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新余市发展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并针时现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制约因素;措施
[作者简介]丁银莲(1972-),女,江西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经管系副教授。(江西新余 338000)
本文系江西增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余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赣财教[2008]147号)的系列成果之一。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最难的是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温家宝同志向十届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正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其重要性和科学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集约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要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才能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
(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与市场双重制约,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新余市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新余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产业不强、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发展滞后等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仍然制约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农业产业不强。一是产业特色不强。尽管新余蜜桔、高产油茶等特色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但这些产业都处于起步阶段,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我市以粮食、棉花、生猪等传统农业产业为主的格局仍然没有大的改变,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市场竞争力弱依然制约着农业增收、农民增收。二是特色产业关键环节存在问题。新余蜜桔、苎麻是最具新余特色的两个农产品,他们有许多其它农产品无法比拟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新余蜜桔品种易变异,不耐储存。合格的苎麻要靠手工刮麻,一个劳力一天只能刮8斤左右苎麻,按5元/斤苎麻计算,一个劳力一天只能刮40元左右的苎麻,比在外打工一天挣的工钱还少。这是政府采取倾斜政策扶持新余密桔、苎麻多年,但这两个产业仍然做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产品加工、储存、销售滞后,龙头企业规模不大,与农户的生产联系不紧,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强。至今,我市还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带领农民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农业仍然是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
(二)农民收入不高。从市内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320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51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倍。从省内看,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的领先优势逐渐丧失。2000—2004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仍居于全省首位,但领先距离逐年缩小,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16.7%、16.5%、16.4%、16.0%、16.0%。2005—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下滑至全省第三位,比萍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少82元、77元。从国内来看,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浙江嘉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952元,是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倍。
(三)农村不发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缩小城乡差别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但农村的发展还是比较滞后。一是农村生活环境差。近两年,我市通过文明村、小康红旗村、村庄整治建设等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但农村环境总体上还是不尽人意,村庄建设立意不高,特色不强,房屋建筑雷同,脏乱差现象比较明显,只见新屋不见新村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贫困救济、农民疾病防疫救治体系不完善,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能力较低。2006年我市农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为85元/月,是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一半。三是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农民文化程度和技能素养普遍偏低,2006年我市农村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0.4%,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以上,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一)以“三化”做强做大新余市农业支柱产业。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宽裕了,才能为推行文明新风,改善村容村貌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我们要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首要任务,通过项目化运作、科技化投入、产业化经营“三化”做强做大农业支柱产业,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一是借鉴重点工业工程项目运作方式,大力培植农业支柱产业。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特色优势农产品新余蜜桔、优质苎麻、高产油茶作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每一个支柱产业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做到一个支柱产业、一支工作队伍、一个发展规划、一套奖励政策、规划实施一抓到底,集中精力、财力、物力持续做强做大农业支柱产业,解决由于领导变动频繁造成农业产 业发展方向频繁变动的问题,改变一任领导一批产业,农业产业年年变、年年不见产业变的被动局面。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我市农技人员开发、引进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像重视“引资”一样重视“引智”,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力度,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借鉴浙江经验,聘请外地一些国家、省级重要科研人员担任科研顾问和人大或政协委员,请他们长期或定期到新余指导工作。加大对新余蜜桔、苎麻等产业的科研攻关力度,提高新余蜜桔、苎麻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遥过合作、合资、承包等方式,加快七里山万亩新余蜜桔、双林万亩优质苎麻、水西千亩高产油茶等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形成,做到乡有支柱产业、村有主要产品、户有致富门路。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通过实行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珊娜、恩达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到农村签订单、建基地,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做大做强新余蜜桔、苎麻夏布等优势支柱产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种养专业户、运销大户,牵头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以“三个依托”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质量。要把农民培训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一是依托主导产业和生产基地开展培训。依托我市稻棉、水果、苎麻、蔬菜、畜禽等主导产业和生产基地,加大对水稻棉花、新余蜜桔、优质苎麻等种植大户和生猪、鸡鸭养殖大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水平。二是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开展培训。依托珊娜、百乐、恩达等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和本地柑桔园、葡萄园、养猪场等种养大户对留守在家农民进行培训,使农民普遍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成为种植业与养殖业致富能手。三是依托我市各类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各单位培训中心、高新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加强对农民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实现五年培训20万农民、转移20万农民的目标。目前全市确定了22家有实力、有特色的培训机构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单位,形成了工种齐全、特色鲜明、互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农民培训注重实用性、实效性,围绕“3321”工程和“一村一品”,以及我市工业园区、光伏产业进行培训,深受农民欢迎。
(三)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首先,鼓励引导回乡创业者兴办“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集群,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技能、资本或技术优势,通过合理分工和有效竞争,逐步形成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的产业发展格局。其次,引导他们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乡创业者来源于农民,鼓励他们通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农业的规模经营;通过对农业资金支持,提高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的基础条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和营销网络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总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
