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术后并发再骨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探讨其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再骨折发生的意义。方法:自行设计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预防再骨折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抽取2010年100名单侧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进行访问问卷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并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预防再骨折相关知识在培训后认知情况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6,P<0.01)。结论:加强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 “再骨折”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再骨折 内固定取出术患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2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23-01
随着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骨科内固定器材的广泛使用,近些年,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后并发再骨折的病倒日趋增多。据我科统计,仅2009年收治的120例内固定取出术患者中,有3例术后2个月内发生再骨折。对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创伤,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社会负担,进而引发医疗纠纷。为了减少或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于2010年1—12月通过健康教育形式,对入住我科行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的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人民医院骨科病区收治的单侧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的患者100人。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将调查对象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100名患者进行访问问卷调查。
1.2.2 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预防再骨折相关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康复治疗知识、跌倒预防知识及并发再骨折的高危期等相关知识。调查员由科室统一培训,且在骨科病区任职3年以上的护师担任。在患者入院当日对抽样的患者进行一对一的相关知识点问卷调查评分。培训后于患者出院前一天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点问卷调查并评分。培训前后问卷调查内容完全相同。评分分2级,问答正确1分,不正确0分,满分8分。
1.2.3 干预措施。在患者手术前一天、术后第二天及出院前一天对患者进行面对面健康宣教,肢体演示,每次持续30分钟,每一次均对上一次培训内容进行开放式的互动提问,针对患者薄弱知识点加强讲解,教会病人功能锻炼的动作。培训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肢体语言。在术后第二天发放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预防再骨折健康教育小册子。
1.2.4 统计分析。所得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100名患者,年龄16~50岁,文化程度:小学69人,初中30人,高中及以上1人。女,28名,男,27名。其中单侧股骨骨折56例,单侧胫骨骨折44例。排除有器质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所有患者以前都未接受过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
2.2 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预防再骨折相关知识培训前后认知情况及评分比较。采用针对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再骨折相关知识培训并进行干预,培训后已掌握预防再骨折知识人数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预防再骨折知识认知情况培训前总分评分为196分,培训后为705分。总分评分培训后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6,P<0.01)。
表1 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预防再骨折相关知识认知情况[n(%)]
3 讨论
下肢骨干骨折临床多采用钢板和交锁髓内针固定,在肢体行内固定期间,应力沿着内固定物传导,骨折部位出现应力遮挡,骨折部位的骨小梁失去应力刺激,骨小梁不能正常排列和重塑形,强度下降。当内固定物取出后,应力重新分布,原内固定器材固定段不能承受较大应力的地方易发生再骨折,发生多次骨折的情况并不少见[1]。合理科学的康复治疗是防止并发症和极早恢复功能的保证[2]。下肢骨干是躯体承重骨。对内固定取出术后患者积极康复治疗可增强骨折部位骨骼强度,预防骨质疏松。跌倒是并发再骨折的诱因。如何预防跌倒,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是术后患者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它提供了人们行为改变所必須的知识、技术和服务[3]。“行为干预”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健康知识传授的针对性、一致性和可接受性,在于这种知识的“强反”与“刺激”的技巧[4]。对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主要涉及康治疗知识,跌倒预防知识及发生再骨折高危时间段知识的普及。分析统计结果(表1)“术后8周内易再骨折”培训后,让患者认识到术后有这一严重并发症,及发生的高危时间段,使其从思想上重视,从而加强自身的行为约束达到预防再骨折的发生(X2=93.2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8周主动行关节、肌力训练,如远走、骑自行车”,培训后仍有20名患者未认同、执行,是最薄弱的一项。其原因这一类患者大都是青壮年,是学习、工作的黄金时期,是家庭的希望,以或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虽有这方面的认知知识,但现实生活没有过多的时间,不能过分地顾及自身的健康而立即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X2=66.59,P<0.01)。定期复诊是观念问题,应着重向患者说明定期复诊的必要性,其目的是了解,巩固康复治疗效果,加强随访是重要保证。调查中发现,患者对于“2—8周内注意路面平整、防滑”提问最多,原因是在此阶段患者回到自己的生活场所,活动范围扩大,是跌倒风险管理中最不易控制的,是最易发生跌倒的诱因。它的具体标准是:双脚下路基坚实、平坦(无小石子、小棍子等牵绊物),能保持步态平稳;脚下无水迹、无积水,能保持身体平衡。通过培训,大家已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5,P<0.01)。患者在康复治疗,预防跌倒其它相关知识认知方面培训后均高于培训前,患者自身预防再骨折能力得到加强。总分评分培训后高于培训前(X2=14.8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预防再骨折相关知识专项健康教育,不仅要在医院内实施,还要充分利用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院外延伸护理,这一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会、家庭[5]。固建议坚持术后随访12周,使其出院后的相关活动及康复治疗被医护人员所掌握,并给予专业指导,确保其遵从医嘱[6],从而确保该项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这既培养了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扩大了护患交流平台[7],又减少或避免了“再骨折”这一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率。因此,实施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预防再骨折健康教育和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韩慧明.最新骨科手术操作细节与手术意外防范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04,308。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5
[3] 陈晓菲.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应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
[4] 李兰娟.慢性病预防与保健[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
