,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天”的变化,有“晴天、雨天、阴天”等,再结合图画让学生观察不同天气下天空的变化,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和想象。在整个低段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一直置身于丰富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基本的表达,为以后的说话、写话奠定语言基础。
(二)词语归类,丰富积累
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关注学生词句的归类积累。通过课文文本初识、课后练习积累、语文园地集中展现拓展等方式,让学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形式多样的词语,如统编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中的“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等词,教师可在课后练习中对其重点展示,并要求学生“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这是叠词的积累。此外,还有课文《大小多少》中量词的积累,《项链》中形容词的积累,“又()又()”詞语的积累,等等。教师也可以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累在阅读中见到的新词句,活学活用,丰富词语积累,打开写话的活水源头。
二、巧用仿写,铺路架桥
仿写是学生学习习作的一个好方法,特别是对刚刚接触习作的低年段学生而言,它就像是矮矮的台阶,容易跨上去;又像是可以描摹的画,让学生有所依托。
(一)仿写有利于规范学生写话的句式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非常贴合儿童生活,所选的课文内容,大多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是学生仿写的不二选择。课文的课后练习中也设计了很多仿写的内容。比如,《四季》中“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的季节仿写,《比尾巴》中“照样子做问答游戏”的问答仿写等,有利于学生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因此,仿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习作难度,还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仿写有利于规范学生应用文写作格式
《动物王国开大会》中第一次出现了应用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写好“通知”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素,在课后练习中,让学生通过运用进一步明白写“通知”时要把关键要素说清楚,即“通知”的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通知人、通知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不同的句式,找到句子的规律、文体的格式并仿写,这也是一种语言能力的习得。这样的学习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写话的难度,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作能力、亲近习作,为将来的段落、篇章的习作学习铺路架桥。
三、善借插图,看图说话
(一)挖掘课内教材资源
统编版教材图文并茂,每一课都配有形象生动、故事情节丰富的插图,利于让学生从预习开始就养成观察插图的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描述插图的内容,从开始的局部表达,慢慢到全局观察,语言表达从开始的磕磕巴巴、逻辑混乱,慢慢变得比较有条理、较为清晰生动,不断内化学生的语言,由口语表达渐渐转化为书面表达。
(二)善于运用课外资源
随着社会对儿童阅读的重视,适合儿童阅读的图画、绘本等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性比较强的图片,创设故事情境,和学生玩“为什么”的说话游戏。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的习作能力也随之提高。
四、自由想象,学编童话
低段的写话一般以看图写话为主,看图写话中童话故事的编写又占主要部分。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儿童的启蒙教育日益重视,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加上书籍、电子产品的普及,大多数学生在童年阶段从不同渠道听到过童话故事,甚至在平常的游戏中也有可能扮演过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可以说童话故事是伴随学生成长的最普遍的一种文学形式。因此,从童话故事入手,更贴合儿童的心理,也更能激起儿童写作的兴趣。统编版低段语文教材中童话的比重也很大,教材编写说明中明确指出:起步阶段的语文教育,尊重学生,准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好过渡衔接。所以为学生选好一个童话的话题很关键,巧用教材内容,以课本中的童话故事为引子,让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续编故事或自己想象创编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对动笔习作产生兴趣,进而将其内化为习作动力。 五、快乐读书,海量阅读
统编版语文教材自一年级上册开始,每学期都安排了“快乐读书吧”的学习板块,“快乐读书吧”推荐学生阅读书目,深化单元主题,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这也是教材给语文教学指明的一个大方向:海量阅读。
(一)书香校园,孕育桃李
1.环境蕴书香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学生喜爱的书籍,供学生课余阅览。走廊上,“好书推荐”精彩纷呈;教室里,图书角书籍琳琅满目。课间课后,随处可见学生阅读的身影。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年段特点,编写了低、中、高三个学龄段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诵经典美文 育壶山奇葩》《悦读 悦美》,并将其列入学校课程实施计划,使诵读有了精选内容,使阅读有了明确方向。
2.日常育书香
(1)激情早读。“肩平背直,双手捧书,全神贯注,书声琅琅”的激情早读是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中心小学的常态。
(2)午间静读。正午时光晴方好,目之所及皆是学生醉心于阅读的身影。
(3)课堂享读。每周五第一节是全校统一的阅读课,班级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教师从本学期学校推荐书目中选择一本经典书目,利用课堂时间上阅读导读课、阅读推进课、阅读展示课,师生共享阅读之乐。
