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经济学课堂上,老师讲有关私有制的问题,奇怪的是同学们并没有听到“私有制”这个词,而听到的都是“西游记”,为什么经济学课堂上的老师却一再说起与课程毫无相关的“西游记”呢?其实这是一个有关古代汉语、现代方言的问题。
在普通话中,“私有制”和“西游记”读音相差很大。尤其是“私”与“西”,“制”与“记”。这两组字的声母和韵母都是不相同的。然而在某些方言中,两组字的读音却完全相同。如在广州方言中。
广州方言里,没有舌尖前音[ts]、[ts’]、[s],也没有舌尖后音[t1s]、[t1s’]、[1s]。只有[tl]、[tl’]、[l],它们是比[ts]、[ts]、[s]稍后的舌叶音,发音时舌尖或舌叶顶着齿背或齿龈,发音部位受后面韵母的影响而时前时后,不很稳定。当在前、高元音前时,舌位较后,接近舌面音[ta]、[ta’]、[a];而当在其他元音的前面时,舌位较前,接近舌尖前音[ts]、[ts’]、[s]。因此在《广州话拼音方案》中,有z、c、s和j、q、x两组声母来表示[tl]、[tl’]、[l]。z、c、s主要是拼写a、o、é及a、o、é、u等字母开头的韵母,例如:za渣、ca茶、sa沙。而j、q、x主要拼写i、ü及i、ü字母开头的韵母,例如:ji制、qi次、xi私。所以在我们听来,广州话中的“私(zi)有制(ji)”与普通话中的“西游记”读音是相同的。
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广州话较好地保存了中古声母的特点。“私”在中古时属于精组字。在中古,精清从心发生了分化,受到同化作用的影响,一部分字遇到[i]、[y]读成[ta]、[ta’]、[a],而在其他韵母前,则保持原来的读音[ts]、[ts’]、[s]。因此,在中古“私”声母的读音为[a],广州话至今保留着这一发音特点。“制”属于章组字,在中古,章昌船书的读音为[ta]、[ta’]、[a]。因此,在中古“制”的声母读作[ta]。后来随着时间和语言规律的发展,章昌船书并人庄初崇山,最后失去浊音,舌尖移向硬腭,成为[ts][ts’][s]。而广州方言并没有按照这一规律发展,而是保留了中古声母的特点,“制”仍读作[ts]。因此在现代,无论是z、c、s或zh、ch、sh,只要和韵母[i]相拼,在广州方言中声母都发的音[ta]、[ta’]、[a]音,如:ji知,qi词,xi思。
此外这一语言现象还反映出广州话中韵母的特点。在广州话中没有韵母[l]和[l],只有韵母[i],这主要是受声母的影响。在中古以前没有[l]韵和[l]韵,它们是后来产生的。而[l]和[l]都是[i]变来的,它们只与特定的声母相配。[l]接在舌尖前音[ts]、[ts’]、[s]的后面,[l]接在舌尖后音[t1s][ts’][s]的后面。因为[ts]、[ts]、[s]是舌尖前的辅音,而[i]是舌面音,二者的发音部位不同,相互排斥。结果[b]、[ts]、[s]把韵母[i]带到和它们同一发音部位上来,[i]变成了舌尖前的元音[l]。同样的,[ts]、[ts’]、[s]是舌尖后的辅音,它们把[i]也带到和它们同一发音部位上来,变成舌尖后的元音[l]。由于广州方言中没有声母[ts]、[ts’]、[s]以及[ts]、[ts’]、[s],[j]及[i]字母开头的韵母都与j、q、x相拼,因此广州话中没有产生舌尖前元音[l],以及舌尖后元音[l],而是保留了齐齿呼。
这种韵母受声母影响的现象在其他方言中也存在。如在汉口等地方言中,只有声母[ts]、[ts’]、[s],而没有卷舌音[ts][ts’][s],因此只有韵母[l]。在厦门等地方言中,声母是[l]、[t’]或[ts]、[ts’]、[s],没有舌尖后音和舌面音,因此韵母仍是[i],而没有产生[l]和[l]。
由于地域、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在各地方言中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读音。正因为这样,方言才会成为我们研究古代语音的活化石。通过方言我们可以看到汉语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探究语言发展的规律。
