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中来自湖南的北漂女袁娅维带来了一曲改编版的《弯弯的月亮》,柔情的歌声感动了原唱者刘欢。《中国好声音》的热播点燃了学生歌唱的热情,众多歌手合作时那美妙和声使爱好歌唱的学生们惊叹不已。这种改编歌曲的演唱形式在《中国好声音》并不是个例,“老歌新唱”成为当今最热门的创编手段。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否将这种“二度创编”式的歌唱理念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来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音乐课堂也需要好声音,学生也渴望声情并茂的歌唱。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性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这说明只有让学生参与歌曲的演唱和创作,学生才能感受理解音乐的内涵和美妙,并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对教材上的歌曲进行二次开发与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所谓“二度创编”就是指演唱者把作曲家的作品在演唱前再一次进行处理,也就是怎样表现作曲家思想感情的再次创作和改编。同一首歌,不同的人来演唱,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好的歌者细致而恰到好处的处理,唱出的歌声才会打动人心。课堂教学中老师花些心思给予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形式多样地参与感受歌曲、表现歌曲、创作歌曲。
一、到位的歌曲解读是“二度创编”的关键
“二度创编”决不是任意、自由和无限制的,课堂中所有的“二度创编”都寄托在老师对教材歌曲的准确把握上。每一首优秀的歌曲之所以能够动人心弦,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它变化无穷的优美的旋律。随着音乐表现情绪的高涨激动,旋律线条会高昂上扬,节奏加快,力度加强。随着音乐表现情感的低落消沉,旋律线条会低沉缠绵,节奏缓慢,力度减弱,所以我们要把歌曲的二度创作提高到刻画音乐形象的高度来认识。例如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首既有古典风格又有现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在它的A部和再现A部三次出现同样的曲调,若我们用同等的力度速度平铺直叙地去演唱,对作品不去进行深入仔细的分析理解,这样的演唱就会缺乏艺术的感染力。
二、教师的精心预设是“二度创编”的有力保证
解读好了歌曲就好比导演研究透了剧本,接下来教师就要根据教材上的歌曲内容的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和音乐认知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创编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制定出创编要求,进行层层深入的启发和引导,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所有的教学设计要以培养学生音乐能力、丰富教学手段为宗旨,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为教学理念,
三、多样的实践活动是“二度创编”的成果体现
课堂中歌唱教学的“二度创编”,基本上都属于即兴式的, “创编”可以体现在歌曲音乐要素上,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或节拍等音乐要素的细微改编,也可以是旋律的改变和和声、音响的添加,或者是演唱形式的设计、姊妹艺术的结合创编。无论是旋律、节奏、风格、演唱形式还是歌词,都有可能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1、紧扣歌曲风格,鼓励特色创编。
教材上的歌曲选自古今中外,风格迥异,创编时要紧紧围绕歌曲的独特风格进行。《唱脸谱》是一首风格鲜明的戏歌,在让学生唱准歌曲的曲调、节奏之后,就进行歌曲的“二度创编”,本人提出的设计要求为:演唱时要表现出京戏的风格特色,突出戏歌的独特魅力。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第一部分由女生演唱,因为曲调雅致,第二部分由男生演唱,要唱的潇洒激情,同时请出三组学生,每组分别两位,第一组学生击打锣鼓经作为歌曲演唱的开场,之后老师开始弹奏前奏;第二组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在间奏部分表演京剧中的几个亮相动作。第三组善于模仿声音的学生在乐句“四击头一亮相”用京剧里面表现语气的声音予以配音,第一段配“哇呀呀……”;第二段配“喳……”,第三段配“威武-……”。如此一来,京剧的唱念做打融入表演,教室成了戏台,歌唱的学生身兼二职,既为观众又为演员,每位学生都不能置身事外,积极参与课堂的表演环节,符合京剧本身的风格特点和目标要求。在二度创编的尝试中,能将学过的知识用于实践之中,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学生更能体会京剧的魅力,教学目标落实的更加扎实。
2、编配简单和声,突出学科本体。
在好声音的舞台上,不仅仅只强调了“好声音”,对导师和歌手们编曲力也进行了考验。三宝参与编曲的《渔光曲》,不仅仅让人耳目一新,也让展现好声音的同时,展现了音乐的才华。其中歌唱的形式就是和声对唱,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种形式如果借鉴到歌唱教学的课堂中也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课堂中的编配和声是很简单的,也可以说是即兴的。
那么和声编配如何得以实施呢?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式的渗透是教学的好策略,强调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获取和声的含义。如歌曲教学《让世界充满爱》一课,利用之前给学生看过“中国好声音”歌手和声对唱环节给学生留下的深刻印象,用歌曲的结束句即兴编配和声。我先为这条旋律画出旋律线,在这条旋律线的上方和下方再分别各画一条旋律线,表示高声部和低声部。我先做个即兴创编的示范,高声部旋律: 0 1 1 1 2 2 3 4 ︱ 5———‖,低声部旋律:
。语言激励学生参与创编,几位自信满满的学生在其他孩子的笑意中完成了他们稚嫩的和声。我将他们唱出的旋律写在黑板上,并弹奏出来。以此创编活动为契机,因势利导的讲授音程知识,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状态是积极的。在完整演唱这首歌时,结束句形成了三个声部的和声,虽然非常的稚嫩,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引导尝试,就会有很好的收获,孩子是会给我们惊喜的!
