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紫砂铭刻的爱情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ul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紫砂雕塑在我们的陶艺园地中极为常见,雕塑不仅是塑造紫砂陶造型的重要手段,美化了陶艺的设计,同时也是一件能够折射出文化和精神风貌的艺术品。紫砂雕塑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和繁琐。如果想更加透彻地了解紫砂雕塑的艺术美感。那么深入了解雕塑工艺,能让人对雕塑的艺术价值体悟得更加透彻。
  关键词 紫砂工艺;爱情故事;雕塑:文化;贵妃醉酒
  紫砂雕塑技术是一项非常精细化的工艺,决定雕塑成败的关键在于雕塑作品神韵是否突出,能否明确地传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雕塑作品创作时,雕塑品的线条流畅性也是雕塑的重点。如果想要制作出“行云流水”的雕刻效果,需要雕塑者拥有极高的雕刻艺术;如果想让作品更加的生动活泼,须在制作雕塑作品时更加的自主,并根据自己的思维方法来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法国雕塑家罗丹有句话曾被摄影人反复引用:“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雕塑题材的选择,表现美并不困难,难的是表达思想。现以紫砂“贵妃醉酒”雕塑为例(见图1),谈谈紫砂雕塑作品传达思想的深化过程。
  1 紫砂“贵妃醉酒”的雕塑工艺
  紫砂“贵妃醉酒”雕塑的是唐朝杨贵妃与高力士两个人物形象。据历史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约好了在百花亭设宴,要在那里一起前往百花亭饮酒、赏花。可是到了那天,当杨贵妃兴致冲冲地赶到百花亭,准备好了酒宴的一切,却迟迟等不到唐玄宗驾车而来。突然看到有人来报告,说皇帝已经去了江妃的宫里,杨贵妃听到这个令她震惊的消息十分痛心。杨贵妃性一时以排除忧愁,便开始饮酒灌肠。三杯下肚,她早已喝醉,顿时春情荡漾、脸色潮红。于是忘乎所然、放浪形骸,频频举杯与高力士、裴力士两个太监调戏。这款“贵妃醉酒”雕塑的就是唐朝杨贵妃醉酒后被高力士搀扶的情景。采用了圆雕技法,将贵妃醉酒时的神态深刻定格在了刀下,高力士一手搀扶着娘娘,一手仍擎着未尽的半杯露华,消瘦的肩胛上感受到沉沉的份量,有点力不从心,却不敢趴下,使劲撑着,仍被压得躬背曲腰;其胸中似有难言之隐,脸上强打着欢笑,一种难以负重的艰涩苦笑,十分到位地把握住“醉”与“似醉还醒”的这个度。整个“贵妃醉酒”雕塑刻工精炼,刀法旷达有力,颇具收藏价值。
  米开朗基罗说过:“—个好的雕刻作品,就是从山上滚下来也滚不坏的,因为他们的雕刻是团块。”紫砂“贵妃醉酒”雕塑不但注重立体性,而且注意流动的线条,可以说,这种线条在中国人审美心理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雕塑“贵妃醉酒”整个作品呈圆雕形,正是这样才使作品的线条流畅、贯通。作品的线条自杨贵妃侧身的曲线滚落至地,“势”似乎并没有停止,反而给人感觉线条又冲向高士力,又与高士力搀扶杨贵妃臂膀的曲线相连。尽管杨贵妃与高士力是两个不同的身体,但这款雕塑的曲线运用可以说是极其成功的。在设计时从作品整体的和谐出发,而又在制作时一气呵成,从而使作品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2 紫砂“贵妃醉酒”背后的经典爱情故事
  紫砂“贵妃醉酒壶”雕塑并不仅是高士力搀扶杨贵妃的情景再现,而是其背后的爱情故事支撑其成为经典,它比肉眼看到的情景更加诱人,更具艺术震撼力。这还得从李隆基对杨贵妃的思念说起,唐明皇纵情于声色,然而杨贵妃死后,她还始终占据着唐玄宗生活的全部。有人说唐玄宗之所以爱杨贵妃,是因贵妃的貌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说唐玄宗看重的是色、是欲,对他们刚开始认识的那一段生活可以这样认为。事实上,在杨贵妃与唐玄宗一同生活的十五年间,唐玄宗虽偶有拈花惹草,但对杨贵妃一直是比较专一的,可以说将其全部的感情、爱心都寄托在杨贵妃身上。如果仅从其美貌并不能说明问题,杨贵妃虽姿色出众,但后宫中的绝色佳人并非没有,何况唐玄宗已年过花甲,情欲的追求已非昔日可比,他之所以对杨贵妃如此醉心,主要的原因是两人在感情上、志趣上的情投意合。因此,这款紫砂“贵妃醉酒”雕塑也是他们在动乱年代至死不渝的爱情见证。
  紫砂雕塑设计并非只是塑造造型那么简单,更有艺术的价值。制作这款紫砂雕塑“贵妃醉酒”,在陶上装饰以刀代笔,刮擦点剁,力求画面表现力的准确,以及线条的流畅。紫砂雕塑“贵妃醉酒”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让人在欣赏画面的同时,深深地被两人在国乱家危之后刻骨铭心的爱情所震撼。
  参 考 文 献
  [1]乔卫明.论中国绘画中的“形”[J].作家.2011(22).
