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uangwu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手段。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多年来我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重视范读的艺术性,诱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针对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朗读指导中,我总是示范朗读,起到榜样的作用,成功的范读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范读具有强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比放录音更为直接,范读的正迁移效应也更为明显。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练好朗读的基本功,充分发挥范读的艺术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进教材所描绘的各种境界之中,从而达到诱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真情范读,感染学生
  我们都知道情感是一个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精神面貌世界。”如果教师的范读注重自己的情感投入、渗透与传达,就会使学生对课文不仅有所知,还能有所感,对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容易受到陶冶。这样,就会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朗读的兴趣。
  2.读出美感,激化学生
  语言规范、音质优美、吐字清晰、技巧娴熟、流畅自然的范读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如《第一场雪》中描写雪后的美景那段,范读时我突出“粉装玉砌、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玉屑似的、五光十色”等词,就使学生感受到雪后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训练形式多样,激发朗读兴趣
  朗读是一种视觉、发声器官、听觉、思维与书面语言相结合的过程。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决定着他们对朗读的注意和兴趣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因此在教学中,朗读训练要采取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不断地有针对性地变换花样,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以下是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方法。
  1.引读与轮读
  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师生引读、男女轮读、小组轮读等。这两种朗读训练方式灵活多变,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的积极性高,容易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2.齐读与指名读
  这是最常用的朗读方法,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可以做到点与面的有机结合。指名读,有针对性,可以有的放矢。为齐读打好基础,保证齐读的质量。齐读则做到全员投入,面向全体,但是齐读不能过多,过多会影响整体水平的提高。
  3.分角色朗读
  这种方式在课堂中运用较多,高年级的学生比较喜爱。适合于那些故事性强、有人物、有个性特点的对话描写的课文。
  4.配乐朗读
  朗读课文时配上音乐,课堂气氛活跃,顿生情趣。给课文配上好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使学生如临其境,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大大增加。如一些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写景抒情的文章、古诗、词等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5.轻声读与自由读
  这种训练方式重在要求学生领略教材的情趣和内涵,通过细嚼慢咽感悟课文的美好。如《鸟的天堂》《第一场雪》《桂林山水》《林海》等。这种方式也适合高年级。但在训练前要先明确要求,指导方法,手上拿笔,或圈或点。有目的地读,必须克服一目十行、大致浏览的随意性。
  三、科学的指导,提高朗读的兴趣
  1.通过朗读领悟课文的意境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生动的词语、优美的句子、巧妙的结构、引人入胜的意境等,使课文的内容立体化、形象化。如《桂林山水》一文,就是一篇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在观察插图的基础上,以图阅文,图文对照,反复深入地诵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还可以插入多媒体,使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独特风姿展现眼前,从而达到教材的目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瑰丽河山的情感。
  2.立足课堂,精心指导朗读,强化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要十分重视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首先,我们在教学中保证了学生朗读的时间,去掉了那些繁琐的分析,努力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著名特级教授李吉林说过:“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因此,我主张读得多一些,讲得少一些,练得多一些。”实践证明,李吉林老师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教师讲少了,学生读多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其次,在教学中,我们重视了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教师的引读、范读、朗读技能的传授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然后,在朗读训练中,我们注意变换形式,使学生朗读的方式灵活多样,如个别朗读、齐声朗读、分组朗读、对比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激起了学生想把书读好的欲望。
  3.通过朗读体味课文的感情
  读能传情,以情去读,关键在于朗读时要含情、动情。体会到课文中包含的真情实感,能入情入境,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对理解全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4.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
  朗读要做到绘声绘色,娓娓动听,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如语调、停顿、轻重、快慢、高低等,我在课堂上就结合课文进行具体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用声音表情达意,以求再现文章的意境、形象、感情。
  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多朗读,能积累好词好句,便于应用;多朗读,能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思想感情受到熏陶,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多朗读,能更好地掌握朗读的规律,提高朗读的技巧,使朗读充满魅力。不出声的诵读,光靠看,光靠浏览,小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朗读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增进语文素质,顺利实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同时也是我国一种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言感觉、陶冶学生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小学生学好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正确途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就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去学习。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几点总结,我将用这些经验贯穿我教学之中。
其他文献
一、人的形象与儿童形象  1.人的形象  什么是人的形象?中外不同学者有不同解释:舍勒把人对自身的概括称作人的“自我形象”。姚大志认为,人的“形象”就是人的“形成”,而人的形成本质上是人的道德人格的形成,所以“人的形象”就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归根结底是一种道德形象。石中英对教育知识中传统的“宗教人”“自然人”“理性人”“社会人”进行了批判,提出要重塑教育知识中的“游戏人”“文化人”“制造人”三种新历
期刊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讨论争辩,学生自己补充修正自主探索新的知识。我们不但要孩子们学习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必须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以学定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为了提
期刊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继承人,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到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更重要是一项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工程。所以,我们要提高认识,认识到这是事关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由此可见,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绝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党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教育的大事,实现
期刊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近年来在美国日渐流行。所谓翻转,主要指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在学校里先听老师讲课,然后进行巩固练习。在翻转教学模式中,学生先通过老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到了课堂上,再做一些实践性的练习,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翻转课堂强调先学后教,教师本该把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技能整合,做成一段段微视频,让学生们在课前观看,进行初步学习。而课堂的时间,则用来
期刊
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经过党和人民的不断努力,我们找到了这条科学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低年级作为小学的起始阶段,更是某些良好行为习惯经历从无到有、由依从向独立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旦错过这一关键期,这些良好行为习惯就很难再习得,甚至
期刊
“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而感恩教育则是四大教育支柱的综合体现。“感恩教育”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在我国,感恩之美德,犹如长江黄河奔流不息不下数千年,滴水之恩,
期刊
一、阅读中设计有效的任务链的必要性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过程.古德曼(K.S.Goodman)在1967年做了大量的研究后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寓言猜迷游戏(reading is a psycho linguisitic guessing game),并指出“自上而下”(top-down model)阅读模式。他指出:“阅读是对三种相互有关而各有区别的信息
期刊
班主任做为班级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新学年的新班级新学生对新班主任充满好奇,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认可的期待之心尤为强烈,展现优点,掩藏缺点,树立良好形象是这一特定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做为班主任,抓住时机,走好新班级管理第一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一、精准摸清学生情况  开学前后,班主任要通过家访、师生调查、资料查询等多种途径,精准摸清学生情况,对班
期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读书的重要性。阅读有益的书籍,不但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而且可积累语言素材,为作文积累材料。从语文教学效果整体上看,阅读不仅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给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农村小学生仍存在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方法不对、依赖性过强等方面的不良因素。针对学生的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处理好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