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微笑 折叶说禅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是诗歌最为繁盛的时代,诗人们也极乐意将花作为抒写描摹的对象。白居易有一首《僧院花》,写的便是开在寺院里的禅意花。其诗曰:“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解悟色空之理,乃佛教之一大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指人们能感触到的有形的万事万物。但并非万事万物消逝了,才可称作“空”,它们的存在本身便是空有。唐代华严宗贤首法藏便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作为《华严经》的宗旨,也即华严宗对空有的阐说是以因缘和合为其指归。白居易的这首小诗,极富禅趣,他将深奥的华严义理赋予一株芳树,在审美的愉悦中,得到了禅悟。风吹芳树花千朵,禅者所看到的不仅是花在风中的摇曳多姿与千奇百艳。风,它飘然而来,飘然而去,无起无灭、无心无意,这不正是促使事物生成的因缘吗,也不正是使人开悟的机遇吗?芳树上花朵千万,实际上此生彼灭一日不同于一日,花期一过,绿叶浓荫,一年又复一年。年年同而年年异。这就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有不无的禅理。于是,喧嚣中见出寂静,艳丽里看出寂灭。由此看来,每朵花不都蕴含了无边智慧。
  除了这首以开花悟色空的《僧院花》,白居易还有很多诗中都提到了花,并且都禅意十足。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大林寺桃花》,其实蕴含着对有限与无限、此岸与彼岸、消寂与生息的对照与轮回。又如《北园》一诗:“北园东风起,杂花次第开。心知须臾落,一日三四来。花下岂无酒,欲酌复迟回。所思眇千里,谁劝我一杯。”首联一个“杂”字就先声夺人,表现出了作者平等之念。你看,我不是偏爱牡丹这样的富贵花,不偏爱梅花那样的傲骨花,不偏爱菊花一般的淡然花,亦不偏爱荷花一色的清净花。我爱的是杂花,什么花都是美的,即使是园中旁生的野花,我也满怀喜爱之情。我深知花期不长久,便“一日三四来”,生怕错过花的生命中的每个脚步。作者就这样在花下饮酒,所思渺远,不仅将其个人情感投射到了平凡的野花中,更以情作理,阐释了平等的爱。
  而唐代诗人无尽藏的《嗅梅》,则体现出来对“人人具足,不假外求”的认识。其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是一首用寻春咏梅来譬喻悟到本来面目的绝佳禅诗,首两句描绘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但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多少禅修之人为了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辞辛苦,苦苦寻觅而不可得,春天到底在哪里?诗人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昂然十分了——春天竟在自家的门庭内!诸佛所证悟的真如法身原来人人具足,不假外求,本自无缺,可是又有多少人会得呢?
  相比之下,宋代的悟道诗则更加注重对“识取”的阐述。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识取本来面目是他的基本理念,返身自照是识取本来面目的思维方式。苏轼传颂千古的绝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句,起核心之意则有二:其一是对于庐山的欣赏以“识取真面目”言之;其二为识取的方式,有待于“反照”。这两点恰恰是慧能与明上座之机锋所蕴含的南宗禅学思想。《坛经》中慧能喝问:“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而明上座于言下大悟。苏轼被贬岭南,特地去拜访慧能传法之地,作有《南华寺》。诗云:“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苏轼在南华寺拜谒,最大的触动就是要识得自己的本来面目,慧能与明上座的传法机缘构成了苏轼这首诗歌的基本思想。
  苏轼其实极为推崇陶渊明,并作有和陶诗数十首。在苏轼的另一首诗《和东方有一士》后,苏轼自己作了一个小注:“此东方有一士,正渊明也。不知从之游者谁乎?若了得此一段,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读懂苏轼和陶渊明的一致之处,就在于理解这位东方一士。诗歌中所描写的东方一士在复杂的处境中有一个根本的处世方法:“忽然反自照,识我本来颜。”其中,“反自照”是指不要在尘世追逐,而“识我本来颜”则是指对于自性的坚守。


  其实人们悟道参禅,不过是想要达到清净境界之乐,这种禅境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旷达,亦是一种内化外不化的美。正如王维《青溪》一诗写的那样:“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清净自在我心,且拈一朵禅花微笑。
其他文献
西方人是日神精神,中国人是酒神精神。  日神精神代表理性、沉稳、坚韧、静态,酒神精神代表感性、迷醉、喜悦、浪漫。在酒神精神的主宰下,中国人都像喝了酒一样精神亢奋、情绪激动、眉开眼笑,又怎么创作出悲剧呢?  “东坡: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崖州”  舞台上没有悲剧,我们似乎也没有了悲剧心理。  苏东坡先后被贬到黄州、惠州、崖州,这些地方经济凋敝、荒凉僻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老少边穷之地,东坡喝冷
