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哥特式艺术风格指12世纪至16世纪欧洲出现的以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这种风格影响到整个欧洲乃至现代整个世界,反映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如绘画、雕刻、装饰、音乐等艺术形式上。其特点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为近现代社会生活增添了许多流行的元素。
关键词:哥特式;艺术风格;元素;影响
“哥特式”一词源于中世纪的建筑,它包含对中世纪艺术样式的总称。指12世纪至16世纪欧洲出现的以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
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评价中世纪时始终带有否定的态度,但从现在来看中世纪也给世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杰出的艺术作品。
哥特式艺术给人比较突出印象的是在建筑上,哥特式建筑拱孔巨大,但造型简洁,柱子上没有过多的装饰,整个建筑空间大但陈设的家具很少,使人视觉上感觉纯净而简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它可以说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同时也反映了中世纪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后来工艺美术运动的家具设计师很好的借用了哥特式教堂的这些造型符号,他们设计的家具采用了垂直和水平线条作为结构线和装饰。如威廉.莫里斯以及美国的格林兄弟所设计的系列作品都是大胆的运用哥特式建筑风格,采用垂直与水平的元素。赖特曾设计过一种没有扶手的椅子,高高的靠背中间镶嵌着近十根纵向排列的长木条,就像哥特教堂上垂直排列的高高塔楼。在哥特式建筑风格里,雕刻、玻璃制品、装饰品和彩缯图稿等等,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类艺术创作从12世纪中到16世纪初一直绵延不断。同时哥特式建筑朴实耐用的典型风范,也很符合当今设计返朴归真的思想。
每个时代都有反映其时代精神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思潮。每一个时代的艺术思潮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时代的服装风格。哥特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建筑上的“锐角三角形”,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服饰审美和服饰创造。哥特式服装是哥特式艺术风格的典型体现,它以新颖丰富的样式成为中世纪服装成就的杰出代表。
哥特式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中世纪法国服装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哥特式服装风格主要体现在服饰形象是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在面料上表现出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是一致的光泽和鲜明的色调。裙饰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整个服装颜色、图案的多样性和不对称性,具有极强的装饰性。随后城市的发展使西欧服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服饰也开始趋向更为复杂和精细。中世纪正是古代到近代、东方和西方服装构成的分水岭。
在服装设计风格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个性化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大多数人的推崇。当今时装界,欧洲古典的艺术风格流派仍然是很多服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设计师们高举复古风的旗帜,在许多细节设计上都回归到了几个世纪之前。 中世纪哥特艺术的复古华丽风格,造就出洗炼而又神秘的另类气息,受到众多著名现代设计师和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的青睐。Gucci就曾以哥特式风格为灵感设计的系列服装,非常性感。黑色摇滚女郎,带有上个世纪30年代好莱坞女星的味道:裤子为宽裤脚,剪裁紧身、修长,配搭绑带、高跟鞋,性感中带个性,使得女郎带有哥特式的神秘色彩。哥特式的浪漫与诗意已不止一次地以各种形式呈现于T台上。如纪梵希2008年秋冬发布时,模糊的黑色、繁琐神秘的教会项链以及中分包头发型和肃穆的妆容,就组成了令人压抑、空灵怪诞的中世纪哥特气氛。
在现代社会中哥特艺术文化元素除了在建筑、服装上的体现外,还渗入到其他多个领域,文学领域里一些作家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秘…充斥诡异、神秘及怪诞色彩的历险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界往往是幽暗、孤寂的古堡废墟。这些题材都在哥特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艺术领域中的一些特殊的印刷体或手写体,字母华美。在视觉艺术上,浪漫派的画家同样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音乐领域:由在70年代末期后朋克风格(Post-Punk)演变而来,这种音乐中弥漫着不安、焦虑、悲观和灰暗的气氛,摇滚乐风灰暗低调。其消极的悲观的精神面貌也被广泛映射到年轻人中,传媒鼓吹并戏剧化的对于暴力和欲望的追求使得在其影响下成长的新一代年轻人对哥特文化产品情有独钟。
