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最终学生的体质、体育知识、体育能力等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在孩子们的眼里,运动技能学习是枯燥乏味、是灰色的。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好表扬,体育教师只有紧紧抓住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努力挖掘体育运动的无限魅力,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目的的设计,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无限潜能,让学生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样才能真正焕发出体育课堂的生命活力,真正体现体育课堂的价值与要求。
一、制约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因素
因素之一:教法简单 态度粗暴
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化,例如有些教师强调“实效”,准备活动均是慢跑、准备操,学生觉得没有一点新鲜感,课堂就没有了吸引力。教学进度无序化,随心所欲,今天想开展什么活动就开展什么活动,不能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某个单元的基本运动技能,因而也就无法使学生通过掌握技能对体育产生兴趣。对一些“后进生”,教师不是主动地帮助他们,而是说他们“笨”、“呆头呆脑”,讽刺挖苦,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因素之二:要求过高 脱离实际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掌握技能的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而是脱离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预设过高的教学目标,“跳跃式”教学,学生根本接受不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丧失了信心,只好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敷衍了事,从而使体育课堂失去了价值功能。
因素之三:条件制约内容单薄
新课程标准给体育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授课空间,在编写学年、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计划时,体育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进行编写,教学计划不完整、不系统,形成一种“师本课程”。一旦体育教师换岗、调离,学生就无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体育课堂教学中还受场地、器材的制约,如我校同一场地上有三个班级上课,噪音的干扰、器材的分配都会使课堂褪色。
二、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
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低效教学或无效教学,严重抑制了课堂教与学功能的整体实现。教师只有积极探究实践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方法,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精彩纷呈,富有实效。在实践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以下几条有效教学的策略,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策略之一:激发学习兴趣,点燃教学活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假如体育教育仅仅只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缺乏兴趣的培养,激情的感染,则会使学生因在体育活动中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就会出现“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兴趣的激发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课堂中的学习内容要充满活力。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最大魅力所在。如富有竞争和挑战的项目:爬杆、投篮比赛、小组接力等,这些项目要以游戏、比赛的方式进行,并请动作完成标准、规范的同学进行示范,这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增强了信心。教师通过讲解方法、规则等,营造激烈活跃的教学场景,让孩子在竞争中赢得胜利,喜得收获。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赛,如:百米飞人跑、运球PK赛、小篮球对抗赛、“小少林”展示活动等。通过比高、比远、比反应、比作风等,评选出各种特色的体育小明星:“小飞人”“跳远王”“大力士”等,吸引更多学生的运动目光,迸发出参与体育运动的激情。
其次,课堂中体育教师本身要有激情。教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示范动作、哨声以及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处处都要体现出健康向上,充满热情的气质。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愉快的情绪、亲切的教态出现在体育课堂中时,学生会感到可亲可爱、情趣盎然。以激情点燃激情,以激情碰撞激情,激发出学生的运动兴趣,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策略之二:灵活运用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既要突出重点、难点,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又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动负荷要由弱到强,不要波动太大,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并通过掌握运动技能对体育产生兴趣。在练习方法上要多样化,要有趣味性。例如:我在《投掷轻物》的教学中改变一贯采用的投掷沙包教学,而运用自制的投掷物——废旧报纸揉成团,外包垃圾袋。课堂中五颜六色的“蝴蝶花”在空中飞翔,学生在模拟“打雪仗”的情境中欢快地奔跑,教学的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在高跷的教学中,用王老吉的易拉罐做成“高跷”,降低了难度,这种“新型”运动器材给学生带来了欣喜,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心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执教《勤劳团结的小蚂蚁》一课时,运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束来展开教学。共设四个教学环节: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阶段——蚂蚁跳舞;2.激活思维掌握技能阶段——蚂蚁运豆;3.合作探究拓展能力阶段——蚂蚁搬砖;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蚂蚁回家。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活力,而且需要不断合作、不断努力的童话故事情节里,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乐在其中。在课的设计上紧紧捕捉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性强、注意力容易集中也容易分散、思维活跃等特点,运用师生“情感”的注入和培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并采取一系列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措施,发展了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全身协调能力,让学生在玩耍中学到了体育技能,同时也让学生在玩耍中领悟到了集体力量大无比的真谛。
