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黄土高原在劳动人民的开发利用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大窑洞区:陕北、陇东、豫西、晋中,而其中以豫西最为典型。豫西邙山的土质宜于挖窑,因此这一带窑洞民居有相当的数量,但比起黄河中游以窑洞为主的情形来看只可视为土窑区的余脉,但在这里又常常可以见到窑洞与房舍并存的典型,这是由窑居向房居过渡的典型景观。康百万庄园位于我国的豫西地区它把窑洞的建筑发展到了极至,它有窑有房,房窑相连,把窑洞与房舍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关键词:康百万庄固;靠崖式;窑房结合;院落形制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8-0034-02
康百万庄园坐落于郑州市西60公里处巩义市的邙山脚下、伊洛河畔,是一座集农、宦、商为一体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它始建于明朝中叶,清初初具规模,是一座清代庄园建筑群,它形成了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功能齐全、气势宏伟的大庄园。庄园主宅面向洛水,背靠邙岭,取“金龟探水”之势,居高临下“独占鳌头”。
黄土高原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形成了千沟万壑。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人群,也诞生了极其特色的“黄土建筑”——窑洞。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一个拱顶的窑穴。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项的方式来保证它的稳固性。窑洞民居可分为靠崖式和地坑式两种。邙山的土质宜于挖窑,因此这一带窑洞民居还有相当的数量,但比起黄河中游以窑洞为主的情形来,只可視为土窑区的余脉,而且在这里又常常可以见到窑洞与房舍并存共在的情况。因山就势,前房后窑,外人到来,进院只知有房,进房才知道房后有窑洞。这正是由窑洞到平房的过渡地带。房洞结合窑可称窑与房的巧妙组合,也是由窑居向房居过渡的典型景观。
一、豫西地区房窑结合的方式
(一)白然式:在窑洞前及左右用树木的枝条编织成一个篱笆院及木门,沿篱笆栽种一些花草植物,与那依黄土崖上自然生长的酸枣棵和野草等植物浑然成为一体,二三间窑洞掩映在其中,十足的天然野趣。更高一级的,依然是那三间靠崖的窑洞,然而用泥垛墙或土坯围起院子,搭一个简易的门楼。
(二)后窑前房式:以窑洞为主房或是并排挖三孔窑,中间的一孔开门,两边两孔不开门,只设窗,两边两间在里边间墙上开挖通道与中间——孔相通连。形成一明二暗的主窑。又有三孔窑洞各安置门窗,各处独立,三孔并排的形式。然后在窑洞前边的东两两侧盖厢房,各三间或各五间,通常是两面坡起脊房。南边修围墙,盖门楼。这种结构,窑洞高大,两厢房不高过窑洞,与平原上的三合院一样。更先进点的是主窑不是独立的窑洞,而是在一明二暗的前紧贴窑脸修楼檐,盖成房洞结合式,有的房为硬山式。的有则房前出檐,安装明柱,形成带走廊的出檐上房。前边东西两侧盖厢房,南边或盖临待房,或起围端盖门楼。俨然一座依山面建的三合院或四合院。
(三)组合窑院:这种窑院往往选择一处较高大有足够横长度的崖面,崖面挖一排窑洞,窑前是房屋,分成数个院子,备有大门,而最后边的窑洞则是各院相通,并不分割。晚上,各家关上大门,住在里边的人有事时可从后面窑洞来,你米我往很方便。这种院子多为同族家族共建,既方便生活,又宜于共同防贼防盗。多见于沿河沟的小山村。
(四)天生窑院:这种与靠崖窑院十分别致,充分利用崖面,又节省木料、砖瓦、革等,用窑洞形成一个三合院或心合院。这种窑院称为天生窑院,又叫天井窑院。
