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地理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出现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一部分学生不能立马找到好的学习方式或方法,产生畏难情绪。为促进学生的学习状况全面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因势利导,保证学生接受全新的教学内容。将课堂知识利用到实践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会利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以致用。本文引用教学实案例,归纳将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
1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的学习,从了解人类的生活家园地球开始,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到地球的运动再到地球环境要素这一知识线条,空间视角一下子扩大很多,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学习之初对遇到的抽象空间知识,不能很好很快消化或者理解。学生接受度在开学初期是比较缓慢的,这某种程度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率,长期如此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下降。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探索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方式,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起点,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好奇心,逐渐培养起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接受地理学科,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生活手册之一。
2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2.1 “生”演地理事物,激发学习积极性
中学地理知识涵盖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真正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要回归生活的本质。在教学中,教师尝试让学生自己成为地理事物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教师需要关注,当学生这样一个主体去演绎地理事物时,现象本身和演绎之间的差异,不能因为寓教于乐造成知识性错误,或者疏忽知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例如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之地球的公转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基于这一点,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先让两位学生演绎太阳和地球,在他们转圈的同时提出问题,如真正的地球自转有这位地球同学那么快吗?这位同学转动的方向和地球一致吗?地球也像这位同学一样正着身子转的吗……至于地球公转带来季节的变化这个意义,比较陌生抽象,较难掌握,在对“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的讲解过程中,笔者又增加一名学生,同一颗地球,不同的位置,让两位学生演绎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两个位置上(夏至日和冬至日位置)的地球,一位學生站在他们中间,演绎光源太阳。在他们三人演绎的公转相对位置关系上,地球的那两位在公转轨道一半的位置上,他们知道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那一半的位置关系转化为时间上则是半年,这样关于节气的日期记忆也就加强了。
在学习澳大利亚的地形地势时,笔者一方面想检测学生在学习过日本、印度等国家后,对于区域地形图的解读能力有没有得到锻炼;一方面,想看学生的调度知识的能力如何。为此设计沿南回归线澳大利亚的剖面图,用几位身高不一的学生演绎地形。
某种情况下,笔者将“生活化”反向理解成:将地理事物之间的现象和关联,简单地投射到学生身上,并且让他们以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来,加深知识印象,促进理解力。这种学生演绎地理事物,表现地理事物关联性的方法,需要教师拥有很强的调度能力,包括选人方面,做到因势利导,发现方向不对要能及时调整,把握课堂的正确导向。
2.2 培养空间想象力,数学思维来助力
“生活化”情景创设主要是利用实际的地理事物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得情景创设具有贴近感,学生就会自觉地将个人状态与社会状态进行联系,加强认识和了解。例如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节的“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在明确“海拔”这一概念之后画出山地的剖面图,之后让学生的想象跟随笔者的教学步骤,举例如下:第一步,点明点1、2、3、4的海拔差相等(为后面讲等高距埋下伏线);第二步,请4名学生上黑板,在山体上画出4个点海拔一致的点。这样设计,每一步都没有离开学生刚接受的“海拔”这一概念,操作上相对易于接受。为接下去画出等高线地形图打好心理认知上的基础。下面就要调动起他们实物构建到剖面图的想象力了,给出名山实物图,日本富士山、我国天山,让学生用一个几何图形描述大山近似形态,学生很容易想到圆锥体,当他们说到圆锥体时,笔者趁热在剖面图上画出相同海拔高度点的连线圈即等高线圈,如图:
这样笔者将原本较为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通过数学逻辑思维,赋予想象和联想等方法,将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情景融入知识体系来。等高线地形图是初中地理知识里的难点,是高中地理知识里的重点,教师应该侧重将难点简单化处理之后,给与初中生学习的自信心,为完善将来更加充裕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种知识背景下,笔者将“生活化”理解成:面对部分地理事物的特征学习时,需要在联系实物的基础上,将形态特征转移到数学几何、代数的简单化过的知识体系中。
2.3 生活化与乡土地理相结合,增加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生活化”与乡土地理相结合理解成,从学生所处地域环境出发,将其身边的或人文或自然信息加以利用,渗透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区域认知的科学发展观。举例来讲,笔者在授课《欧洲西部---现代化的畜牧业》时,在学生们分析出欧洲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和社会原因后,提出问题:欧洲的畜牧业如此发达,但是他们实在是离我们太遥远了,要是我们想要每天喝上一杯鲜奶,还得靠扬农的鲜奶啊!先让学生自己分析扬州本土畜牧业是发达还是不发达,并说明原因,说发达的学生表明每天都能喝上扬农奶产品,说不发达的学生说出了畜牧业生产的关键---规模,笔者趁热打铁,给出扬州地区的地形图、气候图、扬州农业产业结构图,让学生自行分析扬州本土畜牧业规模不大的条件。
乡土地理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最大的困难可能是信息的搜集,虽是费力之事,但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上,显然意义很大。
3 结语
生活化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让学生践行生活,由于客观局限的存在,践行所有知识显得不太真实,教师必须依靠学生现有认知水平,调动他们的知识库存,借助多门学科思维和想象力,锻炼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是新课标对地理课堂的要求,也是对中学地理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妨,教师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地理的道路上发现生活。以上为笔者不成熟并不断改善的关于“生活化”地理教学的理解与践行案例解析。
参考文献:
[1] 丁庆林.联系实际实施“生活化”的地理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5(08).