责任编辑 建学
[关键词]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制约因素;措施
[作者简介]丁银莲(1972-),女,江西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经管系副教授。(江西新余 338000)
本文系江西增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余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赣财教[2008]147号)的系列成果之一。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最难的是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温家宝同志向十届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正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其重要性和科学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集约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要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才能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
(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与市场双重制约,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新余市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新余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产业不强、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发展滞后等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仍然制约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农业产业不强。一是产业特色不强。尽管新余蜜桔、高产油茶等特色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但这些产业都处于起步阶段,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我市以粮食、棉花、生猪等传统农业产业为主的格局仍然没有大的改变,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市场竞争力弱依然制约着农业增收、农民增收。二是特色产业关键环节存在问题。新余蜜桔、苎麻是最具新余特色的两个农产品,他们有许多其它农产品无法比拟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新余蜜桔品种易变异,不耐储存。合格的苎麻要靠手工刮麻,一个劳力一天只能刮8斤左右苎麻,按5元/斤苎麻计算,一个劳力一天只能刮40元左右的苎麻,比在外打工一天挣的工钱还少。这是政府采取倾斜政策扶持新余密桔、苎麻多年,但这两个产业仍然做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产品加工、储存、销售滞后,龙头企业规模不大,与农户的生产联系不紧,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强。至今,我市还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带领农民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农业仍然是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
(二)农民收入不高。从市内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320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51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倍。从省内看,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的领先优势逐渐丧失。2000—2004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仍居于全省首位,但领先距离逐年缩小,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高16.7%、16.5%、16.4%、16.0%、16.0%。2005—2006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下滑至全省第三位,比萍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少82元、77元。从国内来看,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浙江嘉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952元,是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倍。
(三)农村不发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缩小城乡差别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但农村的发展还是比较滞后。一是农村生活环境差。近两年,我市通过文明村、小康红旗村、村庄整治建设等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但农村环境总体上还是不尽人意,村庄建设立意不高,特色不强,房屋建筑雷同,脏乱差现象比较明显,只见新屋不见新村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贫困救济、农民疾病防疫救治体系不完善,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能力较低。2006年我市农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为85元/月,是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一半。三是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农民文化程度和技能素养普遍偏低,2006年我市农村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0.4%,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以上,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一)以“三化”做强做大新余市农业支柱产业。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宽裕了,才能为推行文明新风,改善村容村貌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我们要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首要任务,通过项目化运作、科技化投入、产业化经营“三化”做强做大农业支柱产业,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一是借鉴重点工业工程项目运作方式,大力培植农业支柱产业。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特色优势农产品新余蜜桔、优质苎麻、高产油茶作为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每一个支柱产业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做到一个支柱产业、一支工作队伍、一个发展规划、一套奖励政策、规划实施一抓到底,集中精力、财力、物力持续做强做大农业支柱产业,解决由于领导变动频繁造成农业产 业发展方向频繁变动的问题,改变一任领导一批产业,农业产业年年变、年年不见产业变的被动局面。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我市农技人员开发、引进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像重视“引资”一样重视“引智”,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力度,加强与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借鉴浙江经验,聘请外地一些国家、省级重要科研人员担任科研顾问和人大或政协委员,请他们长期或定期到新余指导工作。加大对新余蜜桔、苎麻等产业的科研攻关力度,提高新余蜜桔、苎麻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遥过合作、合资、承包等方式,加快七里山万亩新余蜜桔、双林万亩优质苎麻、水西千亩高产油茶等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形成,做到乡有支柱产业、村有主要产品、户有致富门路。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通过实行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珊娜、恩达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到农村签订单、建基地,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做大做强新余蜜桔、苎麻夏布等优势支柱产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种养专业户、运销大户,牵头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以“三个依托”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质量。要把农民培训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一是依托主导产业和生产基地开展培训。依托我市稻棉、水果、苎麻、蔬菜、畜禽等主导产业和生产基地,加大对水稻棉花、新余蜜桔、优质苎麻等种植大户和生猪、鸡鸭养殖大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水平。二是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开展培训。依托珊娜、百乐、恩达等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和本地柑桔园、葡萄园、养猪场等种养大户对留守在家农民进行培训,使农民普遍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成为种植业与养殖业致富能手。三是依托我市各类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各单位培训中心、高新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加强对农民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实现五年培训20万农民、转移20万农民的目标。目前全市确定了22家有实力、有特色的培训机构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单位,形成了工种齐全、特色鲜明、互为补充的培训体系。农民培训注重实用性、实效性,围绕“3321”工程和“一村一品”,以及我市工业园区、光伏产业进行培训,深受农民欢迎。
(三)引导和鼓励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首先,鼓励引导回乡创业者兴办“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集群,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技能、资本或技术优势,通过合理分工和有效竞争,逐步形成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的产业发展格局。其次,引导他们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乡创业者来源于农民,鼓励他们通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农业的规模经营;通过对农业资金支持,提高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的基础条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和营销网络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总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
责任编辑 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