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抒情诗,往往是诗歌门类里最动人的篇章,它的诞生,是诗人将最真切深邃的情感载种入泥,以艺术语言落红浇灌,生发培育出的一株株含笑带泪的心花。抒情诗那以情动人的芬芳,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最引读者流连叹息。
抒情诗,就是在抒发着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情感共鸣。人的感情是何等细腻,而我们权且粗略地将之分为亲情、友情、爱情三大类。
亲情诗
亲情,是每个人最先感受到的温情,是一生奋斗的起点回忆,是游子漂泊的背后依靠。所以亲情诗,往往表达着对父母的感恩,对手足的依恋,对故土的思念。
诗里最著名的感念父母,要论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比喻父母为春日阳光、儿女如弱草生长,是春晖的无私温情,养育了草木的茁壮成型。这样的比喻非常准确形象,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但凡宏伟的意象,虽博大,却常常缺乏着一针见血的细腻触动。而针尖虽小,那刺人的力度却往往最精准深入。所以,孟郊这首亲情诗最动人的地方,不是收尾处把父母恩情定性为春晖温暖的概念总结,而是在开篇对于慈母行为的细节特写。
对特写的处理,是小中见大,是细中藏深,是点中带面。孩子身上的衣衫,在那细密的针脚里藏着母亲浓浓的爱。当每个人摩挲着旧衣、回忆起童年时,静夜里曾在灯晕下低头缝制的温柔倩影,就晕染出了一道母爱的剪影。孟郊记忆里的“慈母手中线”,缝合出了“天下父母心”的同样牵挂。
家中的亲情,除了长辈的父母双亲,还有同辈的兄弟姐妹,唇齿相依、手足情深。其中最动人的诗,要数苏轼在受“乌台诗案”风波而下狱待死时,以为自己行将永别于人世,便写给与他一同做官、为他奔走营救的弟弟苏辙的一首诗,其中这样说道: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受冤入狱的苏轼,站在生命尽头回望,认为这一身尸骨大可抛却、随处可埋,不必劳神于身后哀荣。然而至死割舍不下的是将在未来独自迎风接雨的兄弟苏辙,唯一留恋不舍的是这一辈子兄弟情分的相处未尽,生命最后的愿望是企盼生生世世手足相连、两心相惜。
在中国文化里,对父母亲情,体现为孝道的恩重如山,对兄弟亲情,体现为悌道的兄友弟恭。“出则为孝出则悌”,孝悌两全,这几乎就是亲情的圆满。
而与苏轼、苏辙两兄弟亲情相反的,就要说帝王家手足相残、兄弟阋墙的你死我活,也有诗为证: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晋·曹植《七步诗》
苏轼与苏辙此生缘分不足,还求世世相连,而曹植与曹丕此生未尽,就已是彼此相杀。亲情不亲,诗也叹息。
友情诗
亲情,是家门之内的原生感情,友情,是家门之外的情感培育。所以与亲情诗的温情相比,友情诗更体现出朋友之间的辽阔情谊、知己之间的价值认同,那是一种因为志同道合所以彼此懂得、因为知音难逢所以惺惺相惜的交游之情。
因为友情关乎内心的相交,所以就表现为相聚时的无比契合,与相别时的无限寂寞。诗里的友情,能在亲密处胜过血缘,又在惜别时重于手足。
汉诗《箜篌谣》这样说:“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不需骨肉亲情的捆绑,友情可贵在于心灵相知的投契;
这句诗也演化为陶渊明诗里说的:“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超越家族的先天限制,后天结交的金兰长青。
若知己相别,如花落无着,友情之深在送别时刻更为显形:
送别诗,有王维端着酒杯依依惜别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雨清晨洗刷不尽内心的惆怅;还有王勃劝慰双方说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风烟迷离的是山河的距离,城阙阻隔不断两心的贴近;亦有李白在离岸舟上感叹的“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歌声踏水而来,友情河深海深;更有高适鼓足豪情、鼓舞彼此说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北风其凉,前路迷离。黄云白日,赤胆雄心。
对友情的抒发,是为在社会群体中幸运获得的心性相知、脾性相投的义气而抒发,更是为人生路上观念投契的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志气而抒发。如鲍溶诗说“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家庭出走,人生寻路,社会经过,山河走过,友情在心间,珍存在诗里。
爱情诗
中国最古老的一首情诗,可追溯到大禹时代、他的妻子涂山氏女娇所唱的:“候人兮猗!”最初的情诗,只有四个字短短一句,而表达的意思却是相思长长,是在等候她的爱人。
大约是爱情里的情致深远总是最能由思念体现,大约是情诗的最早开启就是由这一句候人的歌咏完成,所以后世的爱情诗,有那么多、那么美的句子都是在表达相思。
没有相思的痛楚,就没有相守的愿望;没有用情的深刻,就没有相思的感触。相思,是属于爱情的永恒基调。
《越人歌》里唱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心里装得满满的都是他,然而他却从不曾知晓,心意沉沉,缘分浅浅。也许是擦肩而过的相错,也许是爱不能言的为难,也许是情深缘浅的无奈;
再如《诗经·蒹葭》叹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相思不得的距离,如横跨不过的江水;悠长无望的追寻,是漫长无尽的道路;白露凝成的秋霜,似心头结满的冰霜;深爱在水的一方,是投沉了谁的一生。
念念不忘,是“人生自是有情痴”那独自投入的心事独白,是“多情却被无情恼”那爱无回应的心绪寂寞。