二、康百万庄园房窑结合的布局
康百万庄园主宅区南北长83米,东西宽73米,建于邙山半腰,往上是邙山岭的顶面,往下则是伊洛河冲积平地。建筑群依山就势,充分利用此处的地理地貌,在二级靠山崖壁12-15米的高度直立黄土表面,用青砖砌筑寨端,顶部有垛口,形成堡垒式大庭院,庭院经由30米长的涵洞与外界相通,洞的外口是主宅区惟一的大门。
在主宅区的建设方面,庭院内利用二级台地的直立土崖壁,开挖“靠崖式”窑洞作为上房,前面再由房屋组合成四合院。寨上主宅区的建筑根据基地平面形状,巧妙地分为南北两个建筑群体别部由东至西二、三、四号院则是上房,为靠崖窑洞与房屋组合而成的四合院。五号院是以西、北两面靠崖窑洞为主组成的小庭院,各院相互独立,整个土宅区的建筑虽未建于一个时代,但在统一营构思想的指导下犹如一气呵成,窑洞与房屋的组合、院落之间的组合以及建筑群体之间的组合,虽由人设计,也宛如天工。
“靠山筑窑洞”是庄园的主要建筑特点,庄园内的建筑类型没有摆脱地方风土人情,按地方民居建筑习惯,有窑洞与房屋两种。在巩义地域内,传统的靠崖窑院在挖洞初期一般都留有兴建房屋的位置。窑房组合在当地被视为完整的宅院,所以传统靠山窑的典型布局应是窑、房一体构成的完整民居。传统的窑、房结合靠山窑民居皆是按中国传统的对称、封闭、严谨的四合院空间序列关系布局。人们所见之窑洞,无论是靠崖窑还是地坑窑,基本都是单层窑洞。庄园的窑洞则有单层、双层和三层之分。在生土建筑地域里,单层窑普遍,两层窑少见,而庄园的一孔三层窑楼实属罕见。此窑的构造为一孔两棚三层,上两层用于储存物资。庄园内这种三层楼的建筑格局,称之为犯楼,在庄园内儿乎每个院落都有这种宿楼的建筑形式,这在古代民居建筑中也是鲜见的。它们和我们北方普通的房屋组合到一块,形成了典型的四合院结构。
三、房窑结合在主宅院中的体现
(一)“花楼重辉”院:院南北长54.76米,东两宽145米。东邻12米高的砖砌寨墙,为中过厅二进式四合院。中轴线由前向后依次为倒座、过厅、门楼、堂屋;前院有东西花厅,后院为东西厢房,西厢房北山墙面外侧建耳房一座,堂屋两的崖壁上筑有二孔窑洞。此院窑洞筑在上房西侧崖下,分南、北二窑。
(二)“秀芝亭”院:位于“花楼重辉”院,院西侧是老院的一部分,亦称“内院”,厢房之北为东、中、西窑洞三座,三孔窑洞筑法基本一致,中、西两窑皆为一棚二层。唯东窑为二棚三层,内设楼梯,窑洞内均设置落地木罩,将窑内分为前后两间。俗称“窑楼”,该种三层楼式的窑洞,为河洛地区所少见。
(三)“克慎厥献”院:位于“秀芝亭”院西,也为二进四含院。院北部为东、中、西窑洞三孔。三窑洞券法基本相同,窑内以落地罩将洞室分为前后两部分。
(四)“知所止”院:于“克慎厥猷”院之西,系清同治年间所建,亦为二进四合院。院北崖下有窑洞三孔。该院建筑壮观大方,窑壁门罩和厢房山花、搏风、脊花及院中“阅台”花墙的石雕、砖雕以及倒座上的木雕等,规整精致,庄重富丽。
(五)“芝兰茂”院:位于最两边,又名“新二院”。由于地形关系,此院最为狄窄,建筑亦少。前无大门,由“知所止”院大门入内。内院仪建平顶东厢房二间,北崖下有窑洞二孔。此外,西崖下建窑洞五孔。由南至北,第一孔与厨房相连可由厨房西侧进入窑内,第二孔居前院中部,名“油盐窑”,为库房性质:第三孔居月亮门前,名“库房窑”:第四孔居内院并与东厢房相对应,是帐房窑。第五孔居北端,名“石屏窑”。“石屏窑”较前删窑宽大,窑室以精美的木雕装修门罩,将窑室分作前籽与后窑两部分,又称“功德窑”。此院中窑洞功能齐全,侧重日常生活,七座窑洞各有分工,有磨坊、厨房、库房、帐房、石屏(保存文物类)和医诊等窑;是康百万庄同中一座功能完备的生活区。
四、结语
由于地域的特殊性,位于黄土高原余脉的康百万庄园把窑洞的建筑发展到了极顶,把窑洞与房舍的缩合推向了一个繁复精深的境界,成为了豫两黄土高原窑房结合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康百万庄园文史编纂委员,康百万庄园[M].香港国际出版社,2002,04.
