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发情感。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把对局部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起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
关键词:读说结合;强化训练;发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那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引读说训练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试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多读少讲,读得正确、流利
一节课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学生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的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训练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洪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二、重视范读,领会思想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导读等,力求让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导读是不可缺少的。在范读时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例如,在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教师是这样导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快地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导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跟随老师的导读,学生读着读着就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越快,教师的正确导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朗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三、以读带说,以说促进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如我教《三只白鹤》时,先向学生提出: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才找到鱼,而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我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只白鹤为了记住埋鱼的地方用什么作标记的,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再回答:(1)三只白鹤在什么时候埋的鱼?(中午,太阳正在头顶)它们找鱼又在什么时候?(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在东边)。(2)第一只白鹤找到鱼了吗?(太阳的位置变了,找不到)。(3)第二只白鹤又能找到鱼吗?(白云在天空中不断飘动着,位置不断地移动,也找不到)(4)第三只把鱼埋在柳树旁,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只有第三只才能在原来的地方找到了鱼。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读而后答,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读说训练,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这样提高了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思维的发展。
四、读说结合,促进思维发展
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发情感。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把对局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起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如教《种鱼》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小猫种鱼,能收到鱼吗?(齐答:不能。)(2)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它怎样做才能收到鱼?很多学生都争着发言,有的说:“小猫应该把鱼养在鱼塘里就能收到鱼。”有的说“鱼不能种在地里,应该养在水里。”有的说:“小猫把鱼养在水池里就能收到鱼。”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认真思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通顺的语言回答,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和课文的内容的理解,逐步使口语规范化,发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关键词:读说结合;强化训练;发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那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引读说训练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试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多读少讲,读得正确、流利
一节课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学生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的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训练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洪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二、重视范读,领会思想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导读等,力求让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导读是不可缺少的。在范读时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例如,在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教师是这样导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快地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导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跟随老师的导读,学生读着读着就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越快,教师的正确导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朗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三、以读带说,以说促进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如我教《三只白鹤》时,先向学生提出: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才找到鱼,而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我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只白鹤为了记住埋鱼的地方用什么作标记的,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再回答:(1)三只白鹤在什么时候埋的鱼?(中午,太阳正在头顶)它们找鱼又在什么时候?(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在东边)。(2)第一只白鹤找到鱼了吗?(太阳的位置变了,找不到)。(3)第二只白鹤又能找到鱼吗?(白云在天空中不断飘动着,位置不断地移动,也找不到)(4)第三只把鱼埋在柳树旁,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只有第三只才能在原来的地方找到了鱼。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读而后答,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读说训练,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这样提高了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思维的发展。
四、读说结合,促进思维发展
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发情感。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把对局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起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如教《种鱼》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小猫种鱼,能收到鱼吗?(齐答:不能。)(2)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它怎样做才能收到鱼?很多学生都争着发言,有的说:“小猫应该把鱼养在鱼塘里就能收到鱼。”有的说“鱼不能种在地里,应该养在水里。”有的说:“小猫把鱼养在水池里就能收到鱼。”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认真思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通顺的语言回答,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和课文的内容的理解,逐步使口语规范化,发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