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影响整节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一步。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构思巧妙、想象奇特的导入方式,就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之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从而为课堂内容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3
1.课堂导入方式要做到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2.课堂导入方式要形式多样,富于变化。3.课堂导入方式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契入点,要与教学内容有某种必然联系。
【关键词】课堂导入;提问;展示;情境创设
课堂导入是任何学科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一门教学的艺术。精彩的导入可以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导入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构思巧妙、想象奇特的导入方式,就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得以强化,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笔者认为,要设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方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导入方式要做到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心理学指出:增强兴趣、激发动机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有兴趣,学生才会聚精会神地学,才能持久地热爱所学的学科,化平淡为热烈,变枯燥为有趣。例如:在讲解在flash中引导层动画制作时,先展示几幅动画图片:奥运火炬的传递路线、嫦娥一号绕月运行、姚明投篮的抛物线入筐。这几个动画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有学生问:“这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然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火炬会按照我划的线进行传递呢?嫦娥一号为什么又会按照我划的椭圆曲线运行呢?同学们,电脑是神奇的,它能够把我们想象变成现实,你们想学吗?”学生立刻响应,兴趣高涨,教师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不但学会了当堂课的内容,而且还制作出一些高难度的动图,学生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老师的导入方式。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教学导入方式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课堂导入方式要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让学生对每一堂信息技术课都充满期待。一个导入方式再好,如果每节课都用它,久而久之,学生对之就没有新鲜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实时的进行变化和调整,使学生真正在信息技术的海洋中快乐徜徉。
3.课堂导入方式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契入点,要与教学内容有某种必然联系。如果不考虑到教学内容,只是一味地吸引学生,东拉西扯,那么再精巧的导入,也只是哗众取宠,对于课堂教学,不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而且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例如某教师在课前播放了某一故事片片段,课堂是安静下来了,但是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多数学生无心再听老师讲解怎样对视频进行处理,而是在想课前播放的故事片片段后的内容是什么,甚至少数学生还讨论电影的内容,争论“谁看过谁没看过”这些与教学完全无关的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4.课堂导入方式要健康活泼,避免低俗,不能一味地追求迎合一些学生的不健康心理。这样的课堂导入虽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不符合我们的教育方针,这要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科学、实效是课堂导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鲜明的针对性和较强的实效性,使课堂导入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有力工具。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不能盲目地强调趣味性而把学生引入歧途,也不能单纯为了吸引学生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需环节,课堂的导入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有效的导入能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效果的获得。一个恰当的导入既能展示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教学才能,又能显露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无论是信息技术课,还是其他课程,教师在设计导入方案时,首先要领会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作用;其次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把握引导的方向;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干扰学习的因素;最后根据实际条件选定导入的方法。
笔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通过总结平时的教学经验,将信息技术课的导入方法整理如下:
一、提问导入法。即以课堂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进而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解《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和声音》一节时,教师课前可以以提问导入:“同学们,我们己经知道,在幻灯片中可以插入图片文件、剪贴画、表格,我们能不能在幻灯片中插入精彩的故事片和悠扬动听的经典名曲呢?”进而把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
二、展示导入法。先向学生展示用课堂待授知识制作出来的电脑作品,引起学生对电脑作品的兴趣,然后激发学生学习未知领域知识的欲望。前面所举例中的flash动画属于展示法的应用,这也是目前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三、情境创设法。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领悟,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课的主题中来。教学中只有设置学生感兴趣并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情境,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故事和身边的生活事例等多种形式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排序时,教师可先与学生讨论并展示出**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食物,并了解它们各自包含的营养成分。为了更好的认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教师让学生帮忙,快速准确地比较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学生忙的不亦乐乎,但教师早已得出结论。在学生疑惑而又期盼的神情下,教师趁机解惑——用Excel软件的数据统计和排序功能来解决,从而引出新课。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也很活跃。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并注意方法。开头开得好,就会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积极活跃,并诱发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成为学生永不枯竭的知识海洋。
