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平行生态、城市生命共同体

来源 :鄱阳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x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大雨就让城市陷入汪洋之中,这样的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都屡见不鲜。大雨把城市生存环境的脆弱及其可持续性的局限暴露出来。在气候变化的今天,城市适应自然变化的窘境日益凸显,因此,思考修复与强化城市可持续生态环境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修复与增强城市的可持续生态能力呢?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以访谈的形式与生态园林专家杨春林先生讨论从中国园林建设的角度进行城市生态修复的设想。
  杨春林先生是京城“乐水行”活动的创建者之一。京城“乐水行”始自2007年3月,由京城环保人士自发组织,每周行走在京城河边,是“欣赏河流之美,记录河流之痛”的公益活动。杨春林因其在地质、水文、园林等方面广博的学识,被推举为乐水行队伍的导师,给参加乐水行队伍的志愿者们讲解京城的园林、水文知识。笔者就是在乐水行的活动中认识了杨春林先生,被其普通但博大的人文情怀所感染。他对园林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的钻研颇有建设性意义,笔者希望通过这次访谈,与大家分享他基于园林建设的城市生态修复设想。
  宋丽丽:杨老师,在正式与您讨论有关园林与城市生态修复思想之前,我想问一个跟您个人有关的问题:是什么促使您在退休之后,本来可以安享清闲生活的时候,还如此地热衷于如“乐水行”以及“园林课堂”这样关注生态环境的宣讲活动呢?
  杨春林:这说来话长,我退休前从事街道办事处行政工作,与园林无关。我之所以在可以安享清闲生活的时候,如此繁忙地投入到研究与宣讲园林与生态保护关系的事业中,应该说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基于年轻时代读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激励,即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几乎就成了我做人的信念。虽然退休了,但我不能把生命浪费在低级趣味上,应该做点有益于人民的事,做点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事。我受教育程度不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老初一,相当于今天小学六年级的水平,但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刻苦学习。我从小就对北京的三山五园有浓厚的兴趣。一开始只是背诵圆明园、颐和园的所有对联,遇到不懂的典故就去查阅《辞源》《辞海》。接下来就非常想学习园林的历史与建置,于是就去北大请教老师,在北大教授的引导下,去北大图书馆苦读三年园林、哲学等书籍。对北京园林的兴趣推动着我不断自学,钻研园林这门学问,使自己朝着一个有用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的方向努力。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一直在思考,作为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北京人,怎么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北京人,才能对得起北京这个地方?我对此做过无数次诘问,写下了下面的文字,也可以说明我为什么如此乐此不疲地宣讲园林和保护可持续生态环境:
  我不才,生于京机丹陵之地,左依圆明之巨丽,右临玉峰妙高之灵区;面迎翁山泊山湖之姿容,回望燕脉横空之去势;享品天下第一泉之清洌,粒似珍珠汤似碧玉京西之御米。受如此物华之滋养,湖山壮丽之熏陶;虽身居蒿莱一介布衣,确常怀尽地主之能事。面壁数十载,爬梳典籍。锤勒九边,寻兴我华夏、雪蛮夷毁我名园之良策。常扣握重器之门,却闻燕雀击大鹏之声。于是乎由呐喊转二心,策杖于水边林莽,邀三两知己游走于泉石之间,高谈阔论如何重建民之生存诗意空间。
  宋丽丽:作为生存在一方土地上的人,对赖以生存的一方土地的认知,的确与我们的生命意义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出于对北京山水园林的自豪与骄傲,您开始钻研园林,形成了独到的见解。从您的研究来看,您认为园林是什么?