蒂姆•波顿作为好莱坞鬼才导演,他的哥特影片之所以备受关注,第一点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对“哥特”的执著追求及深刻理解。他的电影极为偏爱歌特文化的影象:古怪的建筑,黑色的环境,角色惨白而缺少表情的面庞,还有刻意弄成黑色的眼圈。每部电影无论从情节设计、人物塑造、服装、造型等各个方面都渗透着哥特文化的本质精髓以及标志性的特征,让电影都打上“哥特”的标志。
艺术首先是以其形式使人获得美感。哥特文化于当代在这点上无疑尤为成功。服装风格上多层次以及中世纪风格花边营造的庄重风格,妆容中黑色和白色的极致运用所凸显的颓废空灵感觉都营造出视觉上的冲击。在哥特电影中,欲望的宣泄、痛苦的极致及扭曲表达、黑暗场景所带来的对于未知的恐惧感都形成当代哥特的独有形式。同时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即审美者撇开功利的、实用的概念,用超脱、纯精神的心理状态来审视对象。哥特文化产品便给与观众此种感受,在接受各种苦难或矛盾的表达时有足够的心理距离产生审美体验。
在中国,哥特文化已悄然兴起。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大量有关哥特文化和中国哥特族的信息,现在的很多时装也都带有哥特式风格元素,哥特建筑的服装装饰图案。另外,具有哥特风格的拎包和鞋子也大行其道。哥特风格元素甚至已经渗入首饰、家具、建筑等各个领域。在时尚界,众多设计师和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也都青睐哥特风格的服饰。艺人王菲就曾在演唱会将哥特风格的黑皮衣、配以20厘米绑带式高跟鞋,将国际大牌时装追捧的贵族复古风格演绎成平民式的华丽。
代表新浪漫主义的欧洲中世纪哥特艺术风格,其拥有冷峻而又优雅的时尚元素,经过近十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文化存在,而这种文化中的一些元素为部分人群接受和欣赏。可以说哥特文化元素的流行是其自身历史演变、独特艺术审美价值及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现代商业文化的产物。
参考文献:
[1] 徐军绒,哥特式艺术对西方服饰的影响[J].装饰,2006.07
[2] 刘芳,浅析哥特艺术风格对近现代时尚的影响[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4
[3] 李晨光,古老“哥特”何以得宠—哥特文化元素现象解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0
[4 http://www.lunwenwang.com/Freepaper/Artisticpaper/artistictheorypaper/200905/Freepaper_38925.html
关键词:哥特式;艺术风格;元素;影响
“哥特式”一词源于中世纪的建筑,它包含对中世纪艺术样式的总称。指12世纪至16世纪欧洲出现的以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
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评价中世纪时始终带有否定的态度,但从现在来看中世纪也给世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杰出的艺术作品。
哥特式艺术给人比较突出印象的是在建筑上,哥特式建筑拱孔巨大,但造型简洁,柱子上没有过多的装饰,整个建筑空间大但陈设的家具很少,使人视觉上感觉纯净而简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它可以说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同时也反映了中世纪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后来工艺美术运动的家具设计师很好的借用了哥特式教堂的这些造型符号,他们设计的家具采用了垂直和水平线条作为结构线和装饰。如威廉.莫里斯以及美国的格林兄弟所设计的系列作品都是大胆的运用哥特式建筑风格,采用垂直与水平的元素。赖特曾设计过一种没有扶手的椅子,高高的靠背中间镶嵌着近十根纵向排列的长木条,就像哥特教堂上垂直排列的高高塔楼。在哥特式建筑风格里,雕刻、玻璃制品、装饰品和彩缯图稿等等,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类艺术创作从12世纪中到16世纪初一直绵延不断。同时哥特式建筑朴实耐用的典型风范,也很符合当今设计返朴归真的思想。
每个时代都有反映其时代精神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思潮。每一个时代的艺术思潮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时代的服装风格。哥特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建筑上的“锐角三角形”,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服饰审美和服饰创造。哥特式服装是哥特式艺术风格的典型体现,它以新颖丰富的样式成为中世纪服装成就的杰出代表。
