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我的妈妈今年六十多岁,身体还不错,每天家务也操办得好。但是近来家里人越来越觉得她话多,有时罗罗嗦嗦的,不该她管的事总要说几句,搞得家里人很烦。请问这是不是心理有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小郭
答:郭小姐提出一个老人中带有普遍性问题。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上了一定年纪之后,爱唠叨,常表现在:说话往往重复罗嗦,无休无止;喜好忆旧,炫耀过去功绩;爱多嘴,好指点小辈的生活琐事,如孙儿上学要说两句,儿女穿着要说两句;还常常自言自语,如看电视时,旁若无人,爱评价电视中的人与事……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言语与心理和生理有密切关系,老年人,特别是无所事事的老人,直接参与的事少,人际交往减少,视野有局限,知识又陈旧。为了增加对自己的注意力,他们只好借助话语来表白自己,以求得心理平衡,且固执己见以维护自身尊严;老年人津津乐道陈年旧事,炫耀以往的功绩,都是为了寻得一种心理上的慰藉,以解脱现实的空寂;老年人言语杂乱,罗罗嗦嗦,也是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某种异常的表现。
像郭小姐的母亲那样,一般的话多并非心理问题,无需找心理医生。老年人是一种特殊群体,人老孤独、话多,作为老年人,应尽量克制自己。而作为家中晚辈,应尽量给予谅解,不要动辄指责“你话怎么那样多”、“烦死人了”,这样会造成家庭紧张气氛,不利家庭和睦。
如果老人整日不休地唠叨,乱管闲事,搞得家无宁日,影响全家人,就属于心理问题,应该进行心理治疗。以何女士为例,她22年前是个有前途的大学教师,为了三个年幼的孩子和支持丈夫的事业,她默默地离开教师岗位,成了一名家庭主妇。到了儿女长大成材,丈夫也成了知名人士,老同事个个成了教授学者,仍然无怨无悔。但当她发现丈夫的风流韵事后,就变成像祥林嫂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向子女和好友倾诉她的委屈。虽然大家尽力给予慰藉,但是她仍无法摆脱,搞得全家人很烦。心理医生对她进行交流分析疗法和支持心理疗法,交代子女与她倾心交谈,表明大家会支持、理解、同情她。同时转移她的注意力,引导她上老年大学,多与朋友交往。心理医生还指导其子女对她进行厌恶疗法,在生活中故意对她指指点点,如说她衣服太老土,头发太凌乱等等,以引起母亲厌感。经过心理治疗和子女多次“针锋相对”后,这位母亲变得开朗起来,不再唠叨不休了。总之,“人老话多”毛病,主要应在家庭亲属的帮助下,针对每位老人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逐步予以克服。
答:郭小姐提出一个老人中带有普遍性问题。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上了一定年纪之后,爱唠叨,常表现在:说话往往重复罗嗦,无休无止;喜好忆旧,炫耀过去功绩;爱多嘴,好指点小辈的生活琐事,如孙儿上学要说两句,儿女穿着要说两句;还常常自言自语,如看电视时,旁若无人,爱评价电视中的人与事……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言语与心理和生理有密切关系,老年人,特别是无所事事的老人,直接参与的事少,人际交往减少,视野有局限,知识又陈旧。为了增加对自己的注意力,他们只好借助话语来表白自己,以求得心理平衡,且固执己见以维护自身尊严;老年人津津乐道陈年旧事,炫耀以往的功绩,都是为了寻得一种心理上的慰藉,以解脱现实的空寂;老年人言语杂乱,罗罗嗦嗦,也是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某种异常的表现。
像郭小姐的母亲那样,一般的话多并非心理问题,无需找心理医生。老年人是一种特殊群体,人老孤独、话多,作为老年人,应尽量克制自己。而作为家中晚辈,应尽量给予谅解,不要动辄指责“你话怎么那样多”、“烦死人了”,这样会造成家庭紧张气氛,不利家庭和睦。
如果老人整日不休地唠叨,乱管闲事,搞得家无宁日,影响全家人,就属于心理问题,应该进行心理治疗。以何女士为例,她22年前是个有前途的大学教师,为了三个年幼的孩子和支持丈夫的事业,她默默地离开教师岗位,成了一名家庭主妇。到了儿女长大成材,丈夫也成了知名人士,老同事个个成了教授学者,仍然无怨无悔。但当她发现丈夫的风流韵事后,就变成像祥林嫂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向子女和好友倾诉她的委屈。虽然大家尽力给予慰藉,但是她仍无法摆脱,搞得全家人很烦。心理医生对她进行交流分析疗法和支持心理疗法,交代子女与她倾心交谈,表明大家会支持、理解、同情她。同时转移她的注意力,引导她上老年大学,多与朋友交往。心理医生还指导其子女对她进行厌恶疗法,在生活中故意对她指指点点,如说她衣服太老土,头发太凌乱等等,以引起母亲厌感。经过心理治疗和子女多次“针锋相对”后,这位母亲变得开朗起来,不再唠叨不休了。总之,“人老话多”毛病,主要应在家庭亲属的帮助下,针对每位老人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逐步予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