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朱家川河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zh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著青春飞扬的脚步,不知不觉已人到中年,曾经孩提时代的许多故事和场景,经常在我的脑海中萦绕,甚至有时出现在梦中,但最不能忘却的是故乡那条不知名的小河——朱家川河,在那里留下了我童年成长的背影和美好时光的回忆。
  在中国北方黄土高原的版图上,众多河流的支离破碎加剧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朱家川河就是晋西北黄土高原上这样的一条小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它发源于朔州市朔城区利民镇,经神池、五寨、河曲,于忻州市保德县杨家湾镇汇入黄河。河因流经河曲朱家川村而得名,河道蜿蜒曲折,穿行高原山间,一路欢歌蔓延,行程一百六十多公里。
  每当我行走在故乡这条小河,那首由范琳琳激情演唱的《我热恋的故乡》便在我的耳畔回响,歌曲高亢豪放,给人一种奋进向上的感觉,像江潮澎湃一样的流动感。“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辈又一辈……”的确,我的故乡这条小河属季节性河流,旱季河流干涸,雨季细流可续。尽管这样,小河没有为两岸乡情们带来什么,但在我的童年时代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所以至今难以忘怀。
  朱家川河,是我的祖辈们生活的地方,也是我的出生成长地。她,没有像黄河长江一样的波涛汹涌,没有像湖泊一样的清澈透明,只是一条不知名的季节性小河流,可伴随了我们的整个生活。
  在我的记忆中,朱家川河可不是一条普通的小河,她在我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的童年少年都是在她的陪伴中度过的。曾记得,我和伙伴们,夏季在这里游泳,冬日在这里滑冰,留下我们快乐的童年时光。一日中午,烈日炎炎,酷暑难熬,我跟着一个比我大好几岁的中学生去河里游泳,河里水流虽不大,对于我们这些北方“旱鸭子”来说,还是蛮有挑战性的。因为有大孩子在,所以我仗着胆子下水了,随着河水游起来,感觉不过瘾,于是游到了河中央。也就是在游向河中央的那一刻,自我完全失控了,准确的说,不是我自主游泳,是随波逐流,一路向西,被河水灌了两口,我完全傻眼了,赶快发出求救的信号,同伴迅速游向河中央将我拽出岸边,我打着冷激灵,怯怯地站在河边,自此我再没有游泳。多年来,我为自己那次做出的大胆尝试而自豪,只有试了才知道水深浅,也才能知不足,找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人生长河,来日方长,何尝不是这样呢?或一帆风顺,或迂回曲折,或柳暗花明,越到河中央,风越高、浪越急啊!有时根本不知道暗礁和险滩先碰到哪个。
  朱家川河平时没有流水,是宁静的、恬淡的,既是河道,也是人和牲畜出行的通道。我小学五年级离开家乡,在距离十里地的阴塔中心小学上学,往返走得都是这条小河。现在回老家,每每经过这一段路,沿河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了然于胸,感觉特别亲切。在这儿,跨在朱家川河上的仿古赵州桥,一桥飞驾南北,两岸变通途。在我县桥梁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至今虽退役,村民们倍加珍惜,仍保存完好,俨然成为小河上的一个历史建筑。小时去邻村涧沟子村看电影为了抄近路,走得也是这条小河,在返村的路上,大家兴奋地讨论着电影里的人物或精彩情节。夜色沉沉,远山巍巍,一群热血毛头小伙子,在手电筒划破夜空的一束光亮中,行色匆匆,穿过河流,越过田野。也有起哄的人,吹两声口哨;胆子大的人,喊狼来了。大家不约而同地要跑步前进一段,飞扬的尘土也挡不住年轻人那一颗躁动的心,我们的追星历史大概应该从那时就算起了吧。