哥特式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中世纪法国服装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哥特式服装风格主要体现在服饰形象是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在面料上表现出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是一致的光泽和鲜明的色调。裙饰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整个服装颜色、图案的多样性和不对称性,具有极强的装饰性。随后城市的发展使西欧服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服饰也开始趋向更为复杂和精细。中世纪正是古代到近代、东方和西方服装构成的分水岭。
在服装设计风格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个性化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大多数人的推崇。当今时装界,欧洲古典的艺术风格流派仍然是很多服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设计师们高举复古风的旗帜,在许多细节设计上都回归到了几个世纪之前。 中世纪哥特艺术的复古华丽风格,造就出洗炼而又神秘的另类气息,受到众多著名现代设计师和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的青睐。Gucci就曾以哥特式风格为灵感设计的系列服装,非常性感。黑色摇滚女郎,带有上个世纪30年代好莱坞女星的味道:裤子为宽裤脚,剪裁紧身、修长,配搭绑带、高跟鞋,性感中带个性,使得女郎带有哥特式的神秘色彩。哥特式的浪漫与诗意已不止一次地以各种形式呈现于T台上。如纪梵希2008年秋冬发布时,模糊的黑色、繁琐神秘的教会项链以及中分包头发型和肃穆的妆容,就组成了令人压抑、空灵怪诞的中世纪哥特气氛。
在现代社会中哥特艺术文化元素除了在建筑、服装上的体现外,还渗入到其他多个领域,文学领域里一些作家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秘…充斥诡异、神秘及怪诞色彩的历险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界往往是幽暗、孤寂的古堡废墟。这些题材都在哥特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艺术领域中的一些特殊的印刷体或手写体,字母华美。在视觉艺术上,浪漫派的画家同样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音乐领域:由在70年代末期后朋克风格(Post-Punk)演变而来,这种音乐中弥漫着不安、焦虑、悲观和灰暗的气氛,摇滚乐风灰暗低调。其消极的悲观的精神面貌也被广泛映射到年轻人中,传媒鼓吹并戏剧化的对于暴力和欲望的追求使得在其影响下成长的新一代年轻人对哥特文化产品情有独钟。
蒂姆•波顿作为好莱坞鬼才导演,他的哥特影片之所以备受关注,第一点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对“哥特”的执著追求及深刻理解。他的电影极为偏爱歌特文化的影象:古怪的建筑,黑色的环境,角色惨白而缺少表情的面庞,还有刻意弄成黑色的眼圈。每部电影无论从情节设计、人物塑造、服装、造型等各个方面都渗透着哥特文化的本质精髓以及标志性的特征,让电影都打上“哥特”的标志。
艺术首先是以其形式使人获得美感。哥特文化于当代在这点上无疑尤为成功。服装风格上多层次以及中世纪风格花边营造的庄重风格,妆容中黑色和白色的极致运用所凸显的颓废空灵感觉都营造出视觉上的冲击。在哥特电影中,欲望的宣泄、痛苦的极致及扭曲表达、黑暗场景所带来的对于未知的恐惧感都形成当代哥特的独有形式。同时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即审美者撇开功利的、实用的概念,用超脱、纯精神的心理状态来审视对象。哥特文化产品便给与观众此种感受,在接受各种苦难或矛盾的表达时有足够的心理距离产生审美体验。
在中国,哥特文化已悄然兴起。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大量有关哥特文化和中国哥特族的信息,现在的很多时装也都带有哥特式风格元素,哥特建筑的服装装饰图案。另外,具有哥特风格的拎包和鞋子也大行其道。哥特风格元素甚至已经渗入首饰、家具、建筑等各个领域。在时尚界,众多设计师和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也都青睐哥特风格的服饰。艺人王菲就曾在演唱会将哥特风格的黑皮衣、配以20厘米绑带式高跟鞋,将国际大牌时装追捧的贵族复古风格演绎成平民式的华丽。
代表新浪漫主义的欧洲中世纪哥特艺术风格,其拥有冷峻而又优雅的时尚元素,经过近十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文化存在,而这种文化中的一些元素为部分人群接受和欣赏。可以说哥特文化元素的流行是其自身历史演变、独特艺术审美价值及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现代商业文化的产物。
参考文献:
[1] 徐军绒,哥特式艺术对西方服饰的影响[J].装饰,2006.07
[2] 刘芳,浅析哥特艺术风格对近现代时尚的影响[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4
[3] 李晨光,古老“哥特”何以得宠—哥特文化元素现象解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0
[4 http://www.lunwenwang.com/Freepaper/Artisticpaper/artistictheorypaper/200905/Freepaper_38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