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摄影中的应用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07403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摄影是指借助数码照相机、机械照相机等专门设备对物体影像进行记录的活动过程,是一门将日常生活中平凡事物转化为永恒视觉图像的艺术。在摄影用光中,色彩是光线的四大特性之一,在摄影中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色彩的基本特性,分析色彩在摄影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摄影;色彩;特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J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77-1
  色彩是指人眼视神经对物体所具有的独特物理特性产生的光形成的特殊感觉。摄影用光中的光线具有四点特性,即光线方向性、光线强度性、光线性质和光线色彩性[1]。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感知是一件摄影作品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2]。色彩的基本特性、具体应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色彩的基本特性
  色彩不仅能够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还对其心理造成一定影响。色彩对人们造成的强烈视觉冲击表现在重量感、远近感、动静感、大小感、冷暖感和软硬感等。(1)按照不同色彩的色性、明度来分,色性越暖、明度越低的色彩越重,色性越冷、明度越高的色彩越轻;按照不同色彩的质感来分,质感越光滑的色彩越轻,质感越粗糙的色彩越重。白色和黑色分别位于光谱两端,在诸多颜色中,白色最轻,而黑色最重,其次依次是红色、橙色、蓝色、绿色和黄色。(2)远近感主要是由色性和明度决定。色性较暖、明度较高的颜色较近,如明黄色、橙黄色等;色性较冷、明度较低的颜色较远,如墨蓝色、深灰色等。(3)动静感主要由色彩光波长短决定。光波较长的颜色易引起观众的注意,如红色、黄色等暖色,促使观众产生兴奋、紧张的感受。光波较短的颜色不易引起观众的注意,如咖啡色、卡其色等,促使观众产生安宁、平和的感受。(4)明度是决定大小感的重要因素。明度越高越大,明度越低越小。(5)冷暖感主要体现在冷色调和暖色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长期接触客观事物、自然事物中形成的感受和总结的经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灰色等,使人产生宁静、祥和、清凉的感受。暖色调如黄色、橙色、红色等,使人产生活泼、热情、温暖的感受。(6)软硬感是由色彩之间阶调层次决定的。当阶调层次较单一、不明显时,整体画面较为简洁,呈现出强硬、粗犷的视觉效果。当阶调层次较为丰富、较为明显时,整体色彩较为细腻,因此呈现出柔软的视觉效果。
  二、摄影中色彩的具体应用
  为了使摄影作品满足和谐性、秩序性,应用色彩时应当保证色彩和谐,坚持以下原则:(1)构图时应当选用补色。(2)对高饱和画面补偿时应当使用低饱和,并处理好高饱和与低饱和之间的比例大小关系,以1:4或1:3为宜。(3)当使用颜色较多时,应当使用色环图上相近的邻近色。(4)尽可能的减少差异较大的色彩。(5)在一个既有低色度也有高色度的摄影作品中,对其进行补偿时,高明度面应当高于低明度面,以3倍或4倍为宜。
  摄影按照不同的摄影对象可分为人物摄影、商业摄影和风光摄影等。(1)人物摄影主要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形象特点等,在应用色彩时,必须借助色彩将人物的感情世界、心理感受进行全面表达。根据人物摄影题材的不同,确定作品主色调,为了使背景环境与人物性格相互融合,摄影师必须对色调进行耐心斟酌、全面考虑。摄影师必须对冷色调和暖色调准确把握,当一副作品呈现蓝色主调时,可以加入中性色调,如黑色、灰色等,对画面起到调和作用。必须全面考虑光线对作品色彩的影响。(2)商业摄影是指对商品、产品、品牌等的摄影,以此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实现商品价值。正确、合理的对颜色进行选择和配置对于商业经济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摄影师必须善于观察,在大自然中发现更多美丽的色彩,并应用于作品中。摄影师必须不断提高色彩搭配能力,提升色彩搭配的水平,在对色彩进行搭配时做到合理搭配、和谐组织,才能形成较为丰富的画面。背景色與主体色之间的相互搭配是商业摄影色彩应用的重点,背景色应当比主体色更暗、更浊,较为鲜艳、较为明亮的主体色才能充分体现主体地位,更易对消费者形成较强烈的视觉冲击。(3)风光摄影按照不同的视觉效果分为自然风光和人为风光。自然风光作品中的事物追求真实,在应用色彩时,大多用互补色、饱和度较高的色彩,以此形成强烈、真实的视觉效果。人为风光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摄影师情感,讲究淡雅恬静、统一和谐,大多用饱和度较低的色彩,以此表达摄影师的创作情感。
  三、结束语
  不同色彩带给人们的重量感、远近感、动静感、大小感、冷暖感和软硬感不同,色彩还具有特殊的情感功能。摄影师必须加强对色彩应用的正确认识,掌握应用的方法和规律。合理适当的对色彩进行应用、配置,引起人们对摄影作品的关注,促使摄影作业实现自身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摄影师的摄影能力及色彩合理应用能力。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对摄影中色彩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供学者参考。
  参考文献:
  [1]邓露明.浅析色彩在广告摄影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上旬),2013,(09).