(4)闯关趣读。教师利用超星校园阅读系统布置阅读任务,学生通过闯关完成学习任务,通过闯关增加阅读趣味。阅读与游戏的结合,既适应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5)教研研读。由于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学校可以开展生动有趣的教研系列活动课。
(6)每周一诵读。学校利用每周五的晨会时间进行学生诵读展示。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以澎湃的激情诠释着经典、演绎着经典、传诵着经典。
(二)家校共读,亲子互动
倡导学生每天回家阅读半小时,与家长共同阅读,让家成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土壤。低年级学生可以讲一讲故事、演一演故事、议一议故事,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做摘抄笔记、写读后感,家校共读让书香从校内飘向校外。每个家庭都建立了一个“小小图书馆”,增加了家庭藏书量。
(三)以趣择书,自我阅读
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目,就像谈一场恋爱,不必轰轰烈烈,但仍会沉溺其中,无法自拔。遇到心仪的书,往往手不释卷,忘乎所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以此作为通往阅读圣殿的一把钥匙,爱上阅读,并让阅读的习惯成为伴随一生的好习惯,使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现落地开花。
做好低段的习作分类指导,有利于為中高年段的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之后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课题组将会更加深入研究小学习作分类指导的作用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习得小学习作方法,提高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厚锋.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J].文学教育,2014(2):93.
[2]何 捷.故事写作,在起步阶段就踏上正途[J].小学语文教师,2019(6):73-77.
关键词:核心素养;习作分类;低段习作;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2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7-0037-02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关键词——语言、审美、思维、文化,都可以在语文习作中得到确证与落实。
小学阶段习作训练能使学生从小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并通过习作分类指导与系统性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实现能写简单的纪实习作和想象习作的目标,切实达到语文学科素养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而目前小学生习作教学还处于较为零散、无序的状态,因此,对学生习作进行系统的分类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统编版语文教材三至六年级的每一册中都安排了一个习作单元,通过范文示例,侧重落实某一种具体的写作能力。整个教材编写的线索都指向系统性的习作练习实践,意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从低段的字词句到中段的段落再到高段的篇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分类习作指导。那么,小学低段习作作为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尤为重要。
一、字词教学,由浅入深
(一)生字组词,拓宽思维
字词教学是小学低段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写话的一个落脚点。中国的文字有很多种类,如象形字、会意字等。“天地人”是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堂识字课,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汉字,开启了学生小学阶段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第一扇窗户。比如,“天”是一个会意字,通过给在人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天”组词,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到“天”的变化,有“晴天、雨天、阴天”等,再结合图画让学生观察不同天气下天空的变化,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和想象。在整个低段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一直置身于丰富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基本的表达,为以后的说话、写话奠定语言基础。
(二)词语归类,丰富积累
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关注学生词句的归类积累。通过课文文本初识、课后练习积累、语文园地集中展现拓展等方式,让学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形式多样的词语,如统编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中的“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等词,教师可在课后练习中对其重点展示,并要求学生“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这是叠词的积累。此外,还有课文《大小多少》中量词的积累,《项链》中形容词的积累,“又()又()”詞语的积累,等等。教师也可以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累在阅读中见到的新词句,活学活用,丰富词语积累,打开写话的活水源头。
二、巧用仿写,铺路架桥
仿写是学生学习习作的一个好方法,特别是对刚刚接触习作的低年段学生而言,它就像是矮矮的台阶,容易跨上去;又像是可以描摹的画,让学生有所依托。
(一)仿写有利于规范学生写话的句式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非常贴合儿童生活,所选的课文内容,大多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是学生仿写的不二选择。课文的课后练习中也设计了很多仿写的内容。比如,《四季》中“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的季节仿写,《比尾巴》中“照样子做问答游戏”的问答仿写等,有利于学生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因此,仿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习作难度,还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仿写有利于规范学生应用文写作格式