在普通话中,“私有制”和“西游记”读音相差很大。尤其是“私”与“西”,“制”与“记”。这两组字的声母和韵母都是不相同的。然而在某些方言中,两组字的读音却完全相同。如在广州方言中。
广州方言里,没有舌尖前音[ts]、[ts’]、[s],也没有舌尖后音[t1s]、[t1s’]、[1s]。只有[tl]、[tl’]、[l],它们是比[ts]、[ts]、[s]稍后的舌叶音,发音时舌尖或舌叶顶着齿背或齿龈,发音部位受后面韵母的影响而时前时后,不很稳定。当在前、高元音前时,舌位较后,接近舌面音[ta]、[ta’]、[a];而当在其他元音的前面时,舌位较前,接近舌尖前音[ts]、[ts’]、[s]。因此在《广州话拼音方案》中,有z、c、s和j、q、x两组声母来表示[tl]、[tl’]、[l]。z、c、s主要是拼写a、o、é及a、o、é、u等字母开头的韵母,例如:za渣、ca茶、sa沙。而j、q、x主要拼写i、ü及i、ü字母开头的韵母,例如:ji制、qi次、xi私。所以在我们听来,广州话中的“私(zi)有制(ji)”与普通话中的“西游记”读音是相同的。
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广州话较好地保存了中古声母的特点。“私”在中古时属于精组字。在中古,精清从心发生了分化,受到同化作用的影响,一部分字遇到[i]、[y]读成[ta]、[ta’]、[a],而在其他韵母前,则保持原来的读音[ts]、[ts’]、[s]。因此,在中古“私”声母的读音为[a],广州话至今保留着这一发音特点。“制”属于章组字,在中古,章昌船书的读音为[ta]、[ta’]、[a]。因此,在中古“制”的声母读作[ta]。后来随着时间和语言规律的发展,章昌船书并人庄初崇山,最后失去浊音,舌尖移向硬腭,成为[ts][ts’][s]。而广州方言并没有按照这一规律发展,而是保留了中古声母的特点,“制”仍读作[ts]。因此在现代,无论是z、c、s或zh、ch、sh,只要和韵母[i]相拼,在广州方言中声母都发的音[ta]、[ta’]、[a]音,如:ji知,qi词,xi思。
此外这一语言现象还反映出广州话中韵母的特点。在广州话中没有韵母[l]和[l],只有韵母[i],这主要是受声母的影响。在中古以前没有[l]韵和[l]韵,它们是后来产生的。而[l]和[l]都是[i]变来的,它们只与特定的声母相配。[l]接在舌尖前音[ts]、[ts’]、[s]的后面,[l]接在舌尖后音[t1s][ts’][s]的后面。因为[ts]、[ts]、[s]是舌尖前的辅音,而[i]是舌面音,二者的发音部位不同,相互排斥。结果[b]、[ts]、[s]把韵母[i]带到和它们同一发音部位上来,[i]变成了舌尖前的元音[l]。同样的,[ts]、[ts’]、[s]是舌尖后的辅音,它们把[i]也带到和它们同一发音部位上来,变成舌尖后的元音[l]。由于广州方言中没有声母[ts]、[ts’]、[s]以及[ts]、[ts’]、[s],[j]及[i]字母开头的韵母都与j、q、x相拼,因此广州话中没有产生舌尖前元音[l],以及舌尖后元音[l],而是保留了齐齿呼。
这种韵母受声母影响的现象在其他方言中也存在。如在汉口等地方言中,只有声母[ts]、[ts’]、[s],而没有卷舌音[ts][ts’][s],因此只有韵母[l]。在厦门等地方言中,声母是[l]、[t’]或[ts]、[ts’]、[s],没有舌尖后音和舌面音,因此韵母仍是[i],而没有产生[l]和[l]。
由于地域、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在各地方言中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读音。正因为这样,方言才会成为我们研究古代语音的活化石。通过方言我们可以看到汉语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探究语言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