  杨春林:首先,我认为园林是一种宜居工程。讲到宜居,我们要追溯到人类对宜居环境的自然选择与进化。人类从自然之中走出来,走出森林,走出深山,开始了文明之旅,建设家园,建设城市,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习得了从原始荒野中被动生存选择,到逐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居住的家园环境的能力。在被动的生存选择中,人类有了住山洞、在树木上筑巢生存的经验。山洞与树木为栖息地的被动选择与南方、北方的特殊地理条件相关。所谓的“北方人穴居,南方人巢居”,就是人类在原始自然条件下被动选择生存家园的产物。随着人类开始主动选择适合居住的生存环境,建造自己的家园,园林就出现了。园林是一种家园建设,体现了人类主动选择适合居住的家园的建设能力。
  在主动选择过程中,人类沿用在原始荒野中被动生存所积累的背风向阳、背山面水的智慧。选择向阳的地方,阳光充沛,冬天可以御寒;选择背山的地方,可以挡住寒风,也可以随时上山狩猎、砍柴、采集能源。选择离水近的地方,通风良好,生活用水方便。从近水的选择来看,人们通常都选择河流的拐弯处。河流拐弯处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水面开阔,视野广阔,空气好;二是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湾处也适合鱼类繁殖,水产丰富;三是水流平缓,清风徐徐。这三个特点便于给人们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源,提供便利的交通和清新微醺的空气流动。如此选择,既可以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避开灾难,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生存。这些都成为园林建造的基本原则,并在颐和园、圆明园的山水宫殿布局中得到充分显现。如颐和园仁寿殿背后、东桃花沟与西桃花沟的布局就是运用了背山面水、背风向阳、迂回曲折、曲径通幽、顺风顺水的设计原则。古人云:“择水而居,择丘而处。”所以说,园林是表现了人类主动选择自然环境建立家园的宜居工程。
  宋丽丽:园林是一种宜居工程,在今天城市建设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杨春林: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今天城市建设所建造的园林只是景观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园林,是把园林当作装饰的花园进行规划与建造,对城市而言,只是起到点缀城市市容以及供市民娱乐休闲的作用;而不能发挥宜居的功能,不能起到给城市带来安全、稳定、完整的社区生活的作用,也就是说,没有起到协调城市中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作用,没有起到调节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冲突的作用,没有发挥融合城市人居与自然环境为一体的功能。
  其次,我们必须承认城市建设应该也是个宜居的建设,园林是宜居工程,因此城市本来应该就是园林,而不应该只是用园林点缀城市。园林是文化意义上的生态系统工程,它体现了人类再造自然环境的文化能力。人类从原始自然环境中走出来,开始了文化之旅,但是文化是源自自然的产物。人类的文化创造不能脱离自然,而必须是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产物。园林是一种文化产物,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或者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契合点,是人类文化创造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联的契合点,是一个文化与自然共生的宜居的生态系统。例如,城市中的建筑、公路、河流、草坪、公园、人、车等同属于一个生态系统,构成一个共同体。城市就应该是个园林,园林是一个大的共同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建设,是生态共同体的建设,如此,把城市当作园林建设,方能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和可持续性。   宋丽丽:把城市当作一个大园林来建设,或者以园林建设的基本原则构建城市的生态系统,不失为构建与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有益的设想。那么园林建设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规则呢?
  杨春林:园林建设的首要原则是对自然的模仿与利用。模仿人类在自然中适应性生存条件,以及模仿并利用自然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平衡条件。中国园林建园理念充分体现了人类在自然中适应性生存的模仿,特别重视对人类在自然环境中跟适应性生存至为重要的阳光、风、山、水、气等因素。例如,中国园林建设中非常注重背风向阳、靠山面水以及高洼宽窄、迂回流动等条件。这些原则产生的效果是,能够创建良好的空气流动、合理的光照、适宜的温度,而这些都是城市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适合人居的要素。这些条件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城市在楼房的布局、公路的延伸、草坪的敷设、公园的建设、河流的疏浚等必须考虑的要素。
  园林建设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生存状态的平衡与关照。今天提到园林,我们不能不提到自然平衡,自然平衡是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基本条件。众所周知,在地球辐射、温度以及山、水、风、气等运动实现平衡之前,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地球已经有50亿年的进化史,而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最多也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人类是大自然实现平衡后才得以在地球上生存的物种,所以我们人类必须向大自然的平衡学习。模仿大自然经历了千万年的进化而形成的平衡,或者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模仿那些对我们人类适应性生存有益的自然平衡条件。我们的城市建设无法回到原始的自然条件中,我们只能模仿再造,在模仿再造中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微生态环境。园林建设是依赖山、水、风、气、阳光等要素的平衡而建,是为了创造宁静、安全、人与自然和谐的惬意的宜居环境而建。在这个平衡系统中,最重要的考量是关照生命,关照生活在园林之中的生命,让生命在一种平衡的条件里享受美丽、安全与自然的生活,如莫奈的吉维尼花园一样,就是一种可持续的模板。
  园林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宜居工程,园林建设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原则,建设一个让自然与人的生命共生的系统。目前,我们的城市建设得离自然原则越来越远,忽略了大自然给人类提供种种滋养我们生命的条件。自然进化过程中,山、水、风和阳光等条件给人类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滋养。园林建设就是学会模仿,模仿大自然有利于生命存在的循环系统的平衡与关照条件。
  宋丽丽: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已经形成,但显然并非按照传统的园林原则来建设。我们都已经看到了城市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而且还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与污染、雾霾天气频繁等威胁到城市人健康与可持续生存的问题;最近几年,更是频繁出现一遇暴雨,城市就被淹的情形。从您的“城市是一个大园林生态系统”的理念出发,有哪些可以通过模仿再造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作为呢?