  朱家川河一年四季,并不都是平平淡淡,其性格里也有桀骜不驯的一面。每年汛期涨水的季节,一场骤风暴雨过后,近三千平方公里流域内的大小支流倾泻而下,来自四面八方汇聚的山洪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你追我赶,极速前行。波浪翻滚,涛声隆隆,大人小孩都要聚集在沿河两岸,观看小河一年里的盛况。由于有鹿角河、井儿洼河和清涟河三条主要支流的河水补给,每发一次大水,总要持续一段时间。赶在深秋季节,丰盈的河水中往往有许多鲜货,河水里泡着着南瓜、西瓜、山药蛋,偶尔上游南峰水库泄洪,也有鲶鱼、鲤鱼等活食,人们不亦乐乎,满载而归,捞河柴自然是过去人们捎带的福利罢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么我们紧挨着故乡这条小河,又能享受到那些便利呢?早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我们李家沟大队就从小河里用提灌引水,两岸的庄稼得到过河水滋润,长辈们回忆当时玉米、高粱长得特别旺盛,郁郁葱葱,一派丰收的景象,形成一片片遍野的青纱帐,为农业生产立了大功,帮助社员们度过了饥荒年。在枯水期,干涸的小河里,经常有壮劳力的人捡石块、开石头,然后用牲畜拉的小平车将石头运回自家院落周围,准备用于券窑洞、砌猪圈、围院墙等,等石头贮备够了,请民间石匠师傅开始建造窑洞。经验丰富的村民,非常熟悉河道里的情况,在回水湾处,日积月累,蓄积着厚厚的沙子,是很好的建筑原料。所以,故乡这条小河,当时助推了粮食大丰收,解决了乡亲们的吃饭问题;乡亲们就地取材,小河也为他们提供了建造窑洞的建筑原料。这些姑且就算作故乡小河对乡亲们的一点点回报吧!如果说衣食住行是人生存的四大要素,小河差不多提供了一半还多,我们应该感恩故乡小河啊!
  在黄土高坡上,不知名的河流不计其数,但只有朱家川河这样一条小河在我心中永远流淌,她与我的脉搏同频共振。因为,这儿不仅有我儿时的快乐,还有父母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老师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谆谆教诲。绵延三百多里的朱家川河畔,祖祖辈辈的乡亲们,生活在这里,唱着西北劲歌,重复着《我热恋的故乡》的故事……
  在领略过祖国的大江大河后,我突然间想起故乡的这条小河——朱家川河。所有的小河不一定都是四季长青,流水潺潺,也有惊涛骇浪,鱼搁浅滩的常态!
  ——选自2021年1月30日《太原道》
其他文献
你,如莲花一样  几分优雅,几分妩媚  盛开在刘三姐  的故里  你,如莲花一样  25岁的芳龄,长发及腰  热情洋溢,每年会有一次  众多活跃的文坛骚客  追逐你而来,就为一次拥抱......  这是初识你的第一感受,我写下这样的诗句,表达我对你一直坚持纯文学信仰的一种敬畏。正所谓“近朱者赤”,我也是文学的爱好者,所以我想要亲近你,跟你来一次亲密的拥抱,从你身上获得某种力量和感染,以期能离高雅的
期刊
江华瑶族自治县神岗村,族谱记载是李世民二十八世孙重述公移居楚南;明弘治年间盛一公(兵德公三世)由江华河路口上五堡牛路村移居平栎团排楼岭;清朝康熙年间(1666年)经音洪公由排楼岭迁徙神岗安居。物换星移,世事沧桑,神岗村已是一个35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了。  从蜿蜒曲折的207国旁,往西边山间行十几里道路。眼前是一条叫“神岗河”的碧水从孔家山下流过。上面有一座气势恢宏的神岗大桥。四个桥墩托起厚实的桥身
期刊
比起春天,秋的温柔更具质感,柔软而韧性。如那黄花能耐九月霜,如那红枫可抵十月寒。  是的。秋的裙裾已经够绚丽多彩。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再绣上一朵牡丹,一朵快乐的牡丹,这个秋天岂不更美!  放眼山川,一卷秋色徐徐展开,一曲音乐缓缓流淌,一怀心事悄悄摊开。在九月的明媚里晾晒,在野菊花的香肩铺开,与声声雁鸣共徘徊。风渐凉,秋愈浓,夜已深。远方的人,请你小心翼翼捧起包裹里的那颗秋心!  我们都是时光中的旅