  [2]辛娜,王海波,邹芳通,陈琦昌.浅谈现代人像摄影中色彩的重要性[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5).
  作者简介:
  田俊蓉,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一书中阐述了其对艺术的理解及定义。例证、推翻、再证为一个基本思路。本文将从《作为巫术的艺术———巫术艺术》为出发点,进行论证。在《作为巫术的艺术》中,科林伍德分别从“巫术与伪科学”、“巫术与精神病”、“巫术其物”及“巫术艺术”进行他的观点阐述,其观点认为巫术艺术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本论文的论点则是巫术艺术属于艺术范畴。论文将阐述科林伍德观点及反对观点等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摘要:在韩国影坛,怪才导演层出不穷,但金基德显然是一个异类。除了他的电影因题材敏感、风格浓烈难以归类之外,他“野路子”般的成功经历也实在难以复制。韩国出版的迄今唯一一本关于金基德的书,叫《金基德:野生,或者赎罪羊》,这对他个性的比喻实在妥帖不过。野生,比喻边缘、另类、原始、不羁、残酷;羊,则是揭穿其暴利掩饰下内心的敏感与软弱;赎罪羊,仿佛是他与生俱来的一个身份,他为自己赎罪,也为别人赎罪,他似乎要
话剧《枫树林》展现了一个村官在生命末期对人生价值的追问与反思。该剧通过对比呼应、以小见大、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直面错误、勇于担当、勤于奉献、踏实工作的村
摘要: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是仅中国独有的艺术。但在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水墨动画也面临着各种挑战,结合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特点,继承与发展同行,开创最具代表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中国水墨动画。  关键词:传统;继承;发展;水墨动画  中图分类号:J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49-1  一、中国水墨动画发展过程  随着动画产业在世界范围内
摘要:中国画艺术,作为最传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经久不衰,不断发展、创新。数字中国画艺术是传统中国画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数字中国画便是计算机数码绘图与传统中国画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中国画和数字中国画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二者既有异同,又相互促进。  关键词:情感;审美;不同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
陶瓷彩绘花鸟装饰在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以其独特的寓意象征性,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观察世界、表达感情的思维方式。而在众多的花鸟绘画中:梅,“四君子”之
传播美学的研究者提出传播活动离不开知、情、意三方面的心理活动,审美是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行为动机。审美关系是由客体。满足主体潜能或本能需求而建立的。某个个体能否与某
摘要:传统连环画与现代动画属于不同时代的文化产物,其在不同的时代里演绎着自己的精彩,并独领风骚。但不管是传统连环画还是现代动画,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其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的碰撞。基于此,本文以传统连环画和现代动画的文化特点分析为基础,着重介绍了传统连环画与现代动画设计的文化碰撞。  关键词:文化碰撞;传统连环画;现代动画;文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J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要:全媒体时代,媒介竞争激烈,不论是影视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人物形象越发多样化,从单一风格到哈韩风、哈日风、萝莉风、御姐风等等。这些热潮使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自身形象甚至是对美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益处显而易见,然而受益的同时,很多人物造型设计从业者也为迎合大众而在创作中不得不进行非理性的判断,使得人物造型设计的风格出现媚俗化、娱乐化倾向,这些受大众影像的形象又被媒体反向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