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是诗歌最为繁盛的时代,诗人们也极乐意将花作为抒写描摹的对象。白居易有一首《僧院花》,写的便是开在寺院里的禅意花。其诗曰:“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解悟色空之理,乃佛教之一大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指人们能感触到的有形的万事万物。但并非万事万物消逝了,才可称作“空”,它们的存在本身便是空有。唐代华严宗贤首法藏便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作为《华严经》的宗旨,也即华严宗对空有的阐说是以因缘和合为其指归。白居易的这首小诗,极富禅趣,他将深奥的华严义理赋予一株芳树,在审美的愉悦中,得到了禅悟。风吹芳树花千朵,禅者所看到的不仅是花在风中的摇曳多姿与千奇百艳。风,它飘然而来,飘然而去,无起无灭、无心无意,这不正是促使事物生成的因缘吗,也不正是使人开悟的机遇吗?芳树上花朵千万,实际上此生彼灭一日不同于一日,花期一过,绿叶浓荫,一年又复一年。年年同而年年异。这就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有不无的禅理。于是,喧嚣中见出寂静,艳丽里看出寂灭。由此看来,每朵花不都蕴含了无边智慧。
除了这首以开花悟色空的《僧院花》,白居易还有很多诗中都提到了花,并且都禅意十足。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大林寺桃花》,其实蕴含着对有限与无限、此岸与彼岸、消寂与生息的对照与轮回。又如《北园》一诗:“北园东风起,杂花次第开。心知须臾落,一日三四来。花下岂无酒,欲酌复迟回。所思眇千里,谁劝我一杯。”首联一个“杂”字就先声夺人,表现出了作者平等之念。你看,我不是偏爱牡丹这样的富贵花,不偏爱梅花那样的傲骨花,不偏爱菊花一般的淡然花,亦不偏爱荷花一色的清净花。我爱的是杂花,什么花都是美的,即使是园中旁生的野花,我也满怀喜爱之情。我深知花期不长久,便“一日三四来”,生怕错过花的生命中的每个脚步。作者就这样在花下饮酒,所思渺远,不仅将其个人情感投射到了平凡的野花中,更以情作理,阐释了平等的爱。
而唐代诗人无尽藏的《嗅梅》,则体现出来对“人人具足,不假外求”的认识。其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是一首用寻春咏梅来譬喻悟到本来面目的绝佳禅诗,首两句描绘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但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多少禅修之人为了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辞辛苦,苦苦寻觅而不可得,春天到底在哪里?诗人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昂然十分了——春天竟在自家的门庭内!诸佛所证悟的真如法身原来人人具足,不假外求,本自无缺,可是又有多少人会得呢?
相比之下,宋代的悟道诗则更加注重对“识取”的阐述。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识取本来面目是他的基本理念,返身自照是识取本来面目的思维方式。苏轼传颂千古的绝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句,起核心之意则有二:其一是对于庐山的欣赏以“识取真面目”言之;其二为识取的方式,有待于“反照”。这两点恰恰是慧能与明上座之机锋所蕴含的南宗禅学思想。《坛经》中慧能喝问:“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而明上座于言下大悟。苏轼被贬岭南,特地去拜访慧能传法之地,作有《南华寺》。诗云:“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苏轼在南华寺拜谒,最大的触动就是要识得自己的本来面目,慧能与明上座的传法机缘构成了苏轼这首诗歌的基本思想。
苏轼其实极为推崇陶渊明,并作有和陶诗数十首。在苏轼的另一首诗《和东方有一士》后,苏轼自己作了一个小注:“此东方有一士,正渊明也。不知从之游者谁乎?若了得此一段,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读懂苏轼和陶渊明的一致之处,就在于理解这位东方一士。诗歌中所描写的东方一士在复杂的处境中有一个根本的处世方法:“忽然反自照,识我本来颜。”其中,“反自照”是指不要在尘世追逐,而“识我本来颜”则是指对于自性的坚守。
其实人们悟道参禅,不过是想要达到清净境界之乐,这种禅境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旷达,亦是一种内化外不化的美。正如王维《青溪》一诗写的那样:“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清净自在我心,且拈一朵禅花微笑。
除了这首以开花悟色空的《僧院花》,白居易还有很多诗中都提到了花,并且都禅意十足。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大林寺桃花》,其实蕴含着对有限与无限、此岸与彼岸、消寂与生息的对照与轮回。又如《北园》一诗:“北园东风起,杂花次第开。心知须臾落,一日三四来。花下岂无酒,欲酌复迟回。所思眇千里,谁劝我一杯。”首联一个“杂”字就先声夺人,表现出了作者平等之念。你看,我不是偏爱牡丹这样的富贵花,不偏爱梅花那样的傲骨花,不偏爱菊花一般的淡然花,亦不偏爱荷花一色的清净花。我爱的是杂花,什么花都是美的,即使是园中旁生的野花,我也满怀喜爱之情。我深知花期不长久,便“一日三四来”,生怕错过花的生命中的每个脚步。作者就这样在花下饮酒,所思渺远,不仅将其个人情感投射到了平凡的野花中,更以情作理,阐释了平等的爱。
而唐代诗人无尽藏的《嗅梅》,则体现出来对“人人具足,不假外求”的认识。其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是一首用寻春咏梅来譬喻悟到本来面目的绝佳禅诗,首两句描绘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但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多少禅修之人为了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辞辛苦,苦苦寻觅而不可得,春天到底在哪里?诗人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昂然十分了——春天竟在自家的门庭内!诸佛所证悟的真如法身原来人人具足,不假外求,本自无缺,可是又有多少人会得呢?
相比之下,宋代的悟道诗则更加注重对“识取”的阐述。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识取本来面目是他的基本理念,返身自照是识取本来面目的思维方式。苏轼传颂千古的绝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句,起核心之意则有二:其一是对于庐山的欣赏以“识取真面目”言之;其二为识取的方式,有待于“反照”。这两点恰恰是慧能与明上座之机锋所蕴含的南宗禅学思想。《坛经》中慧能喝问:“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而明上座于言下大悟。苏轼被贬岭南,特地去拜访慧能传法之地,作有《南华寺》。诗云:“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苏轼在南华寺拜谒,最大的触动就是要识得自己的本来面目,慧能与明上座的传法机缘构成了苏轼这首诗歌的基本思想。
苏轼其实极为推崇陶渊明,并作有和陶诗数十首。在苏轼的另一首诗《和东方有一士》后,苏轼自己作了一个小注:“此东方有一士,正渊明也。不知从之游者谁乎?若了得此一段,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读懂苏轼和陶渊明的一致之处,就在于理解这位东方一士。诗歌中所描写的东方一士在复杂的处境中有一个根本的处世方法:“忽然反自照,识我本来颜。”其中,“反自照”是指不要在尘世追逐,而“识我本来颜”则是指对于自性的坚守。
其实人们悟道参禅,不过是想要达到清净境界之乐,这种禅境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旷达,亦是一种内化外不化的美。正如王维《青溪》一诗写的那样:“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清净自在我心,且拈一朵禅花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