策略之三:改变教学形式,加深教学广度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同伴的影响力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体育课堂中经常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团队学习”,“社交式活动”,其实是利用集体辐射的作用,促进思维、交融情感,从而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课堂效率。我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小团队学习”,把全班同学根据综合情况分成4个梯队(人数以40个为例),即
在建立小团队的过程中尊重“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由10个组长依次从第二、三、四梯队中各挑选一名组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小组。既保证10个组间综合素质均衡,又确保各个小组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同组异质”的小组内部可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聚集集体的智慧,在合作中增强竞争的实力。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发展求异思维。一次,我让学生创想“桥”的形状:有用垫子搭的“石板桥”,有用身体搭成的“四孔桥”,有用跳箱盖搭成的“灵桥”……一座座桥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组间同质”强调群体间的经验交流,相互追赶。把课堂中的活动变成小组竞赛活动,能变被动学习为创造性的主动学习。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要为小组出力,不能拖后腿,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
打破“齐步走”的格局,提倡“异步走”的做法。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评价、分层矫正、以求达到各类学生均产生接受效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例如,我在前滚翻的教学中设计了难易不同的四种练习途径:第一种,斜坡前滚翻,要求后脑勺着垫,团身起立。第二种,平地前滚翻,要求同第一种。第三种,有宽度限制的前滚翻,要求在第二种的基础上滚直线。第四种,有远度限制的前滚翻,要求在第三种的基础上不分腿,具有一定的远度支撑,完整滚翻。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难度进行练习,让学生体会成功,体会收获,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策略之四:巧用教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中的评价机制要多元,从多方位、多角度评价每一个学生。我在评定学生总成绩时,采用“5合1”形式,即:①学习态度及课堂表现10%。②二操一活动出勤情况5%。③平时技能掌握情况及提高的幅度40%。④期末测试情况40%;⑤参加市、区、校活动比赛5%。多年的实践表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平时的努力程度作出评价,能使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就后,大大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学生进一步参与活动的强烈激情。
在体育课堂评价中不仅要量化评价,更需要质性评价。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说:“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体育老师的语言性评价,要以鼓励为先,表扬为主。例如:在跳远教学时,有一学生落地动作做得非常轻盈,我用了一句“瞧,芳芳的落地像一只青蛙跳到荷叶上一样”。既肯定了她的动作质量,又对其他学生提出了一个形象的要求。课堂中“你展示的动作太漂亮了”“老师也要向你学习”“你的冲拳非常有力”……这些富有个性化的表扬都会给课堂增添色彩。教师还要善于运用“隐形表扬”“及时表扬”。例如,当学生很好地完成练习时,教师及时竖起大拇指给予无声的奖励;当学生完成一个优美动作时,掌声响起就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当学生做小动作、精神不集中时,教师轻拍学生的肩膀或后背,给予警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其实就是对学生的赏识、激励,是师爱的表现。当学生对你说“谢谢老师”,当学生硬拉着你的衣角想对你表白什么时,就是对老师的信任、尊敬,体育课效益也就由此而来。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追求实现教学的高效率,让体育课堂显现生命的张力,真正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一、制约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因素
因素之一:教法简单 态度粗暴
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化,例如有些教师强调“实效”,准备活动均是慢跑、准备操,学生觉得没有一点新鲜感,课堂就没有了吸引力。教学进度无序化,随心所欲,今天想开展什么活动就开展什么活动,不能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某个单元的基本运动技能,因而也就无法使学生通过掌握技能对体育产生兴趣。对一些“后进生”,教师不是主动地帮助他们,而是说他们“笨”、“呆头呆脑”,讽刺挖苦,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因素之二:要求过高 脱离实际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掌握技能的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而是脱离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预设过高的教学目标,“跳跃式”教学,学生根本接受不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丧失了信心,只好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敷衍了事,从而使体育课堂失去了价值功能。
因素之三:条件制约内容单薄
新课程标准给体育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授课空间,在编写学年、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计划时,体育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进行编写,教学计划不完整、不系统,形成一种“师本课程”。一旦体育教师换岗、调离,学生就无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体育课堂教学中还受场地、器材的制约,如我校同一场地上有三个班级上课,噪音的干扰、器材的分配都会使课堂褪色。
二、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
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低效教学或无效教学,严重抑制了课堂教与学功能的整体实现。教师只有积极探究实践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方法,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精彩纷呈,富有实效。在实践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以下几条有效教学的策略,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策略之一:激发学习兴趣,点燃教学活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假如体育教育仅仅只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缺乏兴趣的培养,激情的感染,则会使学生因在体育活动中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就会出现“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兴趣的激发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课堂中的学习内容要充满活力。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最大魅力所在。如富有竞争和挑战的项目:爬杆、投篮比赛、小组接力等,这些项目要以游戏、比赛的方式进行,并请动作完成标准、规范的同学进行示范,这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增强了信心。教师通过讲解方法、规则等,营造激烈活跃的教学场景,让孩子在竞争中赢得胜利,喜得收获。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赛,如:百米飞人跑、运球PK赛、小篮球对抗赛、“小少林”展示活动等。通过比高、比远、比反应、比作风等,评选出各种特色的体育小明星:“小飞人”“跳远王”“大力士”等,吸引更多学生的运动目光,迸发出参与体育运动的激情。