[2]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06.
[3]侯继尧,中国窑洞(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王振复,人居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康百万庄固;靠崖式;窑房结合;院落形制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8-0034-02
康百万庄园坐落于郑州市西60公里处巩义市的邙山脚下、伊洛河畔,是一座集农、宦、商为一体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它始建于明朝中叶,清初初具规模,是一座清代庄园建筑群,它形成了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功能齐全、气势宏伟的大庄园。庄园主宅面向洛水,背靠邙岭,取“金龟探水”之势,居高临下“独占鳌头”。
黄土高原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形成了千沟万壑。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在与大自然的残酷搏斗中,造就了豪放粗犷的人群,也诞生了极其特色的“黄土建筑”——窑洞。窑洞是依山势开凿出来的一个拱顶的窑穴。由于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而拱顶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顶要好,所以窑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项的方式来保证它的稳固性。窑洞民居可分为靠崖式和地坑式两种。邙山的土质宜于挖窑,因此这一带窑洞民居还有相当的数量,但比起黄河中游以窑洞为主的情形来,只可視为土窑区的余脉,而且在这里又常常可以见到窑洞与房舍并存共在的情况。因山就势,前房后窑,外人到来,进院只知有房,进房才知道房后有窑洞。这正是由窑洞到平房的过渡地带。房洞结合窑可称窑与房的巧妙组合,也是由窑居向房居过渡的典型景观。
一、豫西地区房窑结合的方式
(一)白然式:在窑洞前及左右用树木的枝条编织成一个篱笆院及木门,沿篱笆栽种一些花草植物,与那依黄土崖上自然生长的酸枣棵和野草等植物浑然成为一体,二三间窑洞掩映在其中,十足的天然野趣。更高一级的,依然是那三间靠崖的窑洞,然而用泥垛墙或土坯围起院子,搭一个简易的门楼。
(二)后窑前房式:以窑洞为主房或是并排挖三孔窑,中间的一孔开门,两边两孔不开门,只设窗,两边两间在里边间墙上开挖通道与中间——孔相通连。形成一明二暗的主窑。又有三孔窑洞各安置门窗,各处独立,三孔并排的形式。然后在窑洞前边的东两两侧盖厢房,各三间或各五间,通常是两面坡起脊房。南边修围墙,盖门楼。这种结构,窑洞高大,两厢房不高过窑洞,与平原上的三合院一样。更先进点的是主窑不是独立的窑洞,而是在一明二暗的前紧贴窑脸修楼檐,盖成房洞结合式,有的房为硬山式。的有则房前出檐,安装明柱,形成带走廊的出檐上房。前边东西两侧盖厢房,南边或盖临待房,或起围端盖门楼。俨然一座依山面建的三合院或四合院。
(三)组合窑院:这种窑院往往选择一处较高大有足够横长度的崖面,崖面挖一排窑洞,窑前是房屋,分成数个院子,备有大门,而最后边的窑洞则是各院相通,并不分割。晚上,各家关上大门,住在里边的人有事时可从后面窑洞来,你米我往很方便。这种院子多为同族家族共建,既方便生活,又宜于共同防贼防盗。多见于沿河沟的小山村。
(四)天生窑院:这种与靠崖窑院十分别致,充分利用崖面,又节省木料、砖瓦、革等,用窑洞形成一个三合院或心合院。这种窑院称为天生窑院,又叫天井窑院。
二、康百万庄园房窑结合的布局
康百万庄园主宅区南北长83米,东西宽73米,建于邙山半腰,往上是邙山岭的顶面,往下则是伊洛河冲积平地。建筑群依山就势,充分利用此处的地理地貌,在二级靠山崖壁12-15米的高度直立黄土表面,用青砖砌筑寨端,顶部有垛口,形成堡垒式大庭院,庭院经由30米长的涵洞与外界相通,洞的外口是主宅区惟一的大门。