  杨春林:首先,我认为最可行的是“草坪一定要低于路面”的生态修复设计。为什么要提出草坪低于路面呢?在中国园林建设的高、洼、宽、窄、迂回原则中,水池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能起到调节局地风和空气流动的作用。把城市中的草坪改建成低于路面,它就可以留住雨水,成为城市中的水池,草坪不再仅仅是消耗水、起到装饰的作用,更能发挥它留住水、涵养水,调节城市空气流动的作用。
  提出“草坪低于地面”,留住雨水,是为了适应我们目前自然条件变化而提出来的。历史上,北京通常下雨就要把雨水排掉,以缓解内涝,那是因为北京曾经是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而今天我们提出留住雨水,是因为现代的北京与历史上的北京的自然生态与地理环境不一样了,今天的北京已经从水泽之乡变成了缺水之都。因此我们对待雨水的态度应该“因势而动”。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中,耗水量很大,水资源短缺已经是日益凸显的城市发展问题。由于水资源短缺,气候日益干燥、炎热,今天城市里更应该考虑的不是雨天如何排掉雨水,而更应该是如何留住雨水。留住雨水对于调节城市生态微循环而言,比排泄雨水更重要。城市正受到人口多、车多、路多、楼房多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热岛效应:干燥、闷热、通风差。留住雨水可以起到微调地面温度,形成局地温差,进而影响城市的空气流动,制造小气候的通风作用。因此,我提出“草坪一定要低于地面”,留住雨水,不失为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的一个园林方法。
  宋丽丽:您提出“草坪一定要抵于路面”的依据是什么?
  杨春林:首先,“草坪一定要低于路面”的道理来自于园林中的高低错落形成的水洼地效应。园林中洼地的效应是对自然界自然形成的洼地的模仿。大自然的地理面貌有高有低,受风的影响以及地理变迁的影响,形成各种各样的洼地,大到海洋、湖泊,小到池塘、水洼。洼地的基本功能是留住雨水,它就像是一个个小盆,下雨天接雨水,雨后慢慢地渗入地下。在所接雨水慢慢渗入地下的过程中,它起到涵养局地土壤和植被的作用,从而调节局地的湿度,形成一定的温差。另外,在慢慢渗透的过程中,洼地底层形成淤泥。在农耕时代,淤泥是非常好的肥料,农民们冬天挖淤泥肥地,逐渐形成一种坑塘文化。洼地的生态功能不可小觑,洼地的生态功能产生的坑塘文化对解决现代城市的生态失衡以及不可持续性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如果把北京所有的草坪都变成可以留住雨水的洼地,逐渐地就可以起到调节城市微循环的重要作用。中国园林建设就充分利用了自然洼地的生态功能,利用洼地的原理建园,起到调节局地温度、空气流动以及通风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走进圆明园与颐和园会有丝丝的凉意,而这种凉意是可以通过洼地效应创造出来的。
  此外,除了让草坪在高度上低于路面之外,草坪的草也要由本地的野花野草来取代。目前,我们草坪的草是外来物种,它源自降水条件好的英格兰。这种草坪四季常绿,在装点城市绿化上有它的优势,但是从园林生态的角度来看,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它在干燥的情况下无法植根或者植根不深、成活率低、耗水量大、不浇水就难以充分发挥其绿化的功能,而养护这样的草耗费的水资源,对于北京这样水资源短缺的地方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这种草坪需要农药、除草剂加以维护,这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对市民身体健康的威胁。我们说把城市当作园林来建设,实际上是把园林当作生态系统来考虑。因此,草坪的草应该是本地土生土长、适应当地山水气候的野花野草。野花野草的优势在于,它们首先是一种多样性共生的植被,可以呈现出新奇与多彩多姿的美感;另外,野花野草是这一方水土自然生长出来的植被,植根性好,易于成活,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并能够起到涵养水分、滋养土壤、形成独特小生境的作用。野花野草的草坪形成的小生境,反过来改善小环境中的水分、湿度、温度,从而影响空气流动,对城市通风产生影响,有利于恢复城市空气的自净化能力,缓解城市中的雾霾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农药过量施用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实现农药减量施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江西省47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农药减量施用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关心情况、农残超标危害认知情况、农产品质量关心情况、农业保险参加情况、市场责任追溯能力以及农产品种植类型,正向影响农户农药减量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蒙培元先生的“生态哲学”应运而生。蒙培元分析了生态危机背后的根源,运用中国古老的哲学智慧,提出了解决方案,其核心就是要转变人类看待自然的方式,转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由西方传统的认识主体转变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德性主体。此外,蒙培元还强调“仁爱”是人对待自然时所具有的“真情实感”,人类如果能够“
期刊