[2] 杜紫贤,李日永.地理校本活动“校园植物调查”的实践与思考[J].地理教学,2012(18).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中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
1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的学习,从了解人类的生活家园地球开始,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到地球的运动再到地球环境要素这一知识线条,空间视角一下子扩大很多,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学习之初对遇到的抽象空间知识,不能很好很快消化或者理解。学生接受度在开学初期是比较缓慢的,这某种程度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率,长期如此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下降。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探索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方式,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起点,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好奇心,逐渐培养起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接受地理学科,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生活手册之一。
2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2.1 “生”演地理事物,激发学习积极性
中学地理知识涵盖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真正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要回归生活的本质。在教学中,教师尝试让学生自己成为地理事物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教师需要关注,当学生这样一个主体去演绎地理事物时,现象本身和演绎之间的差异,不能因为寓教于乐造成知识性错误,或者疏忽知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例如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之地球的公转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基于这一点,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先让两位学生演绎太阳和地球,在他们转圈的同时提出问题,如真正的地球自转有这位地球同学那么快吗?这位同学转动的方向和地球一致吗?地球也像这位同学一样正着身子转的吗……至于地球公转带来季节的变化这个意义,比较陌生抽象,较难掌握,在对“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的讲解过程中,笔者又增加一名学生,同一颗地球,不同的位置,让两位学生演绎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两个位置上(夏至日和冬至日位置)的地球,一位學生站在他们中间,演绎光源太阳。在他们三人演绎的公转相对位置关系上,地球的那两位在公转轨道一半的位置上,他们知道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那一半的位置关系转化为时间上则是半年,这样关于节气的日期记忆也就加强了。
在学习澳大利亚的地形地势时,笔者一方面想检测学生在学习过日本、印度等国家后,对于区域地形图的解读能力有没有得到锻炼;一方面,想看学生的调度知识的能力如何。为此设计沿南回归线澳大利亚的剖面图,用几位身高不一的学生演绎地形。
某种情况下,笔者将“生活化”反向理解成:将地理事物之间的现象和关联,简单地投射到学生身上,并且让他们以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来,加深知识印象,促进理解力。这种学生演绎地理事物,表现地理事物关联性的方法,需要教师拥有很强的调度能力,包括选人方面,做到因势利导,发现方向不对要能及时调整,把握课堂的正确导向。
2.2 培养空间想象力,数学思维来助力
“生活化”情景创设主要是利用实际的地理事物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得情景创设具有贴近感,学生就会自觉地将个人状态与社会状态进行联系,加强认识和了解。例如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节的“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在明确“海拔”这一概念之后画出山地的剖面图,之后让学生的想象跟随笔者的教学步骤,举例如下:第一步,点明点1、2、3、4的海拔差相等(为后面讲等高距埋下伏线);第二步,请4名学生上黑板,在山体上画出4个点海拔一致的点。这样设计,每一步都没有离开学生刚接受的“海拔”这一概念,操作上相对易于接受。为接下去画出等高线地形图打好心理认知上的基础。下面就要调动起他们实物构建到剖面图的想象力了,给出名山实物图,日本富士山、我国天山,让学生用一个几何图形描述大山近似形态,学生很容易想到圆锥体,当他们说到圆锥体时,笔者趁热在剖面图上画出相同海拔高度点的连线圈即等高线圈,如图:
这样笔者将原本较为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通过数学逻辑思维,赋予想象和联想等方法,将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情景融入知识体系来。等高线地形图是初中地理知识里的难点,是高中地理知识里的重点,教师应该侧重将难点简单化处理之后,给与初中生学习的自信心,为完善将来更加充裕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种知识背景下,笔者将“生活化”理解成:面对部分地理事物的特征学习时,需要在联系实物的基础上,将形态特征转移到数学几何、代数的简单化过的知识体系中。
2.3 生活化与乡土地理相结合,增加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生活化”与乡土地理相结合理解成,从学生所处地域环境出发,将其身边的或人文或自然信息加以利用,渗透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区域认知的科学发展观。举例来讲,笔者在授课《欧洲西部---现代化的畜牧业》时,在学生们分析出欧洲畜牧业发达的自然和社会原因后,提出问题:欧洲的畜牧业如此发达,但是他们实在是离我们太遥远了,要是我们想要每天喝上一杯鲜奶,还得靠扬农的鲜奶啊!先让学生自己分析扬州本土畜牧业是发达还是不发达,并说明原因,说发达的学生表明每天都能喝上扬农奶产品,说不发达的学生说出了畜牧业生产的关键---规模,笔者趁热打铁,给出扬州地区的地形图、气候图、扬州农业产业结构图,让学生自行分析扬州本土畜牧业规模不大的条件。
乡土地理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最大的困难可能是信息的搜集,虽是费力之事,但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上,显然意义很大。
3 结语
生活化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让学生践行生活,由于客观局限的存在,践行所有知识显得不太真实,教师必须依靠学生现有认知水平,调动他们的知识库存,借助多门学科思维和想象力,锻炼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是新课标对地理课堂的要求,也是对中学地理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妨,教师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地理的道路上发现生活。以上为笔者不成熟并不断改善的关于“生活化”地理教学的理解与践行案例解析。
参考文献:
[1] 丁庆林.联系实际实施“生活化”的地理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5(08).
[2] 杜紫贤,李日永.地理校本活动“校园植物调查”的实践与思考[J].地理教学,2012(18).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