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既承载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能责任,也承载着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教师要用教育眼光去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接受其熏陶与感染,为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打下根基。
  关键词:语文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07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047
  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立足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統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虔诚地做传统文化的传递者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姑且不论一桶水够与不够,但这桶水必须蕴含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博览群书,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做学生的示范者。
  一方面对于教材中经典文章一定做到熟读成诵。既然要求学生能够背诵,教师必须给学生做良好的示范。《孟子》《出师表》《满井游记》等这些经典著作,我都能够在课堂上给学生示范背诵。自己开好头,学生没有不向老师学习的。另一方面,必须有足够的教材以外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对教师能够“仰视”,从内心对老师充满无限的敬意。这样一来,教师不仅仅做一桶水了,而是一眼源源不断的活水。
  在学习《论语十二章》时,针对学生诵读不熟、得过且过的现象,我给学生熟练地示范背诵,学生给我鼓掌;当学生都能背诵时,我把一本《论语》递给学生,当堂背诵《论语·学而第一》和《论语·为政第二》,又一次赢得热烈的掌声,学生眼中全是深深的敬意和羡慕。乘此良机,我教育学生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引导学生课外诵读《论语》。当学生在诵读《论语》时,我又提前开始准备《孟子》《礼记》等著作了。
  有时候,教师不妨“卖弄”一下学问,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成果。
  二、提升课堂教育艺术,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机
  一些学生看到“之乎者也”就会头脑发晕。其实,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提升教育艺术,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和活力。
  (一)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改变被动接受的地位,鼓励学生当老师
  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著作时,学生把文章改编为课本剧进行演出,获得成功。在进行古诗词积累时,学生策划“中国古诗词”大赛,每一首诗词竟然还能讲一个动人的故事,俨然一期综艺节目,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在学习《三峡》《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含有名胜篇目时,学生能够自己制作课件,当起了小导游,给大家介绍历史名胜。
  (二)现代文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
  有的教师泾渭分明,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割裂开来,我认为不太恰当。恰当地在现代文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会收到意外效果。在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时,我问:“小佛朗士对自己以前没认真学习感动万分懊悔。如果他来到中国,你会怎么教育他呢?”同学们感到很新奇,热烈讨论。有人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人说:“朝起早,夜眠差,老易至,惜此时。”有同学说:“老师,我们送他一本《弟子规》吧!学了《弟子规》,就会做好人,不会犯错了。”水到渠成的传统文化教育自然让学生有所领悟。
  (三)以传统文化来拓展语文学习知识量
  语文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我们开展大语文教学,开阔学生眼界。学习《曹刿论战》时,我把作者简介、《左传》常识、战争背景、作战模式、战争影响以及文学特色等进行综合介绍,让学生感悟“历史与文学”的魅力,从而爱上古典文学。
  三、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正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给人治病一样,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给人治“心”。“心”正人自直。讓学生走正路,不走或少走弯路,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生活细节中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有一次上课时遇到两位同学打架。劝开学生问清是非后,我思考怎么教育。看到一位学生手上有抓痕,我灵机一动,让所有学生结合《弟子规》《孝经》来讨论一下动手打架的危害。有的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有的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听到这些,动手的两个学生低下了头。这样,我把语文课就改为了德育课。
  传统节日的机会不容忽视。比如春节前,学生自带笔墨纸张,进行一次书法和对联展示;端午节让学生介绍节日来历,诵读屈原诗文;中秋节,让学生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文,开展赏月品诗词实践课……这样把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思维自然地融入到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并获得美的享受。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如今,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大量建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新的姿态走向世界。因此,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王蒙.学好中国语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J] . 中学语文教学, 2008(4):1.
  [3] 周国平.如果我是语文老师[J] . 中学生阅读(高中教研版),2015(13):7.
  [4] 曾令辉. 论中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修养[J]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0(s2):63-64.
  [ 责任编辑 张敬亚 ]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校建设中人才引进发挥的作用非常显著。高技能人才的引进能够为高校带来新鲜血液,充足教师团队,提升高校师资力量。这就需要有相应的人事制度与之相配合。本文针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引进的融合展开论述,从而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引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4-0183-02  DOI
关于多媒体技术在其它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整合,这并不是一个非常时新的话题,却是一项常说常新的实践课题。自历经一段时期的尝试应用以来,多媒体技术以其先进独特的活性优势,为各类课程活动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良好支撑。那么,在实现知识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快速转变中不断提高它的贡献份额呢?笔者立足初中语文教学的角度,拟就多媒体教学基本模式的有效性构建与应用方面,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以求商榷与
【正】 大量吸收二十世纪物理学知识进行人格理论的研究,是荣格心理学方法的一大特色。反相原理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反相原理是荣格对牛顿的“每种作用力都存在着一种与之相等
这是一部让我潸然落泪的电影。看完后,我迫不及待地讲给老妈听,老妈听得入迷,并不断流泪。听完后,急不可耐地要立即去电影院观看。这是一部接地气的电影。这不是发生在达官显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应的也提高了。而妇女消费水平的提高,最明显的表现在服装消费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经济条件许可下,有哪位女同志不愿把自己打
语文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学好语文能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利于初中生学习好其他学科。最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新高考等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也需要快速改革教学模式,适应当前新的挑战,从而为初中生带来更优质的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更具时效性。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虽然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近年来刚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但实际上学生本应该就是教学的主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进行道德教育渗透的先天优势,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好这些优势对小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不仅要在备课中挖掘课本中的德育元素,在课上用适当的方法来渗透,也要在课
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对学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诗歌鉴赏有利于高中学生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一笔巨大的宝贵文化财富,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仍然选取了很多的古代诗歌,这些诗歌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第二,诗歌鉴赏有利于高中学生养成自己的审美价值体验。诗歌这种体裁本身就蕴含着风韵美;对高中生而言,诗歌的学习无形之中形成了自己的审美取向。 
初中语文属于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在深入发展新课改的当下,也提高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初中老师纷纷探究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微课来丰富语文教学,推动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微课因其内容表现形式生动形象,授课内容精悍等优势广泛应用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使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得到极大的丰富。  一、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一些不足  1.尽管微课的教学内容
<正> 谢桂兰心理学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广泛的学科。办教育是培养人的,如何加速人才的有效培养,除按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符合教育规律外,还必须遵循教育对象——学生心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