2015年10月25—26日,由国际美学学会、中国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韩国成均馆大学东洋哲学系BK21PLUS事业团联合主办的“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空间”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成功召开。研讨会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谭好哲教授的主持下开幕,来自美国、德国、芬兰、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以及台港澳地区的近百名代表,围绕着“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学”
期刊
[摘 要]中国正迈进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重要议题。虽然学界在此领域提出了一些研究假设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未能与政府大力倡导之势同步。为进一步丰富学界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发展要在三方面加强研究:一是增强“理论自觉”,丰富理论框架;二是形成“中国经验”,注重民间智慧;三是注重“底层视角”,深挖倒逼机制。以此推动生态文明在实践中获取成果。  [关键词]生态文
期刊
在国内方兴未艾的生态美学研究中,曾永成教授从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出发的人本生态美学研究独树一帜,颇有影响。人本生态美学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成本体论和人本生态观为哲学基础,以独特的生命信息机制“节律感应”解释了审美活动的对象性特征亦即生态本性,较圆满地实现了人本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统一。2016年9月,笔者受《鄱阳湖学刊》委托,对曾永成教授进行了学术采访。  艾莲:20世纪80年代初,您一头扎进了美学研究中。1
期刊
[导 读]中国生态人类学从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兴起,目前国内已经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学者。一些学者对地方族群的传统生态知识有着详实而深入的考察,为传统知识的传承和抢救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杨庭硕教授是国内最早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从苗族的支系文化差异切入到生态人类学的研究,在贵州喀斯特山区作了大量的传统生态知识与技术调查,挖掘了当地丰富的民族生态知识。之后他又立足全国视野,筹备进行中国东、
期刊
就其现实性而言,乌尔里希·布兰德教授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即绿色资本主义已经是一种扩展中的事实,而不再只是一种理论观点。但作为一个来自巴西的发展中国家学者,笔者想强调的是,绿色经济及其所支撑的绿色资本主义还是欧美世界维持霸权秩序或战略的一部分,很难说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  在笔者看来,作为绿色经济核心概念的“气候友好”或“低碳”,其实都是服务于欧美国家的上述战略的。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考察四川凉山会理县的一项治疗仪式,讨论这种仪式具有的典型过渡仪式特征。同时,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了该仪式的双轴操作,并探讨了仪式中自然崇拜的思维机制,即主体间性。  [关键词]凉山彝族;治疗仪式;双轴操作;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5-0030-06  一、引言  自然崇拜是人类原始宗教的一种初级形式。在原始社会或者
期刊
“绿色经济”“绿色资本主义”和“社会生态转型”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广泛讨论的新议题。2015年4月1日—10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合作,分别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举办了“绿色资本主义与社会生态转型”系列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这些议题,以及它们对于中国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相关性,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
期刊
[摘 要]中国工业节水投入应形成一个以企业和工业园区为重要微观主体进行直接投入、以政府和相关机构为制度供给者进行关键投入、以金融机构等具有市场属性的投资机构为辅助者参与直接投入、以科研单位为智力支持进行节水科技研发投入的总体架构。中国工业节水投入可持续,投入机制可长效。完善工业节水投入机制重在进一步确立企业和工业园区的投入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水市场在工业用水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试点实施工业用水的二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