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及对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2050z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我总觉得现在的学生与作文之路已渐行渐远,正逐渐失去作文的兴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们厌学厌作的心理呢?
  经调查,我发现,当前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病呻吟;2.写作态度存在问题,抄袭现象较严重;3.作文的格式和文风千人一面、千篇一律;4.重分数,轻评改。
  针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背后的原因:
  一、学生层面
  1.缺少知识的积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为了追求升学率,千方百计搞题海战术,学生们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2.缺少生活的体验。升学的压力压缩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导致“五谷不分,四体不勤”。
  二、教师层面
  1.教学观念的陈旧。有的教师素质教育喊在嘴上,应试教育依然落实在行动上。他们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环节中避重就轻,不重视作文教学,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语基上。
  2.教学方法的落后。由于农村学校语文教师老化,信息交流不畅,教学条件有限,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为了应付考试,竟然使出精选一两篇范文让学生背熟然后“灵活运用”的歪招。
  作文教学之路在何方?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当前作文水平,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顺乎自然,激发兴趣
  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在教学作文《×××,我想对你说》时,以往要求的“内容健康”之类的东西,严重束缚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了达到实话实说、我手写我心的目的,在教学时,我首先告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对事物或人的认识都不一样,不必担忧,有什么就说什么。经过我的鼓励,学生感到轻松起来,思绪也随之飞扬起来。他们想说的也就不再局限于健康与否了,想到的问题或事情便很快涌向笔端,说出了原生态的真心话。可见,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得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
  二、面向生活,引导观察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文的内容应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中去,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体验中抒情。例如有一位学生因为眼睛近视,请求我为她调位。我利用口语交际课巧妙地解开学生们不愿调位的心结,大家纷纷乐意与她调位。课后,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以“调位”为内容,说说心里话,要求说真话,抒真情。后来,我批阅作业时,欣喜地发现,作业完成得很好,有书信,有诗歌,有内心的独白,连班级的少数学困生也有话可说,洋洋洒洒十几行,真是形式多样,情真意切。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生活的体验,学生能写出如此真切感人的话语吗?
  三、加强阅读,注重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精力旺盛,记忆力强的特点,让他们多读多背一些名言警句、经典篇章和一些名著,积累大量的写作材料。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把感到有用的、有趣的、有启发的词句或事例随时记下贮存,时间一久,就会收到积土成山的效果。习作时要引导学生如何去运用积累的知识,让它们真正地成为能自如进出头脑的语言材料,这样写出的作文定会收到“形神兼备、文采飞扬”之效。
  四、自批自改,各显其能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这充分说明修改的重要性。可修改的主动权在哪儿呢?作为语文教师,我看到很多的同事批改作文大都在办公室或家中独自一人进行,很是辛苦。可是,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往往只看一下分数或等级,根本就不会认真阅读老师的评语。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体会:徒劳无功。”我认为,应该把修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批改前师生共同商定标准,让学生批改有据可依。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学生自改、小组互批、大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批改。最后把全班最好的作品编辑成册,发给大家参考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又可以让学生在相互批阅中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学生自评,鼓励为主
  《语文新课标》指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我个人认为,作文不能一改了之,更应上好评点课。在评点时可让某位学生针对作文的修改谈谈自己的所得,并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的学生则边听边做记录,欣赏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经过这样的环节,一篇本来并不怎么样的习作,就可能出落成一篇从语言到内容到结构等方面都不错的佳作。这样的评点课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习作能力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经过广大农村语文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作文教学之路会得到不断拓宽和延伸,而我们的学生在这阳光大道上一定会一路前行。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家长参与地理教学需要家长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共建课堂,延伸课堂空间,拓展学科教育的内容。这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笔者尝试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体验,从家长参与地理教学的必要性、途径以及意义三方面来加以谈论,供方家指正。  一、家长参与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家长参与地理教学具有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家庭具有其他教育场域无法比拟的优势,而正是这种优势塑造了家长“教育者”的天然身份。
化学,是一门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学科,从化学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它与生活之间不可割舍的关系。尤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工产业的逐步深入,使得现代生活中的吃、穿、住
新时代、新课程呼唤新德育的诞生——学科德育。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有义务基于本学科教学,自然融入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是新课程理念所赋于的责任。为此,在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滋生优良的情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之中,有很多的学生都有一种畏难情绪,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在课后的训练中也总是逃避。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唯有构建高效课堂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和
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学生的阅读能力息息相关。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并且学会认真阅读教科书,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有选择地阅读,有计划地阅读。  就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而言,可以将阅读分为课内外阅读两个方面。  一、课内阅读  以“教科书”为蓝本,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教科书是依照新课程标准制定和编写的,它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基本材料。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教
在中职物理教学中,鉴于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且没有任何升学的负担等原因,一些教师往往只重视物理基本概念及定理公式的灌输,有的甚至简单机械地照本宣科,完全丧失了教师应尽的责任和应有的教育热情及思考的主动性,使中职物理课堂教学陷入了“一潭死水”的恶性循环之中。实践表明,中职学生基础差、社会认知少、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对“高深”的物理原理、“陌生”的实验结论、“繁难”的物理公式
新课改下,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有效的教学是指教师运用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获得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进而取得全面的发展。具体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科学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使他们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那么应当采用什么方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粗浅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因而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也顺应了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培养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扎实,可是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不足,所以国家对教育进行改革,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比如,物理学科的教学要重视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中小学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的配套建设,尤其是城市学校的实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