在主宅区的建设方面,庭院内利用二级台地的直立土崖壁,开挖“靠崖式”窑洞作为上房,前面再由房屋组合成四合院。寨上主宅区的建筑根据基地平面形状,巧妙地分为南北两个建筑群体别部由东至西二、三、四号院则是上房,为靠崖窑洞与房屋组合而成的四合院。五号院是以西、北两面靠崖窑洞为主组成的小庭院,各院相互独立,整个土宅区的建筑虽未建于一个时代,但在统一营构思想的指导下犹如一气呵成,窑洞与房屋的组合、院落之间的组合以及建筑群体之间的组合,虽由人设计,也宛如天工。
“靠山筑窑洞”是庄园的主要建筑特点,庄园内的建筑类型没有摆脱地方风土人情,按地方民居建筑习惯,有窑洞与房屋两种。在巩义地域内,传统的靠崖窑院在挖洞初期一般都留有兴建房屋的位置。窑房组合在当地被视为完整的宅院,所以传统靠山窑的典型布局应是窑、房一体构成的完整民居。传统的窑、房结合靠山窑民居皆是按中国传统的对称、封闭、严谨的四合院空间序列关系布局。人们所见之窑洞,无论是靠崖窑还是地坑窑,基本都是单层窑洞。庄园的窑洞则有单层、双层和三层之分。在生土建筑地域里,单层窑普遍,两层窑少见,而庄园的一孔三层窑楼实属罕见。此窑的构造为一孔两棚三层,上两层用于储存物资。庄园内这种三层楼的建筑格局,称之为犯楼,在庄园内儿乎每个院落都有这种宿楼的建筑形式,这在古代民居建筑中也是鲜见的。它们和我们北方普通的房屋组合到一块,形成了典型的四合院结构。
三、房窑结合在主宅院中的体现
(一)“花楼重辉”院:院南北长54.76米,东两宽145米。东邻12米高的砖砌寨墙,为中过厅二进式四合院。中轴线由前向后依次为倒座、过厅、门楼、堂屋;前院有东西花厅,后院为东西厢房,西厢房北山墙面外侧建耳房一座,堂屋两的崖壁上筑有二孔窑洞。此院窑洞筑在上房西侧崖下,分南、北二窑。
(二)“秀芝亭”院:位于“花楼重辉”院,院西侧是老院的一部分,亦称“内院”,厢房之北为东、中、西窑洞三座,三孔窑洞筑法基本一致,中、西两窑皆为一棚二层。唯东窑为二棚三层,内设楼梯,窑洞内均设置落地木罩,将窑内分为前后两间。俗称“窑楼”,该种三层楼式的窑洞,为河洛地区所少见。
(三)“克慎厥献”院:位于“秀芝亭”院西,也为二进四含院。院北部为东、中、西窑洞三孔。三窑洞券法基本相同,窑内以落地罩将洞室分为前后两部分。
(四)“知所止”院:于“克慎厥猷”院之西,系清同治年间所建,亦为二进四合院。院北崖下有窑洞三孔。该院建筑壮观大方,窑壁门罩和厢房山花、搏风、脊花及院中“阅台”花墙的石雕、砖雕以及倒座上的木雕等,规整精致,庄重富丽。
(五)“芝兰茂”院:位于最两边,又名“新二院”。由于地形关系,此院最为狄窄,建筑亦少。前无大门,由“知所止”院大门入内。内院仪建平顶东厢房二间,北崖下有窑洞二孔。此外,西崖下建窑洞五孔。由南至北,第一孔与厨房相连可由厨房西侧进入窑内,第二孔居前院中部,名“油盐窑”,为库房性质:第三孔居月亮门前,名“库房窑”:第四孔居内院并与东厢房相对应,是帐房窑。第五孔居北端,名“石屏窑”。“石屏窑”较前删窑宽大,窑室以精美的木雕装修门罩,将窑室分作前籽与后窑两部分,又称“功德窑”。此院中窑洞功能齐全,侧重日常生活,七座窑洞各有分工,有磨坊、厨房、库房、帐房、石屏(保存文物类)和医诊等窑;是康百万庄同中一座功能完备的生活区。
四、结语
由于地域的特殊性,位于黄土高原余脉的康百万庄园把窑洞的建筑发展到了极顶,把窑洞与房舍的缩合推向了一个繁复精深的境界,成为了豫两黄土高原窑房结合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康百万庄园文史编纂委员,康百万庄园[M].香港国际出版社,2002,04.
[2]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06.
[3]侯继尧,中国窑洞(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王振复,人居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