  [2]倪美玲.唐明皇与杨贵妃文学形象的嬗变[J].江西社会科学.2005(08):105-107.
其他文献
紫砂壶发展至今已逾五百余年,它的文化性能也愈加明显,并且成为衡量一把壶综合价值的关键因素所在。在进行壶艺创作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入一些人文内容或情感元素,将更好地烘托出壶的意境美感,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自古以来,历代制壶人无不对此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创作出了许多精品佳作,也提炼出了许多经典题材。  紫砂壶中的人文元素大多源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崇拜和对美好夙愿的表达,而题材的选择和确立则具有多样性。中
期刊
宜兴素有“陶的古都”的美誉,各种陶艺形式异彩纷呈,深受世人喜爱,其中尤以紫砂壶举世闻名,不仅成为国人品茗之首选器皿,更因其独到的文化内涵渗透力而与国人产生了深厚的文化、思想和情感共鸣,因此,紫砂壶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紫砂壶自诞生至今五百余年来,经久不衰,愈加繁荣,一代代制壶艺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技艺,以求索创新的心态赋予作品艺术生命力,使之成为集实用、艺术和人文于一体的手工艺品
期刊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发源历史悠久,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凝聚了丰富的内容,是人类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世代相传,不断繁荣更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创造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紫砂壶的诞生虽然只有五百余年的时间,却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是中华茶文化的延续,同时又善于融入传统文化精髓而呈现出独特的人文意蕴,历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亲睐。紫砂文化也缘此产生,一代代文人与壶人相互协作
期刊
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有这样的记载:“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一次有人问周高起为何独钟紫砂壶?周高起说:“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上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这是说紫砂壶之所以成为壶中的上品,是因为紫砂陶做的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而今爱茶、爱壶之人品茗赏壶,已不仅仅关注茶香茶味,也尤为
期刊
宜兴均陶是宜兴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实用大方、精致美观、色彩丰富、题材多样等诸多优点,深受世人的喜爱,是家庭陈设、桌案雅玩的常用摆件,曾经在清朝大兴于世,反映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民间手工艺之中极具特色。均陶工艺最具独特的艺术风采在于其均釉和堆贴花的装饰,而其这种在民间成为“拇指艺术”的堆贴花装饰技艺,充满想象地丰富了作品的艺术空间和文化内涵,使得均陶的文化与装饰魅力不断提升,表现美的形式
期刊
在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陶瓷史上,正是“字随壶传,壶随字贵”的紫砂印记,成就了紫砂陶刻艺术装饰的经典与文化精髓,或者说提升了紫砂文化的艺术水准、文化内涵、金石韵味。也正是这样一种陶刻装饰艺术,开创了紫砂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开阔了紫砂语言的表达方式,使之成为陶瓷艺林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1 捉刀代笔,无墨渲染  提及紫砂陶刻,陈曼生可谓是紫砂陶刻艺术举足轻重的创始人之一。当然,在
期刊
摘 要 文化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水墨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传达的是东方的“心理和谐”和内向的“境生象外”。水墨画与紫砂壶的艺术结合,可使我们方便地趋向内省感悟,像这把紫砂“山水提梁壶”,陶刻与山水画的结合传达出了传统水墨之“澄怀观道”,又使欣赏者的观赏过程中感悟对生命的体验与品味。  关键词 紫砂壶艺;山水提梁壶;陶刻;水墨画  水墨画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的表现,获得了某种永恒性,它可以
期刊
现代陶艺作品应用木质材料、石质材料等天然材料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有时一件陶艺作品体现了多种材料的并存。单纯从材质来讲,天然材料的介入是十分恰当的。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材料表现在艺术作品中也因而形成了各个时代的特点,体现着时代的文明程度和发展轨迹,例如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以及工业时代和现代的信息时代,这种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新技术、新材料的更新都会给人类生活的发展带来质的变化。现代陶艺家已经不再
期刊
摘 要 我国八千多年的玉璧文化,沉积蕴涵了炎黄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紫砂壶为载体的玉璧文化,深刻地反映和影响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并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用具中。收藏和鉴赏玉璧紫砂壶,成为了收藏经典传世佳作的一种行为。  关键词 紫砂壶;经典;汉宫玉璧壶;文化  带着对紫砂艺术的一份虔诚与执着来创作一件作品,往往会有与众不同的感悟。每位紫砂艺人都有独到的艺术风格,崇尚经典的
期刊
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创新都是建立在其特有的文化艺术基础之上,紫砂壶艺也不例外。这个基础不仅受到来自外界因素(客观因素)影响,而且受到个人内在因素(主观因素)影响。那么创新基础就是在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新的文化艺术“承载方式”和“表现载体”,无外乎是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老生常谈的“创新”类问题,通过自我的认知与思考,论述个人观点,并通过论证物质基础、精神基础进一步阐述“创新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