“情到深处无怨尤”,在抒情诗里,有欢情、有怨情、有深情、有伤情……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抒于真情、醉于浓情、感于恩情。
抒情诗,就是在抒发着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情感共鸣。人的感情是何等细腻,而我们权且粗略地将之分为亲情、友情、爱情三大类。
亲情诗
亲情,是每个人最先感受到的温情,是一生奋斗的起点回忆,是游子漂泊的背后依靠。所以亲情诗,往往表达着对父母的感恩,对手足的依恋,对故土的思念。
诗里最著名的感念父母,要论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比喻父母为春日阳光、儿女如弱草生长,是春晖的无私温情,养育了草木的茁壮成型。这样的比喻非常准确形象,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但凡宏伟的意象,虽博大,却常常缺乏着一针见血的细腻触动。而针尖虽小,那刺人的力度却往往最精准深入。所以,孟郊这首亲情诗最动人的地方,不是收尾处把父母恩情定性为春晖温暖的概念总结,而是在开篇对于慈母行为的细节特写。
对特写的处理,是小中见大,是细中藏深,是点中带面。孩子身上的衣衫,在那细密的针脚里藏着母亲浓浓的爱。当每个人摩挲着旧衣、回忆起童年时,静夜里曾在灯晕下低头缝制的温柔倩影,就晕染出了一道母爱的剪影。孟郊记忆里的“慈母手中线”,缝合出了“天下父母心”的同样牵挂。
家中的亲情,除了长辈的父母双亲,还有同辈的兄弟姐妹,唇齿相依、手足情深。其中最动人的诗,要数苏轼在受“乌台诗案”风波而下狱待死时,以为自己行将永别于人世,便写给与他一同做官、为他奔走营救的弟弟苏辙的一首诗,其中这样说道: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受冤入狱的苏轼,站在生命尽头回望,认为这一身尸骨大可抛却、随处可埋,不必劳神于身后哀荣。然而至死割舍不下的是将在未来独自迎风接雨的兄弟苏辙,唯一留恋不舍的是这一辈子兄弟情分的相处未尽,生命最后的愿望是企盼生生世世手足相连、两心相惜。
在中国文化里,对父母亲情,体现为孝道的恩重如山,对兄弟亲情,体现为悌道的兄友弟恭。“出则为孝出则悌”,孝悌两全,这几乎就是亲情的圆满。
而与苏轼、苏辙两兄弟亲情相反的,就要说帝王家手足相残、兄弟阋墙的你死我活,也有诗为证: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晋·曹植《七步诗》
苏轼与苏辙此生缘分不足,还求世世相连,而曹植与曹丕此生未尽,就已是彼此相杀。亲情不亲,诗也叹息。
友情诗
亲情,是家门之内的原生感情,友情,是家门之外的情感培育。所以与亲情诗的温情相比,友情诗更体现出朋友之间的辽阔情谊、知己之间的价值认同,那是一种因为志同道合所以彼此懂得、因为知音难逢所以惺惺相惜的交游之情。
因为友情关乎内心的相交,所以就表现为相聚时的无比契合,与相别时的无限寂寞。诗里的友情,能在亲密处胜过血缘,又在惜别时重于手足。
汉诗《箜篌谣》这样说:“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不需骨肉亲情的捆绑,友情可贵在于心灵相知的投契;
这句诗也演化为陶渊明诗里说的:“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超越家族的先天限制,后天结交的金兰长青。
若知己相别,如花落无着,友情之深在送别时刻更为显形:
送别诗,有王维端着酒杯依依惜别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雨清晨洗刷不尽内心的惆怅;还有王勃劝慰双方说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风烟迷离的是山河的距离,城阙阻隔不断两心的贴近;亦有李白在离岸舟上感叹的“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歌声踏水而来,友情河深海深;更有高适鼓足豪情、鼓舞彼此说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北风其凉,前路迷离。黄云白日,赤胆雄心。
对友情的抒发,是为在社会群体中幸运获得的心性相知、脾性相投的义气而抒发,更是为人生路上观念投契的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志气而抒发。如鲍溶诗说“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家庭出走,人生寻路,社会经过,山河走过,友情在心间,珍存在诗里。
爱情诗
中国最古老的一首情诗,可追溯到大禹时代、他的妻子涂山氏女娇所唱的:“候人兮猗!”最初的情诗,只有四个字短短一句,而表达的意思却是相思长长,是在等候她的爱人。
大约是爱情里的情致深远总是最能由思念体现,大约是情诗的最早开启就是由这一句候人的歌咏完成,所以后世的爱情诗,有那么多、那么美的句子都是在表达相思。
没有相思的痛楚,就没有相守的愿望;没有用情的深刻,就没有相思的感触。相思,是属于爱情的永恒基调。
《越人歌》里唱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心里装得满满的都是他,然而他却从不曾知晓,心意沉沉,缘分浅浅。也许是擦肩而过的相错,也许是爱不能言的为难,也许是情深缘浅的无奈;
再如《诗经·蒹葭》叹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相思不得的距离,如横跨不过的江水;悠长无望的追寻,是漫长无尽的道路;白露凝成的秋霜,似心头结满的冰霜;深爱在水的一方,是投沉了谁的一生。
念念不忘,是“人生自是有情痴”那独自投入的心事独白,是“多情却被无情恼”那爱无回应的心绪寂寞。
“情到深处无怨尤”,在抒情诗里,有欢情、有怨情、有深情、有伤情……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抒于真情、醉于浓情、感于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