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正在我国得到不断的实践。不同的企业实施的效果不同,为了评价实施的效果,找到实施的盲点和改善的方向,建立了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关键词】 精益生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精益生产方式就是要从客户角度来确定价值的含义,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加入质量因素,消除一切不产生价值或增值的活动,让价值的创造稳定地持续流动,把原材料和供应商当作源头或支流,顺流而下,汇集到生产和分销的河流里,按照准确的消费速度,最终流入客户的手中。精益生产方式正逐渐成为制造业的标准生产方式,对正在导入或准备导入精益生产的企业,如果有一套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过程评价,就可以知道导入达到了怎样的水平,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有助于增加企业导入的信心,同时看到在导入过程中存在着的薄弱环节,有助于企业明确提升实施的具体思路和措施,促进企业实施水平和效果的不断提高。
文献[2]建立了基于精益生产方式的指标体系,本文在其基础上从人员、物料、设备、方法、环境五个方面对其指标进行了归类,又考虑到指标间具有模糊性的特点,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精益生产方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一、精益生产方式的指标评价体系
任何生产方式都是由人员、物料、机器设备、方法工艺和环境组成的一个系统,只是不同的生产方式侧重点不同。本文从这五个方面出发,对精益生产方式下的各项活动进行分析,建立了精益生产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一所示)。
(1)人员。精益生产方式是充分尊重人性一种生产方式。它假设人都愿意努力工作,发挥聪明才智,有所成就。为了实现这一假设,精益生产方式不仅为员工提供岗位培训,实施岗位轮换制度,使员工都成为多能工,还积极鼓励员工参加QC小组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为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所以要评价人员方面,主要从多能工化、持续改善活动和岗位培训这三个方向考虑。
(2)物料。精益生产方式是拉动式生产,也就是后工序在需要的时候到前工序领取所需数量的物料,物料被领取后,而记录物料相关信息的就是看板,从看板管理实施的效果可以评价物料的情况。看板不仅用来进行内部的物料控制,还用来进行对供应商的管理,这种看板叫外协看板,但供应商的管理是相当复杂,还需要单独作为一个指标来考虑。
(3)方法。为了实现精益生产的目标,丰田公司使用了很多方法。主要包括:
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概念是首先由美国的费根鲍姆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日本把其发展为全公司的质量管理,也就是所有部门参加QC活动,所有层次的员工参加QC活动,QC和公司其它相关职能(市场营销、生产等)统一起来。
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是指能够使作业人员安全、高效、稳定地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并能够使现场管理人员管理好自己所负责的作业范围内的工序,以及进一步改善作业现场的一整套作业规范!。在这里,“标准化”不仅仅是指产品标准化、零部件标准化、质量标准化,还包括作业标准化、在制品标准化等。
均衡生产,为了使生产过程不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出现太大的波动而采用一种方法,其目标是按照顾客需要的速度生产。
拉动式生产方式,后工序在需要的时候到前工序领取需要的物料。
目视管理,就是将生产过程中的情况通过显示器、指示灯等显示出来,使人一看就知道生产是否正常运行。
(4)设备。设备的合理布局,精益生产方式普遍采用以产品为中心的单元式设备布局方式,最典型的是U型生产线布局,这种方式布局紧凑,缩短了物流路线,解决了小批量生产和传递的物流费用问题,缩短了生产过程时间。设备的的快速转换,在以“小批量、多品种”为特征的均衡化生产过程中,零部件加工批量和品种需要频繁的来回转换。当变换加工零件种类时,需要对加工设备进行必要的装换与调整。设备的快速转换,对于缩短生产过程时间、缩小生产批量、进而降低成品和半成品的库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动化,日语中的自动化有两种涵义:其一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动化”,表示用机器来代替人工;另一个涵义是指“自动化缺陷控制”,是一种发现异常和质量缺陷的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当异常或质量缺陷发生时,能使生产线或者机器自动停止的技术装置。我们这里讲的自动化主要是指后者。全面生产维护,就是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以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行。
(5)环境。主要考虑5S管理,指的是在生产现场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活动,通过规范现场、现物,为全体员工创造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也是实施精益生产的基础。
二、精益生产方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就是根据给出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值,经过模糊变换后对多种因素所影响的事物或现象做出总体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三个给定集合是评语集、指标集、权重集。只要输入被评价对象从指标集到评语集的模糊评判矩阵,通过模糊变换就可以得到被评价对象在评语集上的模糊综合评判向量。(由图一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精益生产条件下的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建模与评价步骤如下:
(1)建立评价指标集
由图一知,第一层次的指标集为
U={u1,u2,u3,u4,u5};
第二层次的指标集为
u1={u11,u12,u13};u2={u21,u22,u23};
u3={u31,u32,u33,u34,u35};
u4={u41,u42,u43,u44}。
(2)建立评语集
V={v1,v2,v3,v4,v5}={差,较差,一般,较好,好}。
(3)建立评价指标的权重集
U中各元素的权重分配为:
A={a1,a2,a3,a4,a5} ■ai=1。
(4)进行一级综合评价
一级综合评价就是首先对每一个子集ui分别进行评价。
模糊评判矩阵的数据来源是十分重要的。较常用的方法有统计方法(如问卷形式)和建立各单因素隶属函数的方法。
(5)进行二级综合评价
将每一个ui看作一个因素,则可把U={u1,u2,u3,u4,u5}视为单因素集,其评价矩阵为R=B1B2B3B4B5
于是得到模糊评价向量
B=A?紫R=(b1,b2,b3,b4,b5)。
根据最大隶属原则确定此评语级别。重复以上步骤得到的评语级别。根据评语级分别对进行排序。
三、计算实例
用以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A进行评价;
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权重集,其所得判断矩阵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得。
选取十位专家对企业A进行打分,打分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中数字表示每项表示赞同的人数。
表1专家打分统计表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于企业A的u1指标,模糊评价矩阵为:R1=00.10.10.30.50.20.50.3 00 0.40.20.30.1 0
权重集为A1=(0.37,0.44,0.19)
则可得u1指标的评价向量为:
B1=A1?紫R1=(0.124,0.273,0.186,0.186,0.231)。
同理可得其他评价指标的评价向量为:
B2=(0,0.081,0.349,0.325,0.245)
B3=(0.155,0.218,0.218,0.218,0.191)
B4=(0.165,0.256,0.249,0.165,0.165)
B5=(0,0,0.300,0.400,0.300)
于是企业A的模糊综合评价向量为:
BA=A?紫R=(0.165,0.270,0.218,0.218,0.231)
归一化后得:
BA=A?紫R=(0.149,0.245,0.198,0.198,0.210)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企业A的评价为一般。
四、结语
本文建立的模型可以对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可以帮助企业找到今后改善的地方,对推进精益生产的应用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布鲁斯·A·汉德森,乔治·L·拉克.精益企業.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2]齐二石,程文明.丰田生产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4)
【关键词】 精益生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精益生产方式就是要从客户角度来确定价值的含义,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加入质量因素,消除一切不产生价值或增值的活动,让价值的创造稳定地持续流动,把原材料和供应商当作源头或支流,顺流而下,汇集到生产和分销的河流里,按照准确的消费速度,最终流入客户的手中。精益生产方式正逐渐成为制造业的标准生产方式,对正在导入或准备导入精益生产的企业,如果有一套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过程评价,就可以知道导入达到了怎样的水平,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有助于增加企业导入的信心,同时看到在导入过程中存在着的薄弱环节,有助于企业明确提升实施的具体思路和措施,促进企业实施水平和效果的不断提高。
文献[2]建立了基于精益生产方式的指标体系,本文在其基础上从人员、物料、设备、方法、环境五个方面对其指标进行了归类,又考虑到指标间具有模糊性的特点,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精益生产方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一、精益生产方式的指标评价体系
任何生产方式都是由人员、物料、机器设备、方法工艺和环境组成的一个系统,只是不同的生产方式侧重点不同。本文从这五个方面出发,对精益生产方式下的各项活动进行分析,建立了精益生产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一所示)。
(1)人员。精益生产方式是充分尊重人性一种生产方式。它假设人都愿意努力工作,发挥聪明才智,有所成就。为了实现这一假设,精益生产方式不仅为员工提供岗位培训,实施岗位轮换制度,使员工都成为多能工,还积极鼓励员工参加QC小组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为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所以要评价人员方面,主要从多能工化、持续改善活动和岗位培训这三个方向考虑。
(2)物料。精益生产方式是拉动式生产,也就是后工序在需要的时候到前工序领取所需数量的物料,物料被领取后,而记录物料相关信息的就是看板,从看板管理实施的效果可以评价物料的情况。看板不仅用来进行内部的物料控制,还用来进行对供应商的管理,这种看板叫外协看板,但供应商的管理是相当复杂,还需要单独作为一个指标来考虑。
(3)方法。为了实现精益生产的目标,丰田公司使用了很多方法。主要包括:
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概念是首先由美国的费根鲍姆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日本把其发展为全公司的质量管理,也就是所有部门参加QC活动,所有层次的员工参加QC活动,QC和公司其它相关职能(市场营销、生产等)统一起来。