《动物王国开大会》中第一次出现了应用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写好“通知”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素,在课后练习中,让学生通过运用进一步明白写“通知”时要把关键要素说清楚,即“通知”的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通知人、通知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不同的句式,找到句子的规律、文体的格式并仿写,这也是一种语言能力的习得。这样的学习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写话的难度,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作能力、亲近习作,为将来的段落、篇章的习作学习铺路架桥。
三、善借插图,看图说话
(一)挖掘课内教材资源
统编版教材图文并茂,每一课都配有形象生动、故事情节丰富的插图,利于让学生从预习开始就养成观察插图的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描述插图的内容,从开始的局部表达,慢慢到全局观察,语言表达从开始的磕磕巴巴、逻辑混乱,慢慢变得比较有条理、较为清晰生动,不断内化学生的语言,由口语表达渐渐转化为书面表达。
(二)善于运用课外资源
随着社会对儿童阅读的重视,适合儿童阅读的图画、绘本等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性比较强的图片,创设故事情境,和学生玩“为什么”的说话游戏。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的习作能力也随之提高。
四、自由想象,学编童话
低段的写话一般以看图写话为主,看图写话中童话故事的编写又占主要部分。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儿童的启蒙教育日益重视,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加上书籍、电子产品的普及,大多数学生在童年阶段从不同渠道听到过童话故事,甚至在平常的游戏中也有可能扮演过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可以说童话故事是伴随学生成长的最普遍的一种文学形式。因此,从童话故事入手,更贴合儿童的心理,也更能激起儿童写作的兴趣。统编版低段语文教材中童话的比重也很大,教材编写说明中明确指出:起步阶段的语文教育,尊重学生,准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好过渡衔接。所以为学生选好一个童话的话题很关键,巧用教材内容,以课本中的童话故事为引子,让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续编故事或自己想象创编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对动笔习作产生兴趣,进而将其内化为习作动力。 五、快乐读书,海量阅读
统编版语文教材自一年级上册开始,每学期都安排了“快乐读书吧”的学习板块,“快乐读书吧”推荐学生阅读书目,深化单元主题,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这也是教材给语文教学指明的一个大方向:海量阅读。
(一)书香校园,孕育桃李
1.环境蕴书香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学生喜爱的书籍,供学生课余阅览。走廊上,“好书推荐”精彩纷呈;教室里,图书角书籍琳琅满目。课间课后,随处可见学生阅读的身影。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年段特点,编写了低、中、高三个学龄段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诵经典美文 育壶山奇葩》《悦读 悦美》,并将其列入学校课程实施计划,使诵读有了精选内容,使阅读有了明确方向。
2.日常育书香
(1)激情早读。“肩平背直,双手捧书,全神贯注,书声琅琅”的激情早读是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中心小学的常态。
(2)午间静读。正午时光晴方好,目之所及皆是学生醉心于阅读的身影。
(3)课堂享读。每周五第一节是全校统一的阅读课,班级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教师从本学期学校推荐书目中选择一本经典书目,利用课堂时间上阅读导读课、阅读推进课、阅读展示课,师生共享阅读之乐。
(4)闯关趣读。教师利用超星校园阅读系统布置阅读任务,学生通过闯关完成学习任务,通过闯关增加阅读趣味。阅读与游戏的结合,既适应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5)教研研读。由于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学校可以开展生动有趣的教研系列活动课。
(6)每周一诵读。学校利用每周五的晨会时间进行学生诵读展示。学生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以澎湃的激情诠释着经典、演绎着经典、传诵着经典。
(二)家校共读,亲子互动
倡导学生每天回家阅读半小时,与家长共同阅读,让家成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土壤。低年级学生可以讲一讲故事、演一演故事、议一议故事,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做摘抄笔记、写读后感,家校共读让书香从校内飘向校外。每个家庭都建立了一个“小小图书馆”,增加了家庭藏书量。
(三)以趣择书,自我阅读
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目,就像谈一场恋爱,不必轰轰烈烈,但仍会沉溺其中,无法自拔。遇到心仪的书,往往手不释卷,忘乎所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以此作为通往阅读圣殿的一把钥匙,爱上阅读,并让阅读的习惯成为伴随一生的好习惯,使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现落地开花。
做好低段的习作分类指导,有利于為中高年段的习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之后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课题组将会更加深入研究小学习作分类指导的作用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习得小学习作方法,提高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厚锋.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J].文学教育,2014(2):93.
[2]何 捷.故事写作,在起步阶段就踏上正途[J].小学语文教师,2019(6):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