[5] 邝俭玲,苏保育,刘间芳等.院外延伸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6):621-624
[6] 廖小明,李濂,汤湛波等.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预防.吉林医学,2010,31(1):84—85
[7] 李宁.家庭病房输液患者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中国健康教育,2012,28(2):143-144
关键词:再骨折 内固定取出术患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2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23-01
随着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骨科内固定器材的广泛使用,近些年,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后并发再骨折的病倒日趋增多。据我科统计,仅2009年收治的120例内固定取出术患者中,有3例术后2个月内发生再骨折。对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创伤,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社会负担,进而引发医疗纠纷。为了减少或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于2010年1—12月通过健康教育形式,对入住我科行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的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人民医院骨科病区收治的单侧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的患者100人。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将调查对象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100名患者进行访问问卷调查。
1.2.2 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预防再骨折相关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康复治疗知识、跌倒预防知识及并发再骨折的高危期等相关知识。调查员由科室统一培训,且在骨科病区任职3年以上的护师担任。在患者入院当日对抽样的患者进行一对一的相关知识点问卷调查评分。培训后于患者出院前一天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点问卷调查并评分。培训前后问卷调查内容完全相同。评分分2级,问答正确1分,不正确0分,满分8分。
1.2.3 干预措施。在患者手术前一天、术后第二天及出院前一天对患者进行面对面健康宣教,肢体演示,每次持续30分钟,每一次均对上一次培训内容进行开放式的互动提问,针对患者薄弱知识点加强讲解,教会病人功能锻炼的动作。培训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肢体语言。在术后第二天发放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预防再骨折健康教育小册子。
1.2.4 统计分析。所得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100名患者,年龄16~50岁,文化程度:小学69人,初中30人,高中及以上1人。女,28名,男,27名。其中单侧股骨骨折56例,单侧胫骨骨折44例。排除有器质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所有患者以前都未接受过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
2.2 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预防再骨折相关知识培训前后认知情况及评分比较。采用针对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再骨折相关知识培训并进行干预,培训后已掌握预防再骨折知识人数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预防再骨折知识认知情况培训前总分评分为196分,培训后为705分。总分评分培训后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6,P<0.01)。
表1 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预防再骨折相关知识认知情况[n(%)]
3 讨论
下肢骨干骨折临床多采用钢板和交锁髓内针固定,在肢体行内固定期间,应力沿着内固定物传导,骨折部位出现应力遮挡,骨折部位的骨小梁失去应力刺激,骨小梁不能正常排列和重塑形,强度下降。当内固定物取出后,应力重新分布,原内固定器材固定段不能承受较大应力的地方易发生再骨折,发生多次骨折的情况并不少见[1]。合理科学的康复治疗是防止并发症和极早恢复功能的保证[2]。下肢骨干是躯体承重骨。对内固定取出术后患者积极康复治疗可增强骨折部位骨骼强度,预防骨质疏松。跌倒是并发再骨折的诱因。如何预防跌倒,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是术后患者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它提供了人们行为改变所必須的知识、技术和服务[3]。“行为干预”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健康知识传授的针对性、一致性和可接受性,在于这种知识的“强反”与“刺激”的技巧[4]。对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患者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主要涉及康治疗知识,跌倒预防知识及发生再骨折高危时间段知识的普及。分析统计结果(表1)“术后8周内易再骨折”培训后,让患者认识到术后有这一严重并发症,及发生的高危时间段,使其从思想上重视,从而加强自身的行为约束达到预防再骨折的发生(X2=93.2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8周主动行关节、肌力训练,如远走、骑自行车”,培训后仍有20名患者未认同、执行,是最薄弱的一项。其原因这一类患者大都是青壮年,是学习、工作的黄金时期,是家庭的希望,以或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虽有这方面的认知知识,但现实生活没有过多的时间,不能过分地顾及自身的健康而立即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X2=66.59,P<0.01)。定期复诊是观念问题,应着重向患者说明定期复诊的必要性,其目的是了解,巩固康复治疗效果,加强随访是重要保证。调查中发现,患者对于“2—8周内注意路面平整、防滑”提问最多,原因是在此阶段患者回到自己的生活场所,活动范围扩大,是跌倒风险管理中最不易控制的,是最易发生跌倒的诱因。它的具体标准是:双脚下路基坚实、平坦(无小石子、小棍子等牵绊物),能保持步态平稳;脚下无水迹、无积水,能保持身体平衡。通过培训,大家已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5,P<0.01)。患者在康复治疗,预防跌倒其它相关知识认知方面培训后均高于培训前,患者自身预防再骨折能力得到加强。总分评分培训后高于培训前(X2=14.8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预防再骨折相关知识专项健康教育,不仅要在医院内实施,还要充分利用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院外延伸护理,这一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会、家庭[5]。固建议坚持术后随访12周,使其出院后的相关活动及康复治疗被医护人员所掌握,并给予专业指导,确保其遵从医嘱[6],从而确保该项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这既培养了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扩大了护患交流平台[7],又减少或避免了“再骨折”这一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率。因此,实施下肢骨干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预防再骨折健康教育和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韩慧明.最新骨科手术操作细节与手术意外防范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04,308。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5
[3] 陈晓菲.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应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
[4] 李兰娟.慢性病预防与保健[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
[5] 邝俭玲,苏保育,刘间芳等.院外延伸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6):621-624
[6] 廖小明,李濂,汤湛波等.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及预防.吉林医学,2010,31(1):84—85
[7] 李宁.家庭病房输液患者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中国健康教育,2012,28(2):143-144