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本、安邦之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过对美的感性认识,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诵读经典诗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和文化精髓。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深入实施新课程,真正落实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发挥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从审美观延伸到价值观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人具有崇尚美、追求美的心理特征。语文课堂中要培养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培育学生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去观察、发现生活的美丽。少年儿童的审美观是建立在具体的感性的认识上,如:一朵鲜花、一棵大树、一泓清泉都是美,这也是小学生必备的审美观。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从审美观教育延伸到价值观教育呢?如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时,抓住“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其用意是什么?以及残疾青年的几次谎言,体会出残疾青年的美好品质。如教学《穷人》时,抓住桑娜的复杂心理,体会到桑娜那种义无反顾地帮助穷人的美德,以及抓住末段对话中“熬”字进行体会,从对渔夫那种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精神体会到穷人在困境中的美好品质。如教学《蒙娜丽莎之约》时,文章本身的语言非常优美,如何让学生走进这幅画,通过文字去感受这幅画的美就需要教师的语言引导。一开始,我用抒情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画,让学生对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位女子她美丽而端庄,有一位女子她神秘又妩媚,想知道她是谁吗?你看,她款款地向我们走来了。出示图片。让我们轻轻地呼唤一下她的名字吧!”“想不想和这么美丽的女子见面呀?让我们赶紧与蒙娜丽莎真诚相约吧!”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无疑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进入了教学状态。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美,我配上舒缓的音乐,用自己动情的朗读把学生带进文本,去体验那微笑的神秘与美丽。如教学《金色的脚印》时,为了让学生感受美好的情感与崇高的品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升华,我结合课文的描述,指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读了课文后的具体感受。学生们对故事的内容极感兴趣,谈了许多有关大自然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类要和动物和谐相处,世界才会更加美丽等道理。学生们精神得到升华、情感得到碰撞,可见美也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友善经营,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人与动植物要和睦相处,人与自然要和谐友善。
二、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拓展到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确实,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信仰、价值观,要得以传承和弘扬。让小学生理解核心价值观,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入手。我们知道,小学生对外在事物的判断没有很好的评判标准。所以,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的家庭里,或多或少都有过传统节日的习惯,小学生自然对这些节日的习俗比较熟悉。所以,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入手,最容易让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教学《北京的春节》时,因为在讲授本节课时,我们的新年刚刚结束不久,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习俗还记忆犹新,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通过和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比较,比如除夕夜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守岁,元宵节观花灯、吃汤圆。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文化本质——和谐友善。几千年来,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延续保留,继承至今,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支柱。核心价值观倡导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本质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是我们民族与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的不同习俗,可以让小学生在节日的快乐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孩子最喜欢过新年,因为过新年可以穿新衣、收红包、享美食,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关于“年”的传说故事,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有关新年的诗词进行一次对诗比赛。不仅可以加深对诗词的记忆,同时让学生切身体会什么是“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清明祭扫,悼念祖先,表达了对先人的哀思。通过介绍传统节日的起源,可以丰富孩子对传统文化不同角度的认识。
三、在诵读中渗透核心价值观
通过对那些文质兼美的诗歌反复的、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对祖国文学的音韵美有更深的体验,品味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在对画面的想象中,对语言的感悟中,学生的情感会得到升华。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教学《中华少年》一课,我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进而使学生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教育学生要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还有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搜集古今中华儿女心系祖国、报效祖国的动人事迹,寫一篇演讲稿,并在班会上诵读,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要重视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又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现“立德树人”,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定决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和文化精髓。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深入实施新课程,真正落实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发挥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从审美观延伸到价值观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人具有崇尚美、追求美的心理特征。语文课堂中要培养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培育学生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去观察、发现生活的美丽。少年儿童的审美观是建立在具体的感性的认识上,如:一朵鲜花、一棵大树、一泓清泉都是美,这也是小学生必备的审美观。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从审美观教育延伸到价值观教育呢?如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时,抓住“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其用意是什么?以及残疾青年的几次谎言,体会出残疾青年的美好品质。如教学《穷人》时,抓住桑娜的复杂心理,体会到桑娜那种义无反顾地帮助穷人的美德,以及抓住末段对话中“熬”字进行体会,从对渔夫那种善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精神体会到穷人在困境中的美好品质。如教学《蒙娜丽莎之约》时,文章本身的语言非常优美,如何让学生走进这幅画,通过文字去感受这幅画的美就需要教师的语言引导。一开始,我用抒情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画,让学生对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位女子她美丽而端庄,有一位女子她神秘又妩媚,想知道她是谁吗?你看,她款款地向我们走来了。出示图片。让我们轻轻地呼唤一下她的名字吧!”“想不想和这么美丽的女子见面呀?让我们赶紧与蒙娜丽莎真诚相约吧!”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无疑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进入了教学状态。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美,我配上舒缓的音乐,用自己动情的朗读把学生带进文本,去体验那微笑的神秘与美丽。如教学《金色的脚印》时,为了让学生感受美好的情感与崇高的品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升华,我结合课文的描述,指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读了课文后的具体感受。学生们对故事的内容极感兴趣,谈了许多有关大自然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类要和动物和谐相处,世界才会更加美丽等道理。学生们精神得到升华、情感得到碰撞,可见美也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友善经营,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人与动植物要和睦相处,人与自然要和谐友善。
二、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拓展到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确实,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信仰、价值观,要得以传承和弘扬。让小学生理解核心价值观,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入手。我们知道,小学生对外在事物的判断没有很好的评判标准。所以,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的家庭里,或多或少都有过传统节日的习惯,小学生自然对这些节日的习俗比较熟悉。所以,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入手,最容易让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教学《北京的春节》时,因为在讲授本节课时,我们的新年刚刚结束不久,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习俗还记忆犹新,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通过和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比较,比如除夕夜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守岁,元宵节观花灯、吃汤圆。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文化本质——和谐友善。几千年来,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延续保留,继承至今,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支柱。核心价值观倡导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本质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是我们民族与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的不同习俗,可以让小学生在节日的快乐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孩子最喜欢过新年,因为过新年可以穿新衣、收红包、享美食,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关于“年”的传说故事,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有关新年的诗词进行一次对诗比赛。不仅可以加深对诗词的记忆,同时让学生切身体会什么是“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清明祭扫,悼念祖先,表达了对先人的哀思。通过介绍传统节日的起源,可以丰富孩子对传统文化不同角度的认识。
三、在诵读中渗透核心价值观
通过对那些文质兼美的诗歌反复的、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对祖国文学的音韵美有更深的体验,品味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在对画面的想象中,对语言的感悟中,学生的情感会得到升华。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教学《中华少年》一课,我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进而使学生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教育学生要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还有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搜集古今中华儿女心系祖国、报效祖国的动人事迹,寫一篇演讲稿,并在班会上诵读,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要重视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又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现“立德树人”,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