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太小,掌握的数学知识太少,无法被有效引导,应采用直接灌输式方法进行知识讲解;有些小学教师认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太差,提出的问题都比较幼稚,价值含量较少,应着重加强对基础知识、解题规范的教学。其实,上述认识都比较片面,甚至可以说是偏见、误区,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小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悟性,若老师忽视这一点,势必会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产生严重制约,不利于他们形成创新思维。本文以“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就如何生成一堂有趣的课堂展开深入探讨。
一、案例介绍
第1步:抛出问题
教师分别向学生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图片。要求学生用之前所学求解前三个图形的面积,并根据其求解方法来猜如何求解三角形面积。
第2步:动手验证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己动手进行验证,教师则在教室内进行巡视,负责解疑和指导。在动手操作完毕之后,教师询问如何求解。
按照学生描述得出求解方法:将一张三角形纸片上的三个角均向内进行对折,使其成一个小长方形,其长和宽分别是最初三角形底、高的1/2,所以原三角形的面积正好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但是这个2倍与其中的一个“1/2”进行抵消,即得到“1/2”,所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高)/2。
第3步:加强引导
在获得上述求解方法之后,教师继续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A:将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接,使其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底是先前三角形底的2倍,高度未发生变化,因此三角形面积即表示(底×高)/2。
老师:是的,这个方法也能够求解出三角形面积,那同学们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B:把三角形的顶角朝着底边进行平行对折,之后顺着折痕将其剪开,把小三角形对折,再按照折痕进行剪开,将其拼贴在余下图形的两边,使其构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底未发生变化,高度减少1/2,所以三角形面积即表示为:(底×高)/2。
第4步:得出结论
老师:同学们真聪明,想了这么多办法来求解三角形面积,那根据同学们提供的求解方法能够看出,三角形的面积求解公式是?
学生:(底×高)/2。
老师:对的,那哪个同学愿意把这个公式写在黑板上呢?
学生C:三角形面积=(底×高)/2。
老师:这种写法是对的,同学们,如果我们用字母将其代替,你们能写出它的公式吗?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哪个同学愿意把这个公式写在黑板上呢?
学生D:S=(a×h)/2。
第5步:巩固所学
老师:非常正确,同学们现在翻到课本83页,看例题,并将后面的两道题进行解答,下节课进行统一讲解。
二、案例反思
通过“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的讲解,笔者充分意识到孩子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具有强大的记忆力,能够将先前所学知识与所讲内容相联系,可以说,孩子们潜力无穷,他们更需要挖掘潜力的老师,而不是直接灌输知识的老师。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设计课堂教学。
1.促进教学方式转变,迎合学生需求。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學方式,根据学生需求,结合当前流行的教学方式,采用新型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教学模式、游戏型教学模式、开放型教学模式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根本目的都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学习潜力,使其产生对学习的热情,继而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好习惯,将自身具有的创造性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孩子们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2.数学教学融入趣味性游戏。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调整,希望老师们能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性教学模式,特别是面向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教师应多采用教学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切实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正如本文所展示的教学案例,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自行探索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留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还能提高课堂实效。
3.设定开放性问题,促进课堂生成。开放性问题指的是所提出的问题往往能够用多种不同算法进行解答,或者是问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不局限于唯一答案。比如“关于这个问题,你还能想出什么其他有效求解方法吗?”“根据这个问题,你能够提出相关问题吗?”带有这种问法的问题往往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空间,能够让学生在充足的空间内思考、分析,引导学生产生解题、思考的兴趣,继而投入到解题的行列中去,为开展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促进课堂的生成。就像本案例中的“三角形面积”求解问题,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正确的求解方法,这极大拓展了孩子们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充分意识到数学题的多样解法,有益于他们后期形成创新性思维模式,从多个角度入手求解数学题。
根据以上案例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能够有效转变,主要取决于老师的引导。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紧随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留给学生充足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促进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模式。
一、案例介绍
第1步:抛出问题
教师分别向学生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图片。要求学生用之前所学求解前三个图形的面积,并根据其求解方法来猜如何求解三角形面积。
第2步:动手验证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己动手进行验证,教师则在教室内进行巡视,负责解疑和指导。在动手操作完毕之后,教师询问如何求解。
按照学生描述得出求解方法:将一张三角形纸片上的三个角均向内进行对折,使其成一个小长方形,其长和宽分别是最初三角形底、高的1/2,所以原三角形的面积正好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但是这个2倍与其中的一个“1/2”进行抵消,即得到“1/2”,所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底×高)/2。
第3步:加强引导
在获得上述求解方法之后,教师继续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A:将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接,使其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底是先前三角形底的2倍,高度未发生变化,因此三角形面积即表示(底×高)/2。
老师:是的,这个方法也能够求解出三角形面积,那同学们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B:把三角形的顶角朝着底边进行平行对折,之后顺着折痕将其剪开,把小三角形对折,再按照折痕进行剪开,将其拼贴在余下图形的两边,使其构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底未发生变化,高度减少1/2,所以三角形面积即表示为:(底×高)/2。
第4步:得出结论
老师:同学们真聪明,想了这么多办法来求解三角形面积,那根据同学们提供的求解方法能够看出,三角形的面积求解公式是?
学生:(底×高)/2。
老师:对的,那哪个同学愿意把这个公式写在黑板上呢?
学生C:三角形面积=(底×高)/2。
老师:这种写法是对的,同学们,如果我们用字母将其代替,你们能写出它的公式吗?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哪个同学愿意把这个公式写在黑板上呢?
学生D:S=(a×h)/2。
第5步:巩固所学
老师:非常正确,同学们现在翻到课本83页,看例题,并将后面的两道题进行解答,下节课进行统一讲解。
二、案例反思
通过“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的讲解,笔者充分意识到孩子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具有强大的记忆力,能够将先前所学知识与所讲内容相联系,可以说,孩子们潜力无穷,他们更需要挖掘潜力的老师,而不是直接灌输知识的老师。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设计课堂教学。
1.促进教学方式转变,迎合学生需求。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學方式,根据学生需求,结合当前流行的教学方式,采用新型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教学模式、游戏型教学模式、开放型教学模式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根本目的都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学习潜力,使其产生对学习的热情,继而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好习惯,将自身具有的创造性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孩子们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2.数学教学融入趣味性游戏。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调整,希望老师们能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性教学模式,特别是面向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教师应多采用教学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切实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正如本文所展示的教学案例,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自行探索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留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还能提高课堂实效。
3.设定开放性问题,促进课堂生成。开放性问题指的是所提出的问题往往能够用多种不同算法进行解答,或者是问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不局限于唯一答案。比如“关于这个问题,你还能想出什么其他有效求解方法吗?”“根据这个问题,你能够提出相关问题吗?”带有这种问法的问题往往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空间,能够让学生在充足的空间内思考、分析,引导学生产生解题、思考的兴趣,继而投入到解题的行列中去,为开展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促进课堂的生成。就像本案例中的“三角形面积”求解问题,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正确的求解方法,这极大拓展了孩子们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充分意识到数学题的多样解法,有益于他们后期形成创新性思维模式,从多个角度入手求解数学题。
根据以上案例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能够有效转变,主要取决于老师的引导。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紧随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留给学生充足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促进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