其次,课堂中体育教师本身要有激情。教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示范动作、哨声以及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处处都要体现出健康向上,充满热情的气质。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愉快的情绪、亲切的教态出现在体育课堂中时,学生会感到可亲可爱、情趣盎然。以激情点燃激情,以激情碰撞激情,激发出学生的运动兴趣,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策略之二:灵活运用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既要突出重点、难点,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又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动负荷要由弱到强,不要波动太大,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并通过掌握运动技能对体育产生兴趣。在练习方法上要多样化,要有趣味性。例如:我在《投掷轻物》的教学中改变一贯采用的投掷沙包教学,而运用自制的投掷物——废旧报纸揉成团,外包垃圾袋。课堂中五颜六色的“蝴蝶花”在空中飞翔,学生在模拟“打雪仗”的情境中欢快地奔跑,教学的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在高跷的教学中,用王老吉的易拉罐做成“高跷”,降低了难度,这种“新型”运动器材给学生带来了欣喜,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心理,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执教《勤劳团结的小蚂蚁》一课时,运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束来展开教学。共设四个教学环节:1.调动情绪激发兴趣阶段——蚂蚁跳舞;2.激活思维掌握技能阶段——蚂蚁运豆;3.合作探究拓展能力阶段——蚂蚁搬砖;4.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蚂蚁回家。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活力,而且需要不断合作、不断努力的童话故事情节里,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乐在其中。在课的设计上紧紧捕捉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性强、注意力容易集中也容易分散、思维活跃等特点,运用师生“情感”的注入和培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并采取一系列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措施,发展了学生的平衡能力和全身协调能力,让学生在玩耍中学到了体育技能,同时也让学生在玩耍中领悟到了集体力量大无比的真谛。
策略之三:改变教学形式,加深教学广度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同伴的影响力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体育课堂中经常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团队学习”,“社交式活动”,其实是利用集体辐射的作用,促进思维、交融情感,从而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课堂效率。我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小团队学习”,把全班同学根据综合情况分成4个梯队(人数以40个为例),即
在建立小团队的过程中尊重“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由10个组长依次从第二、三、四梯队中各挑选一名组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小组。既保证10个组间综合素质均衡,又确保各个小组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同组异质”的小组内部可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聚集集体的智慧,在合作中增强竞争的实力。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发展求异思维。一次,我让学生创想“桥”的形状:有用垫子搭的“石板桥”,有用身体搭成的“四孔桥”,有用跳箱盖搭成的“灵桥”……一座座桥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组间同质”强调群体间的经验交流,相互追赶。把课堂中的活动变成小组竞赛活动,能变被动学习为创造性的主动学习。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要为小组出力,不能拖后腿,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
打破“齐步走”的格局,提倡“异步走”的做法。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评价、分层矫正、以求达到各类学生均产生接受效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例如,我在前滚翻的教学中设计了难易不同的四种练习途径:第一种,斜坡前滚翻,要求后脑勺着垫,团身起立。第二种,平地前滚翻,要求同第一种。第三种,有宽度限制的前滚翻,要求在第二种的基础上滚直线。第四种,有远度限制的前滚翻,要求在第三种的基础上不分腿,具有一定的远度支撑,完整滚翻。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难度进行练习,让学生体会成功,体会收获,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策略之四:巧用教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中的评价机制要多元,从多方位、多角度评价每一个学生。我在评定学生总成绩时,采用“5合1”形式,即:①学习态度及课堂表现10%。②二操一活动出勤情况5%。③平时技能掌握情况及提高的幅度40%。④期末测试情况40%;⑤参加市、区、校活动比赛5%。多年的实践表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平时的努力程度作出评价,能使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就后,大大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学生进一步参与活动的强烈激情。
在体育课堂评价中不仅要量化评价,更需要质性评价。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说:“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体育老师的语言性评价,要以鼓励为先,表扬为主。例如:在跳远教学时,有一学生落地动作做得非常轻盈,我用了一句“瞧,芳芳的落地像一只青蛙跳到荷叶上一样”。既肯定了她的动作质量,又对其他学生提出了一个形象的要求。课堂中“你展示的动作太漂亮了”“老师也要向你学习”“你的冲拳非常有力”……这些富有个性化的表扬都会给课堂增添色彩。教师还要善于运用“隐形表扬”“及时表扬”。例如,当学生很好地完成练习时,教师及时竖起大拇指给予无声的奖励;当学生完成一个优美动作时,掌声响起就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当学生做小动作、精神不集中时,教师轻拍学生的肩膀或后背,给予警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其实就是对学生的赏识、激励,是师爱的表现。当学生对你说“谢谢老师”,当学生硬拉着你的衣角想对你表白什么时,就是对老师的信任、尊敬,体育课效益也就由此而来。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追求实现教学的高效率,让体育课堂显现生命的张力,真正焕发出生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