歌唱教学中的“二度创编”实际上是学生“体验创作再体验”的过程。再体验是前体验的升华,让学习效果再次得以检验,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歌曲音乐创作手法的进一步了解,又可以使学生深层次感受歌曲的人文内涵和情感精神。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实施歌曲“二度创编”这一教学行为,旨在有创意的歌唱,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歌唱乐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吟唱音乐的能力,但我们并不排斥其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而且要灵活有效地加以运用,因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文化馆)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性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这说明只有让学生参与歌曲的演唱和创作,学生才能感受理解音乐的内涵和美妙,并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对教材上的歌曲进行二次开发与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所谓“二度创编”就是指演唱者把作曲家的作品在演唱前再一次进行处理,也就是怎样表现作曲家思想感情的再次创作和改编。同一首歌,不同的人来演唱,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好的歌者细致而恰到好处的处理,唱出的歌声才会打动人心。课堂教学中老师花些心思给予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被动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形式多样地参与感受歌曲、表现歌曲、创作歌曲。
一、到位的歌曲解读是“二度创编”的关键
“二度创编”决不是任意、自由和无限制的,课堂中所有的“二度创编”都寄托在老师对教材歌曲的准确把握上。每一首优秀的歌曲之所以能够动人心弦,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它变化无穷的优美的旋律。随着音乐表现情绪的高涨激动,旋律线条会高昂上扬,节奏加快,力度加强。随着音乐表现情感的低落消沉,旋律线条会低沉缠绵,节奏缓慢,力度减弱,所以我们要把歌曲的二度创作提高到刻画音乐形象的高度来认识。例如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首既有古典风格又有现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在它的A部和再现A部三次出现同样的曲调,若我们用同等的力度速度平铺直叙地去演唱,对作品不去进行深入仔细的分析理解,这样的演唱就会缺乏艺术的感染力。
二、教师的精心预设是“二度创编”的有力保证
解读好了歌曲就好比导演研究透了剧本,接下来教师就要根据教材上的歌曲内容的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和音乐认知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创编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制定出创编要求,进行层层深入的启发和引导,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所有的教学设计要以培养学生音乐能力、丰富教学手段为宗旨,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为教学理念,
三、多样的实践活动是“二度创编”的成果体现
课堂中歌唱教学的“二度创编”,基本上都属于即兴式的, “创编”可以体现在歌曲音乐要素上,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或节拍等音乐要素的细微改编,也可以是旋律的改变和和声、音响的添加,或者是演唱形式的设计、姊妹艺术的结合创编。无论是旋律、节奏、风格、演唱形式还是歌词,都有可能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1、紧扣歌曲风格,鼓励特色创编。
教材上的歌曲选自古今中外,风格迥异,创编时要紧紧围绕歌曲的独特风格进行。《唱脸谱》是一首风格鲜明的戏歌,在让学生唱准歌曲的曲调、节奏之后,就进行歌曲的“二度创编”,本人提出的设计要求为:演唱时要表现出京戏的风格特色,突出戏歌的独特魅力。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第一部分由女生演唱,因为曲调雅致,第二部分由男生演唱,要唱的潇洒激情,同时请出三组学生,每组分别两位,第一组学生击打锣鼓经作为歌曲演唱的开场,之后老师开始弹奏前奏;第二组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在间奏部分表演京剧中的几个亮相动作。第三组善于模仿声音的学生在乐句“四击头一亮相”用京剧里面表现语气的声音予以配音,第一段配“哇呀呀……”;第二段配“喳……”,第三段配“威武-……”。如此一来,京剧的唱念做打融入表演,教室成了戏台,歌唱的学生身兼二职,既为观众又为演员,每位学生都不能置身事外,积极参与课堂的表演环节,符合京剧本身的风格特点和目标要求。在二度创编的尝试中,能将学过的知识用于实践之中,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学生更能体会京剧的魅力,教学目标落实的更加扎实。
2、编配简单和声,突出学科本体。
在好声音的舞台上,不仅仅只强调了“好声音”,对导师和歌手们编曲力也进行了考验。三宝参与编曲的《渔光曲》,不仅仅让人耳目一新,也让展现好声音的同时,展现了音乐的才华。其中歌唱的形式就是和声对唱,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种形式如果借鉴到歌唱教学的课堂中也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课堂中的编配和声是很简单的,也可以说是即兴的。
那么和声编配如何得以实施呢?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式的渗透是教学的好策略,强调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获取和声的含义。如歌曲教学《让世界充满爱》一课,利用之前给学生看过“中国好声音”歌手和声对唱环节给学生留下的深刻印象,用歌曲的结束句即兴编配和声。我先为这条旋律画出旋律线,在这条旋律线的上方和下方再分别各画一条旋律线,表示高声部和低声部。我先做个即兴创编的示范,高声部旋律: 0 1 1 1 2 2 3 4 ︱ 5———‖,低声部旋律:
。语言激励学生参与创编,几位自信满满的学生在其他孩子的笑意中完成了他们稚嫩的和声。我将他们唱出的旋律写在黑板上,并弹奏出来。以此创编活动为契机,因势利导的讲授音程知识,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状态是积极的。在完整演唱这首歌时,结束句形成了三个声部的和声,虽然非常的稚嫩,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引导尝试,就会有很好的收获,孩子是会给我们惊喜的!
歌唱教学中的“二度创编”实际上是学生“体验创作再体验”的过程。再体验是前体验的升华,让学习效果再次得以检验,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歌曲音乐创作手法的进一步了解,又可以使学生深层次感受歌曲的人文内涵和情感精神。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实施歌曲“二度创编”这一教学行为,旨在有创意的歌唱,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歌唱乐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吟唱音乐的能力,但我们并不排斥其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而且要灵活有效地加以运用,因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