【中图分类号】G633
1.课堂导入方式要做到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2.课堂导入方式要形式多样,富于变化。3.课堂导入方式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契入点,要与教学内容有某种必然联系。
【关键词】课堂导入;提问;展示;情境创设
课堂导入是任何学科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一门教学的艺术。精彩的导入可以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导入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构思巧妙、想象奇特的导入方式,就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得以强化,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笔者认为,要设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方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导入方式要做到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心理学指出:增强兴趣、激发动机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有兴趣,学生才会聚精会神地学,才能持久地热爱所学的学科,化平淡为热烈,变枯燥为有趣。例如:在讲解在flash中引导层动画制作时,先展示几幅动画图片:奥运火炬的传递路线、嫦娥一号绕月运行、姚明投篮的抛物线入筐。这几个动画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有学生问:“这是怎么制作出来的?”然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火炬会按照我划的线进行传递呢?嫦娥一号为什么又会按照我划的椭圆曲线运行呢?同学们,电脑是神奇的,它能够把我们想象变成现实,你们想学吗?”学生立刻响应,兴趣高涨,教师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不但学会了当堂课的内容,而且还制作出一些高难度的动图,学生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老师的导入方式。由此可见,一个好的教学导入方式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课堂导入方式要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让学生对每一堂信息技术课都充满期待。一个导入方式再好,如果每节课都用它,久而久之,学生对之就没有新鲜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实时的进行变化和调整,使学生真正在信息技术的海洋中快乐徜徉。
3.课堂导入方式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契入点,要与教学内容有某种必然联系。如果不考虑到教学内容,只是一味地吸引学生,东拉西扯,那么再精巧的导入,也只是哗众取宠,对于课堂教学,不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而且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例如某教师在课前播放了某一故事片片段,课堂是安静下来了,但是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多数学生无心再听老师讲解怎样对视频进行处理,而是在想课前播放的故事片片段后的内容是什么,甚至少数学生还讨论电影的内容,争论“谁看过谁没看过”这些与教学完全无关的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4.课堂导入方式要健康活泼,避免低俗,不能一味地追求迎合一些学生的不健康心理。这样的课堂导入虽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不符合我们的教育方针,这要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科学、实效是课堂导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鲜明的针对性和较强的实效性,使课堂导入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有力工具。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不能盲目地强调趣味性而把学生引入歧途,也不能单纯为了吸引学生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需环节,课堂的导入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有效的导入能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效果的获得。一个恰当的导入既能展示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教学才能,又能显露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无论是信息技术课,还是其他课程,教师在设计导入方案时,首先要领会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作用;其次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把握引导的方向;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干扰学习的因素;最后根据实际条件选定导入的方法。
笔者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通过总结平时的教学经验,将信息技术课的导入方法整理如下:
一、提问导入法。即以课堂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进而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解《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和声音》一节时,教师课前可以以提问导入:“同学们,我们己经知道,在幻灯片中可以插入图片文件、剪贴画、表格,我们能不能在幻灯片中插入精彩的故事片和悠扬动听的经典名曲呢?”进而把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
二、展示导入法。先向学生展示用课堂待授知识制作出来的电脑作品,引起学生对电脑作品的兴趣,然后激发学生学习未知领域知识的欲望。前面所举例中的flash动画属于展示法的应用,这也是目前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三、情境创设法。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领悟,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课的主题中来。教学中只有设置学生感兴趣并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情境,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故事和身边的生活事例等多种形式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排序时,教师可先与学生讨论并展示出**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食物,并了解它们各自包含的营养成分。为了更好的认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教师让学生帮忙,快速准确地比较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学生忙的不亦乐乎,但教师早已得出结论。在学生疑惑而又期盼的神情下,教师趁机解惑——用Excel软件的数据统计和排序功能来解决,从而引出新课。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也很活跃。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并注意方法。开头开得好,就会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积极活跃,并诱发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成为学生永不枯竭的知识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