期刊
我亲生母亲因病医治无效,在我五岁那年不幸去世。我六岁那年又有了母亲。这个母亲比我亲生母亲要高,而且眉清目秀,身材修长。她虽然勤劳,但她穿着一年四季从没邋邋遢遢的时候。她去拔猪草,拔兔草,衣裤上很少有草渍和泥土。去大村加工厂碾米,磨粉,机饲料一回来她就洗头,洗脸,换上干净的衣裤。  母亲到我家時,六岁的我还穿着开挡裤,露着小鸡鸡。母亲来后把旧衣服旧裤子拆了,改成我和姐姐的衣裤。邻居和亲戚都夸我妈能干
期刊
武则天的墓碑因无字而闻名于世,世称“无字碑”。功过不予评说,留给后人自己思索,可谓高明之极。江苏省东海县青湖镇东朱洲村也有两块疑似“无字碑”,不过它们除了本村人以外,其他很少有人知道。  东朱洲的两块“无字碑”坐落在村子南面的菜园里。在园子的最东边,紧靠着村前的大池塘。两块“无字碑”都是面向南立的。两块相距约三米,几乎在南北向一条线上。在它们的正北面还有一个“石婆婆”。两块“无字碑”几乎一模一样。
期刊
我自八十年代末离开家乡永安镇,迄今已有三十多年了。尽管每年春节或者偶有喜事匆匆回去,每次都是匆匆离开,有时候真的顾不上多看一眼家乡。正因为如此,我总感到似有一丝情结缠绕在脑际,时隐时现。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已刻在我的心底。  家乡永安镇位于博白县西部,地处十万大山脚下,与浦北县相邻。  回到家乡永安,第一感觉就是空气清新。每次回来,都先深吞几口家乡的空气。特别是闷热的夏天回到家乡,便像经历一场
期刊
夏夜,我和几个群友在资江河边纳凉飞歌。我依偎在河岸大理石栅栏上,仰望着银河里闪闪的繁星和对岸高楼中隐隐的明灯,突然记起郭沫若先生在《天上的街市》里的几句诗来:“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郭老那时虽在异国他乡,却有着异国的妻儿陪伴,温柔乡里,他怎知那隔断双星的银河不甚宽广?他怎能体会牛郎织女的分离情殇?  “东边的日头落西山,我的那妺妹又在硷畔上站。痴
期刊
阴森森的夜幕,笼罩着悠长而诡秘的城西菜地,天空低低的压在头顶上,把斑斓的世界吞没在伸手不见五指地黑暗里。小河胆怯的平躺着,不发出一丁点声响。垂柳紧张得不敢再摇头晃脑,纹丝不动的在小河旁站立。就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叮当”的响声,一片死一般的寂静,让人感到窒息。  我紧紧地搂着小玲的肩膀,她也死死地勒紧我的腰,战战兢兢的在黑夜蒙蒙的城西菜地的小路上急走着。  每当遇到这样的黑夜,总会想起大人们
期刊
“青秀山”三个字,集合在一起,韵味悠长,读着这三个字,眼前仿佛就有青山碧水,秀丽风景的画面,给人无限遐想。若是拆分出来,“青”字给人生机盎然的感觉,“秀”又让人联想到风景秀丽,“山”更是让人有亲临其中一睹为快的冲动。  每次听人说到“青秀山”,都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想要去看看的冲动。每次都以为只是去看看,但只要进入青秀山的领地,总是流连不舍,在这里,时光仿佛慢下来。但去了无数次,还是没有哪一次能把青
期刊
说起伊朗,大家也许并不陌生,它是中东地区的一个石油天然气大国,每次调整原油价格,都会给国际油价带来一定的震动,这种情况在各种新闻中并不罕见。没去伊朗旅游之前,我对它的了解,也仅仅是从各种新闻报道中获知,通过各种国际新闻,我还了解到,伊朗是一个多战乱、不稳定的国家,甚至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去伊朗旅游很不安全。这些都像一个个谜团,等待我亲自去体验、去解开。  我报了一个旅游团,忐忑地踏上了伊朗之旅。十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