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是指能够使作业人员安全、高效、稳定地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并能够使现场管理人员管理好自己所负责的作业范围内的工序,以及进一步改善作业现场的一整套作业规范!。在这里,“标准化”不仅仅是指产品标准化、零部件标准化、质量标准化,还包括作业标准化、在制品标准化等。
均衡生产,为了使生产过程不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出现太大的波动而采用一种方法,其目标是按照顾客需要的速度生产。
拉动式生产方式,后工序在需要的时候到前工序领取需要的物料。
目视管理,就是将生产过程中的情况通过显示器、指示灯等显示出来,使人一看就知道生产是否正常运行。
(4)设备。设备的合理布局,精益生产方式普遍采用以产品为中心的单元式设备布局方式,最典型的是U型生产线布局,这种方式布局紧凑,缩短了物流路线,解决了小批量生产和传递的物流费用问题,缩短了生产过程时间。设备的的快速转换,在以“小批量、多品种”为特征的均衡化生产过程中,零部件加工批量和品种需要频繁的来回转换。当变换加工零件种类时,需要对加工设备进行必要的装换与调整。设备的快速转换,对于缩短生产过程时间、缩小生产批量、进而降低成品和半成品的库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动化,日语中的自动化有两种涵义:其一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动化”,表示用机器来代替人工;另一个涵义是指“自动化缺陷控制”,是一种发现异常和质量缺陷的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当异常或质量缺陷发生时,能使生产线或者机器自动停止的技术装置。我们这里讲的自动化主要是指后者。全面生产维护,就是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以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行。
(5)环境。主要考虑5S管理,指的是在生产现场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活动,通过规范现场、现物,为全体员工创造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也是实施精益生产的基础。
二、精益生产方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就是根据给出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值,经过模糊变换后对多种因素所影响的事物或现象做出总体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三个给定集合是评语集、指标集、权重集。只要输入被评价对象从指标集到评语集的模糊评判矩阵,通过模糊变换就可以得到被评价对象在评语集上的模糊综合评判向量。(由图一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精益生产条件下的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建模与评价步骤如下:
(1)建立评价指标集
由图一知,第一层次的指标集为
U={u1,u2,u3,u4,u5};
第二层次的指标集为
u1={u11,u12,u13};u2={u21,u22,u23};
u3={u31,u32,u33,u34,u35};
u4={u41,u42,u43,u44}。
(2)建立评语集
V={v1,v2,v3,v4,v5}={差,较差,一般,较好,好}。
(3)建立评价指标的权重集
U中各元素的权重分配为:
A={a1,a2,a3,a4,a5} ■ai=1。
(4)进行一级综合评价
一级综合评价就是首先对每一个子集ui分别进行评价。
模糊评判矩阵的数据来源是十分重要的。较常用的方法有统计方法(如问卷形式)和建立各单因素隶属函数的方法。
(5)进行二级综合评价
将每一个ui看作一个因素,则可把U={u1,u2,u3,u4,u5}视为单因素集,其评价矩阵为R=B1B2B3B4B5
于是得到模糊评价向量
B=A?紫R=(b1,b2,b3,b4,b5)。
根据最大隶属原则确定此评语级别。重复以上步骤得到的评语级别。根据评语级分别对进行排序。
三、计算实例
用以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A进行评价;
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权重集,其所得判断矩阵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得。
选取十位专家对企业A进行打分,打分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中数字表示每项表示赞同的人数。
表1专家打分统计表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于企业A的u1指标,模糊评价矩阵为:R1=00.10.10.30.50.20.50.3 00 0.40.20.30.1 0
权重集为A1=(0.37,0.44,0.19)
则可得u1指标的评价向量为:
B1=A1?紫R1=(0.124,0.273,0.186,0.186,0.231)。
同理可得其他评价指标的评价向量为:
B2=(0,0.081,0.349,0.325,0.245)
B3=(0.155,0.218,0.218,0.218,0.191)
B4=(0.165,0.256,0.249,0.165,0.165)
B5=(0,0,0.300,0.400,0.300)
于是企业A的模糊综合评价向量为:
BA=A?紫R=(0.165,0.270,0.218,0.218,0.231)
归一化后得:
BA=A?紫R=(0.149,0.245,0.198,0.198,0.210)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企业A的评价为一般。
四、结语
本文建立的模型可以对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可以帮助企业找到今后改善的地方,对推进精益生产的应用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布鲁斯·A·汉德森,乔治·L·拉克.精益企業.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2]齐二石,程文明.丰田生产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