期刊
经常有人问我:“国学究竟有什么用?”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
期刊
两千多年前,平民的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取士,然后成为士大夫。一百多年前,科举制度废除了,作为社会阶层的士大夫不再存在。但是,士大夫精神还作为一个文化现象而存在。当代中国精英,如果出现了严重的精神缺失,我们就特别需要从古代的士大夫精神汲取营养。如果中国当代精英能够汲取古代士大夫精神的合理营养的话,就能够建立有文化精神的现代精英阶层。  这种士大夫精神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  我们讲
期刊
背景资料:太阳雨曾经发生了一起产品质量违纪事件,一位员工将因自己失误而做错的箱体废料,在车间领导的默许下,伙同三位同事自行处理扔掉,这与企业提倡的核心价值观“诚信、超越、持续成长”的思想背道而驰,可谓情节极为严重!针对此事,一厂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进行了剖析反思。  笔者参加了此会,深为感慨:  “正气是企业发展之魂”“正气是立企之本”  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正气”之风的推行,这让笔者又想到了企业仍然
期刊
君子教育和东西方文化对话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今天讲君子教育要放在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平台上?  南怀瑾老师指导我们在1998年开始做一个公益项目,“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在中小学推广读经活动。徐永光是指导委员会的主任,我是全国组织委员会的主任,季羡林、张岱年、王元化、汤一介、杨振宁是五大顾问。开展这个活动时,我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结果有上级机构要发文推广,但认为活动很好,
期刊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并无优劣之分是一种互补  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看做是时代的差别,想当然的工业文明创造的文明优于农业文明,更重要的是类型的差异,不是优劣差异,而是一种互补,文化观念的互补。所以,凡事都要用分析的方法,定量定性的方法,这是不对的。  中国智慧集中的整体关联的特征上,不应该把人和其他的物对立起来,而是要把它放在天地之间去,所以中国的文化整体关联的智慧,是一种动态的智慧,不是分割的,绝对
期刊
史飞翔,陕西社科院特邀研究员,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太一书院创始人、执行院长。《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文化学者,著有《民国大先生》《历史的面孔》《终南隐士》《终南守望》等。  隐士,是人性的一种自然回归  青雨:您如何看待“隐士”?  史飞翔:隐士就精神层面而言,它是一种先天的精神的基因。我常常这样想,也许在人类站起身子直立行走的最初那一瞬间起,隐士的基因就已经诞生了。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当人还是猴子
期刊
草木无言,静静生长。人在其畔,依赖其恒久沉默的启示,深入草木内部与它相濡以沫,直至长住其间而浑然未知,这是我的心愿。  我相信植物之身皆附灵性。每一次进山,或去一次田野森林,我都是一身草叶之汁湿淋淋地回来,那种与花草交融的神秘与惬意,无人能解。越过硕大的花朵和修长的花径,埋首于草根地气,深得植物的呼吸,这种生活我已秘而不宣二十年。  《诗经》三百零五篇,有一百四十四篇涉及植物,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
期刊
抒情诗,往往是诗歌门类里最动人的篇章,它的诞生,是诗人将最真切深邃的情感载种入泥,以艺术语言落红浇灌,生发培育出的一株株含笑带泪的心花。抒情诗那以情动人的芬芳,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最引读者流连叹息。  抒情诗,就是在抒发着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情感共鸣。人的感情是何等细腻,而我们权且粗略地将之分为亲情、友情、爱情三大类。  亲情诗  亲情,是每个人最先感受到的温情,是一生奋斗的起点回忆,是游子漂泊的
期刊
日子过得快的时候,像是从火车窗外滑过的风景,模糊成河流,模糊成歌,模糊成梦。梦里有人来了有人走了,梦里有时花开有时花谢,只是匆匆,匆匆。醒来可能什么都不记得。醒来面对到站后陌生的城市,恍惚中听见依稀的歌,恍惚中看见仿佛的梦。恍惚中走过一条条街,街边一堵一堵连绵的墙,墙边有人在等有人在走。墙上开着不知名的花,开了谢了。只有一眼的缘分,来不及嗅及香气。气味是记忆里的痣,因为长久所以奢侈。残留在视线里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