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研究破重点展优势避不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63394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实行,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而多媒体教学在此过程中以它多方位的角度、立体化的开发和利用、人机交互性的优越性,以及存贮信息量大、画面丰富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发现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与缺点,取长补短,以适应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我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强化课前研究做好教学准备。
  
  课前研究是讲课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研究进行的充分,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强化课前研究,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计算机备课便于随时修改教案,当然这并非計算机辅助备课的主要目的。现在很多地方要求老师实行无纸备课,即要电子备课。如果想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备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要输入文字、制作动画等则需花二、三天才能备好一节课。而且不是每个老师都懂得制作电脑动画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想备好一节含有多媒体的课就容易很多了,不会制作动画可以到网上找,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以修改,这样变成自己的课件,可大大加快老师的备课速度和质量。
  例如,我备《氨气》这一节课时,从网上下载了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模拟动画、氨气分子结构模拟动画、氨气与酸反应的实验模拟动画。然后把这些组件插到我的课件中,充实了我的课件,使我的课件有内容,又生动。最主要还是大大缩短了备课的时间,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收集整理化学教学内容和信息,从中选择或借鉴对教学有用的东西来充实化学课堂,提高课前研究的质量。
  
  二、利用视听优势,突破重点难点。
  
  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人体的五个感觉器官中,就记忆百分率而言,视觉占30%,听觉占20%,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视、听并用时,记忆效率可达68%。实验证明,参与的感官越多,学习效果越好。按照巴浦洛夫的说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手脑并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正符合这个理论。学生学习时,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计算机技术的功能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新颖的形式,精彩的声画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绪。
  例如在讲授新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第三单元“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时,可设计NaCl、CsCl、CO2、金刚石、石墨等结构模型,通过不同角度透视、旋转及切割,使学生从课本插图中对晶体结构的平面感觉上升到真实的三维立体空间感觉,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轻松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可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形象地表现出来,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工作,使教师的活动不象以前: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简单电教手段组成,而是综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增加课堂容量和知识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刚学习化学时,学生不易理解排空气集气法的收集原理,也不易讲述明白,若制成多媒体课件,设计为一种气体将另一种气体从集气瓶中排挤出来,展示给学生,学生一看就懂,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再有,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节奏慢,课堂容量小,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会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识。尤其在总复习时,运用计算机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一个多媒体课件,既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进行实验室制取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的复习中,用传统的方法若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很浪费时间,用一些挂图,又没有动态效果,如果制成多媒体课件,只需一按键即呈现出来,运行极为方便,且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在总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以导为主,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避免走进误区。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属于教学辅助工具,如果盲目应用,则会走进误区。若是把教师生动的课堂活动都变成课件上冷冰冰的文字,就显得苍白无力,起不到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要恰当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我认为主要把握以下两点:
  1.辅教、辅学。在课堂上,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而课件是辅助教和学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高效率的训练。但它却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因为我们所强调的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如果没有教师的辅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更不能成为一个计算机的操作者,因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一台机器不能够代替的。
  2.适用、适时、适度。课件要有适用性,应当是课件内容和教材内容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生硬地掺合。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能为了用课件而用课件,盲目地随大流。在使用方法和技巧上,适时和适度地穿插课件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件不在多,更不能滥,不必节节用课件,而是要精、要巧、要美、要恰到好处。
  化学教学多媒体运用是人机交互、启发思维,声画并茂、激发兴趣,形象直观、增强记忆,因材施教、学科渗透,增大容量、短时高效,互动信息、培养合作,拓宽视野、交流反馈等优点。因此挖掘其潜在的作用,善于和坚持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相结合、相渗透、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真正意义的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其他文献
教材内容:人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第21课《搭石》  教学目标:  1、巩固什么是“搭石”,找一找搭石在文中组成了哪些优美的画面?  2、感受搭石搭出的家乡人美好的品德和情感。  教学准备: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落实好组长,记录员、1至4号发言人。  设计理念:以读为主线,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以品悟情、以研见美为教学目标。力求抓住重点段落、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文、品析语句,经历丰富的情感体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把语文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便于学生参与的语文活动,语文课堂因此而变得活泼起来。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这样的课堂活动是不成功的、无效或低效的。具体说来,目前语文课堂中的活动存在着三种很不好的倾向:  其一,盲目照搬  模仿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把看到、听到的一些精英教师的课不清头绪、不明就里、拿来就用、生搬硬套,这样的机械模仿必然是东施效颦,不可能取得好
【摘 要】“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学的学生”,学困生主要的问题不是教不会,而是他们不会学,教师要““授之以渔” 让他们品尝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快意。  【关键词】学困生 培养 成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参差不齐,加上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存有差异,导致数学成绩高低不一。本文拟结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与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连号的课堂秩序是高效的基石。多管齐下的强化课堂管理、规范行为、提高课堂效率更是数学教学的首要。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高效;管理    管理好课堂,不是单纯的是在课上管理,而是注重课前的铺垫。课上的调控,多方面多层次的做有心人,顺势的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
[摘要]作家的价值依赖于读者实现,因为文学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接受,才能形成审美对象并实现作品的价值,从而肯定作家的价值。台湾女作家三毛,就用她传奇的生活经历谱写出了一篇篇使入受用终生的人生乐章。而她永不衰退的生命力是与她的两大读者分不开的,一类是三毛的信赖者,即三毛迷们;另一类则使变相的传播者,即专门从事研究和批评的特殊读者,但不管哪一种都反映出了三毛作品的双重研究价值。具有洒脱平实个性的三毛以平
参加2010年暑期山东省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感觉收获很大,作为一个高中教师,对高中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思考。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过程,对学校、教师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成绩,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创新教学过程,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中语文的教学谈几点浅见。    一、减少测试的频率。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
小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对于推进小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应当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说好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农村,学生除了上课,平时的语言交流基本上使用方言,也有除了语文学科以外的其他科目都用方言的,更有农村小学还没有用普通话进行教
读大多数同学的作文,总有缺乏真情实感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学生没有情感吗?仔细观察一下,认真研究一下自会发现这里有两种原因:一是缺乏自信心。每次老师留下作文题目和要求时,多数学生不敢直接地去审题,总是想到作文书上去找相似的文题进行仿写。这样“生吞活剥”的作文虽有几个华丽的词藻。怎能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把学生沉眠于心底的真情激活。此时,学生的情感就像煤与炭,必须有火柴
一、历史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启发式就是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历史教学过程中,常会看到一些历史老师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学生思考回答,从而进行“启发式教学”。此做法,看似是“启发”,实质是“代发”。它使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的设计,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一些历史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一些孤立、零散、表面的问题,或是一些简单的机械记忆
快乐在不同人的眼中的诠释是不同的。在学者眼中,学问就是快乐;在科学家眼中,科研成果就是快乐;在作家眼中。写出受人们欢迎的作品就是快乐;而在教师眼中呢,让每个学生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就是快乐。自然,我属于最后一类。  未当班主任之前总感觉班主任比课任老师忙些、累些,但却总也不以为意,当真正扮演起班主任这个角色以后,我才更深刻理解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称誉的真正内涵。如果有人问我,当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